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巴巴罗萨"行动 >

第6部分

"巴巴罗萨"行动-第6部分

小说: "巴巴罗萨"行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章 “地狱降临”(1)
6月22日凌晨3时15分,德军航空兵和炮兵对于苏军前沿阵地的火力准备,摧毁了作战计划中大部分的预定目标。在遭到突然袭击时,苏联红军仍处于和平时期的状态,没有采取任何伪装和防御措施,重要设施完全暴露在敌军的眼皮底下。尽管如此,仍然有一些轰炸机和歼击机在德军的轰炸中幸存下来。此时,在边境线上,弹尽粮绝、寡不敌众的内务人民委员会边防部队正在掩体和哨所中进行着顽强的抵抗。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投入了近2 000架战机,编组成3个航空队:第1航空队由阿尔弗雷德·克勒将军指挥,负责支援北方集团军群;阿尔伯特·凯塞林元帅指挥第2航空队,为中央集团军群提供支援;第4航空队在亚历山大·劳尔将军的指挥下,为南方集团军群提供支援。而远在北方的第5航空队在汉斯-朱尔根·施塔姆普夫将军的指挥下,支援从挪威出发的山地部队对摩尔曼斯克的进攻。
  早在1940年,德军就强迫波兰和犹太劳工在波兰东部修建了100多处机场和50多条分散的跑道。让·斯捷帕尼克和多米尼克·施鲁格曾经是那些波兰劳工中的一员,他们在回忆起这些工程时说:“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对苏联开战所做的准备。”
  确切地讲,德国空军在对苏联的进攻中名义上共投入了1 945架战机,其中,真正能够使用的战机只有1 280架,包括510架轰炸机、290架俯冲轰炸机、440架单发动机战斗机、40架双发动机战斗机以及120架远程侦察机。据德国空军情报官员估计,苏军的战机数量达到4 000多架。希特勒在获悉这个消息后也不免感到震惊。实际上,德军估计的数据至少偏差了50%,他们仅仅探测到了红军在苏联欧洲部分的30%的机场和部队。然而,德国空军认为自身在数量上的不足,完全可以凭借其飞行员的丰富经验和战机的优良品质来加以弥补。在他们眼中,苏联空军的训练水平非常低劣。此外,很多战例表明,苏联飞行员采用的战术同样非常陈旧、刻板。
  在“巴巴罗萨”行动还处于计划阶段时,德国陆军与空军之间就曾爆发过一场争论——陆军打算在破晓时分发起进攻,而空军则必须在天亮之前起飞,进入有利阵位,在黎明时分对苏联空军基地进行突击。尽管陆军希望空袭能够有效地压制敌军阵地,却担心飞机在黎明前出动将会打草惊蛇,引起苏军边防部队的警惕。凯塞林从一名飞行中队指挥官的角度概括了这种两难的状况:“我的飞行中队要想形成编队对敌军实施有效的进攻,必须在天亮时进行。如果陆军坚持在黑暗中向前推进,我们就会延误整整一个小时抵达敌军机场,到那时,煮熟的鸭子也会飞了。”
  最后的解决办法是从第2、第3和第53轰炸机大队抽调20~30架“海因克尔” 111型和“道尼尔” 17型轰炸机,它们将在破晓前起飞,每3架组成一个飞行编队,在5 000米高空飞行,以免被苏军发现,最终潜入苏联领空。凌晨3时30分,它们将对边境上一些预定的苏军机场进行俯冲轰炸:第53轰炸机大队负责袭击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之间白俄罗斯地区的机场,第2轰炸机大队的“道尼尔”17型战斗机负责突袭格罗德诺和维尔纽斯地区的机场,第3轰炸机大队袭击布列斯特到科布林之间的目标。
  虽然德军战机可以用大炮或机枪对地面进行扫射,或者应用-50、-250和-500等型号的自由落体炸弹,一种新型的-2型杀伤炸弹还是被应用在了最初的突然袭击中。盟军给它起了一个绰号叫“蝴蝶炸弹”,但德国空军更喜欢称它为“魔鬼之卵”。这种炸弹重2公斤,有一个带有弹簧的外壳,在下落过程中会像翅膀一样伸展开来,以此来降低落地速度。它在遇到撞击或飞行一段时间后爆炸,杀伤半径达12米。“梅塞施米特” 109和“容克” 87型战斗机可以挂载96枚该型炸弹,而“道尼尔” 17型则可以挂载360枚。这类炸弹对于攻击未装甲目标和飞机特别有效——其直接命中时所产生的威力相当于一发中型高射炮弹。然而,这种炸弹还有两个缺点:一是比较容易卡在炸弹挂架上,随后爆炸;二是容易在飞机着陆时落在地面上,给德军地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杀伤。后来,经过改进的-2型炸弹被放置在一个特定的容器里,这个容器只有在炸弹远离机体时才会打开,就这样,-2型炸弹成为世界上第一种集束炸弹。
  

第4章 “地狱降临”(2)
航空侦察
  如今,德军对苏联的进攻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光顾苏联领空了,远程高空侦察活动在洛维尔中校的指挥下很早就开始秘密进行了,是由一些特种的 111型战斗机和 2152型轰炸机在9 000米的高空完成的。起初,构成“洛维尔大队”的4个飞行中队对苏军部队位置和桥梁、公路等重要据点进行拍照。从布达佩斯起飞的一个飞行中队对黑海北岸区域进行拍照,从波兰南部城市克拉科夫和布达佩斯起飞的“特种高空飞行中队”的侦察活动覆盖了从明斯克到基辅的所有区域,使用的是一种特殊型号的“容克” 88型飞机。
  早在1940年9月21日,德国个别参谋军官就已经获悉了这些计划。当时,正在法国枫丹白露的德国陆军司令部工作的卡尔·威廉·蒂罗少校在日记中写道:“遵照元首的命令,我们将对苏联边境线内侧300公里的地域进行航空侦察,为我们未来的进攻做好准备。而我本人将协助在莫斯科的德国驻苏联武官为我军3支先头部队侦察路线、通信等情况。”
  这样的航空侦察活动对于德军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他们对于苏联地形的了解远不像对于西欧那样熟悉。对于这片将要发起进攻的土地,德军只拥有极少精确的地图,因此亟须确定敌军机场的位置,并对其进行拍照。苏联高层官员或许已经察觉到了德军的这一系列侦察行动,但却对此不以为然,唯恐自己的怀疑会被视为挑拨苏德两国关系的言论。就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前两天,一架德军侦察机由于发动机故障被迫在明斯克地区降落,机组人员在苏联方面将其俘获之前引爆了这架飞机。
  此时,在6月22日黎明前的黑暗中,驻扎在利沃夫附近的苏军第41步兵师的尼古拉·叶尔尤米上校听到:“飞机发动机的沉闷轰鸣声在耳边响起,声响越来越大,震撼着军营,这种骇人的声响从西面逼近我们的驻地。毫无疑问,这些是敌军的战机,还装载有重磅炸弹……”
  苏军损失惨重
  “巴巴罗萨”行动的第一天,德国空军就取得了空战史上最大的胜利。在苏联的66个前线机场上,至少有1 811架战机被德军摧毁,相比之下,德军仅损失了35架战机。在这些损失的苏联飞机中,有322架是被德军战斗机和高射炮击毁的,而剩余的1 489架尚未起飞就被炸毁。德军的进攻分为两个阶段进行,开始由中型轰炸机对机场进行轰炸,接着由战斗机和俯冲轰炸机对地面指挥部、营房和炮兵阵地进行攻击。
  这些空袭像一把把利剑刺入苏联境内纵深很远的地方,沉重打击了列宁格勒附近的喀琅施塔得、比萨拉比亚的伊兹梅尔以及克里米亚的塞瓦斯托波尔等地的重要机场、火车编组站和港口。截至6月26日,遭到德军空袭的苏联机场已经攀升至123个。
  由于原始落后的通信网络,驻扎在西部的苏联红军面对德军的迅猛攻势束手无策。当时,电话和陆路通信网络都是由人民通讯委员会这个民间组织负责管理的。内务人民委员会掌控一种保密高频通信网,用于传输语音和电报信号。战争爆发后不久,这一高频通信网便移交给军队高级指挥官使用。截至6月22日10时,苏联西部的3个航空师的所有电话和电报通信都被完全切断。对于当时苏军几近崩溃的状况,我们可以从第3航空集团军指挥官对其下属的战区指挥官发的电报中窥见一斑:“我命令你报告第122和第127歼击机团转移的位置,把他们的呼号和波长告诉我,我要求你们向我增援歼击机,与敌空军进行战斗。”
  在取得了绝对空中优势后,德国空军的战术轰炸机进一步袭击了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摧毁了一些苏军地面指挥部,还袭击了碉堡、工事、战壕等小型目标。正如1939—1940年间的战役一样,德军的进攻切断了苏军前方部队和后方指挥部的联系,造成了苏军机械化部队的瘫痪。后来,苏联将军费久宁斯基回忆了当时的混乱局面:“我们的铁路、公路和交通枢纽被德国空军摧毁,我军指挥部里缺乏无线电通信装置,同时也没有人懂得如何使用它们……因此,来自上级的命令和指示总是姗姗来迟,有时根本就无法到达。”
   。 想看书来

第4章 “地狱降临”(3)
第一轮突击开始后4小时,来自格罗德诺的苏联第3集团军司令部的第一份战况报告才送达西部特别军区参谋长的手里:“从凌晨4时开始,每隔20~30分钟,就有一波由3~5架德机组成的航空突击编队袭击我们。格罗德诺、索波茨金,特别是一些军事指挥部遭到轰炸。7时15分?熏一支由16架战斗机组成的编队在1 000米的高空对格罗德诺实施了空袭,栋布罗沃和新德罗贡陷入火海之中,格罗德诺同样也是硝烟弥漫。从4时30分到7时许,由13~15架轰炸机组成的机群对新德瓦尔发动了4轮空袭,6人轻伤,2人伤势严重。5时,索库尔卡机场在敌机的狂轰滥炸和机枪扫射中落入敌手。在战斗中,2人阵亡,8人受伤。”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并非所有苏军前方机场都受到了敌军的压制。一名“斯图卡”77俯冲轰炸机飞行员赫尔伯特·帕布斯特目击了6架双发动机轰炸机对苏军机场进行的轰炸,这6架德机刚刚调头离去,3架苏军歼击机就靠近了它们:“随着第一架歼击机猛烈开火,子弹拖着白烟穿过机身,那架轰炸机笨重地歪向一边,这只大鸟的身上银光一闪,双翼忽然冒着白烟开始垂直下落,一大团火焰向上喷射。第二架轰炸机忽然变成火红的一团,一边坠落,一边爆炸,碎片像秋叶一样散落下来。第三架轰炸机中弹后急剧燃烧,向下翻滚着坠落。余下的轰炸机也没能逃脱同样的命运,最后一架轰炸机坠毁在一个村庄里,燃烧了将近一个小时。6道黑色烟柱从地面上升起。”
  凯塞林亲眼目击了苏联空军在战役最初几天里所遭到的沉重打击:“对我来说,这简直是一种罪过,他们(苏军)采用的编队从空战战术的角度而言简直不成体统,而他们的飞机在空中显然也是不断地遇到麻烦……我想,‘这简直就是滥杀无辜’。”
  苏联红军的战地记者、诗人康斯坦丁·西蒙诺夫见证了空袭中的混乱不堪的景象:“我抵达阵地半小时后,德军就从空中发现了我们,开始用机枪扫射这片树林。战斗机一波接着一波地飞过,每次大约间隔20分钟。我们趴在地上,用脑袋紧紧地抵住枯瘦的树干底部。树林并不茂密,敌军很容易从空中对我们进行扫射……最后,一直等到3时许,一队“伊尔”-15型歼击轰炸机从头顶飞过。我们兴高采烈地跳起来,因为我们的飞机最终占了上风。然而,他们却对我们一阵扫射,附近的几名战士不幸受伤——他们都是脚部负伤,躺在地上。这些战机掉过头来,用机枪猛烈扫射己方步兵,这些被惹恼了的步兵也开始朝它们开火。”据西蒙诺夫回忆,一具半身烧焦的飞行员尸体被苏军士兵发现,他们把他当成了德国人。这些传言反映出当时那种可怕和混乱的场面。
  

第5章 北方集团军群(1)
1941年6月,北方集团军群的士兵们被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的各族人民视为解放者。尽管苏联军队浴血奋战,并发动了一些惊人的反击,但德国人还是得到了老百姓的帮助,受到了鲜花加食品的礼遇。更为糟糕的是,这些波罗的海国家很快就执行了所谓的“解决犹太问题的最终方案”——“反犹政策”。
  在“巴巴罗萨”行动中,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区域与其集结地——东普鲁士地区非常相似,这里地势平坦,零星散布着一些丘陵、山地、沙质沼地、湖泊、湿地以及茂密的林地。只有沿海地区比较肥沃,适合耕种。再往东去,树林变得更加茂密,也更加荒凉。路况很差,即使相对好一些的也很狭窄。这样的路在雨天非常容易被冲毁。
  那些自东向西注入波罗的海的河流成为德军入侵苏联的主要障碍物。距离德军出发线64公里处的是涅曼河,而距边境大约322公里的道加瓦河(西德维纳河)是一个更加可怕的天然屏障。当时,指挥第56军的冯·曼施泰因上将非常清楚,自己的部队将在边境附近遭遇一条大河天堑:“在进攻的第一天,我军必须突入敌境80公里,以夺取位于阿里奥格拉的杜比萨河上的渡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我就知道了杜比萨河,那是一条布满沟壑的深谷,任何坦克都无法越过它的陡坡。一战期间,我们的铁道兵在那里苦干了数月,巧妙地搭建了一座木桥,最终才得以通过。如今,如果敌人将位于阿里奥格拉的高架桥炸掉,第56军将被困在此地,进退两难。与此同时,敌人也赢得了非常宝贵的时间,在陡峭的河岸上构筑起防御工事,届时我们将极难突破。”
  直到最近,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等波罗的海国家才被..库兹涅佐夫将军指挥的苏联第8和第11集团军占领,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来进行防御配置。然而,由于苏军部队正在从位于苏联境内的新兵训练营和驻地往这里运送士兵,因此可以在纵深地区进行部署。例如,在普斯科夫以东的老边境附近,就有一大批坦克预备队在此集结。
  第12步兵师的海因茨-格奥尔格·莱姆中将回忆道:“我们对敌人和进攻地区的地形方面的情报知之甚少,只知道苏联人有着高高的木质哨塔,只能观察到敌军哨兵换岗的过程。另外,还可以清晰地看到,敌人正在边境线后面800~1 000米的地方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