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了解成功秘籍掌握致富之路:闪富 >

第7部分

了解成功秘籍掌握致富之路:闪富-第7部分

小说: 了解成功秘籍掌握致富之路:闪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真就是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我想,周晓平所要表达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最后,我也说一下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无论做什么,小事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工作也好,面对生活也罢,肯在一些别人不想做或不肯做的小事上下功夫,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3 社会大学育真才(1)
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学校,只要你不丧失求学的心态,就有你一生都学不完的知识。
  一个出生在农村家庭中的孩子要想有出息最好的办法就是认真读书,考大学。知识改变命运。这话说得没错。但改变命运也不仅限于读书。
  我想对那些没有考上大学或中途辍学的朋友们说,学历固然重要,但没有学历不代表不能成功。有机会读大学是好事,但读不上大学也不完全是坏事。重要的是你不能放弃学习。因此,你千万不能因没考上大学或书读得少而放弃你的追求。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还有很多东西在等待着你去学习——为人处世、社会阅历及社会经验都是只要你想学就能学到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同样可以使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如果我这样说还不足以使你变得坚强、自信的话,我想你很有必要看看下面这个故事。看看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农村孩子是如何成为一名百万富翁的。
  李童是东北人,家住辽宁省铁岭市,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读初三时,”李童说,“哥哥不幸出车祸,成了植物人,为了给哥哥看病,父母卖光了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就连仅有的几亩口粮田也承包给了别人。那时的日子真是苦啊,一个饼子都要一家人分着吃,我很懂事,只吃一点点就对母亲说自己吃饱了,饿了就偷偷地喝水……”
  家里外债累累,哪有钱交学费呀!读完初三后,李童便辍学了。
  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李童决定随同邻居外出打工。但因为他的年纪小,很多地方都不愿意雇用他。
  “当时,”李童说,“我去了很多地方找事做,饭店、工地、理发店,只要门口贴着招聘的地方我都会进去问,但他们都嫌我太小,又没有身份证。”
  从家里出来时,李童只带了10元钱,路费用掉了4元钱,三天后,他身无分文了。带他出来的那个邻居也觉得他太小了,不好找事做,就给了他10元钱,让他先回家去,过两年再出来做事。
  李童没有回去,邻居把他送上车后没走多远他就下了车。“我知道家里的处境很困难,”李童说,“回去了就得吃家里的粮食,那样父母就吃不饱了。我想再找找看,只要能供我饭吃,不要钱也行。”
  终于,李童在郊区的一家小饭店里找到了事做。饭店的老板是个胖女人,开始她不肯用李童,后来李童说他不要钱,只要给饭吃就行,她才答应的。但她有个条件——如果有人问起,李童得说是她的远房亲戚,是过来帮忙的。李童答应她一定会按照她说的做。
  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李童毅然决定留下来,他认为哪怕为家里省口粮食也是好的。
  “当时我在饭店里是个打杂的,”李童说,“洗碗、擦地、倒垃圾、通下水道都是我的活儿。虽然工作又脏又累,但能吃饱饭,而且时不时还会有肉吃。那时我真的很知足。”
  很快,一个月过去了。到了发工资的日子。饭店里的人们喊着,发工资啦,发工资啦。李童看见同事手中的钱,就想:如果自己也能领到工资该多好啊!
  下班后,大家都拿着工资去购物了,李童一个人留在饭店里值班,等收垃圾的三轮车来。李童在厨房里闷着头剥大蒜,老板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她看了看李童脚上露脚趾的鞋子,从包里拿出50元钱,让李童下班后去买双新鞋,剩下的钱喜欢吃什么就买点什么。我的眼泪一下子掉了下来,因为太激动了,我清楚地记得那钱的样子——正面是三个面带笑容的人头像,背面是一个大瀑布。”李童激动地说。

3 社会大学育真才(2)
李童拿到钱后并没有去买新鞋,他想把这钱寄回家去,让父母用这钱给哥哥买药。于是他就去找带他出来的那个邻居,想让他帮忙把钱捎回家去。但在去他那里的路上,他遇到了一个卖书的地摊。李童喜欢读书,遇到自己喜欢的书更是爱不释手。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他买一本《鸡毛信》和一本《林海雪原》。剩下的钱让邻居捎了回去。
  李童在那家饭店工作了接近两年,期间老板给他涨了几次工资,还提拔他做了切墩的。那时,他的目标早就已经不是吃饱饭即可了。他一边工作一边收集有关经营饭店方面的书籍,并仔细参读。他的目标是经营饭店,自己做老板。炒菜的师傅说李童太天真,简直是异想天开,既没有文化又没钱,怎么做老板。李童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只要肯努力,肯坚持,就一定有成功的希望。
  后来李童辞职到一家很有名的快餐店上班,随着对行业的熟悉,他对创业的信心越来越强。
  在那家快餐店工作3年后,李童觉得是时候自己干了。他用3年时间完全参透了那家快餐店的经营模式,并对市场前景做了调查。他来到总公司,凭借着自己对这个行业的了解以及强大的信心说服了老总,用仅有的一万多元钱签下了代理权。一番考察后,李童决定把快餐店开在离家比较近的一所城市里。当时,他的店是那所城市中唯一的一家快餐店,所经营的食物也很新颖。快餐店开业后生意异常火暴,只用了两个月时间,李童就收回了全部本钱。
  事业终于有了眉目,在收获喜悦的同时,李童并没有忘记他的员工。他是从这条路上一步步走过来的,他深知他们的辛苦,所以,他决定与员工一起分享成功——让员工入股。他还在快餐店中设立一个小图书室,里面全部都是有关于餐饮业的书籍。他知道他的大部分员工文化程度较低,他们需要学习。
  “我了解员工的心理,”李童说,“因为我就是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所以,我从来不会给员工脸色看,我们就像朋友一样,经常坐在一起讨论事情。”有了大家的支持,李童陆续在几所城市中开了分店。分店中的管理人员,都是李童亲手培养的,他们虽然学历不高,但个个都是餐饮界的精英。
  转眼十几年过去了,李童再也不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了。他的快餐店在全国二十几个城市中都有连锁。“父母再也不用受苦了,哥哥的病情也很稳定,回想起曾经经历的种种磨难,还是非常值得的。” 李童说。
  李童说他最关心的就是那些与他有同样遭遇的人,他在努力帮助他们。在他的快餐店里工作的员工,70%都是农村出身,没有读过大学的人。他经常对他们说:你们完全有能力赢取成功,只要你们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读不上大学不要紧,只要肯学习,肯努力,我们仍旧能学到很多知识。”这话说得多好啊!如果有人问我最佩服哪种人,我会非常坚定地回答: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不放弃希望、不忘学习的人,必定能创造奇迹,取得非凡的成就。
  

4 找准市场是关键(1)
与其在胖子堆儿里充胖子,倒不如到瘦子堆儿里当胖子。
  我要讲的这个人并不是名校毕业、在某某发达国家留学深造过的建筑师。他只是一个以诚信为本为乡下人建造民房的包工头。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是包工头,为何要称之为建造师呢?这不是夸夸其谈嘛!且听我解释:其实朱鸣本人也不觉得自己是什么建造师。借他的话说,我只是帮乡亲们盖了几栋比较结实的楼罢了。建造师是当地老百姓给朱鸣的尊称。
  大学毕业后,同学们都忙着往各大建筑公司海投简历找工作,朱鸣却收拾行装回到了东北老家。父母问他为什么不在大城市里找工作,他的回答是——与其在竞争激烈的城市中徘徊倒不如回老家来发展,虽然机会没有城市里多,但竞争也同样没有城市里大。
  其实他早就已经想好了,毕业后不在城市里找工作,回家乡去干事业,朱鸣觉得这个职业的岗位竞争非常激烈,尤其在大城市中,一些有名的建筑公司对人才的要求非常高,对于刚走出校园的新人而言,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事。所以,他决定回到家乡去干事业,这样不但可以减轻自己的就业压力,还能凭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作些贡献。
  回到家乡后,朱鸣并没有急于找事情做,而是骑着摩托车穿梭在乡镇以及周边的一些村子中。早出晚归,一走就是一整天。母亲觉得孩子的行为有些反常,便找到朱鸣一问究竟。朱鸣是个很有主见的人,尤其对工作方面的事情,他很少让父母参与进来。加上父亲事业有成,他不想让别人给自己扣上“抱大腿”的帽子,所以对工作上的事,他一向是独来独往。朱鸣没有与母亲多说,只是告诉她自己是在做正事,请她放心。
  父亲非常了解儿子,他知道朱鸣的用意所在。
  “是的,他刚回到家时,并没有急于找工作。他一直在外读书,对当地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很了解。他是想多走走看看,尽量熟悉当地的建筑风格后,再开始开展工作。他这样做是对的。”父亲说。
  父亲说得没错,当时朱鸣的确在调查市场。
  朱鸣想从基础做起。他了解后得知,乡镇周边的很多村民都在筹建新房。农民赚钱非常不容易,他们都想花最低的钱建最好的房子。像这样的活儿,较大一些的建筑队是不愿意接的,一是赚不到多少钱,二是他们嫌农民事儿多,总是参与建筑。于是有很多村民都在为此犯愁——盖房子是大事儿,尤其是盖楼房,让土瓦匠来建,着实有些不放心。朱鸣的经验虽然不是很丰富,但他的理论知识学得很扎实,再加上他认识一些有多年建筑经验的朋友,他想如果能与他们联起手来,是有能力把这件事情做好的。
  了解到这一信息后,朱鸣便开始行动。他把自己的想法与几位搞建筑的朋友说了,没想到,他们非常赞同朱鸣的想法,并且早就想走这条路了,只是缺少个带头的。志向相同,朱鸣与朋友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干。但谈到最后的资金问题时,困难出现了。
  朱鸣非常了解他的那几位朋友,他们虽然嘴上说愿意同自己一起干,但心里还是对自己这个年轻人有些不放心,毕竟刚出校园,经验不足。
  几番考虑后,朱鸣决定一个人筹资。赚了钱大家分,如果有什么意外,他一个人来承担。朱鸣非常清楚,只有这样做,他的那些朋友们才会死心塌地地跟着他一起干。

4 找准市场是关键(2)
朋友们看朱鸣这么讲义气,就纷纷表态,一定竭尽全力把事情做好。
  人员问题解决了,接下来要解决的就是资金问题。
  朱鸣计算了一下,干这件事需要20万元的启动资金。其实这点钱对朱鸣来说是很容易筹到的。朱鸣的父亲是个企业家,虽然生意做得不大,但给他解决这笔资金还是很轻松的。但朱鸣并没有向爸爸张口。原因还是最初他不想让别人给他扣上“抱大腿”的帽子。于是朱鸣开始东借西凑,嘴皮子都磨破了才筹够了这笔启动资金。
  在筹这笔钱的过程中,朱鸣遇到过这样一些人:他们认识他的父亲,说如果他能与父亲商量,让父亲帮忙联系一些大工程,别说是20万,就是200万他们也愿意投给他,面对这些人,朱鸣选择了扭头离开。
  父亲是企业家,也有做建筑方面的生意,儿子学的是建筑专业,却偏偏要自己单干,而且要跑到农村去,这在很多人眼里是不能理解的。
  对此,朱鸣给出了这样的回答:“中国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他认为像他这样刚走出校园、实际经验少的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肯从基层做起,从简单的事情做起。尤其像他们这类做建筑的,一定要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要知道,自己建的东西是住人的,稍有意外都会危及到生命,所以,千万儿戏不得。
  朱鸣是这样说的,也在这样做的。
  他带着一颗真诚的心,走访那些要建新房的农民朋友。最初村民有些不相信眼前这个细皮嫩肉、看上去有些稚嫩的年轻人,但最终,朱鸣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他们。
  最初,村民们不肯把房子交给朱鸣建造,因为他太年轻,村民们不相信他。为了让村民了解他,朱鸣把他建筑方面的资格证书拿给他们看,并承诺,在购买建房材料过程中,由他们陪同,让他们看到每一分钱都花在哪里,还答应他们可以按照他们的意愿来设计建房,只要是合理的都会采纳。
  朱鸣用真诚打动了村民。第一栋房子还未建完,其他村民就纷纷来约,说房子只交给他来建造。
  朱鸣感叹说:“我真的没有想到,乡亲们会如此热情。我会尽全力为他们建造最好的房子。与此同时我也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房子是要住一辈子的,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保证每一寸的质量。”
  由朱鸣建造的房子,各个都漂亮,坚固。在一次洪水过后,许多房子都露出了建筑纰漏,甚至是倒塌,而由朱鸣建造的房子全都完好无损。这源于他对事业的认真。朱鸣因此而名声大振。从那以后,当地的村民都尊称他为最优秀的“建造师”。
  随着建筑队伍越扩越大,不少很有名的房地产开发商都主动找上门来与朱鸣合作,几个工程下来,不到26岁的朱鸣,已经是百万富翁了。
  发财的机会不见得都在人多且发达的地方,如果能根据自己的优势找对适合自己的平台,即使在贫穷的乡下,一样有大钱可赚。
  

5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
别人为你安排好的路,往往会使你迷路,自己选择的路才是最正确的。
  有目标、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总会做出不凡的成绩。小龙的事业还处于发展期,但他身上透露出的某种气质让我感觉到不久的将来,他定会成为一名非常优秀的演员。
  小龙出生在演员世家,父母都是科班出身的专业演员。按理说,如果小龙想继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