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十谈养生-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讲 天人合一是养生之本(10)
所以对于“顺应自然”这句话,我们要辩证地看,不能教条。有些需求,顺应它,就能保证身体健康;但有些需求,比如吸烟、酗酒、吸毒、嫖娼、网瘾、早恋、婚外恋、喜欢生冷油腻食物、异食癖等,就不能按“缺什么补什么”的观点来满足,因为这些都是有悖常理的。我们所说的顺应自然是发自内心的,是正常的人体需要,而不是异常的、超常的,更不是病态的需求。
养生小整体观念——人身亦一小天地
天人合一是大整体,中医学理论中又讲“人身亦一小天地”,意思是强调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小世界、小社会,人的脏腑、经络、气血、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相对于天人合一这个大整体,我们不妨把人的身体称为小整体。
比如中医的舌诊,为什么通过看舌头就能看出身体的很多问题呢?那是因为舌头通过经脉直接或者间接与五脏相通。所以《临证验舌法》说:“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意思是说根据舌诊来判断人体的虚实,一般是不会有错的;根据舌诊来判断阴阳的属性,一般也是不会错的;根据舌诊来分析人体脏腑存在的问题,进而确定食疗或中药的配方,准确率也是很高的。当然,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单纯依靠某一种诊断方法都是不够全面的。但是,与脉诊的“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心里好像明白,用手指头一号脉就常常不好分辨)相比,舌诊还是客观实在得多,较为容易掌握。
医生无论是在看病的时候,还是在给人养生保健调理的时候,一定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要见头不见尾,对于身体某个部位的症状,一定要考虑到身体这个整体。所以老百姓都知道“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错的。这也是为什么中医历来有“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右取”、“右病左取”等灵活的诊治方法的原因。
看内科还是看外科
在南怀瑾大师的书里有一个笑话,意思是这样的:有个人把假牙掉到嗓子里了,于是就去看喉科。正看着呢,假牙又掉到食道里去了,医生说去看食道科吧。去食道科后,发现假牙已经掉到胃里去了,于是又去检查胃。在检查胃的过程中,假牙又掉到肠子里去了。等检查肠子的时候,发现假牙马上快到肛门了,于是就去看肛肠科。肛肠科大夫一眼就看到了假牙,说:“哟,你这里怎么有颗牙呀,你应该去看牙科。”
这只是个笑话,却正说明我们在平常就医的时候不知道该看什么科的尴尬。尤其是关于什么病应该看内科、什么病应该看外科,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有人说凡是看得见的病就是外科,看不见的病就是内科。那么肾是看不见的,得了肾结石要做手术,这时是看内科还是外科?子宫肌瘤看不见,可是子宫肌瘤到一定程度要做手术,这时是看内科看外科还是妇科?我们知道,手术必须由外科来做。所以,凡是需要做手术的都归外科。
比如肾结石,肾结石一定看外科吗?其实中医看肾结石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几年前,我的一位同事的母亲得了肾结石,肾结石把输尿管堵住了,尿下不来,导致肾积水,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腰疼。老太太也是因为腰疼才去看病,到医院一查才知道是肾结石。本来她是想到医院做碎石的,但是年纪太大了不适合,于是就找我来看。这时候,老太太的腿和脚都肿了,如果时间长了结石还弄不出来,患者的肾脏就废了。我采用中药,一天就把她的结石打下来了。当然,再有这样的病人我可不敢说大话,要看结石的大小、形状、部位等等。
第一讲 天人合一是养生之本(11)
在医院里,对于肾结石卡在输尿管里的情形,有一种办法是通过体腔镜,从尿道伸进一个镊子,找到结石并夹出来。采用这种治疗方法,患者的痛苦非常大,而且还不一定一次成功,有时候两三次都夹不出来。
所以,对于一些病症,如果到了非要动手术的时候可以找外科,不用做手术的时候可以不找外科,可以去看内科,看中医。
引发咳嗽的一定是肺吗
咳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病症,人们固有的观念认为,只有肺、气管、咽喉等呼吸系统的问题才能引起咳嗽。《黄帝内经》有句话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意思是说五脏六腑都能让人咳嗽,不仅仅是肺,或者说不仅仅是呼吸系统的问题才能引起咳嗽。开始,我对这句话非常不解,后来随着书读得越来越多,实践经验越来越丰富,才发现这句话是“人身亦一小天地”这一整体观念的体现,非常有道理。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就是说脏腑之间是互相影响的。比如,因为肝的问题影响到肺而导致的咳嗽叫肝咳,因为心的问题影响到肺而导致的咳嗽叫心咳,依次类推,还有肾咳、脾咳等。这里我们举一个肝咳的例子。
我曾经诊治过一位老太太,她呼吸系统本来就不好,是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轻微肺气肿(注:再发展下去就是肺心病了,医学上称呼吸系统三部曲,即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患者突然有几天咳嗽得特别厉害,咳(咳嗽)、痰(吐痰)、喘(气喘),不能平卧,只能坐着睡,如张仲景描述的“咳逆倚息不得卧”一样,非常痛苦。大剂量的抗生素用了好几天都不管用,也用了很多中药,如川贝枇杷露、杏仁、桔梗、半夏等止咳化痰的方药,也还是不见效。我当时给她会诊的时候看她的脉象是肝脉独旺(左手的中指号的就是肝),肝脉独旺说明有肝火,肝火旺引起的咳嗽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就应该叫做肝咳。那么该如何治疗呢?
打个比方,我们烧水的时候,水开后有几种办法不让它开呢?答案是加凉水或者关火。哪个是根本办法呢?当然是关火。患者开始用的抗生素、止咳化痰的中药都是在加凉水,不是在关火。因为咳嗽是肝火引起的,是肝火犯肺(按照五行学说叫木火刑金)导致的,肝火犯肺导致的咳嗽清肝火咳嗽自然就好了,这叫治病求本。这正合了中医的一句老话,“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水开了以后老往里面加凉水,虽然加上凉水以后暂时就不开了,可是很快就又开了,所以这不是根本的办法,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不如把锅底下的柴火撤掉,把火关了,这才能起到根本作用。
于是,我给这个患者开了一个不是针对肺而是针对肝进行治疗的方子,方名叫“化肝煎”,这是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的方子。看这个方子的名字根本就不像是治咳嗽的,而是针对肝的,事实也确是如此,主要是治疗肝郁、肝火的,目的是把肝郁化开,把肝火清掉。方子的主要成分有陈皮、青皮、白芍、丹皮,这些都不是治咳嗽的,而川贝、杏仁、白前、前胡等治咳嗽的药物一个也没有。这是为什么?主要就是清肝火,相当于把开水锅底的火关掉,这就叫治本。如果同时加上杏仁、贝母、半夏、前胡等止咳化痰的药物治标,就是标本同治了。这个病例单纯靠的治肝,结果疗效非常好。
第一讲 天人合一是养生之本(12)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识得个中趣,方是医中杰。”把人体看成一个整体,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也是中医强调的悟性之一。
女性病症必问月经
在中医的问诊过程中,有的女性患者本来是来看咳嗽的,或者是看失眠的,或者是看胃病的,或者是看偏头疼的,可是中医大夫经常会问她们一些和那个病看上去没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即月经怎么样。中医《十问歌》里面有一句话说,“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意思是说遇到中青年的女患者时,一定要问她的月经怎么样,经期是后拖,还是提前,是闭经,还是量很大甚至崩漏,一定要问得很详细。
不是来看妇科病,为什么要问月经呢?有的人可能不理解,认为医生问的和她的病症没关系,甚至会想到别的方面去,认为医生没有礼貌甚至怀疑医生的人品。其实,这时候中医大夫采用的就是整体观念。因为月经正常不正常,有没有问题对判断女性患者的整体情况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女性偏头疼,如果她的月经不好,颜色发黑,血块多,中医来讲她就是体内有淤血。所以用大剂量的中药活血化淤后,头疼自然就好了。这就叫整体观念。而不能说因为头疼,只用止痛药就可以了。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在总结前人问诊要点的基础上写成了《十问歌》,后人又将其略作修改补充。如下: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十问歌》内容言简意赅,可作中医问诊的参考。但在实际问诊中,还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而重点地询问,不能千篇一律机械地套问。
经络相通,肝胆相照
在中医的治法里,有时采用“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这不是故弄玄虚,因为人体的每个部位之间是通过经络、脏腑的表里关系等互相关联的,是根据具体病情分析得来的。
所谓脏腑的表里关系就是每个脏和腑之间都有一对一的表里关系,所谓表里,就是像夫妻一样是一对儿。比如肝胆,中国有句话叫“肝胆相照”,肝和胆就是一对儿,心和小肠是一对儿,肺和大肠是一对儿,脾和胃是一对儿(所以人们常常说脾胃好与不好),肾与膀胱是一对儿。
正因为脏和腑有表里关系,所以对由便秘等肠道问题引起的咳嗽,不但要治疗肺脏,同时还应该通便,因为肺和大肠是一对儿,大肠不通,便秘,会影响肺脏的健康,咳嗽就更加厉害了。心和小肠有表里关系,心火旺的人,清心火不行的时候就清小肠,小肠有病的时候就清心火。这些都是利用表里关系来治病调理的具体例证。
有的人脚后跟疼,怎么办?人身是一个整体,经络就如城市里面的马路,穴位就是路上的站点。那么按照经络学说,脚后跟应该属于肾经。所以中医调理脚后跟疼的时候常常通过补肾的方法来取得疗效。
西医治病就是要找到病因,找到病源,然后消灭它。用我们单位的一个老中医的话说就是“努力找病,除恶务尽”。中医治病是找到病因能消灭它就消灭,不能消灭就要和它长期共存,大家和平共处。有很多疾病本身不能治愈没有关系,照样可以带病长寿,我将其总结为“能除则除,不能除则相处”。
健康的最高标准是形神合一
在现代医学中,什么叫健康?没有病就叫健康吗?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是指三个方面都有良好的状态:第一个是指生理方面。现在到医院看病检查大都是看的生理,看你有没有长肿瘤,血脂高不高,有没有肝炎,这些都是生理的。第二个是指心理方面。心理比较微妙,一个合格的中医大夫本身就应该是一个心理大夫,起码也是半个心理医生,大家学养生一定要学习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第三个是指社会适应能力方面。这与我们讲的天人合一是一致的。
其实中医早就认识到关于健康的这个问题。中医认为,人身体是一个小天地,一个小整体,不仅包括有形的脏腑、血脉、四肢、五官等,还包括无形的精神和心理状况。只有将有形的躯体和无形的精神看成一个整体,才称得上一个活生生的人。中医养生不是强调只养形不养神,也不是只养神不养形,一定要形神共养。
形即是人之形体,包括构成人体的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五官九窍、肢体以及筋、脉、肉、皮、骨等。神即是以神情、意识、思维为特点的精神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与神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一般来说,形体健壮的人,一般都精神饱满;而拥有饱满健旺的精神,反过来又能促进形体的健康。
因此,要达到形神共养,要求我们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使身体和精神都能够均衡、统一、和谐。形神共养在具体运用上可分为两个方面,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前者是从保护心理健康的基础上使心理和形体都能达到健康,后者是指通过形体锻炼、饮食调节、起居调摄等方面使形体与精神协调发展。传统的中医养生学十分重视精神的调养。它要求人们思想上安定清静,心境坦然,不追求名利,不妄发喜怒,也不要有贪欲和妄想,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以保持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第三讲 调理三焦,身动心静(1)
人体之气通过三焦充沛于全身
中医号脉是用三个手指头(特别小的孩子,医生用一个手指头也可以;3岁以下的孩子不号脉)。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是三个,而不是两个、四个、五个?因为中医把人体从上到下分成三部分,即三焦。食指代表上焦,中指代表中焦,无名指代表下焦。有人认为中医太玄妙,其实一点也不玄,号脉和看舌头都是一个道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焦代表心和肺,中焦代表脾、胃、肝、胆,下焦代表肾与膀胱。所以中医用三个手指头号脉是有其道理的。
号脉从前往后,中医分别称作寸部、关部、尺部,食指号的是寸部,是上焦;中指号的是关部,是中焦;无名指号的是尺部,是下焦。左右手也是有区别的,左手的寸、关、尺分别代表的是心、肝、肾;而右手的寸、关、尺分别代表的是肺、脾、肾。
根据《灵枢·营卫生会》中的论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