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图解养育男孩 >

第12部分

图解养育男孩-第12部分

小说: 图解养育男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与爸爸的相处中,我总结出了这样一条真理,那就是:做得越多,挨的批评越多。例如,我看到爸爸经常会把报纸翻乱,于是便帮他把报纸订了起来,没想到爸爸却怪我“多手”。
  后来,我找到了一个避免挨批评的好办法,那就是:少做事情,少在爸爸面前出现。
  事情做得少了,出错的几率自然会低;不在爸爸面前出现,爸爸根本就想不起来我,所以更不会挨批评。
  这个男孩说出了很多孩子的心声,因为生活中的大多数父亲对儿子所持的养育态度都是消极的。但这种消极的养育态度却很容易使男孩产生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消极地应对生活,就像上面那个男孩所说的,怕做错事情挨父亲批评,所以就干脆少做,或者根本就不去做;第二种倾向是逃避现实,为了避免挨父亲的批评,他们会故意躲避父亲,久而久之,这就会转化成男孩的一种不敢面对现实、喜欢逃避现实的特点。
  当然,每位做父亲的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会出现这些倾向,但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父亲首先要了解儿子的心理需求。
  大多数父亲都会这样说:“只要给孩子提供一个舒服的住所,给他足够的钱花,他应该不会再有别的心理需求了。”
  持有这种观点的父亲就大错特错了。男孩是讲究“规则”的动物,他希望自己多与家庭规则的制定者——父亲多接触,在他们身上学习成为规则制定者的能力。
  对此,一位心理学家对男孩的这种心理做了一次调查,被调查的大多数男孩都这样表示:
  我喜欢父亲讲他小时候的故事给我听;
  我想见父亲的朋友;
  我想知道父亲是怎样挣钱的;
  我喜欢父亲教我一些知识与技能,例如,如何钓鱼、如何制作小东西、如何修理家具等;
  ……
  由此可见,男孩对父亲的要求不仅仅是钱和物,他们对父亲有更深层次的心理要求,而且这些心理需求并不是用钱就可以满足的。
  因此,了解了这些,父亲们就应该知道如何才能避免自己成为“消极型”的父亲了。那就是:偶尔给孩子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带他去见自己的朋友;带他去自己的单位玩一玩,让他知道自己是如何赚钱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增进男孩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满足了男孩的心理需求,因为他正在与家庭规则的制定者——父亲,学习那些规则制定者必备的能力。
  方法四:良师益友型的父亲→与男孩建立稳固而亲密的关系
  所谓良师益友型的父亲,是指在与孩子相处时,父亲能够不断变化自己的角色。有时,他像老师那样为孩子指引道路;有时,他像朋友一样与孩子玩耍……总之,在不同的情况下,他总是以合适的角色出现在孩子面前。
  一位很成功的父亲曾这样说过:
  都说男孩不善表达情感,他们心里有事情不会轻易向我们说,但在很多时候,他们的心事会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因此,我会根据儿子的情绪变化,不断改变自己的角色。

养育男孩,父亲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11)
例如,当儿子放学回家后很愉快地跟我打招呼时,我就知道他今天在学校过得很开心,于是,我就像他的朋友一样跟他开笑,引导他把今天的快乐与我们一起分享;
  但当他一声不响地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我就能猜出,他要么是遇到了麻烦事,要么被老师批评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一般都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引导他走出这种情绪的误区;
  ……
  这位父亲就属于很典型的良师益友型的父亲。其实,良师益友型的父亲并不一定很完美,但他们一般都很细心,对孩子的情感状况和情绪的变化非常敏感。就像上面那位父亲所说的,他只有通过判断儿子的情绪,才能了解儿子的处境,进而才知道用何种角色去面对儿子。
  虽说男孩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们很注重家长对他们的关注程度,尤其是家庭规则制定者——父亲对他的关注程度。
  每个男孩都希望自己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当然,在他们还没有具备成为规则制定者的能力之前,他们希望自己与规则的制定者建立亲密的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学习经验,而且有利于他们培养自信心。
  一位成年男士曾这样说过:
  关于童年的记忆,最令我无法忘怀的是那些与父亲在一起的画面。
  小时候,我觉得父亲就是一个“神人”,每当我需要他的时候,他总会及时地出现在我面前:我取得了成功,他像孩子一般为我高兴;我遇到了困难,他又耐心地引导我走出困境……
  现在,我有了自己的事业,然而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但每当我的事业上出现问题时,我都会想起父亲,想起与父亲在一起的画面。
  每当这时,我就觉得自己浑身充满了力量,并坚信自己一定会渡过难关。我知道,这是父亲给我的力量。
  其实,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看出,这位男士之所以与父亲有这么深的感情,不是因为父亲帮他们处理了很多事情,而是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他与父亲所产生的情感共鸣。
  是的,男孩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但他也是渴望他人理解的。如果父亲能够理解他的情感,并与他产生情感共鸣,那男孩就会对父亲产生很强的信任感。当然,由于这种信任感,男孩会与父亲建立很稳固的关系。
  国外的很多研究机构也都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那些与父亲关系好的男孩,即使是在情绪强烈波动的青春期,或者是在自己的事业跌入低谷的时候,他们仍然坚信自己能够渡过难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对此,心理学家给出的理由是:与家庭规则的制定者所建立的亲密关系,能促使男孩产生极大的自信心和安全感。安全感能使男孩时刻都保持理智,自信心能使男孩充满力量,有了理智和力量,再大的困难也无法把他们打倒。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父亲与男孩建立亲密关系是极其重要的,它能使男孩保持理智,使男孩充满信心地向困难挑战!
  那么,作为男孩的父亲,我们应该如何与男孩建立亲密关系呢?
  一位父亲这样分享他的经验:
  一天晚上,我发现儿子的情绪很不对劲,他从学校回到家后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我摆在客厅里的新鲜水果都无动于衷。
  本来,那天我有很多客户电话要打,但看到儿子这种情况,我只得先放下那些工作。在我的耐心引导下,儿子终于说出了他情绪低落的原因:班上竞选班干部,他落选了。
  在很长时间内,儿子都不肯接受这个事实,我只得一直陪着他,听他说出自己的不满。然后,我又把自己上学时候的事情,以及现在单位的事情讲给他听。最后,儿子终于明白了,只要他肯努力,下一次还是有很大可能会被选中的。
  过了几天,儿子好像已经忘了竞选班长这件事情,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件事情,儿子跟我越来越亲近了。
  父亲与男孩建立亲密关系,在很多时候,需要父亲处理好事业与教育儿子之间的关系。是的,大多数的父亲都在以“工作忙”为理由而忽视儿子的存在,但作为家长,我们要了解这种教育态度的后果:很多成年男士总是与权威人物,或顶头上司发生冲突,这是为什么?心理学家表示:这就是对父亲不满的一种发泄,这是对父亲教育态度的一种报复。
  所以,我相信,是事业重要,还是儿子的心理健康重要,父亲们应该能够正确地做出判断。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安排得当,父亲们都能恰当地处理“忙事业”与“教育儿子”之间的关系。因为男孩的需求并不多,他们仅仅需要与父亲建立稳固而又亲密的关系即可。而这种亲密关系通过关注孩子、与孩子产生情感共鸣就可以建立。所以,对于一个工作很忙的父亲来说,这也是很轻易就可以做到的。
  本节重点图示:父亲如何与男孩相处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母亲教育,决定男孩的一生(1)
二 母亲是儿子人生的总设计师——
  开发其智力,塑造其性格
  一个男孩从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对于他的成长来讲,母亲的教育意味着什么?
  很多母亲都这样认为,男孩喜欢调皮和冒险,总会拿自己的生命去开玩笑,因此,母亲最主要的任务是保证安全。
  是的,对于那些年龄尚小的男孩来讲,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判断对面正在向他行驶而来的车辆的速度。因此,在他们的直觉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之前,母亲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要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
  但这绝对不是母亲的全部任务。心理学家表示,对于正在成长中的男孩来讲,母亲除了要保护他不受外界和自己的伤害之外,还有以下几点主要任务:
  1。 让儿子感觉到被爱。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证明,小时候的男孩比女孩更加需要母亲的关注,如果他们感觉不到母亲在身旁,就会产生极强的不安全感,进而会用哭闹来提醒母亲。如果男孩长时间得不到母亲的关爱,这种不安全感就会伴随他的一生。
  然而,大多数的母亲并不了解男孩的这种需求,当男孩出生不久后,她们就会以“工作需要”为理由把孩子交给保姆来照顾;有时,为了保持身材,她们甚至拒绝用母乳喂养孩子……
  事实上,母亲的这些做法将极大地影响男孩的心理健康。当男婴在母亲体内时,母子之间是通过脐带联系在一起的。当男孩出生之后,尽管他的身体已经脱离了母体,但他们在心理上仍然认为自己与母亲是一体的。在这个时候,如果母亲对男孩撒手不管,那男孩就会产生极大的不安全感。
  在儿童成长心理学中,有这样的描述:
  当婴儿出生后,虽然他与母体联系的脐带已经被剪断,但他在心理上并没有脱离母体,因此,他们需要母亲与他之间的肌肤接触。
  由于人是哺乳动物,在母亲哺乳的过程中,他与母亲之间有亲密的肌肤接触,这可以使他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一年之后,即使孩子不再需要吃奶了,母亲也应该寸步不离地陪在他身边,因为他们仍然格外需要母亲的关注。直到孩子3岁左右,他与母亲之间的这种心理脐带才会自然脱落,这时候,他们的心理需求可以通过语言安抚得到满足。此时,他们才能被看做是完全独立于母亲的个体。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两点结论:
  第一,对孩子进行母乳喂养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当男孩断奶后,就把它交给保姆或老人照顾,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2。 开发儿子的智力。
  教育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3岁之前,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如果在这一关键期,家长没能及时地对孩子进行智力引导和开发,那孩子智力开发的潜能就会逐渐递减,甚至还会出现萎缩现象。心理学家们把这一现象总结为“智力递减定律”。
  因此,对于孩子的智力开发来讲,婴儿时期的一年,绝非是普通意义上的一年,孩子在这一年内所开发的智力,甚至比此后十年所开发的智力还要多。
  那么,母亲在孩子的智力开发中,又发挥着什么作用呢?
  在孩子的智力开发方面,母亲的作用是极其重大的。如果在孩子生命的头几年,母亲没有在旁边呵护其成长,那孩子的智力发展将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当然,这一结论是美国的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而得出的: 。。

母亲教育,决定男孩的一生(2)
在美国,有一个时期内,孤儿院里婴儿的死亡率很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心理学家对两所孤儿院进行了认真调查。
  结果,他发现,在其中一所孤儿院,医疗和其他设备都非常完善,只是护士配备不足,即每10个婴儿由一名护士照看,因此这个孤儿院婴儿的死亡率极高。而存活下来的大多数婴儿都呈现出明显的自闭症特征,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但最重要的还是,他们的智力发展都存在严重的问题。例如,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孩子到了2岁,还不会走路;到了3岁时,还不会说话;有些孩子甚至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
  但在另一所孤儿院,情况却完全相反。这所孤儿院虽然物质和文化条件都非常恶劣,但护士却非常多。一名护士照顾2个婴儿,她们就像母亲一样照顾婴儿。因此,这些婴儿几乎都很健康,他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很强,死亡率极低……最重要的是,到了一定年龄,他们很快就学会了走路、说话、自己穿衣服等。
  由这次调查研究,心理学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母亲的关注和爱护,是婴幼儿身心健康发育以及智力发展的基础。如果在孩子生命的早期,母亲就忽视他们,或者常常使他们感觉到不舒服,那孩子的智力发展就很可能会出现障碍。
  3。 赋予儿子心灵的力量。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需要父爱和母爱,但父爱与母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爱,它们是不能互相代替的。
  其实,不管是正在成长的小男孩,还是已经成家立业的男人,或者是已经年过半百的中年人,母亲的存在都会带给他们十足的安全感,母亲永远是他们心灵停泊的港湾。
  一位成年男士曾这样说过:
  我的老母亲去世时已经九十多岁了,那时我都已经有孙子了。但母亲去世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做噩梦,梦到我小时候被恶人追打。即使是在白天,我心里也总是空落落的,而且总是会出现一阵阵害怕的感觉。
  母爱是神奇的,即使是那些年过半百的中年男人都会对它迷恋。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那位男士对母爱的那种追随并不是迷恋,而是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心理的支持,而这种力量的给予者只能是母亲。
  为了验证母爱的伟大以及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心理学家曾用猴子做了这样一个试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