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唐·如此江山 >

第14部分

大唐·如此江山-第14部分

小说: 大唐·如此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则是大明宫的中心所在,相当于明清故宫太和殿的地位。含元殿也可以说是大唐帝国的象征,其巍峨雄伟,壮丽华美,自不待言。安禄山在这个地方“南北睥睨”,绝对是一种不臣之心的表现。很可能是当时朝臣们发现了安禄山这个特别的举动,在事后回忆起来,自然就成了安禄山野心萌发的表露证据了,所以判断说“即凶逆之萌,常在心矣”。
  这段故事记载时间也恰好在天宝六载(747)。而正是在这一年,安禄山第二次入朝,这次他得到了更加特殊的待遇。
  玄宗下令让杨铦、杨锜、贵妃三姊妹皆与禄山叙兄弟。而且安禄山得以出入禁中,并请成为贵妃的干儿子。安禄山在长安城中,和杨贵妃家族的人日夜一起游玩。杨贵妃家族的人此时都富贵无比,正值杨贵妃最为宠幸的时候,所谓鸡犬升天。这种外戚贵族,最擅长的就是骄奢淫逸。他们本身没有太大的才能,也没有什么大的抱负,肆无忌惮地享受,才是他们的人生目标。这是统治阶层中最腐烂的一部分。安禄山跟他们整日厮混在一起,一来让他滋生了对朝廷的轻慢之心,正是在和皇帝、百官、后妃、贵戚这些人的周旋之中,他逐渐地得心应手,占据了上风。所谓知己知彼,在心理上,他已经占据了优势。这就很难不引发他的觊觎之心。二则,此时的大唐帝国正是烈火烹油般的繁华。贵妃家族,乃至公卿官僚们的穷奢极欲,也大大刺激了他的欲望。他的豪奢程度,已经是登峰造极了,连皇帝给他造房子,都生怕被他瞧不上。但人的欲望是个无底洞。他如果还想进一步,那现在只剩下一个目标了,那就是皇位。也就是说,他如果要满足,只能是自己来做这个花花世界的主人!
  所以,如果说安禄山可能在天宝六载产生了邪念,那是可以想象的。
  玄宗对安禄山的宠遇是如此异乎寻常。甚至有一次,玄宗在勤政楼宴请百官,所有官员都列坐在楼下,而单独为安禄山设了一个座位在御座旁边。作为一个臣子,这种待遇简直是骇人听闻的。玄宗为什么这么做,颇耐人寻味。 。 想看书来

七、贼心从何时开始(2)
针对这个事情,后人编造了一些解释。比如有笔记记载了一则故事,说太子曾经力谏:“自古正殿,无人臣坐之礼,陛下宠之太甚,必将骄也。”意思是您这种行为不是对待人臣之礼,这会滋长他的傲慢不臣之心。而玄宗则悄悄地告诉太子说:“此胡骨状怪异,欲以此厌胜之耳。”——我知道这是个过分的举动,但安禄山的骨骼奇特,有异相啊。其实我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厌胜他。所谓“厌胜”,就是通过某种行为或物品,来压制另外一种邪恶而强大的力量,相当于“做法压邪”。
  这个故事,倒是很符合普通百姓的口味,有玄异色彩。另外,这个故事也很和谐地替玄宗做了辩护,同时还掩盖了当时玄宗和太子的关系紧张这个事实。
  天宝时期,玄宗年事已高,说不定哪天就驾崩归天了。接下来,太子登基很可能就是近期的事。这种时候,非常容易出现*集团的潜流。对于玄宗这样的绝对君主,他要的就是绝对君权,他肯定是不愿意看到任何异心存在的。
  安禄山早就摸透了玄宗的心理,于是他在玄宗面前做了一次表演:有次玄宗让安禄山见太子。结果安禄山见了之后,并不下拜。左右就问道:“你大胆,为什么不下拜?”禄山回答说:“我是蕃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玄宗说:“太子是储君。朕百岁之后,传位于太子。”禄山回答:“我很愚昧,心里只知道有皇帝陛下,不知有太子。”左右一再催促,安禄山才下拜。
  安禄山的举动,无疑是大大得罪了太子。但他不惜得罪太子,也要向玄宗表态——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而玄宗的反应如何呢?“玄宗尤嘉其纯诚”。所谓纯诚,就是彻底忠心。
  实际上,安禄山这样的政治表态,等于是给自己埋下了祸根——试想如果他不造反,而静静等着太子登基,那他这个“东北王”的好日子也算到头了。即使玄宗时候不反,肃宗上台,他也不得不反。所以,这种“政治站队游戏”,其实正使安禄山造反的危机昭告于天下。
  安禄山虽然贼心萌发,但他已经卷入*的漩涡中心,所以不得不先施韬晦之计。其计策有二:一是充分表现他的粗鲁无知,二是努力表达他的忠心耿耿。两下相配,可谓相得益彰。
  比如在拜见太子的时候,他就极力表白自己是蕃人,啥都不懂。又有一次,玄宗和贵妃一起坐着,安禄山先拜贵妃。玄宗问这是怎么说的?安禄山回答:“胡人先母而后父。”玄宗很开心。安禄山这招“装天真”玩得挺拿手。
  在表忠心方面,他也是屡创新招。他三百多斤,肚子大得差点要垂到地上,有次玄宗指着他肚子开玩笑说:“这胡人肚子都装了啥呢,居然会撑得这么大?”安禄山立刻回答说:“别的啥都没有,都是一肚子的赤胆忠心啊!”玄宗又很开心。
  总之,安禄山要努力利用自己的异族胡人身份,假装无知、野蛮、一根筋。这确实是很好地配合了唐朝君臣对胡人的一种想象。
  不过这种扮猪吃老虎的伎俩,也遇到了克星,那就是宰相李林甫。安禄山甚至怕到寒冬时候和李林甫讲话,也会满身大汗的程度。所以,天宝六载的时候,安禄山很可能萌发了野心,但恐怕还不敢有所举动。他现在只能做些小动作。真正的大策划,还要等待更好的时机。
   txt小说上传分享

八、阴谋是怎么策划成功的(1)
有贼心的人,成千上万,有贼心而又有贼胆的,那就是万里挑一了。玄宗大概是真的没料到,那个看似粗鲁的安禄山,居然是属于既有贼心又有贼胆的那一个。
  不过,我们也不能说从一开始,安禄山就有了明确的造反目的。事实上,安禄山最终会起兵造反,自有其十分复杂的原因,并不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安禄山绝对不是王忠嗣那样心怀天下的人。他一做上节度使,就充满私心地开始为自己储备各种力量。他就像一只不安的兔子,不停地往窝里拖各种食品,随时准备过冬。
  当然,由于安禄山最终还是造反了,所以他这一切私下的行为,都顺理成章地被视为他阴谋叛乱的准备阶段。这个准备无疑是个相当长的过程。
  最早一个引人注意的行为是在天宝四年,这年冬天,安禄山上奏说:“臣讨契丹至北平郡,梦先朝名将李靖、李从臣求食。”说自己征讨契丹,到了北平郡的时候,梦见了名将李靖和李,他们向他要东西吃。于是朝廷允许在那里给李靖、李立庙祭祀。
  安禄山说是李靖和李求食,其实暗含的意思是,李靖和李很看好自己,愿意托付在安禄山的地盘里面。这一招是很有深意的。因为李靖和李是大唐军神,早就是军中不朽传奇。安禄山通过这种假借托梦的方式,就成功地把将士们对军神的崇拜,部分地转移到自己身上,让自己成为将士们可以信赖的领袖。
  这种心理战术,他也一样运用在宗教上,比如后来他又利用禄山这个名字,把自己装扮成“光明之神”,使得那些祆教的信徒都匍匐在他的脚下,甘心受他驱使。
  事实上,装神弄鬼的方式,几乎是每个反叛者都会利用的。从吴广开始的塞到鱼肚子的布条“陈胜王,大楚兴”,到太平天国的“天父天兄”,简直史不绝书。因为在现实中,人们以为皇帝是真命天子,有着神性。所以,反叛者只有给自己也加上“天”、“神”的光环,才能让人心理上服从自己,克服对方。所谓“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就是最直接的口号。
  当然,这个时候,安禄山还只是利用军神托梦,还远不到挑战皇帝权位的程度。但这无疑是个可怕的起点——安禄山是个心理战高手。
  安禄山的情报工作也是一流的。他命部将刘骆谷常驻京师,专以窥测朝廷内情,一有动静则飞马报讯,故范阳虽距京师有数千里之遥,但安禄山对朝廷的情况却了如指掌。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是吉温,他曾经是李林甫的一只狗,著名的酷吏。此人还是著名的变色龙,或者说是政治风向标。李林甫风光的时候,他投靠了李林甫;杨国忠得意之后,他又投向了杨国忠;而安禄山冉冉升起的时候,他再次不失时机地向安禄山献媚。此人心狠手辣不说,还是一流的“特工”。他掌握的政治秘密,是安禄山非常急需的内容。因此,两人一拍即合。他替安禄山在长安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政治情报,着实上演了一回精彩的无间道。杨国忠发现后,很恼怒地报复了一把,以贪赃借口,将吉温一贬再贬,流放岭南。不久又派人去审讯,最后吉温死在狱中。后来,安禄山在洛阳做了大燕皇帝,还特地找到吉温的儿子,才六七岁,就给他做了河南府参军,还赏赐了大量财物。安禄山这算是江湖大哥的风范。甚至有人说,安禄山起兵是为了替吉温报仇。 。 想看书来

八、阴谋是怎么策划成功的(2)
反过来,安禄山的反情报工作也做得非常到位。甚至安禄山起兵造反,一路南下的时候,最初的报告到达玄宗那里,他还在半信半疑呢。直到各地消息不断涌来,他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也不是没人向玄宗送情报,但这些情报一概被玄宗无视,后来甚至于干脆把告发安禄山的人直接送到安禄山那里去。这下玄宗的耳根就清净了。说到底,是玄宗自己选择性失明。
  吉温固然和安禄山交好,不过他大概没有胆子劝安禄山造反,据说他曾和安禄山密谋说,只要我们能推翻李林甫,那我保证你能当上宰相。看来他们的目标还仅是定在宰相位子上。
  倒是安禄山后来招揽的一批失意文人中,不乏胆大包天之辈。比如高尚(字不危),此人颇有才学,却贫困不得志,常叹道:“高不危当举大事而死,岂能啮草根求活邪!”颇类似于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野心。虽是文人,却有亡命徒的狠劲。“最怕流氓有文化”,指的就是这种人。
  高尚和另一个文人严庄,后来就成了安禄山的“谋主”,他们俩在鼓动安禄山造反这个事情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后来安禄山造反一度军事受挫,他非常郁闷地训斥高尚、严庄说:“汝数年教我反,以为万全。”他们还用了图谶这种东西来劝说安禄山作乱,颇有煽动性。在建立大燕政权后,高尚当了中书侍郎,而严庄做了御史大夫。可见两人在安禄山集团中具有核心地位。
  值得注意的还有一点,那就是在河北道地区,安禄山提拔了大量行政官员,任为各州刺史。这其中就包括颜杲卿,所以后来颜杲卿拉起反安禄山大旗后,安禄山非常恼怒地训斥他说:我提拔你是对你有恩,你居然反我,恩将仇报!可见,安禄山早就在各州刺史人选上埋下了很多种子,他要等着在这时候收获果实。范阳起兵的开始,势如破竹,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安禄山,大概是很难理解颜杲卿这样的儒家文人的情怀和立场的,但他非常懂得用利益收买人心。
  安禄山手下,武将自然是不缺的。比如史思明、安守志、李归仁、蔡希德、崔乾祐、尹子奇、武令珣、田承嗣等,都先后被提拔。这些武将都是智勇兼备,在后来的战争中都是战功赫赫,堪称名将。看来安禄山还颇有识人之明,会用人也是做领袖的必备条件。
  不过,这些武将的身份,大多不是汉人。而且,他们基本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士。他们在文化上、心理上都是自成一体的,和那个远在万里之外的长安中央,实在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当然,他们知道皇帝是最高领导,但不也有句话说“天高皇帝远”么?还有句话说“县官不如现管”。因此,这批军中骨干力量,他们对安禄山的向心力和拥戴,恐怕要远大于对朝廷、对皇帝的所谓的“忠”。不是说蕃将就没有忠于皇帝的,但毕竟“忠”这种美德,对他们来说,是个比较陌生的词汇。也许他们更喜欢“义”,喜欢军队中成长出来的兄弟式的情义。从某个角度来说,他们更像是一批梁山好汉。他们更愿意支持自己的“大哥”。
  天宝十四载(755)二月,安禄山上奏,要求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替汉人将领。当时宰相是韦见素和杨国忠。韦见素本是个好好先生,从不拿主意。可这时韦见素都急了,极力劝谏玄宗说,这是安禄山要造反的证据。这确实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证据,安禄山几乎已经是*裸地在做准备工作了。
  军事方面的准备,除了将,还有兵。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的时候,他的军队中,除了本部军队外,还有大量的蕃兵。这些蕃兵都是安禄山经过很长时间逐渐积聚起来的。这些人在叛乱过程中,确实起到了核心战斗队的作用。
  战备方面,那就更多了。比如他“畜战马数万匹”,武器装备,也是堆积如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还充分利用了胡商,他派大量胡商去做生意,每年交纳上来的珍货“数百万”,这里面,既有他做过商人的基础,也有他利用宗教的成分——他扮演的光明之神,唬住了很多胡商。
  

九、渔阳鼙鼓动地来
安禄山有贼心,也有贼胆,但他选择在天宝十四载造反,其实也是被逼的。
  为什么说是被逼的呢?这是因为有个叫牛二的人——杨国忠,老是对着他叫嚣,你反啊!你倒是反啊!还把头伸过来。
  其实估计以安禄山的本意,大概会选择在玄宗死后造反。提前动手,一是心理上他有愧于玄宗,师出无名。玄宗对他的恩情,足有天大。二是反叛的准备还不够充分。事实上,安禄山虽然是三镇节帅,但真正跟着他造反的,只有范阳一镇。河东和平卢节度使两镇的大部分将士都站在对立面,坚决反对。如果再给他一段时间,把河东一镇稳稳纳入囊中,那么将来的军事形势会完全不同。
  安禄山之所以选择在天宝十四载年末起兵,是受了刺激,要抢个先机。因为杨国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