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

第8部分

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第8部分

小说: 通货膨胀下老百姓的生存法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据他们的调查,在日本相同年级即十三四岁的中学生中,每个月零花钱在2000到3000日元之间,折合成人民币约140到200元之间,韩国青少年的零花钱绝对金额比日本略少,但是考虑到购买力的因素,两国相差并不大,而同样经济发展迅速的越南,青少年的零花钱数额最低。
  中国父母给予孩子零花钱似乎缺乏固定的模式,日本学者表示在其它三国,父母给子女零花钱的方式都比较固定,而中国父母给孩子零花钱的方式就显得较随意:既有可能定时定量地给,也可能为满足孩子的要求而额外增加。
  据调查,四国的父母对孩子零花钱的控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额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安排开销。第二种是根据孩子的要求或愿望来给孩子零花钱,每一次和孩子协调或者控制孩子的要求。日本父母多选择前者,韩国和越南的父母则乐于采取后一种方式,而在中国,两种方式的选择兼而有之。
  日本学者认为,不同零花钱的给予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培养有不同影响。定时定量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懂得统筹安排财富;需要用钱时与父母协商,则能锻炼孩子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而没有规律地随意给零花钱,可能造成的后果是,如果给得少,孩子有可能会压抑自己的欲望,一旦给得多的时候,很可能导致欲望的无节制。
  最近我国某城市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孩子都有零花钱,九成以上的孩子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在某小学课堂上,一名男生向刚来的班主任打赌说,自己身上的零花钱比老师的多,班主任不信,结果那位男生最少的一个兜里居然装了500块钱。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少年儿童持币现象相当普遍。通过相关分析发现,自述家庭经济状况“富裕”、“一般”、“困难”三种不同情况的孩子,花钱基本上都是不顾及家庭经济状况的。即使是表示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是“比较困难”和“非常困难”的,仍然有不少孩子“给同学买生日、节日礼物”毫不吝啬。特别是,不少父母亲是失业或无职业者的少年儿童,他们零花钱的拥有量以及用零花钱干什么与父母在职的孩子没有多少差异。
  又据200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课题调查发现,2006年春节没有得到压岁钱的孩子几乎微乎其微。这说明,压岁钱是当代少年儿童经济来源的重要部分。而且,这部分钱还数量不少,2006年春节,在被调查的5458人中,获得2000—4999元压岁钱的就有296人,获得5000元以上的少年儿童有56人。此外,还有生日、六一儿童节、元旦等重要节日,孩子们都可以获得数额可观的收入。
  三、孩子的日常开支越来越大
  为了解城市儿童消费状况,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于2001年进行了儿童消费市场的调研。本次调查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五大消费先导城市,调查对象为0岁~12岁儿童的家长。

如何才能制造孩子的最大幸福(3)
调查显示,城市儿童人均月消费额相当高。五市平均每户家庭的儿童月消费高达897元。其中平均消费最高的是广州儿童,达1101元;其次为北京,平均每月为1009元;上海居第三位,为972元;成都和西安儿童消费水平稍低,平均为701元和462元。儿童消费最高的广州市与儿童消费最低的西安市相比,高出倍。
  调查显示,五大城市儿童的消费数额十分庞大。据统计,五市有0岁~12岁儿童约441万人,按平均每人每月897元计算,月消费总额近40亿元。其中上海的市场最大,超过16亿元;北京和广州分别为亿和亿元;成都居第四位,为亿元;西安的儿童消费市场相对较小,为亿元。五市儿童全年消费超过475亿元。
  虽然食品与服装消费仍是城市儿童消费的主要部分,但教育支出已占到相当比例,成为儿童消费的新热点。本次调查显示,保证基本生活需要的“食品”和“服装”支出占六成四,其中食品占总支出的%,服装占支出的%,年消费金额超过280亿元。
  调查还显示,在基本生存消费之外,教育支出成为城市儿童消费的最大部分。本次调查五市儿童“教育”支出占据了儿童消费的五分之一强,达到2%,全年消费额已超过94亿元。
  另外,儿童消费中用于“娱乐”、“医疗”和“零用钱”的支出分别为%、%和%,分列三至五位,三项合计全年消费金额也超过60亿元。儿童人均年零用钱总额超过10亿元
  本次调查表明,五城市儿童的“零用钱”每人一年平均245元,收入低的城市,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反而更高。西安的儿童最“富有”,年“零用钱”高达349元;其次为成都,平均为324元;广州和北京分别为254和218元;上海的家长给孩子的“零用钱”最少,为195元。五大城市儿童“零用钱”总额相当可观。据统计,五市有0岁~12岁儿童441万人,按平均每人每年245元计算,全年零用钱总额超过10亿元。其中上海的总额最大,高达亿元;北京和西安均为亿元;成都和广州分别为亿元和亿元。
  家庭月收入决定儿童消费结构,相对于其他收入组家庭,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500元)用于孩子“零用钱”和“看病”方面的支出比例最高。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低收入家庭的孩子“零用钱”和“看病”方面的支出占到%和%,分别高出其他收入组家庭~个和~个百分点。中等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1~1750元之间)对孩子“食品”和“服装”方面的支出比例较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等收入家庭用于孩子“食品”和“服装”方面支出共占到%,分别高出其他收入组家庭~个百分点。家庭收入越高,越注重孩子的教育。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等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高于2500元)用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占儿童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最高;中高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751元~2500元和1001元~1750元)的比例分别为2%和%;中低收入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0元~1000元之间)和低收入家庭用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比例较低,分别为%和%。平均估算,人均月收入每增加100元,用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支出比例增加个百分点。家长文化程度影响孩子消费结构,城市家长的文化程度越低,越注重孩子的“吃”和“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初等文化程度的家长,用于孩子“食品”方面的投资占儿童消费总支出的%,分别高出中等文化程度和高等文化程度家长和个百分点;初等文化程度和中等文化程度家长用于“服装”方面的支出均为%,高出高等文化程度家长个百分点。

如何才能制造孩子的最大幸福(4)
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越注重孩子的“教育”和“娱乐”。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等文化程度的家长,用于孩子的“教育”投资占儿童消费总支出的%,分别高出中等文化程度和初等文化程度家长和个百分点;用于“娱乐”方面的支出占到%,分别高出中等文化程度和初等文化程度家长和个百分点。
  年龄段不同,孩子的花销也有差异。我国大城市3岁以下的婴幼儿在“食品”和“看病”方面的花费较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岁以下的婴幼儿在“食品”方面的花费占孩子总消费的%,分别高出4岁~6岁和7岁~12岁孩子和个百分点;用于“看病”的支出占%,分别高出4岁~6岁和7岁~12岁孩子和个百分点。
  4岁~6岁的儿童在“教育”和“娱乐”方面的花费较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4岁~6岁的儿童在“教育”方面的花费占孩子总消费的%,分别高出3岁以下和7岁~12岁孩子和个百分点;用于“娱乐”的占%,分别高出3岁以下和7岁~12岁孩子和个百分点。
  7岁~12岁儿童零用钱花费较大。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给7~12岁孩子的“零用钱”占孩子总消费支出的%,是4岁~6岁孩子的3倍以上,3岁以下的孩子则极少有“零用钱”。
  四、父母给孩子花钱的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们是舍得给孩子花钱的,上面的种种数据和事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为孩子花钱不是件坏事,但是,怎样花才算是合理、见效大,恐怕多数家长考虑得不多。为使给孩子的投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里,给出了如下一些投资范围:
  1。娱乐投资
  为婴幼儿期的孩子花钱,应首先考虑娱乐性。只要能使孩子心情愉快、玩得开心,钱就花得值。这包括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游乐场,以及看演出和旅游等。
  2。学校教育投资
  这是当前父母为孩子成长所花费的最大开支,对父母来说,也是意义重大的开支。通常来说,孩子从5、6岁进入幼儿园开始,父母就为孩子的学校教育进行投资了,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这里十多年的开支就是父母所花费的学校教育投资。
  3。智力投资
  给婴幼儿期的孩子买一些启迪型的玩具、识字画片,给稍大些的孩子购买图文并茂的知识智力类书刊,以及跳棋、象棋、地图、地球仪等。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购买有科教内容的音像制品。
  4。美育投资
  让孩子从小接受美的熏陶,给胎儿买胎教音乐磁带,给幼儿买电子琴。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天分可以给其买喜欢的乐器。经常带孩子参观绘画、雕塑、摄影等展览。
  5。体育投资
  为使孩子体质健康、身姿优美,可以购买与孩子年龄相适应的体育器械,如皮球、跳绳、羽毛球、拉力器、足球、篮球等。
  6。培养劳动技能的投资
  为从小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和劳动技能,可以给幼儿买小水桶、小铁铲等,可以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除了这些投资方式,还有其它一些方式,这里就不再一一举出。必须说明的是,学校教育投资和智力投资、美育投资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了家庭教育投资。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是选择潜力股(1)
一、父母把孩子当成“绩优股”来培养
  最近股市持续低迷,不少股票都被套牢了,股民显得比较郁闷,可股市的低迷丝毫没有影响那些立志把孩子培养成“绩优股”的家长。在他们眼里,孩子就是一只具有升值潜力的股票,往里投多少钱都不心疼。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幼儿园、好小学、好初中……现在家长们又开始四处活动了,甚至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入学机会。把自己辛苦积攒的血汗钱一瞬间送给了学校,不少家长一点都不觉得冤枉:“我这是看好孩子的升值潜力。”
  每年秋季开学时,不少家长都在为孩子能上个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而忙碌着。从半夜排队交钱上好幼儿园、委托亲戚朋友攻关中小学招生人士……为了能让孩子拥有进入名校的机会,家长们可谓用心良苦。于是,就有了上个好幼儿园要交赞助费3万元等不少传闻。
  一些不愿通过“走关系”或者明目张胆“购买”而获得入名校机会的家长,却暗暗通过投资培训发展孩子特长来敲开名校大门。“孩子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学习舞蹈,到现在上小学五年级,每年投资在2000元左右,期望孩子因此能上个好学校,将来能有个好工作,权当投资股票了。”有位家长这样说,“目前孩子正在学习的有芭蕾舞、中国画、奥数、英语、钢琴、京剧等,各种学费加上资料费、工具费等,每年的花费接近1万元。估计到小学毕业,总的花销也接近10万元了。”家长们把投资培训孩子特长叫“曲线上名校”。比起直接攻关,投资孩子培训的花费一点也不会少。
  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让这支“绩优股”迅速发展起来,很多父母让孩子出国留学。父母的想法是,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能享受到国外发达的教育服务,学习到很多在国内学不到的知识,而且将来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这对孩子来说,相当于多了一种谋生的技能了。但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到国外留学,从入学起到大学本科毕业,至少得给孩子准备100万元人民币。这是一般家庭很难承受的。但是家长们认为很值,他们认为,孩子将来留学回来至少找个好工作要容易些,好工作意味着高薪水。只要能找个高薪水的工作,这100万元或许一年就可以挣回来。这种投资还是相当的值。假如现在不做这个投资,孩子将来的生活如何还真说不清楚。
  上好幼儿园、好小学、好中学、好大学,顺着这条轨迹的发展目标是为了有工作,找工作是为了高薪水。这应该说是目前考生与家长普遍的选择定律。大多家长觉得,父母的教育投资就是想让孩子将来能有个好工作,没有什么好争议的,所以现在给他进行各种投资,从智力到身体,从课内学习到课外特长,不管花多少钱,目标都是不变的。
  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支出位列家庭支出的首位
  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父母把孩子的教育放在了第一位,因此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快速增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愿意花更多的钱投入学习和子女教育方面。这里我们以上海市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为例说明问题。
  据上海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2年,上海城市居民人均教育支出821元,比五年前增加446元,年均增长%,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从%上升到%。
  上海市统计局城市调查队对上海市区500户居民家庭的最新抽样调查表明,1990年,上海居民家庭人均教育费支出32元;1999年上升到463元。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市区居民家庭人均年教育消费支出为195元,比八十年代人均教育消费支出增长20多倍,年均增长%。教育消费,如今成为上海居民家庭投资的一个新热点。 。 想看书来

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是选择潜力股(2)
中小学阶段家庭需要为孩子投资多少?按照2001年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