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再论甲午年的中日海战:首败 >

第7部分

再论甲午年的中日海战:首败-第7部分

小说: 再论甲午年的中日海战:首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乙 和尚的理想(3)
开战,开战!
  在日本上层的官僚中,不断发出这样的声音。
  1886年,日本军部首脑、参谋总长山县有朋派参谋本部第二局长小川又次中佐到中国做广泛调查,回国后,他提出了名为《讨伐清国策》的报告书,主张在1892年前完成对中国作战准备,以便有机可乘时,突然发起攻击。
  这是一个相当详细,而又极端狂妄的征战计划。
  在小川的攻略图中,第一步的略取目标是将盛京盖州以南的辽东半岛、山东
  登州府、舟山群岛、台湾、澎湖以及长江两岸十里之地直接并入日本版图。这不算完,小川的计划中,还有将中国大卸八块的想法。在小日本的想法里,这是一个大日本。小川的第一刀,将山海关以西,长城以南的直隶、山西、山东与黄河以北的
  河南省,江苏省黄河故道、镇江府、宝应湖、太湖,浙江省杭州、绍兴、宁波等
  府都划入日本未来的领地。从地图上来看,这一刀下去将大半个中国都砍掉了。当然,小川还给清朝的皇帝留了点念想。那就是把东北内(大)兴安岭以东、
  长城以北,单独立为一国,仍由清朝统治。这第二刀迟迟未能下手,但是日本人百年后果然按图设计,在此处成立满州国,全不知此乃狂想主义的产物。
  小川的第三刀,将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一大块地方砍下,他居然要“反清复明”,在此成立明朝后裔帝国。当然成立的条件是:“割让长江以南的土地归日本。”这如意算盘打得相当精到。
  接下去,小川又次相当亢奋地左右砍杀。
  左一刀,西藏、青海、天山南路,拥立达赖喇嘛。
  右一刀,内外蒙古、甘肃省、准噶尔扶立当地各部首领。
  当然,都是有条件的,就是必须给日本人好处。
  中国有个古老的传说,据称南海有一种蛇叫做巴蛇,它身长有800尺,能吃象。巴蛇把大象连骨头都吞下肚里,三年以后才把骨头吐出来。日本就是那条传说中的巴蛇,在图谋中国庞大国土的所有外国人中,以此野心勃勃的计划为最有想象力。当然,日本人决非想象而已,他们把这份方案留在军部的机密档案中,准备开始“吞象”之举。
  1891年,日本的“桥立”号舰建成,在法国订购的另两船巡洋舰“松岛”、 “岩岛”号于第二年完工后驶抵日本,次年又从英国购得当时驶率最高的“吉野”号,另一艘巡洋舰“秋津洲”号也于1894年竣工。战前,日本的军舰达30多艘,陆军人数跃升到7万多人。
  从舰队的实力上来说,日本的舰队已足以和北洋舰队决一雌雄。
  1888年,清政府停止购买军舰。1891年户部又奏准两年内停止购买枪炮、战舰、机器。一个要打,一个却连假手套都不想再摆了。
  黄海第一炮
  1894年,倒计时结束。
  日“吉野”舰黄海海战临战前,日本水日本源源不断地派陆军前往朝鲜,海军亦全力备战。兵跪在甲板上进行祈祷几乎全世界都注意到了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外国的观察者甚至早早地派军舰出现在了海上,由此可以观摩到亚洲历史上第一次铁甲舰大战。在大同江外海面,日本海军集中了12艘军舰,包括其全部精华,即“吉野”、“高千穗”、“秋津洲”、“浪速”、“松岛”、“千代田”、“严岛”、“桥立”等8艘5000马力以上的主力舰和巡洋舰。1894年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计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等候运兵船装载陆军及辎重。16日凌晨1时,铭军的10个营共4000人分乘5艘运兵船,由北洋舰队护送,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16日中午,舰队抵达大东沟,到次日早晨,军队全都登陆。17日上午8时,旗舰“定远”上挂出龙旗开始返航,同时进行上午常操。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乙 和尚的理想(4)
上的美籍海员马吉芬写道:“自午前9时起,各舰犹施行战斗操练一小时,炮手并复习射击不辍。舰员中,水兵等尤为活泼,渴欲与敌决一快战,以雪广乙、高升之耻。士气旺盛,莫可名状。”10时半,操练结束,各舰准备午饭。
  当北洋舰队演习常操的时候,日本联合舰队的12艘军舰,也正在向大东沟方向搜索敌舰,并在航行中进行操练。
  北洋舰队稍前时也已发现西南方向海面上有几簇黑烟,丁汝昌登上甲板望,判定为日本舰队。于是立即命令各舰舟火、实弹,准备战斗。霎时,战斗喇叭长鸣,响彻全舰队;各舰的烟囱都吐出浓烟,轮机兵将机室隔绝,进行强压通风,储蓄饱满火力和汽力,以备战斗行动。
  马吉芬写道:“中日启衅之后,我舰队员无不锐意备战。有鉴于丰岛一役‘济远’、‘广乙’之覆辙,各舰皆将舢舨解除,仅留六桨小艇一只。意在表示军舰之命运即乘员之命运,舰存与存,舰亡与亡……此外,若十二寸炮之薄炮盾,若与战斗无益之木器、索具、玻璃等项,悉行除去无余。各舰皆涂以深灰色,沿舱面要部周围积置沙袋,高可三四英尺……通气管及通风筒咸置之舱内,窗户与防水门概为锁闭。凡有乘员俱就战斗部署,战斗喇叭余响未尽,而战斗准备业已整然。”
  此时,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右翼总兵刘步蟾、德国籍总教习汉纳根都登上旗舰“定远”号的舰桥,一面密切注视日舰动向,一面商讨对策。
  到了12时20分,迎面驶来的日舰逐渐接近,已经能清晰地分辨出12艘军舰。丁汝昌见来势凶猛,觉得不可掉以轻心,为了发挥各舰舰首主炮的威力,他下令把阵形改为掎角雁行小队阵。此阵的要点是:每一小队中前舰为队长,其僚舰位于右后45度线上,相距400码,各小队间距1200码。同时,丁汝昌还向各舰管带发出以下指令:各小队姊妹舰协同行动,互相援助;始终以舰首向敌,发挥重炮威力;全队尽可能集中,随同旗舰行动。“因日舰船炮皆快,我军必须整队攻击,万不可离,免被敌人所算。”具体分队情况是:旗舰“定远”和“镇远”两艘巨舰居中,为第一队;“致远”、“靖远”为第二队在左;“经远”、“来远”为第三队居右;“济远”、“广甲”为第四队在左,“超勇”、“扬威”为第五队在右。由于两翼的第四、第五小队舰速较慢,所以变阵后的舰队形成一个扁V字形,向日舰的一字阵拦腰冲去。
  日本海军根据舰速快、舷侧速射炮多的特点,一直视单纵阵为制胜法宝。此时日舰见到北洋舰队的阵形,决定避开“定远”和“镇远”两艘巨舰,以快速的第一游击队先攻击敌人最薄弱的右翼。于是,行驶在一字阵前部的第一游击队由8节航速加速至10节,并向右转舵,渐渐地与本队拉开了距离。这样,一字阵就断为前后两截。
  北洋舰队仍保持8节的航速,并将扁V字形展开,以便各舰首炮都能轰击敌舰。
  中午12时50分,双方舰队接近至5300米时,北洋舰队旗舰“定远”首先开炮。据“高千穗”舰记载:“‘定远’的炮座吐出一团白烟,轰然一声巨响,其30公分半的巨弹冲开烟雾,飞过日舰头顶,落在驶在最前面的‘吉野’舰侧100米处,海水顿时腾高数丈。”“定远”的第一炮,也是全队发动进攻的信号,“是为黄海海战第一炮声,盖此炮声唤起三军士气也。”

乙 和尚的理想(5)
英国顾问泰乐尔看见阵势跟司令所下的命令不符,对这种在海军中闻所未闻、几近叛变的阵前抗命,大为震骇。他急忙奔上舰桥,企图挽救,但时间已不许可,日舰已经逼近,刘步蟾下令开炮。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定远”号的大炮发射第一炮时,那个年久未修,早就锈烂了的舰桥,被震断裂,丁汝昌和泰乐尔被双双抛到半空而后跌到甲板上。丁汝昌腰部重伤,泰乐尔失去知觉。日舰的猛烈炮火,把“定远”号的桅樯摧毁,以致悬挂不出指挥的旗帜,各舰遂成了一群各自为政的盲鸭。
  史学家唐德刚对泰乐尔颇有看法,据他调查:
  泰乐尔1865年生于英国农村,在他的祖国里他小学也未毕业。后来到一艘商船当技工,才申请到英国海军制服都要自购的“备役”接受一年训练。据他自述,曾取得英海军备役中尉(Sub…Lieutenant R。 N。 R。)的资格。1888年他到上海掘金,想在中国海关谋一室内工作(Indoor Staff),但是海关人事室却把他分配到海关巡逻艇上去当个小职员或水手。这儿他一干5年,1895年经人介绍进入中国海军旗舰“定远”号当差。不久便碰上了黄海之战。
  泰乐尔在“定远”号上当的什么差事呢?他在回忆录里说他是“定远”号的副船长(Co…mander)——他这牛皮可吹得太大了。那位天津水师毕业、德国留学归来的黎元洪,在“定远”上只当个“炮弁”,他至少会放炮嘛。泰乐尔除掉碧眼黄须之外,他会放什么?
  无独有偶,那位在“镇远”舰上服务的美籍洋员马吉芬(Philo McGiffen),原任美军少尉,来华教操,后来也自吹自擂说他曾是“镇远”的船长(mander)呢。其实他二人都只是两个水兵级的“营混子”而已。
  不特此也。黄海战后,那位有提督衔的德籍顾问汉纳根(Constantin von Hannecken)辞职了。李鸿章又找了一个英籍拖船驾驶麦格禄(John McClure)来补其缺。麦格禄原来也是个一无所长的酒鬼,出任有提督衔的总顾问,就自认为是中国海军的副司令了。泰乐尔对此缺也垂涎已久,因此对麦某也嫉忌不已,弄得这两位英国浪人终生不和。
  剑桥中国史如此评论中日之战时的观察家:在不敏锐的观察家看来,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前夕已拥有一支不容轻视的陆海军。对李鸿章的淮军和其他中国部队的赞赏不乏其例,北洋海军也赢得了不少好评。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战争可能爆发时,大多数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有优势。它的陆军数量庞大,海军在数量和威力上都超出日本。德国参谋本部认为日本不可能取胜。
  在路透社的一篇访问记中,琅威理预言日本必败。琅威理认为中国的海军受过良好的训练,舰只合格,炮火至少是猛烈的,而且海岸要塞很强大。他说,威海卫是不可攻破的。虽然琅威理也强调过,一切得取决于中国部队的领导如何,但他相信,“归根到底,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