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最后一百天 >

第27部分

最后一百天-第27部分

小说: 最后一百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勒想起了那句俗话:“伸手不见五指。”他举起了自己的手,果然看不见它。他把身子探出坦克,寻找那条白色绳索,但同样没看到。
  在坦克车队过桥的过程中,没听到一声枪炮的射击。但是,坦克刚一开下大桥,驶上著名的景色优美的莱茵河畔公路,便遭到了机关枪的连连射击。坦克车队继续往北,朝着埃佩尔的方向行驶;米勒一直在寻找本应前来迎接他的步兵向导。他被德国人围住了,有些德国兵用德语向他喊着:“伙计!”但是其他的人却继续射击。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七章 “如果它在我面前炸毁,该怎么办呢?”(18)
米勒通过无线电向后方报告:“敌人在向我们射击。许多人愿意投降。派步兵来接收俘虏。”
  恩格曼回答说:“原地不动,直到你身子底下的最后一辆坦克被击中。”
  米勒遇到的麻烦比他想象的还要多。几个小时之内,他们得不到新的坦克车队的支援。反坦克装甲车以更为轻快的步伐尾随在“潘兴”式坦克后面,可是当其中的第一辆驶至草草修复的那个被福斯特炸开的大坑前时,它右边的履带滑进了大坑尚未用木板盖上的部分。此刻,这辆巨大的战车正摇摇欲坠地悬在莱茵河上,车身的一部分堵住了大桥。
  师里的工兵科克尔中校来到这辆T/D反坦克装甲车跟前,想让人把它从那个窟窿推到大约七十五英尺下方的河里去。随后,他意识到,大桥的基座可能会把反坦克装甲车拦住,弄不好,道路会被堵塞好几天。
  他钻到T/D反坦克装甲车底下,不安地想着身下莱茵河那冰冷的水流。接着,他摸索起了大桥的水平横梁,想找几根可以把枕木铺在上面的。那样,就可以把反坦克装甲车从窟窿里拖出来了。很快,他就找到了一根合适的,但是,由于四周一片漆黑,他无法选定另一根。逝去的每一秒钟都“似乎是永恒”。他一边绝望地寻找着,一边不由自主地想着即将到来的黎明。如果到那时还不能恢复通车的话,桥头堡就要完蛋了。
  就在这时,一群步兵开始恐慌地跑向西岸,从辛勤工作着的工兵身边跑了过去。原来有谣言从“高射炮”山上传开,说所有的部队都将立即撤回。由于这一谣言是从一位军官那儿传出来的,所以很有分量。当迪弗斯的参谋部获知这件事情时,悬崖上三分之一的人已经撤往了雷马根。
  凌晨四点三十分,霍奇斯派出的首批后援步兵部队已经集结完毕,准备过桥去增援那个小小的桥头堡。率领第一队的刘易斯·梅内斯中校被告知:“过桥没问题。除了士气低落,那里没有任何障碍。”梅内斯希望这是指德军的士气低落。他率领自己的营——大约七百人——走上大桥,想知道究竟该如何过桥,是以密集的队形快速通过,还是把人员拉开距离?不过,在吱嘎作响的桥上走了几步之后,选择便很明显了。“尽快过桥!”他高声命令道。
  科克尔——混身都是烂泥,但却得意洋洋——终于找到了第二根合适的横梁。半小时之后,枕木钉好了,那辆反坦克装甲车被安全地拖出了大坑。很快,坑被完全盖上,坦克、卡车和其他车辆开始再次滚滚向东驶去。
  当第七十八师的步兵们开始列队过桥时,黎明已经到来了。很多人不安而又着迷地看着下面回旋着的那浑浊的河水。正在这时,他们遇到了一百多名德国工兵。这些工兵是奉指挥官赫伯特·施特罗贝尔少校的命令来炸桥的。一场短暂而激烈的战斗开始了。尽管几名德国兵已经带着一吨半炸药踏上了大桥,但是他们都成了俘虏。
  上午八点,霍格和科思伦乘吉普车穿过了大桥,后面跟着通讯兵的半履带式装甲车。在德·里西奥夺下的桥头堡附近,将军注意到了一顶美国钢盔。他叫司机把车停下,把钢盔捡了起来。这是德拉比克的。德军的迫击炮弹在四面八方落了下来,霍格可以听见美军和德军的机枪正在附近喀哒作响。他继续开进了埃佩尔,并在市长官邸的地下室里设起了指挥所。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章 “如果它在我面前炸毁,该怎么办呢?”(19)
半小时之后,已经在大桥南边用他的五辆坦克设下了一道路障的索马斯上尉决定,该沿河而上了。五辆“潘兴”式坦克沿着莱茵河公路向南前进了数英里。在林茨的近郊,他们遇到了吉布尔上尉,就是那位曾把第一批队伍过桥的情景拍摄下来的牧师。当天清晨,吉布尔在那条铁路隧道的入口处筑起了一个战地祭坛。后来,他认为自己应该做更多的事情,便乘吉普车沿河而上,来到了林茨。当地官员欣然地把这座城市交给了他。他们说,林茨已被宣布为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因为这里有一所大医院,而且城里只有一些德军伤病员和医护人员。然而,索马斯仍持怀疑态度,就地设置了一道路障。果然,几分钟之后,他们便受到了来自林茨的反坦克火箭筒和轻武器的射击。
  林茨是施特罗贝尔少校的总部。他曾大胆地试图派人炸桥,可是没能成功。现在,他夹在两位意见截然不同的将军中间:一位要援救,另一位则要进攻。莫德尔的工兵官理查德·维尔茨少将指示他,在莱茵河以西的德国部队被美军困住之前,将其撤过莱茵河。而北线第十二战区的指挥官库特·冯·贝格少将则命他投入所有兵力,向美军桥头堡发动反攻。
  施特罗贝尔听从了后者的命令。他集合手下的全体工兵,包括那些架桥兵,准备发起攻击。维尔茨发觉了此事,生气地让那些架桥兵去干该干的事。而当贝格发现架桥兵还在架桥时,不禁暴跳如雷。两人的争论再次开始。结果——所有类似争论的必然结果——德军只对雷马根的桥头堡进行了几次零星的攻击。到当天下午,已有八千多名美国大兵渡过了莱茵河。
  艾森豪威尔打电话给蒙哥马利,巧妙地询问这位陆军元帅,是否应该扩大桥头堡。“干得好极了。”蒙哥马利回答,“这将构成一个让敌人不快的威胁,并且将毫无疑问地牵制住敌人的一些部队,使其远离北部战事。”他挂上电话,继续研究关于全体过河的有条不紊的计划。
  虽然盟国记者已经听到了有关攻占大桥的传闻,而且已有数人赶到了雷马根,但是,直到夜幕降临之时,他们才拿到了官方的通报。次日早上,美国各家报纸以大字标题发布了这条新闻。自从诺曼底登陆之后,美国人从未如此兴奋,如此自豪过。
  《纽约时报》引用了美联社的一条电讯,其中写道:
  美军迅速而惊人地渡过了莱茵河,这是自拿破仑远征军在上个世纪初叶跨过莱茵河之后一次无与伦比的战绩。
  美联社的哈尔·博伊尔也许最好地表达出了美军将士们的心中所想:
  除了阿拉曼的坦克大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恐怕没有其他任何一次坦克战能比夺取雷马根大桥的英勇行动更为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这一行动首次使美国军队得以在雷马根渡过莱茵河。
  立下这一战功的是美国第九装甲师。
  毫不夸张地说,美军坦克、步兵和工兵在相对无防御的一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了莱茵河,而他们都明确地知道,安放有炸药的大桥随时都可能在他们的脚下爆炸。他们的这一行动使五千名美国人免遭死亡,一万名美国人免于负伤。
  3月8日,十架德国飞机轰炸了鲁登道夫大桥,但是,在真正造成损失之前,迅速布防的美军防空部队便把它们赶跑了。然而,德军的炮弹无法阻挡,尽管“高射炮”山保住了大桥本身,但是,在莱茵河西岸发生的爆炸却炸死了一些美国人,还危险地震动了本来就已不太坚固的桥梁结构。 。。

第七章 “如果它在我面前炸毁,该怎么办呢?”(20)
桥头堡的迅速扩大已导致了一些组织方面的问题。霍格的战斗指挥参谋和通讯兵的装备不足以应付这一局势,于是,霍奇斯派出一位少将来取代他。午夜即将来临之际,第九步兵师的路易斯·克雷格将军开始过桥。尽管他看不到,事实上,他路过了这样一块牌子:
  不湿脚就过莱茵河
  这全靠第九师。
  和前一天晚上一样,天黑得要命。克雷格不得不趴在一辆吉普车的引擎盖上,用手摸索着找路,然后高声向司机发出指示。他希望,不要有任何东西迎面过来。
  桥上这令人紧张的一小段行程让克雷格相信,应该只准许向东岸行驶的车辆过桥。但是,第二天下午,就连这种单向的行驶也中断了。一颗德军炮弹击中了一辆刚刚开上西侧通道的军火卡车。尽管如此,克雷格还是继续朝前面的各个方向扩大着他的桥头堡,而德国人——仍旧是一支难以对付的部队——则继续缓慢而稳定地向后撤退。
  然而,桥头堡的命运并不是在战场上被决定的,而是在后方,在兰斯。艾森豪威尔对雷马根大桥那冲动的热情已经开始冷却,转而投身到了蒙哥马利即将发起的进攻之中。在这次进攻中,当第一个师渡过莱茵河之后,还将需要十个补充师。因此,他决定只往雷马根派五个师。当霍奇斯来到第十二集团军总部接受一枚法国勋章时,布雷德利向他转告了这个坏消息。这一消息意味着,霍奇斯只能以每天一千码的进度扩展他的桥头堡,而这“只够制止敌人在该据点附近布雷掘壕”。此外,在霍奇斯抵达波恩—法兰克福高速公路之后,还要等艾克亮绿灯才能继续前进。
  这一次,霍奇斯提出了抗议。第一军刚刚立下了这次战争中一个最伟大的战绩,他说,而前面还有更巨大的可能性。布雷德利的想法与之完全相同,但是,他们只能等候艾克接受刚刚收到的计划。按照这份计划,将要组织第二次横渡莱茵河,这次是由巴顿进行的。目前,他正在此地以南待命;与此同时,霍奇斯将从雷马根的桥头堡进行突破;当霍奇斯与巴顿会师之后,他们将挥师向北,与蒙哥马利在莱茵河东岸会合,进而包围整个鲁尔工业区。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大胆的作战计划,艾森豪威尔已经答应给予它全部的关注。
  这天中午,凯塞林元帅抵达了柏林。希特勒将在午餐后和他私下谈谈。在等待接见时,有人不经意地提起,他将接替龙德施泰特的职务。凯塞林觉得这是在开玩笑。他转向凯特尔和约德尔,但两人却证实了这一消息。凯塞林平时总是开朗达观,因此被昵称为“笑眯眯的阿尔伯特”。然而此时,他却皱起了眉头。他说,意大利需要他。而且,他在不久前的一次严重车祸中受的伤还没有完全康复。可是,凯特尔和约德尔却肯定地告诉他,对于元首来说,这些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他们是对的。希特勒对凯塞林说,由于鲁登道夫大桥的失守,需要换一名指挥官。“只有一位更为年轻、更为积极,既有同西方强国进行战斗的经验,又深受东线部队信赖的指挥官才有可能挽救局势。”希特勒有所指地说道,但却没有点龙德施泰特的名。他命令凯塞林不顾自己糟糕的身体状况,“同意作出这一牺牲”。“我相信,你能做到人力所及的一切。”这位在几个小时之前还认为波恩比雷马根更为重要的人,现在却声称最为薄弱的地点是雷马根大桥。“需要尽快挽回那里的败局。我相信可以做到这一点。”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章 “如果它在我面前炸毁,该怎么办呢?”(21)
希特勒的长篇大论给凯塞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其讲话“极其清晰明了,并显示了对细节的惊人的理解力”。讲话还指明了他在这项复杂工作中的任务:他所应做的一切就是“守住”。
  但是,希特勒对美国人占领鲁登道夫大桥一事的怒气尚未平息——他完全有理由发怒。大桥的失守,同时还意味着他在西线的最后一道天然防线——莱茵河——的丢失。现在,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下定了决心,要惩罚“那些该负责任的人”,尽管,当然,他自己才是罪魁祸首。他顽固地坚持要不惜一切代价守住西线,致使雷马根的大门被打开了。他严令只有在最后时刻才能炸毁莱茵河上的桥梁,致使舍勒长时间地贻误了战机。是他和莫德尔应该负首要责任。可是,希特勒却草率地替换了龙德施泰特——一位身经百战的职业军人。龙德施泰特曾经现实地提出,让部队有条不紊地撤过莱茵河,若能如此,本可以预防雷马根事件的发生。
  按照同样的逻辑,希特勒现在准备处理像舍勒和布拉特格这些同大桥失守关系更为直接的人。如果这些人不被立即审讯和惩处的话,那只能助长西线部队中与日俱增的怯懦情绪和纪律松驰。因此,希特勒设立了“西线飞行特别法庭”。这是一个流动法庭,它可以就地对任何一级的军人提出诉讼,而且有权立即执行它作出的判决。希特勒指定一位忠诚的纳粹党党员、党卫队少将鲁道夫·休伯纳主持这个法庭。
  3月10日,休伯纳来到帝国总理府报到,他将立即开始在军事法庭审讯雷马根的“胆小鬼和叛徒”。当天晚上,休伯纳和两名助手抵达了巴特瑙海姆附近的凯塞林的指挥所,并且解释了他们的使命。他们三人谁也没有受过司法方面的培训。陆军元帅激动地说,这样一个战地临时法庭将会削弱整个西线的斗志。接着,他向他们告辞,要去处理更为紧迫的事情。第一件事是打电话给最高统帅部,即凯特尔的总部。凯塞林报告说,他对西线的印象不太好,交战双方的力量过于悬殊。“近距离观察之后,”他说,“形势似乎比我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接着,他坚持要尽快满足他的全部要求。
  第二天上午,凯塞林和他的参谋长齐格菲·威斯特法尔将军一起,向雷马根北边出发,想去看望莫德尔。途中,他们遇到了一大批向东进发的士兵,后面跟着装满行李的轻便车辆。威斯特法尔说:“这就是西部前线的真实情景。”凯塞林摇了摇头,低声咕哝道:“要是我早来三个月就好了!”这让威斯特法尔心生不快。他感觉这是对龙德施泰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