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史记 新读 >

第69部分

史记 新读-第69部分

小说: 史记 新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セ魉招楸∪醯牡胤健U庋焕矗汗囟ɑ嵘崞怨嗍毓茸约骸U庋颐潜慊嵋痪倭降茫冉獬苏怨奈ЮВ质刮汗馐艽彀堋!碧锛商恿怂慕ㄒ椋示唤壕场U馐迸愉刚谥性员钡暮ζ疵コ牵滴汗罅撼鱿制刖愉感纳癫欢ǎ豢铣肪卮罅骸6怯沧磐菲ぃ衷诤Υ蛄肆礁鲈拢虻角锾欤诙蓟屏耍沼诓桓褐谕剂炝苏庾驯湮闲娴某鞘小V蟛糯颐Τ防肓撕Γ厥仍牍釉诠鹆辏ń窈幽铣ぴ┙徽剑砸荽偷钠刖蟀懿只屎蟪返奈壕�
    智胜庞涓
  十三年后,魏惠王又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国都城新郑(今属河南省)。韩昭侯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魏国将领庞涓听到了消息,害怕重蹈覆辙,便迅速离开韩国赶回魏国,齐国军队已经越过边境并向西挺进了。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破坏魏国的好事,于是倾全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上将军,随军参与指挥,誓与齐军决一死战。后来太子申想撤兵,维持平局,但庞涓贪功心切,必欲歼灭齐军,以雪前耻。
  孙膑采用欲擒故纵之计,引诱庞涓上钩。对田忌说:“魏国的士兵,向来强悍勇敢,轻视齐国的士兵,并嘲笑齐国士兵为胆小鬼。善于作战的人应利用这种形势,使之向有利于自己的方面转化。兵法说:行军百里去争夺利益的,会使主帅一蹶不振,行军五十里去争夺利益的,全军只有一半人能到目的地。将军可下令,命我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建造供十万人食用的炉灶,第二天再建造供五万人食用的炉灶,到第三天时就建造供三万人食用的炉灶就行。”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百家争鸣(6)
庞涓行军到第三天,非常高兴,说:“我早就知道齐国军队胆小,进入我们国境才三天,士兵逃跑的已经超过半数了。”于是庞涓便舍弃了他的步兵,带领他的轻锐部队日夜兼程追赶齐军。孙膑估算庞涓的行程,晚上应当到达马陵。马陵位于鄄邑北六十里处,沟深林密,道路曲折,适于设伏。孙膑派人把一棵大树的树皮削白写上字说:“庞涓必死在这棵大树底下。”然后放在道路中间。同时选派齐军中善于射箭的士兵一万人,在道路两旁埋伏好,约定说:“夜里一见到火光亮起来,就一齐放箭。”庞涓果然夜里来到被削白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色的地方写着字,就取火把照亮。还没读完那上面所写的字,齐国军队万箭齐发,魏军一片混乱,四散溃逃。庞涓自己知道智谋穷尽,败局已定,于是刎颈自杀,临死前说:“一着不慎,最终还是成全了这小子的名声!”齐军乘胜追击,正好太子申率后军赶到,一阵冲杀,魏军兵败如山倒,魏惠王的太子申也被齐军俘虏了。
  此战后,魏国势力由盛转衰。孙膑却因善于用兵而名扬天下,他的兵法著作也在世上流传开来
    吴起其人
  吴起原本是卫国人,当时卫国弱小到处受到大国的凌辱,国君又软弱无能,于是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卫国,前往鲁国,求学于名人曾参的门下。曾参问他生平志向,他爽快地回答是权位、金钱、美女。一心崇尚礼仪教化,修身治国齐天下的大儒曾参听到此话,伤心得差点吐血。吴起虽然没有丝毫的道德意识,但的确才华出众,是其他学生所没法比的。
  后来吴起为鲁国国君效力,起初立过几次功劳,受到了国君的欣赏。齐国人进攻鲁国时,鲁国举国上下无不惊惶失措,因为鲁国与强齐相比,国力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文臣武将没有一个敢带兵反击齐国进攻的。这时吴起拍着胸膛自告奋勇,说只要自己带兵,保证可以打败齐军。
  鲁王被他的自信打动了,打算让他做将帅,但是吴起的夫人是齐国人,他本人又是卫国人,怎么可能专心帮着鲁国对付齐国?鲁王始终对他不放心,不敢委以重任。吴起当时一心想成就功名,于是狠下心杀死了自己的妻子,以表明他与齐国没有任何牵连,对鲁国是忠诚的。鲁王终于用他做了将帅,他带兵反击齐军,大败齐军胜利凯旋。
  鲁人嫉妒厌恶吴起,对鲁王说:“吴起为人刻薄寡恩,无情无义。他年轻时,家里积聚千金资财,因游历散财求官不成,最后导致他的家族败落。乡里人讥笑他,吴起便杀了诋毁自己的三十多个人,然后朝东走出了卫国城郭的大门。他母亲苦苦哀求他留下来,涕泪俱下,他却走得义无返顾,并咬破臂膀,发誓说:‘如果我吴起做不了卿相,就再不回卫国了。’后来他追随了曾参。过了没多久,他的母亲去世了,他却行为如常,谈笑风生,没有一丝悲伤之意,连回家看看的意思都没有。曾参也因此鄙视他,最终跟吴起绝交。于是吴起又来到鲁国,想谋求您的重用,以取得高官厚禄。因为看到大王您不信任他,他就杀死妻子来表示忠诚,谋求将帅的职位。他这种反复无常的人,很难讲以后对您有多忠心。更何况,战胜齐国对鲁国未必是件好事,鲁国是个小国,如果背负上战胜国的名誉,那么各诸侯国就会不安,引来更多的战祸。而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关系的国家,如果您重用吴起,就等于是抛弃卫国,两国必会交恶。”鲁国国君认为很有道理,于是找了个借口免了他的职位。
    吴起辅魏
  吴起当时听说魏文侯非常贤明,就想去投靠他,开创一番事业。魏文侯问李克说:“吴起是个怎么样的人?”李克说:“吴起贪名好色,然而带兵打仗,谁都比不过他。”当时的魏文候是贤明的,一心想有一番作为,但是当时魏国被西邻虎狼之国秦国欺侮地抬不起头,听了这番话,火速擢拔吴起为大将。吴起很快为魏国虎口拔牙,攻城略地,一连攻占秦国的五座城池,兵悍将勇甲于天下的秦军对他也是无可奈何。
  

百家争鸣(7)
吴起身为将帅,有一套自己行军打仗的法则,他的饮食和衣着却与最下等的士兵一样。他睡觉的地方不铺席子,行军不骑马乘车,亲自背负装有粮食和器械的背包,为士兵分担劳苦。士兵中有个生了毒疮的,吴起毫不犹豫地为他吮吸脓汁。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却哭了起来,有人说:“你儿子是士兵,将军却亲自给他吮吸毒疮,这是何等荣誉的事啊?你还哭什么呢?”母亲说:“你们有所不知。往年吴公替我儿子的父亲吮吸毒疮,他的父亲为报答将军的垂爱在战斗中勇往直前,决不后退,最后死在敌人的手里。吴公现在又给我的儿子吮吸毒疮,我不知道儿子将会死在哪里,因此替他哭泣啊。”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带兵打仗,廉洁公正,能够完全获得士兵的拥戴,就任用他做西河(魏国黄河以西的领土,与秦国接壤)守,担负起抵御秦国和韩国的任务。
    吴起辅幼主
  魏文侯死后,吴起辅佐文侯的儿子魏武侯。魏武侯游黄河顺流而下,到了河中间,回头对吴起说:“真是壮美啊,山河如此险固!易守难攻,这真是魏国的珍宝啊!”吴起回答说:“国家的珍宝并不是山河的险固就可以了,更重要的是国家的君主能否恩危并重,得到臣民的拥护。从前三苗氏左有洞庭湖、右有彭蠡湖,可谓是易守难攻的天险,但他却不讲求德行仁义,最后夏禹消灭了它。夏桀的居处,左有黄河、济水,右有泰山、华山,伊阙山在其南面,羊肠坂在其北面,但他不施行仁政,于是商汤流放了他。殷纣的国都,左有孟门山,右有太行山,常山在其北面,黄河流经它的南面,但他不行德政,周武王杀了他。由此看来,国家的珍宝在于国君的恩德,而不在于山河的险固。如果国君不施恩德,船上的人就都是仇敌,您纵有险固的山河又有什么用呢?”魏武侯听了,很感动地说:“说得好,有道理。”
  吴起任西河守,很有名望。魏国设置相国,由田文担任此职。吴起很不高兴,对田文说:“让我来跟您比比功劳,可以吗?”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统帅三军,使士兵们舍生忘死,浴血疆场,敌国不敢暗算我国,关于这一点,您和我相比,谁强?”田文说:“不如您。”吴起说:“管理百官,亲服万民,充实仓库,在这一方面,您和我相比,谁强?”田文说:“当然我差的很远。”吴起说:“镇守西河从而秦国军队不敢东进侵犯,韩国和赵国臣服于我魏国,在这一方面,您和我相比,谁强?”田文说:“我更加地不如您。”
  吴起说:“按这三条来说,您都在我之下,职位却在我之上,为什么呢?”田文说:“国君年少,国人疑惑重重,大臣们没有真心归顺大王,百姓也不信任大王,正当这个时候,把国家托附给您呢,还是托附给我呢?”吴起沉默了很久,说:“托附给您好了。”田文说:“这正是我职位在您之上的原因。”这时吴起才知道自己在协和内外、维护王权和稳定社会这方面不如田文。
    吴起中计离魏
  田文死后,由魏国一位叫公叔痤的贵族继任为相国,娶魏公主为妻。公叔痤虽为魏王的驸马,在军功和能力上却都远逊于吴起,非常害怕吴起会来抢夺自己的相位。他的贴身仆人对他说:“让吴起离开魏国,其实也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公叔座说:“有何妙计?”他的仆人说:“您可以这么做……”
  于是公叔痤听从了仆人的话,第一步,他向魏武侯进言说:“吴起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但君侯的国家弱小,又同强大的秦国接壤交界,吴起实在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臣时常私下里担心吴起没有久留魏国的心意,而去投奔其他的国家。”魏武侯说:“那不行,我们少不了他,得想个办法留下他才是。”公叔痤于是趁机对魏武侯说:“君侯明天可以召他进宫,把女儿嫁给他,直接问他愿不愿意做我魏国的驸马。吴起此人向来趋炎附势,如果他对魏国真心的话,肯定会满口答应,如果他借口推辞,那就明摆着是有二心了。”魏王连连点头。
  

百家争鸣(8)
第二步,公叔痤当晚邀请吴起一同回家,事先与公主商议好,公主故意在吴起的面前对公叔痤做出傲慢和骄横的态度。正当吴起兴高采烈地坐在席间,却愕然地发现堂堂一国之尊的相国居然恭敬地站在一旁,不住手地端酒上菜,亲自服侍公主夫人,其媚颜卑下甚至还不如仆人,不由得大吃一惊。散席后公叔座拉着吴起进入内室,向他大吐苦水,极言驸马生涯的辛酸苦辣,吴起感慨良久,好言相慰。
  第二日,魏武侯问他是否有意迎娶公主,吴起立时神色大惊,转念一想,做驸马虽然一步登天,但不料竟是如此羞辱人,我吴起就不信凭自己的才干混不出头,驸马不做也罢。于是婉言谢绝。魏武侯登时神色不善,知道相国所说不假。魏武侯于是开始怀疑吴起,不再信任他了。吴起担心会惹祸上身,便离开魏国,即刻前往了楚国。
    吴起之死
  楚悼王向来听说吴起精明强干,吴起一到楚国就让他做了楚国的相国,一生苦求富贵的吴起到此算是功德圆满。
  在楚王的支持下,吴起大举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包括明确法规、审定命令、裁汰冗员、废除与王族关系疏远的亲属的特权等。当时首要的任务是加强军队,于是规定结余下的财物都用来抚恤作战的士兵。另外他还粉碎游说之人中高谈纵横之术的言论,加强对人民思想和社会舆论的控制。
  改革后的楚国国力蒸蒸日上,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国库收入也翻了数倍。而且向南平定了百越;向北兼并了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三晋;向西征讨秦国。楚国的强盛使诸侯国都非常忧虑,却也积累下了其后跻身战国七雄的实力和本钱。
  但凡改革,都难免要得罪人,吴起素来贪鄙傲气,行事酷辣。原先楚国的旧贵族因为吴起剥夺了他们的许多特权,都恨死了他,想谋害吴起。楚悼王活着的时候对他恩宠有加,没有人敢怎么样,楚悼王一死,尸骨未寒,宗室大臣就发动内乱,联合追杀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旁边,趴伏在上面,打算迫使追杀者投鼠忌器,从而逃避射杀。追杀吴起的贵族们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乱箭射死了吴起,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
  楚悼王安葬以后,太子登基,新楚王即位后,名正言顺地把那些朝楚悼王尸体上射箭的人全部抓了起来,并诛灭其家族,因射杀吴起而遭灭族处死的有七十多户。这个聪明的吴起送给新楚王一个诛杀权臣,巩固统治的绝好借口,当然最主要的,是替自己报了仇。
   。 想看书来

作法自毙(1)
历史的每一步前进都充满阻碍。
  强国的梦想,使他不惜付出一切。
  无情的法令,使他难逃命运的捉弄。
    不被重用的贤才
  商君就是商鞅,姓公孙,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商鞅年轻时就喜欢刑名法术之学,那是建立和巩固君王统治的一套法家学说。后来他做了中庶子一官,侍奉魏国国相公叔痤。公叔痤知道他十分聪明能干,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公叔痤就生病了,魏惠王亲自去看望他,忧虑地说:“国相的病万一遭遇不幸,寡人和国家可怎么办啊?”公叔痤回答说:“臣的中庶子商鞅,虽然年轻,却有奇才,大王可以把国政交给他,由他去处理。”魏惠王听后默默无言。当魏惠王将要离开时,公叔痤屏退左右随侍的人员,对魏惠王说:“大王假如不打算任用商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魏王答应了他的要求就离去了。惠王离开后,对随侍人员说:“公叔痤的病很严重,真叫人伤心啊,他想要我把国政全部交给一个中庶子掌管,他难道是糊涂了不成?”
  公叔痤又召来商鞅,道歉说:“刚才大王询问能够出任国相的人,我推荐了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