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经国巨贾吕不韦 >

第7部分

经国巨贾吕不韦-第7部分

小说: 经国巨贾吕不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子柱的儿子呢?二是,秦昭王的孙子不计其数,仅二儿子太子柱就为他生了二十多个孙子,所以他可能早忘了还有个孙子异人在赵国做人质一事了。三是,在异人被太子柱立为接班人之前,秦国就曾多次攻打赵国,根本不在乎异人的生死。赵国也知道异人在秦昭王的眼中可有可无,也懒得将异人作为人质要胁秦国。如此次攻赵的前一年,即秦昭王四十九年,秦昭王就曾派大将王陵攻打邯郸。因为王陵攻赵失利,秦昭王才换王齮取代王陵继续攻赵。这一事件,绝非公子傒欲假手赵国杀掉异人的阴谋所致。
 。 想看书来

经国巨贾吕不韦(11)
秦昭王不拿异人当回子事,而赵国却将异人当作人质了。因为异人现在成了秦国太子的太子,地位提高了,赵国君臣自然也注意到,他们手中还有个人质呢!

  在赵国君臣准备用一用异人这个人质之前,吕不韦以其敏锐的嗅觉,感到了异人面临的险境。万一异人被赵国杀死,他三年来的投资岂不一无所获了吗?

  所以,最不希望异人死的人,是吕不韦。在吕不韦看来,异人简直就是一个金人!所以,他要竭尽全力保护异人的安全。

  吕不韦与异人一合计,决定立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三十六计走为上,吕不韦先安排赵姬回娘家躲起来,然后与异人变装易服,带上家中所有的金钱,乘上马车急往秦国而来。

  在邯郸城门,吕不韦用六百金贿赂守门军官,顺利混出城去。

  异人和吕不韦前脚刚走,抓捕异人的士兵就来到了异人的家中。抓捕异人不得,赵国君臣又想抓捕赵姬和她的儿子赵政,但由于赵姬早已躲藏起来,去抓捕的官兵也扑了空。

  都说商人爱财如命,但在生死关头,吕不韦一下子将六百金送给守门官吏,在关键时刻破财免灾,说明吕不韦并非要钱不要命的守财奴。

  二

  吕不韦与异人来到秦国,首先去拜见太子柱和华阳夫人。

  吕不韦之所以是个成功的商人,不仅因为他有着敏锐的眼光和灵活的头脑,既使在一些细节上,他也是个有心人。

  看来,吕不韦仔细研究过华阳夫人的履历,知道她是楚国人。人在外地,都有怀乡恋土的情结。所以,吕不韦在与异人晋见华阳夫人之前,特意弄了一套楚国人的衣服让异人穿上。

  太子柱与华阳夫人见异人平安归来,都很高兴。特别是华阳夫人,见异人穿着一身楚国的衣服,感动得不得了。她说:“我就是楚国人啊!”并给异人重新起了个名字:楚。于是,异人从此改名子楚。司马公在《史记》中,便一直以“子楚”名之。

  过了五年,即秦昭王五十六年,让太子柱、公子楚、吕不韦等得好苦的秦昭王终于一命归西,已经五十多岁的太子柱即位,是为秦孝文王。

  秦孝文王做了秦国国君,华阳夫人被封为王后,子楚被立为太子。

  秦国与赵国这几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所以,太子柱一即位,吕不韦便与赵国联络,要求赵国放回赵姬母子。

  听说子楚成了秦国的太子,赵国君臣赶紧根据吕不韦提供的线索找到赵姬和嬴政,恭恭敬敬地将她们母子二人送回了秦国。

  这一年,嬴政已经八岁了。

  三

  秦王柱苦熬了多年才登上君位,却是个短命鬼,做国君只有一年多一点便死了。

  《史记·吕不韦列传》说秦孝文王立一年而卒,而《史记·秦本纪》则说秦孝文王即位三日卒。其实这也不矛盾。战国时期,一国之君去世,即位的太子要守丧一年,将父王的丧事办完,才算正式即位。秦孝文王是在秦昭王去世一年后的第三天死的,所以司马迁又认为,秦孝文王实际正式做秦王只有三天的时间。

  秦孝文王死后,子楚顺利即位,是为秦庄襄王。

  需要说明的是,秦孝文王是秦王子楚给其父亲上的一个谥号。

  秦庄襄王是子楚死后的谥号。他在位时称秦王,不叫秦庄襄王。

  有个电视剧叫《康熙王朝》,里面的孝庄太皇太后一口一个“我孝庄”,这一个小细节就足以说明该剧创作人员的无知。“孝庄”是康熙的祖母博尔济吉特氏死后的庙号,后人可以这样称呼她,她怎么知道自己死后庙号“孝庄”、怎么能自己称呼自己呢?

  子楚做了秦王,倒也不忘旧恩,没有食言,立即拜吕不韦为丞相,封之为文信侯,并将河南洛阳作为吕不韦的封地。洛阳十万户成了吕不韦的食邑。

  华阳夫人也得到了回报,被尊为华阳太后。

  子楚的“患难之妻”赵姬顺理成章地成了王后,儿子嬴政做了太子。

  不到十年时间,吕不韦的风险投资一下子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真是功夫不负苦心人!

  《战国策》所载与《史记》稍有不同的是,吕不韦的食邑为“蓝田十二县”。

  无论如何,吕不韦的投资已经产生了巨大效益。封侯拜相,成了秦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要,要钱有钱,要势有势,这是他埋头经商干一辈子也挣不来的家业!

  更令吕不韦窃喜不已的是,他的亲生儿子成了秦国的太子。这么说来,不久的将来,秦国将是他吕家的天下了——他当初的投资已经实现了“无限增值”!

  有意思的是,子楚也是个短命鬼。他即位才三年,便一命呜呼了。太子嬴政即位,这就是后来统一中国的秦始皇。

  秦孝文王死时才五十多岁,子楚死时,也只有三十多岁。三十多岁,正值壮年,子楚怎么就早早驾崩了呢?

  子楚早死一事,令后人产生了许多联想。有人认为,是吕不韦害死了他。因为,子楚只有早一点死掉,吕不韦与赵姬生的儿子嬴政才能早一点继承王位。再说,吕不韦与老情人赵姬一直藕断丝连,也只有让子楚死掉,这对老鸳鸯才能破镜重圆。

  《东周列国志》在写到子楚之死时就采用了闪烁其辞的笔法:“再说秦庄襄王在位三年,得疾,丞相吕不韦问疾。因使内侍以缄书密致王后,追述往日之誓。后旧情未断,遂召不韦,与之私通。不韦以医药进王,王病一月而薨。不韦扶太子政即位,时年仅一十三岁。尊庄襄后为太后。封其母弟成峤为长安君,国事皆决于不韦,比于太公,号为尚父。”

  一句“不韦以医药进王,王病一月而薨”,虽未明说吕不韦将庄襄王毒死,但用意昭然,如此春秋笔法,怎么不令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当然,吕不韦将庄襄王药死之说,只是后人的猜测,于史无据。

  也有人认为,子楚是纵欲而亡。电视剧《乱世英雄吕不韦》就采纳了这个说法。

  笔者认为,这个推论还是有道理的。赵姬性欲旺盛,这从后来吕不韦也难以令她满足、不得不为她找了一个阳具特别强壮的嫪毐一事即可看出。

  秦王嬴政即位时才十三岁,少不更事,乃尊吕不韦为相国,称之为“仲父”。朝政遂落入吕不韦之手。

  吕不韦发迹了,也摆起了谱,门下食客三千人,家僮万人,养尊处优,扈从如云,比秦王还威风八面。

  四

  有吕不韦把持大局,嬴政即位自然是铁定的事情,应该比较顺利。

  不过,嬴政之被立为太子,可能遇到过其兄弟的挑战。子楚回到秦国后,有六年时间没见到赵姬。这六年间,作为秦国太子的公子,他不可能没有别的女人。虽说史上并没有记载子楚在秦国有没有娶妻纳妾,却明文记载他还有个儿子长安君成蟜。

  关于秦始皇的这个弟弟,《史记·秦始皇本纪》有简短的记载:“八年(即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击赵,反,死留屯,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

  秦王政八年,嬴政二十一岁,而长安君已经能带兵出征赵国了,说明长安君也已经快二十岁了。嬴政被立为太子之时,长安君大概快十岁了,也具备与嬴政争夺王位的条件。但古时一般“立嫡以长”,所以,太子自然与长安君无缘。但这并不能说明长安君对继承王位就没有任何想法。秦王政八年时,长安君突然率兵反叛,说明他与嬴政的关系并不好,不仅不好,而且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

  如果不是因为王位的诱惑,长安君大概不会铤而走险;如果不是为了保住王位,秦王政也不会采用血腥手段进行镇压。据《史记正义》,长安君是兵败自杀的。嬴政不仅将弟弟“戮尸”,还下令将长安君麾下的将士们全部杀死。由于长安君是在留屯造反的,嬴政又下令将留屯的居民全部迁移到临洮。

  嬴政八年后清除弟弟长安君的行动,根本没有一点兄弟亲情。由此可知,嬴政一定与长安君有着根本的利害冲突,这就是对王位的争夺。

  当然,嬴政即位之时,应当是波澜不惊的。朝中有吕不韦,宫中有赵姬,嬴政顺顺利利地成了秦王。


经国巨贾吕不韦(12)

  第八章、助人贵在雪中送炭

  一

  吕不韦先投机商业转而投机政治的经历,成了后来的效尤者的好榜样。汉高祖刘邦年轻时不务正业,经常被其父亲批评,劝他向他二哥学习,好好务农,治点家业。等刘邦做了皇帝之后,在未央宫大宴群臣,还将他父亲也叫去,当着群臣的面羞辱刘太公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意思是:“当年你常常说我是市井无赖,在谋生治产业方面不如老二。你看看我如今挣下的产业,和老二相比,谁挣得多?”于是“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在群臣的哄笑中,我们可以想象当时刘邦父亲的尴尬状。

  当然,刘邦的所作所为与吕不韦的投机截然不同。刘邦之言,只是说明投机政治所带来的回报与投机商业的收益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吕不韦对政治人物进行风险投资取得辉煌成功,这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是罕见的,说他是空前绝后、震古烁今的风险投资家,似不为过。

  吕不韦的实践,给了后世的精明商人以丰富的启迪。在封建专制时代,历来都是官商勾结,亦官亦商,当官发财是紧密联系到一起的。

  有个贪官说出了一句名言:“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发了财想做官,做了官想发财,其实都是为了发更大的财。做了官,不仅有了社会地位和护身符,而且更有了发大财、发横财的基础和条件,可以得到单纯经商所得不到的收益。

  吕不韦由商而官的投机行为,为的是发横财。其实,横财与横祸是紧密相连的。当然,成了一国之相,有了花不完的钱,吕不韦便开始考虑做点能流芳百世的事业了。于是,他由经商转入他的经国生涯。

  吕不韦由经商而经国,令古今中外的商人们自叹弗如。后世的商人们或有意或无意地都在向这位经国巨贾学习,但很少有人能遇到吕不韦所把握的绝好机会,也很少有人能有吕不韦这样的野心。

  在专制社会里,商人们学吕不韦,在政界人物身上投资,多是为了结交一些政界的朋友,以便让他们给自己撑起保护伞,帮助他们获取更大的利益。

  结交政界人物,以财物进行贿赂固然必不可少,但最佳方法还是像吕不韦那样,寻找目前还比较失意、但将来比较有发展前途的人进行长线投资。这种投资是一种雪中送炭般的感情投资,一旦此人将来发迹,那么,收益将是巨大的。这是一种投资少收益大的风险投资。

  《吕氏春秋》中有这么一句话:“衣人以其寒也,食人以其饥也。饥寒,人之大害也;救之,义也。人之困穷,甚如饥寒,故贤主必怜人之困也,必哀人之穷也。如此则名号显矣,国士得矣。”

  这段话的意思是:给别人衣服穿要在人家挨冻的时候,给别人东西吃要在人家挨饿的时候。饥寒,对于人来说是大祸患,在这时候救助人,才是仁义之举。人在事业上遇到挫折,比挨饿受冻还要严重,所以说,贤明的君主要怜惜穷困之人,给他们以出路。如果这样做,那么,君主才能得到爱才之名,也才能得到国家的栋梁之材。

  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跟后来的《资治通鉴》一样,主要是写给国君看的,意在教育国君如何治理国家。其实这段话,不仅对国君是至理良言,对任何一个人都有教益。

  《吕氏春秋》中的这段话一言以蔽之:要雪中送炭。

  在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别人,这才称得上是“义”。

  从商人的角度来讲,“雪中送炭”,是对暂时处于穷困之中的人才的一种投资,既帮助别人摆脱眼前的困境,也为将来得到别人的回报埋下了伏笔。这是一种投资小收益大的投资。

  用股市上的一个常用词来说,这叫“逢低吸纳”。

  二

  逢低吸纳,指在股价相对较低的时候吃进,待将来股价走高后抛出以赢利。这是操盘高手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只有在低价位购进,股价升高后,才有望赚取较高的差价,得到较高的收益。

  “逢低吸纳”,是进行风险投资的最基本的一种方式。

  观吕不韦及胡雪岩之风险投资事迹,可谓对“逢低吸纳”最形象的诠释。

  当初异人在赵国穷困潦倒、百无聊赖之时,正处于他的人生谷底。吕不韦在其门可罗雀之时表示愿意资助他,实乃雪中送炭。胡雪岩在王有龄囊中羞涩之际慷慨赠金,更是雪中送炭。

  一般人都爱锦上添花,很难做到雪中送炭。所以,我们常常见到某人发达之后,身边立即围来不少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徒;而某人一旦倒台或财尽,他身边的宵小之徒立即作鸟兽散,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齐国贵族孟尝君田文做齐国相国之时,在薛地有万户食邑,家中收留食客三千人。而当他被齐王罢相之后,“诸客见孟尝君废,皆去。”只有一个冯驩没抛弃孟尝君而去。

  这个冯驩也是个善于“逢低吸纳”的有心人。他一定认为,孟尝君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