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真相-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油真相 前言:油价让世界为之颤动(1)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类;如果你控制了货币,你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亨利·基辛格
国际金融海啸震撼了全世界,世界石油价格也给人类开了一个惊天动地的玩笑。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它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带来了一个绝妙的机遇。
笔者顽童认为国际金融海啸有三大震源:首先是房地产次级贷款相关的金融衍生工具泛滥,背后的主谋是管钱理财的金融资本利益;第二是对包括石油在内的大宗商品实现的高强度金融炒作套利推价,背后的主谋是用钱生财的产业资本利益;第三则是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一系列战争导致美国国库大失血,背后的主谋是印钱抢财的政治资本利益。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国际论坛笔者有幸与美国前财政部副部长提姆亚当斯(Tim Adams)先生交流此观点,第一震源说自不待言;他完全同意笔者的第二震源说;而有保留地同意笔者的第三震源说。
在三大震源中,第二大震源的威力可以说是最巨大的。世界热唱2008 奥运主题歌“YOU AND ME”直接译音就是“油和米”。石油和粮食,这两样2008年最热门的资源引发的高额金融套利最终凸现在石油上!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两者其实反映的都是能源,而米当中有很大的石油价值组分!有的人不理解这种说法,认为米和油是没有关系的,其实不然。米已经由从前的需要“种子、土壤、阳光、水”等要素转变为如今的与“油”密不可分。“农药、农膜、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当中,油都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资源角色,这其中还包含着电、水等能源和资源的问题。而顽童知道上海方言干脆就把钱直说成“米”。
石油做为金融海啸的“金融套利介质”在2008年的价格跌荡让全世界都为之震颤。
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国际油价 (WTI价格 West Texas Intermediate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便历史性地首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达到每桶美元的“天价”。
从2008年2月19日,油价开始一路高歌上扬,当日盘中一度飙升到每桶美元。此后便开始平稳上涨,只用了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就上涨了10美元,在3月16日站上每桶美元。而5月份油价更是连续突破120、130美元关口。
在2008年5月份的22个交易日当中,WTI八次刷新历史记录,月平均价达到每桶美元,这一数字比2008年4月上涨了%,与2007年环比上涨%。
然而更加疯狂的涨幅还在之后。
2008年6月6日,仅一天时间,油价上涨美元,收于每桶美元,一举创下了历史最高单日涨幅,比2007年年初的最低价上涨了170%。在盘后电子交易中,油价又一度达到创纪录的美元,逼近140美元大关。之后两个交易日则是先下挫美元又大涨美元。这之后油价则是反复在130至140美元之间震荡,并终于在7月3日创下每桶美元的高价。然而7月8日,油价跌至每桶美元,就在人们纷纷猜测此轮油价狂涨终于走到尽头之时,油价连续几个交易日上涨,2008年7月11日将被历史铭记,NEMAX盘中有价飙高至每桶美元,逼近150美元。
社会媒体的关注聚焦石油价格的涨跌,仅在2008年6月14日至2008年7月11日,顽童便多次应邀在《第一财经频道》的《第一财经周刊》节目——《油价何时见顶》专题、凤凰卫视《金石财经》和《财经点对点》《中国应勇于参与能源博弈》节目及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节目中做为嘉宾针对石油及资源的涨跌现象畅抒己见。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石油真相 前言:油价让世界为之颤动(2)
在2008年7月11日油价飙高至每桶美元时,顽童应邀做客湖南卫视的《听我非常道》——《谁来戳破高油价》节目,在节目中顽童明示石油价格泡沫即将崩裂的潜在原因。当该节目在7月12日播出后油价跌入了谷底。顽童不是能掐会算油价的算命先生,上帝永远疼爱在资源道路上孜孜不倦的地虚心学习的顽童学子。
著名国际能源专家,顽童师友陈新华博士认为,“油价不光是供需平衡的反映点,也不在是反映石油生产边际成本的一个经济学概念,而是包含这一切而又无法准确衡量和预测的经济金融学概念”。
难道油价真如孙悟空般凭空从石头缝里一跃而起,又如上抛运动中飞到顶点的石块一样难逃自由落体规律约束吗?顽童做出油价涨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且看本书为您慢慢道来。
顽童从小淘气绝不抄袭他人创意,因此顽童的别称被知近朋友沿用至今并有流传之势。与顽童童年时代比拟,略有遗憾的是现在的孩子都不会淘气了。琢磨出如何淘气的门道实际上是人生学习风险管理的第一课。您想,淘气得恰到好处的火候很难拿捏,即不能让老师留校惩罚;因而也就规避了老师将淘气劣迹通知家长回家加重处罚的失控风险。之所以说淘气的孩子都聪明,因为人生风险管理的创新实践就是从适度淘气开始的。
顽童自1990年涉入国际石油行业开始,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国际石油行业对于风险管理的苛刻要求。挣开双眼眼前两字“风险”,闭上双眼脑中两字“风险”。除此之外篇首基辛格博士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说过的这段名言,也深刻地印入脑海。正因为石油在现代人类生存和作为的活动过程和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使它脆弱得经不起任何风险。到1996年,顽童离开安然公司的时候,深深地感觉到经典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石油行业屡屡受到了挑战,因而产生了困惑。在后来从业的过程之中,诚以童生学子之心谦卑的向实践学习向良师益友请教。
顽童曾在美国前能源部长奥利瑞女士1994年访华与其探讨请教领悟到一个真理:现代人类世界的核心利益架构由现行的国际政治体制所支撑,而国际政治的核心问题是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核心问题是金融问题,金融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问题,资源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能源问题,能源问题的核心问题历史性地选择了石油这个被人类既恨又爱且离不开的尤物来构建解决通道。上述问题链条纽带一旦风险失控,人类付出的代价除了金钱就是鲜血,特别是石油行业更是踩着尸骨走到今天。
2003年以来,石油价格真像一个调皮淘气的顽童坐上了翻滚过山车,成为媒体大炒特炒的宠儿。一时间形形色色的以学院派标榜的石油专家和能源大腕们大谈特谈石油历史和价格规律。而现有的学术研究和媒体传播领域所进行的讨论其前瞻性、创新性、建设性、实践性的严重缺失;其对国际学术冷饭反复炒作的高几率;实在是让顽童是可忍孰不可忍。应中国经济出版社邀请,谨凭此书就顽童所知所历石油行业的井管真相与读者分享。
为关心石油、能源乃至资源问题的朋友提供一把最中国化的解答石油问题的钥匙;
为求索石油、能源乃至资源问题的朋友提供一套最专业化的石油认知评价工具;
为有意和无意地混淆石油、能源乃至资源问题是非的“专家大腕”们指明其一叶障目和“造鬼吓人”的罩门所在。
书中总结了国际油价走势及其涨跌规律因由,明确了石油是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的超级商品,揭示现行的国际石油计价机制是目前金融套利、炒作、推动石油价格涨跌的关键因素所在;回顾国际大型石油机构形成和重组的历史;惜叙顽童的老东家美国安然集团的兴衰历程;澄清和分析石油行业混淆的概念;介绍石油资源六元素理论、创新认知石油资源的评价工具;全球化全史化地分析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石油如何作为资源杠杆,在什么支点上,受什么力矩作用下来撬动人类历史进程的;解析金融在虚拟经济的阴霾下对实体经济中的石油价格的暴力干预及深远影响;揭示伊拉克遭受战争灾难的表面原因背后的真实原因;分析俄美的帝国梦恙如何祸起石油而在格鲁吉亚这一新的世界战争的火药库上擦枪走火;畅想在世界资源革命风起云涌之下实现中国作为。
本书仅就顽童所经历的有限时间和所涉足的有限空间内所感悟到的有限认知的石油真相略加展演。顽童从来不想也不可能仅凭此书来诠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石油真理。
希望全社会能对我们的孩子们风险可管理的淘气行为宽容起来。
。。
石油真相 序(1)
第一次石油危机导致油价破“10”
1960年9月14日,“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正式宣告成立。最初成员国包括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之后成员国由5个增加到13个, 1965年起欧佩克将总部设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欧佩克成员国有: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和尼日利亚,厄瓜多尔尔、加蓬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退出该组织,前不久印度尼西亚也宣布了退出的消息。
1970年,沙特出口原油的官方价格仅为每桶美元。
然而,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却改变了这一切。
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包括非洲产油国在内的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同海湾阿拉伯国家形成以石油为武器的统一战线,采取独立石油政策,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对西方国家所控制的石油公司实行国有,并大幅提高石油价格,将原油价格从每桶美元一下提高到美元,上涨数倍之多。与此同时,对以色列的“资助者”美国采取了中断或减少石油供应的制裁措施。
1973年10月18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率先宣布完全停止向美国出口石油;紧随其后,利比亚、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科威特、巴林等阿拉伯主要石油生产国也纷纷宣布中断向美国出口石油。由石油禁运导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图序…1)就此发生,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把所需中东石油的国家划分为“友好”、“中立”和“敌对”三个类别,以便采取“利用矛盾,分隔作战,逐步为赢”的强大石油攻势。符合下列三条件之一的划为友好国家:(1)与以色列断绝外交关系;(2)对以色列实行某种经济制裁;(3)为阿拉伯各国提供某种军事援助。而这一招釜底抽薪,在当年对美英等发达工业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20%以上,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放慢。而这一次石油危机也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为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第二次石油危机及两伊战争导致油价破“30”
第一次石油危机使油价翻着跟头的往上猛涨,伊朗在石油上的收入也随之迅速增加。20世纪70年代中期,伊朗石油年产量达到约两亿吨,居中东首位,世界第四位,一跃成为世界上的一个富裕国家。巴列维的独立意识开始抬头,地区称霸的念头也油然而生,这引起了后台老板美国的不安。
在巴列维的领导下,伊朗成为石油输出国组织中提高油价的积极力量,这对西方特别是美国尤其不利。美国对伊朗积极提高油价的立场非常不满,两者关系日益疏远。而在整个过程中,伊朗民众对于美国的态度始终是不甚友好的。美国扶植巴列维的高压独裁统治给伊朗人民带来了巨大痛苦,同时断送了伊朗收回石油权益斗争的事业。政府腐败、道德颓败、贫富差距增大、土地改革、整个社会的世俗化和西方化引起了伊朗社会最为强大、最有组织性的###什叶派上层的极度不满,最终爆发了由霍梅尼领导声势浩大的###革命。(图序…2)美伊间的梁子就这么慢慢结下了,直到今天仍是地球上最滚烫的热点。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石油真相 序(2)
###革命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图序…3)。同时爆发的伊朗与伊拉克之间的两伊战争,使全球石油产量受到严重影响,骤降至战前的两成以下。油价随即开始暴涨,从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4美元。这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严重冲击了全球经济发展,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致使油价破“40”
1990年8月2日,中东狂人萨达姆以科威特偷采伊拉克油田为由,悍然入侵科威特。用了不到十个小时,伊军全境攻占科威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可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围绕石油,可将其主要目的分为三个方面,那便是夺取科威特的石油资金、石油通道和石油资源。通过战争将其欠科威特的120亿美元一笔勾销,将科威特的黄金、外汇及1000多亿美元的国外资产据为己有;扩展通向海湾的口岸,占有深水港口,使其石油出口不再受制于人;而最爽的还是其夺取科威特境内的石油资源。
西方世界岂能容忍伊拉克挑战其在海湾的巨大石油利益。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了660号决议要求伊拉克无条件撤出科威特,恢复科威特合法政府。老布什派遣部队进驻沙特阿拉伯和波斯湾。不久英国、法国、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德国、意大利、埃及、叙利亚等21个国家的部队和军事力量,组成多国部队司令部,由美国施瓦茨科夫将军任司令官,开展“沙漠盾牌”行动。随后,又展开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等军事行动,取得了解放科威特战争的最后胜利。
1991年2月28日,伊拉克被迫宣布无条件接受安理会自1990年8月2日以来通过的所有的12项决议,海湾战争宣告结束。西方主导的世界石油秩序得以逐渐恢复。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后的前三个月内,国际油价从每桶14美元瞬间突破40美元,于1990年10月达到每桶41美元的高价,但到1991年1月美国动用了石油战略储备平溢油价,油价开始直线下跌。战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其原油供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