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向活佛学放心:与心对话 >

第2部分

向活佛学放心:与心对话-第2部分

小说: 向活佛学放心:与心对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方人,特别是我们中国人,很少正规受过回馈社会的慈善心理教育,只想把自己的钱财等有形财产留给子女,或者疯狂收藏一些所谓的宝物,这种收藏很多时候仅仅是为满足个人的占有欲而已。我认识一个人,很爱收藏古董,每次收藏到一件宝贝就会打电话告诉我,我每次都说很好。他收藏得太频繁了,有一天我就跟他讲:“你收藏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无非就是拿回去放到家里,要么就放到银行里,或者买保险箱放在里面锁上,这个跟你没有拥有、埋在地底下有什么差别?最多也就是你拿出来看一看,你有两三件、十来件的时候你可以经常拿出来,看一看欣赏欣赏。当你拥有几百件后还怎么看?看也看不过来,自己拥有什么东西只是看一下清单而已。”有一天他又告诉我说收藏了一尊唐朝的佛像,我就说:“你要搞清楚,你在这个世界上能活多少年呢?你50岁了,我祝福你长寿一点,你最多能再活40年,也就是说这40年的时间,看起来是你收藏那尊佛像;从唐朝到现在,佛像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你才多大年龄,是你收藏佛像吗?佛像暂时收藏你几天还差不多。你要搞清楚你到底是干什么的,你在这个世界上不过是昙花一现,佛像是古董,就是因为它已经在这个世界上这么久了,你不是收藏家,它才是收藏家,你还搞不清楚……”我说你醒一醒吧,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到这里。
  我们的欲望就是在这种过程中不断轮回,形成了习惯。如果这个过程带给我们的都是快乐,那是一件好事,但是大多时候带给我们的是不快乐。有人喜欢购物,购物的快乐是短暂的,大概只存在于选东西和刷卡的时候,等刷完卡看到账单实际上就开始后悔了,放在衣柜里穿不了更是后悔。买来的东西其实无用,会增加心灵的负担。我经常跟人开玩笑说:一件衣服挂在商店里,我们在外面看时最多就是觉得那件衣服好看而已,当我们确定要买这件衣服时突然有个人过来把那件衣服要买走,我们这边就开始想了——那件衣服是我要买的,因为已经被我的欲望占有了。当我们付完钱出来,如果有服务员不小心把咖啡倒衣服上面了,我们就会心疼,因为你的东西被侵犯了,就会觉得难过。这种难过就是负担。
  现在很多人买车子,车子放在展厅里面,那是人家的车,我们交了定金后就不一样了。买了新车,如果有人用钥匙刮了一下车子,就如同刮到我们心了,痛得不得了。房子也是一样,我们没有交钱的时候人家敲敲打打根本不关我们的事,我们交了那一笔钱,占有欲就开始有了,再有人对房子敲敲打打就会让我们火冒三丈。
  人有占有欲,并不是说完全就不好。人来到这个世界,从一个躯壳开始,到珍惜我们的身体,到有个充实的生活,然后让身体在生活中满足必需,那是必须的。而在超过后就变成额外的了,如果想做到不让外在的东西来掌控自己,这种灵活就很重要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放下欲望,解脱自己
佛教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解脱自己,应该是来快乐地过日子的。但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太大,占有欲太强,总是想方设法去拼命占有。赚钱到最后就成了一种游戏,多一个零我们就高兴,欲望满足了,然后我们拼命为了后面再多个零而去努力。还在乎自己的名声,即使当面听不到别人说什么,也要想方设法去打听别人是如何传播自己的。所有这些,都是占有欲在作怪。
  一个人随着能力的增强,占有欲会越来越强。一个人做平凡人的时候他是平凡人的样子,而做了名人,他的欲望就不一样了。从小员工到小白领,到做老板,甚至做领袖,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他的欲望和思考问题方式都在变化。如果他能够不受周边环境创造出来的这些物质的困扰和指挥,就是件好事,很多人正是被这些外在的东西所左右。就像我们讲的赚钱方式,一个人有能力去赚钱那是好事情。我们有能力让一堆员工、我们的亲朋好友过上好日子,让大家都能够有一个祥和的家庭,都是好事。就怕我们把很多物质占为己有后,就被欲望给驾驭住了,然后人变成物质的奴隶,被物质所掌控。被物质掌控我们还有办法解决,可以从物质里面逃脱;如果被欲望掌控,那是看不见的,要想从中解脱会很难。
  我有一个好朋友,他一直买别墅,拥有很多别墅。他给我打电话说又看上了一栋别墅,我说:“你干什么呢?你买这个很欢喜还是怎么样?那么多别墅你要怎么住?”“你没有发现,你变成你们家最大的佣人了吗?每天为了你买的这些东西去打工,一个月就有几天在家里,而你们走了,你们家佣人却可以跷着二郎腿在家看电视,看完电视去游泳,一应俱有。一个星期你最多就星期六晚上回来睡个觉而已。只有一天时间你家的佣人才是真佣人,其他时间他才是主人,让他住在豪华的屋子里面,你要给他工资,给他交电费,把所有的开销都给他。五六辆车子你一个月能坐几辆?大部分时间还得让车子停在那里,还要给车子保养,交各种费用。你有没有好好想过,你到底是老板还是佣人?我倒觉得你是佣人。你能拥有的很多了,因为你能力很强。但是你能用的有多少?一天三顿饭,大吃大喝吃腻了,五谷杂粮就已经让你很满足了。你也要学学人家比尔?盖茨,到了这把年龄了,想想怎么回馈社会才是正事……”
  有一些东西该放下就要放下,要不然就放不下了。
  有个人开公司专门生产一种在国际上很名牌的摩托车,我经常跟他讲要休息。刚开始做公司的时候,他说占有几个国家的市场就行了;他的摩托车特别好,从占有几个国家到占有欧洲市场,最后变成占有全球市场了。我说你生意已经做到全世界了,你也没有那么多精力,快六十岁的人了,要多休息。他信佛,我说你就偶尔把这些工作放一放,念念经,然后把自己的这种欲望稍微降低一点。你下面有很多很优秀的人才,他们能继续把这个品牌做到全世界去——他们可以做,你已经创出了品牌,应该学会让自己紧绷的大脑稍微停一下。他每次都说好,过阵子就好好休息。说完了,还继续老样子,不停地工作。后来听说他审核报表时猝死在办公桌边,人很壮实,才五十六七岁。
  所以,人要在适当的时候知道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欲望,而不被欲望所控制,要学会放下,这样才能活得从容自如。
  

最好的安心剂
“放下”实际上有两个部分:一个要从物质层面放下,再一个要从心灵层面放下。
  我们谈的大部分都是物质层面的,但是真正“放下”还是要从心里放下。我对“放下”的理解是,不要受“我”这个外在物质的约束——佛教叫空性,空性并不是说没有,而是叫“无我”,就是说不要执著于一个永恒不变的“我”。
  从我们生下来之后,在长大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欲望,我们实际上是活在强烈的欲望或者说是希望里。一个人生到这个世界上,即使他自身条件非常不好,也有自己美好的希望。比如,没有读书的时候就希望能够像哥哥姐姐那样去读书,读书后上大学,想能够读博士那更好,接下来就希望拥有一个美满的婚姻……人就是在这种期待当中过日子。这种期待,佛教里叫“愿力”。实际上,有的希望根本不会到来,也有可能因为人的想法而到来。
  这些美好的想法促使我们因此而付出很多。在这种付出中,我们感觉很快乐。而有时候我们付出所得到的结果,不是我们所希望的那样,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去放下自己曾经的希望,面对现实。所以,放下就是要学会在自己为了希望付出的过程中,如果努力了得到了自然好,如果得不到也要懂得适可而止,平衡自己的心态。
  我们老家的同学,好多人小时候读书读得比我好,后来有的当了农民,有的当了工人,有的当了企业家。当年班里几十个人,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愿望,都希望长大后能有个好工作、好的事业,而最后每个人的愿力造就了形形色色的果。但是,如果努力了,上大学毕业后被安排的工作不一样,即使是没有考上大学成为农民了,也应该对自己的付出不后悔,都要正确对待,对现在所拥有的感到满足,这就是放下。
  放下,是要从心里面去放下。放下,如果得法,就是我们最好的安心剂。
   。 想看书来

让过去随风而去
让人放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我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也有很多放不下的时候。
  在1993年出国之前,我的梦想就是做一个传教者,我要学会十种语言,所以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英语,我肯定要先学好。出国前我就开始背单词。因为有个师兄是美国人,我跟他学了一些简单的对话,英文单词也背了很多。我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没想到一出国,接触的全是华人。还有一个原因,我的第一个英文老师讲的是有印度口音的英文,我当时还瞧不起人家,觉得我跟他学会学不准,就很排斥跟他学。这种排斥的心态,就是心里没有放下偏见;这种放不下造成的结果,就是我到现在为止英文都不行。这个不行不是别人造成的,是我自己造成的。有没有遗憾?有遗憾,现在要学还来得及;但我最大的理想从1993年直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多年了,还没有实现。我不会因为这次没有实现就有什么内疚感,只是觉得没学就是自己的错,错了有机会改就改,没机会改那就算了吧。我的母语是藏语,起码我把汉语学会学好了。我只读过小学,我现在汉语讲得还很不错——虽然另外一边我损失了,但是我把汉语给补回来了。
  后来,有个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好好去学英文反而学汉语了,我告诉他,全世界中国人最多,华人最多,信佛的大部分人是讲汉语的,所以我要先把汉语学好。对我来讲,如果我是个推销产品的人,我的客户大部分还是以中国人为主啊。
  我虽然英文不好,但是我把我们庙里的很多喇嘛都送到美国去读大学、传教。他们的英文很好了,用另外一种方式把我的遗憾补过来了。
  所以,要学会不要因为暂时的阻碍而困扰自己。在愿望没有达成时可以变通一下,用别的方法。我已经努力过,不是没有努力。如果没有努力,那还是遗憾。
  佛教的思想是这么认为的:任何事情都是无常的,没有任何东西永恒存在,每一时每一刻过去后就得学会放下。哪怕是一秒钟之前刚刚发生的事,对现在的我们来讲都已经是回忆。既然没有一个永恒的存在,那么执著于它干什么,就让它随风而去吧。
  过去的事情,对我们现在来讲,只是起到一个参考的作用。过去的事情,不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要正确对待;拿得起放得下,负面的就反省检讨,正面的就把它作为一个我们未来要做的事情、继续要努力的方向来看待。这样,两者产生的效果就会非常好:随时可以放下,放下过去的每一秒钟,把握当下。
  

人生真正的快乐源
我刚到新加坡的时候,很多住别墅、开豪华车的人说自己又穷又苦,我就觉得很奇怪。我说,你吃得好、住得好、穿得好、开好车,你苦什么?我们总是认为人家住的高楼大厦是他的,拥有这些,他应该是富有了;后来发现红尘世界所有这些东西都是虚假的,多少人外表光鲜靓丽、身份崇高,但心灵却烦恼,甚至痛苦得不能自拔,旁人难以想象。
  到底这个世界怎么了?经常听到各种各类人说的都是自己的烦恼,拥有钱财也不代表就拥有了快乐。更大的问题是,很多人忽略了内在的真正需求,忽略了应该放下“我执”的道理。太过执著,拥有的东西越多,带来的困扰和烦恼也越大;加上很多人都希望从他那里分一杯羹,他为了保护所拥有的这一部分所投入的精力比积累这些时的投入还要多。
  人生活得简单,快乐的来源才会越来越多。
  藏区非常偏远,然而人们的快乐源特别多。有人讲个小小的笑话大家就会开心很久,大家一起吃一顿饭会很开心,娱乐一下跳跳舞也很开心。如果你家忽然变成穷人了,大家会送一点财富给你,你就马上拥有了,大家就很开心。
  融入红尘社会就不是那么简单了。每个人的快乐都太过短暂。也许是人口太多的原因,为了生存强烈竞争,产生出巨大的压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跟钢筋水泥变得很像了,越来越冷漠,有苦也没地方诉,发泄不了心中的烦恼。
  根本原因,还是对心灵的需求和信仰的关注太少。很多时候我们如果过度注重外在的环境、外在的名利,就会忽略了精神层面的东西。佛陀成佛的时候就讲: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个苦难的世界,痛苦的原因在于我们放不下心里的贪、嗔、痴、慢、疑。要放下这些,总是要学会方法,方法要通过受教育而来。而我们寻常受教育,没有人专门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调整心态,我们受的教育很多都是教导我们怎么去向外占有和掠夺。如果能够好好学习佛教里讲的放下的方法,尤其是学习把“我执”放下的那些方法,就很容易从简单中产生快乐。这种快乐还是可以保持很久的。
  要学会放下,还是要从实际修行当中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去修是最快的,也是最有效的。当人面临金钱、权力和赞美时,很容易被这种“法执著”给迷住了,就不清楚自己真正生存的价值到底来自哪里,于是就把这些拥有当成是生存的价值,那么慢慢就发现实际上你为这些所谓的拥有付出了很多,生命也在这个过程中消失了。等发现最珍贵的是自己灵魂层面的需要时,暂时拥有的那些物质也应该是还给大自然的时候了,包括亲人也会离开自己了——这个时候就已经晚了。
  所以佛陀说,过去世不可得的,未来世更不可得,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每一秒钟的当下才是真正的“恒”。永恒的“恒”存在就是每个“当下”连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