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白话楚国史--血泣楚天 >

第17部分

白话楚国史--血泣楚天-第17部分

小说: 白话楚国史--血泣楚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论甚是,于当今中国来说,类似的,也要维持一个或二个能让自个担忧的对象,不能把全部问题都解决完了,中国历史有一个特点,就是外患没有了,内乱就会产生。新莽如是,安史之乱如是,反而是宋朝一直处于外患中,大的内乱却几乎没有。所谓承平日久,奢糜滋生,内部矛盾就会突出起来。有点外患,时刻警惕着,有利于国家的整肃和奋进。其实,建国以来,各方面的发展,也无不是这种忧患意识作用的结果。试想,没有当年美国的威胁、苏联的威胁,中国能那么快搞出“两弹一星”吗?没有*和美日干涉台海的威胁,中国能在96知耻后迅速发展海空军吗?同样,当今的朝鲜能在国力极弱的情况下,搞出导弹,搞出核武器也是外忧的结果。

  在主战派笼罩下,在急功近利的驱动下,范文子的主张当然得不到支持。晋军上下已准备好与楚师在鄢陵大干一场了,二十二年前的河上溃败让他们深感耻辱。而楚国这边,有郑师相助,也有蛮夷部队相从,子反又偏爱众,这次楚王亲征,当然调集的兵力也多。从军力上,应当与晋帅领的诸侯兵不相上下。

  中军帅栾书觉得楚帅*,提出固垒以待其退,然后乘其退而击之的战术。郤至则分析了,楚师存在的六大弱点,一是,“二卿相恶”,子重与子反有仇隙;二是“王卒以旧”,意思是说,楚军的一部分兵种——王卒是以旧世族为主,不啥战斗力;三是郑“师阵而不整”,郑国军队虽然列阵但不整齐严肃;四是跟从的蛮人“军而不阵”,有军队但没有阵势;五是“阵不违晦”,作战当天是六月三十日,古时行军作战有忌讳,不宜在此日行军布阵,而郑楚军队不避此。六是“在阵而嚣,合而加嚣”,在军阵中喧嚣不已。这是郤至临陈观敌而得出的结论,因而,基于此六大弱点,他主张,急击楚师,勿失战机。

  此战,晋楚双方都有一个叛臣在对方军中,晋之叛臣伯州犁,就是后来奔吴的伯嚭的父亲,在楚王身边,楚之叛臣苗贲皇在晋厉公身边。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两人的表现不同,在楚恭王临陈问及晋军一些举止、行处及调动的情况时,伯州犁虽然解释了,但并没有道出晋军的内部机密,也没有向楚设谋以破晋军,而苗贲皇不但说楚军的一些情况,还泄露了楚军兵力布置的机密,说楚的精兵在中军,并设谋,建议晋以精兵击其左右,然后集上、中、下三军之力合击楚中军,必能大获全胜。晋厉公在听了苗贲皇的计策后,即在军中卜筮,结果是吉,爻辞有,“南国(足戚),射其元王,中厥目”等语。于是晋侯决心与楚作战。

  这次战役有三个国君参加,楚恭王,晋厉公与郑成公,彭名御楚恭王,潘党为车右;栾;步毅御晋厉公,栾鍼为右;石首御郑成公,唐苟为右。而楚国著名的神箭手养由基也在军中。在战前一天,潘党与养由基在射蹲甲(垒甲于物而射之)后,把射穿的甲呈给楚王看,楚王大怒,就下令禁止他们射。然而,在作战中,晋吕锜(魏锜)却射中楚恭王的眼睛,验证了晋卜筮的预言,楚恭王很是不平,就召养由基来,给了他二支箭,叫他反射吕锜,结果,养由基只用了一支箭就射死了吕锜。

  晋新军佐郤至在作战三次遇到护卫楚恭王的楚军,一见到楚恭就脱下头盔,并向前快走离开,楚恭甚是奇怪,就遣工尹(官名)襄带着弓作为礼物去慰问他。并问他,为何见到他,就快走,是不是受伤了?” 郤至很有礼节,对使者非常肃敬,且告知,并没有受伤。

  晋韩厥也把郑成公给粘上了,他的车御杜溷罗劝他活捉郑成公,韩厥没有听,他不想再辱国君。因为,在晋齐鞌之战时,他就有一次让齐顷公受辱了。之后,郤至又遇上郑成公,其车右茀翰胡也劝他从间道合围,郤至也以“伤国君有刑”推辞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血战鄢陵(3…2…3)
二、血战鄢陵(3…2…3)

  从这里, 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还没有完全的礼崩乐坏,上下之间还有礼制的约束,虽然也少数无礼、僣越、弑杀的情况发生。但社会总体还是有礼的。

  到此为止,虽然楚恭王被射中的眼睛,从一些晋军追逐楚君与郑君的细节来看,战局对楚这边也很不利,但是,战场形势还没有完全崩溃。导致战场形势崩溃在于司马子反。子反在军中,收治伤员,修缮甲兵,补充战力,作好第二天进攻准备,传令,“鸡鸣而食,唯命是听。”晋人有些担忧,这是,那个楚国的叛臣苗贲皇又亲使反间计,故意虚张声势,说明早进攻楚军,故意传令让楚囚知道,然后放纵楚囚。让楚囚回来告知晋军军情。楚恭王听了,毕竟有些年轻,难以明辩真假,就打算召子反来谋划,结果当天晚上,因谷阳竖献饮于子反,子反喝得酩酊大醉,不能去见楚王,推说心疼,楚恭王就亲自去看,进入子反的军帐,闻到了子反的酒味,就折反了。本来当天,楚王眼虽受伤,但不是太严重,还指望子反在第二天扭转战局,可一看到子反的醉态,就很失望了。叹:“天败楚也,余不可以待。”于是下令连夜撤退。

  谷阳竖为何要献饮于子反呢?因为子反非常嗜酒,而在战时,楚军帅或是不能喝酒的。谷阳竖体子反心切,在子反酣战时,口渴想喝水时,就献酒给他。子反一看盛酒的器具就知道是酒,他也说了,让谷阳竖把酒拿下去的话,可是谷阳竖没听,硬说所献的不是酒而是水,子反最终没有忍住,就拿着喝了,一喝还没起口就醉了。因 而韩非子在论此时说:“故竖谷阳之进酒,不以雠子反也,其心忠爱之,而适足以杀之。”

  不过,这次宵遁应当还是比较成功的,一是史未载晋师大举追击的情况,二是古时讲列阵而战,作鼓而伐,夜晚追击本来就不大使用;三是晋在第二天入楚军营垒时,还能看到楚军只有三日粮了。要是趁夜追击,这些或不会保存这么完好。三个原因促使楚恭王下令撤退,一是战局不利;二是子反醉酒;三是粮草不多;四是晋人欲袭。因受箭伤而心怯也应是主要原因之一。

  楚师退回到瑕(随地,时随已是楚附庸),此时,子反早已酒醒,楚恭王就首先承认自个败军责任,因为虽然说,作为主帅的子反在紧张的战场居然醉酒误事,着实应当负起主要责任,但是由于楚恭本人在军中,此责任只能由国君来责担。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楚文王时因其与巴人作战失利,楚城门守者,鬻(yù)拳竟不开城门纳文王。说明,楚国有国君负责的传统。当然子反,马上就主动承认责任了。“君赐臣死,死且不朽,臣之卒实奔,臣之罪矣!”(《左传&;#8226;成公十六年》)楚恭王本来主动担责,就是想原谅子反,可是子重由于与子反有隙,在此,就绝其生死,以城濮败将子玉自杀事逼子反效法谢罪!”子反一听,又羞又愧,但又有气节,不愿苛生,勇于担责,遂自杀而死。关于自反是被诛死,还是因受楚王责让而自杀而死,史载多异。《韩非子》、《吕氏春秋》《淮南子》皆以为是楚恭王“斩子反以为戮”,《说苑》载“诛子反而为戮”,楚世家则云“王怒,射杀子反”。《晋世家》用《左传》:“王怒,让子反,子反死。”在此存异。

  此战楚公子伐(有草头)被晋师俘获,后来被栾书利用,铲除了郤氏。

  鄢陵之战,晋楚双方战意都比较强,无论是国君还是主将,都想作战,而且都准备好了与对方作战。因而,一遇上后,没有交使,就立马投入的战斗。虽然说,晋靠苗贲皇的计谋,赢得了初战胜利,但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如果不是子反醉酒,楚恭王主动撤兵,第二天,当是更精彩的鏊战。所以,这次楚国败得有些郁闷。不过,如同城濮之战一样,这一战也没有损害楚的什么实力,此后,依然与晋不断争霸。不过鄢陵之战后,就进入楚恭王后期了。下节“灵厉不谥”将对楚恭后期进行讲述,并对楚恭王三十一年进行总体评述。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三、灵厉不谥(3…3…1)
三、灵厉不谥(3…3…1)

  鄢陵之战(…575)后,郑成公依然维持与楚的友好关系,不仅如正,还是第二年正月,侵入晋的虚、滑两邑(今河南偃师县境),卫献公(名衎,…576…559在位)看到晋国被侵,就派北宫括救晋,并侵入郑的高氏(邑名,今河南禹县西南),面对诸侯来侵,郑也只有求援于楚,使太子髡顽、大夫侯孺(反犬旁)质于楚,楚于就是遣公子成、公子寅去戍守郑国,帮郑抵御诸侯的进攻。鲁成公也要投表现,也会合尹武公与单襄公伐郑,晋厉 公见诸侯会齐后,五月乙酉,就在柯陵举得盟会,然后帅领各路诸侯大会伐郑。

  这边,楚也不干示弱,立马派子重帅领大军救郑,驻扎在首止。晋看到楚军又来了,还是有些害怕,于是就退了。等楚军退了后,这年冬,晋厉公又帅诸侯伐,十月十二日,就把郑给围起来了。这下,又把楚师引来了,但没有直接去救郑的都城,而是驻杂在郑楚交界的汝水边上,看晋等诸侯兵退不退,不退就继续前进,晋这边还是不敢与楚交战,十一月,围郑一个来月,又退了。

  这一年,在栾武子的精心设计下,晋厉公利用胥童、长鱼娇、夷阳五等嬖人杀掉了三郤,郤至、郤锜(驹伯)、郤()(苦成叔)。在三郤被杀后,晋厉公任用胥童为卿,栾书与中行偃(荀偃),感到了危机,就先发制人,把晋厉公给捉起了,随后把胥童作为了替罪羊给杀了,派人去迎立逃奔周的公子周(阳周)回国,。晋厉公在明年正月也被杀了,二月,阳周才从周赶回即位,是为晋悼公。晋悼公即位,整顿晋朝廷秩序,采取了一系列定邦安民的措施,“施舍、己责,逮鳏寡,振废滞,匡乏困,救灾患,禁淫慝(tè),薄赋敛,宥罪戾,节器用,时用民,欲无犯时。”(《左传&;#8226;成公十八年》)任用魏相(吕相、吕宣子)、士鲂、魏颉(令狐文子)、赵武为卿,荀家、荀会、栾厌、韩无忌(韩厥长子,又称公族穆子)为公族大夫。士渥浊为大傅,右行辛为司空。还任命了一些军事将领。这些人都有民望,故晋悼公用之。一是选贤与能,二是励精图治,因而,晋厉公时造成的国家内乱,也很快就平息了,国家内部也比较安宁,这让晋悼公重振了晋国的霸业,而且同楚的较量中,还稍占上风。

  楚师在鄢陵一败,南方蛮夷一听说也嚣张起来,舒庸就是其中之一,这时吴在晋人的教导下,也变得强大起来了,也想向外扩张了。舒庸就导吴人围巢,伐驾(今安徽无为县境),围釐(xǐ今安徽无为县境)、虺(huǐ,今安徽庐江县境)。舒庸见吴师攻围顺利,就有些洋洋自得了,于是“恃吴也不设备”(《左传&;#8226;成公十七年》)。楚恭王派公子櫜(中间的咎为石)突袭舒庸(…574),一下子就把舒庸给灭掉了。

  楚恭王十八年(…573)夏,楚王与郑成公一同伐宋,这次伐宋的起因是,送宋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五位大夫归国。在三年前,宋共公(名瑕,《左传》作“固”)卒后,宋司马荡泽为了削弱公族,发动政变,杀掉了正准备即位的太子公子肥,宋右师华元被迫出奔晋。当时,宋朝政由戴族(宋戴公后人)、桓族(宋桓公后人)、与庄族(宋庄公后人)把持。右师华元与司徒华喜属于戴族,左师鱼石、司马荡泽、大司寇向为人、少司寇鳞朱、大宰向带、少宰鱼府为桓族,司城公孙师为庄族。华元到达河边,鱼石就赶上了,两人达成协议,华元返国攻荡氏,桓族其它人保持中立。这样,华元返回宋国,使公孙师帅国人攻杀荡泽。鱼石、向为人、鳞朱、向带、鱼府等桓族贵族,考虑到华元重新执政后,可能对他们不利,于是出奔楚。华元就另任向戌为左师,老佐(宋戴公五世孙)为司马。

  这次伐宋,楚郑联军分二路进攻,一路由楚恭王与郑成公亲自帅领攻占了宋朝郏(今河南夏邑县),另一路由子辛、与郑皇戌帅领攻取了宋城郜、幽丘(今安徽萧县境)二邑,最后两路会合,同伐彭城(今江苏徐州),随后就让宋鱼石等五大夫居于彭城,楚留三百乘戍守而后退军。

  宋并不甘罢休,七月,就派司马老佐与与徒华喜围彭城。不过,老佐在围彭城不久,就死了。鱼石等当然婴城自守,四个月后,楚子重帅兵救彭城,华元就搞不定了,亲自到晋国告急,请援兵。当时,栾书或许告老了,执政的是韩厥,并代栾书为中军帅,主张救宋,把宋当作是晋“成霸”、“安强”、“得诸侯”的突破口,同时也是晋悼公主政的第一次军事考验。于是晋悼公亲自带兵救宋,以雍子为谋主,驻军在台谷(不祥今所在),最后与子重的部队在靡角之谷(近彭城)遭遇,楚师也不敢直接与晋军作战,撤退了。十二月,晋侯与宋公、卫侯、邾子和齐崔杼、鲁仲孙蔑在虚朾(chēng,宋地,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北),谋划救宋。宋人只请求了一些军队继续围彭城,没有让这些友好国家的国君参与了,参加围彭城的诸侯将领是晋栾黡,鲁仲孙蔑、宋华元、卫宁殖以及曹人、莒人、邾人、滕人和薛人。

三、灵厉不谥(3…3…2)
三、灵厉不谥(3…3…2)

  这一年八月(…573),鲁成公逝世。其子午立,是为鲁襄公。

  第二年春,宋五大夫就被迫投降了,晋就把他们带到晋,安置在瓠丘。(即壶丘,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约五十里)随后,晋执政韩厥、荀偃帅诸侯伐郑,报郑参与楚侵宋,侵入郑的外城,又败郑师于洧水上。晋又帅齐、曹、鲁、邾、杞等国军队侵入楚焦、夷(本陈地)二邑,并乘势侵陈。晋悼公与卫献公驻这在戚,作为侵陈部队的后援。

  郑楚这里也针锋相对,同年秋,楚恭王又派公子壬夫(子反弟子辛)侵宋吕(今徐州市东南约五十里)、留(徐州东北,即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