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802部分

天朝之梦-第802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济世说话的时候,心中有些感慨——50平米的套内面积在后世差不多能安排出一套2室一厅,在上海、北京、香港这样的大都会,这样的房子是普通工薪阶层一辈子努力奋斗都买不起的……而在眼下的大明,却是人人都有资格用2年半的平均工资买入一套,而且还可以分期付款!要是让后世困于高房价的国人知道这个时空竟然有这么便宜的房子,真不知会做何感想?

“不过是间破房子……”朱国雄轻轻转着茶杯,说的话倒是轻描淡写。他是不敢相信类似的房产在另一个时空会价值两三百万。“而且也是百姓自己掏钱买的。算不得什么。”

朱济世点点头。“说的也是,有些东西只有想要而得不到才觉得宝贵,如果人人都唾手可得,谁也不会珍惜。”

朱国雄笑了笑,“本就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是些钢铁、洋灰、砖石而已。”

看来不仅是唾手可得的人们不知道珍惜,连随手给出去的大明皇帝也不知道这些房子的真实价值……从开始实行排屋政策的1860年代开始后150年,在整个大中华帝国。一共有超过3亿套住宅或宅地,就被政府随随便便低价卖给或分配给了民众!数百万亿的财富打了水漂,似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似的。

虽然这个时空大中华的房地产业并没有因为朱济世和他那些儿子们妄图永远维持反动统治的私心而消失,在几个大都会还一度繁荣过,但是整个产业和另一个时空的繁荣发展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的确也不值什么钱。”朱济世也点着头。对于拿下半个地球分给儿子们的朱济世而言,钱早就不算什么事儿啦,甚至对于另外半个地球的兴趣也不大,如何安安稳稳的把江山社稷传下去,才是朱济世和他那些当皇帝当国王的儿子们最关心的事情——眼下可是国际gc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的时代,赤旗已经飘扬在大西洋两岸。而大中华诸国又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帝国、王国,并非是后世对工农运动完全免疫的人民共和国。当权者如何敢在这样的世界大环境下去和老百姓计较几个小钱……呃。就算把应天府的房子炒到几万华元一个平米,每年卖地赚上10万个亿,对于朱济世和他的儿子们而言,也不过是个数字。万一逼出一场赤色革命,把自己送上断头台,可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只可惜光靠一间排屋已经买不来人心了!”朱国雄叹了一口气,“这一二十年,大明的农业在东华、北华、南华农产品的冲击下总归有些萧条。每年都有好几百万破产农人涌入城市……这些人最容易被人蛊惑和利用了。”

和早些年涌入城市的贫苦农户不一样,现在三钱不值俩钱把乡下的土地卖掉进城来讨生活的,都是原本的中上农家。原本都是有二十亩、三十亩土地,有些还是书香门第,有些甚至是早年从龙举兵的“功臣”(都是小兵啦)之后,在上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日子过得还算逍遥。现在进城当了无产阶级,心理落差自然不小,就是满腹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被社会党、民意党一煽动就成了大明工人运动的主力军了!

至于那些早年进城的贫下中农的后代,因为在大城市里面接受了较高水平的教育,或者继承了父辈开创的大大小小的事业,许多都上升成了中产阶级甚至是资产阶级,就算还是在当工人的,也大多是收入较高的技术工人——现在可不是依靠自动化设备和简单劳动就能生产出廉价工业品的时代,技术工人远比后世吃香。

而且,大中华帝国的工业化是从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末尾开始,完整的经历了整个二次产业革命,那些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工厂,那家不是把技术工人当个宝,将技术工人的培训当成事关工厂存亡的大事?因而那些技工都拥有不亚于白领的高工资,有些人甚至还拥有一丁点工厂股份,已经不算是苦哈哈的无产阶级了。

“过了这一关就好了。”朱济世顿了顿,又道,“这是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上的最后一道关口了,只要再熬个二三十年,一切就都安稳了……这些苦是必须要吃的。”

朱济世、朱国雄俩父子都没有提及实行农产品保护。因为现在冲击大明的农产品主要是来于东华、南华和北华。而这三国又是大明工业品的重要销售市场——大明工业,诸夏农业、矿业的产业布局,在大中华市场一体化的推动下,已经完全形成了。这不是用刺刀或是行政命令强制推动而来的,而是真正的市场选择的结果。

人口众多,各种工业资源也比较充足,大城市集中的大明汉地在完成了二次产业革命后所展现出来的生产力,是其余大中华诸国的工业很难对抗的。当然,这并不是说其余大中华诸国没有工业,而是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只有一些拥有明显资源成本优势的产业。

譬如东华的军火、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等行业依托资源或市场,才可以和大明本土的相关产业一较高低,至于其余的工业品,都是大明造的天下。

虽然在胡安的操纵下,东华政府一直很注重扶植工业。但是在大中华圈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下,工业资本总是会向成本最低而不是比较高的地方流动。无论胡安如何努力,他都没有办法和市场的力量竞争,除非把大中华市场给拆了。

而禁止北美的农产品输入大明冲击大明市场就是拆台的方式——哪怕东华、北华不采取任何对抗的措施,也会因为无法通过农产品获取足够的华元而减少输入大明工业品的数量。当然,大明的农民会因为农产品价格提高而获得强的购买力,以填补东华、北华市场缩水给大明工业带来的损失。同样的,东华、北华的农产品失去市场后,农业生产也会大大下降,大量的农业人口就会进入城市变成廉价劳动力,从而降低北美工业生产的成本。

这样,北美和大明本土就会变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而失去了相互依存的统一市场后,北美和大明本土就会日渐离心。

朱国雄端起茶碗,喝了口茶水,慢慢的说道“儿臣知道的,大中华必须要有统一的市场,否则早晚会分崩离析。”

他可不想让北华、东华发展出自己的工业体系。没有强大的工业,朱胡安再会用兵也不可能挑战大明。而且靠出售农产品和资源就能过上好日子的东华人、北华人也不会跟着胡安去对抗大明。

“知道就好。”朱济世端起茶盏,喝了口茶水,慢慢的问道,“皇儿,我大中华大概还有2、30年才能大安,想来涅恰耶夫和左尔格之流不会给我们那么久吧?”

“还有德皇威廉二世,”朱国雄皱着眉头补充,“威廉二世是不得不战了!”

“不得不战?”

“这几年德国的工业已经出现了过剩,波兰联合王国和瑞典联合王国的市场已经消化不了德国庞大的工业品产量了。而且俄国(斯拉夫联盟)的工业化初步完成,对德国工业品的需求也在减少。恩格斯先生生前设计的国际贸易规则,现在已经无法满足德国的需要了。而要改变德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不利地位只有发动战争!”

这个时代的国际贸易规则明面上是“易货贸易”,实际上则是几个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区之间的贸易平衡——大中华是一个,罗马和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再加上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小国是一个;德英波共君联盟、瑞典联合王国、丹麦和斯拉夫联盟算一个。另外,还有奥地利帝国、土耳其帝国、印度帝国这三个不大不小的独立市场,也都和三大自由贸易圈签订了易货贸易协定。

也就是说,各个自由贸易圈都是相对封闭而且自给自足的市场,圈外的商品很难进入……除非发动战争!(未完待续。。)

322 14491612882834

第1539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美国、俄国、德国会勾结在一起?”朱济世扬了扬眉,这是美苏德三国轴心?看上去很可怕啊!不过他表面上还是非常平静,“会不会再加上胡安?”

朱国雄摇摇头,“现在的形势对墨西哥王有利,他是不会那么沉不住气的,除非拿破仑四世要动他在墨西哥的基业。”

朱胡安虽然死了母亲,但同时也去除了羁绊,可以完全将墨西哥王国的控制在手里了。而控制了墨西哥,就是控制了罗马西帝国大部分的工业和军事实力——这可不是历史上那个乱哄哄的墨西哥,而是站在失败的美国的肩膀上的工业化墨西哥!

另外,胡安在东华的影响力依旧。只要他下了决心,随时可以让东华王国再一次投入战争——无论大明皇帝朱国雄是否支持!

和正在承受工业化最后阵痛的大明不同,东华王国这个“天选之国”的条件实在太优越了——除了有一个不死心的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当邻居。所以在过去20多年里,东华王国发展的相当成功。

得益于战前和战时的宣传,整个大明的资本对于“天选之国”的热情极高。在战争结束后不久,东华王国就迎来了一轮又一轮的投资还有移民热潮——虽然东华王国还面临着第三次战争甚至是第四次战争。但是坚信大中华帝国霸权不可动摇的投资者还是很有一些,未来的战争在他们看来,更多的是投资机会。而不是风险。

至于大明国内的破产农民——如果他们不甘沦为大明的城市贫民。北美辽阔而富庶的大平原就是他们最好的去向。相比之下。干旱的南华更适合发展畜牧业而非农业,可以承载的人口远远少于东华。

在资本、人口和市场都不匮乏的情况下,东华这个天选之国只用了几年时间就走出了战后的困难时期,在战争结束后10年就重新成为大中华帝国之下人均收入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和北华、南华、新日本并列!而在内燃机的时代全面到来之后,德州和加州的大油田又再一次为东华经济的起飞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各种和石油开采、加工、运输相关的行业,在不到10年时间,就奇迹般的在东华的国土上发展起来了。到了现在。东华的工业门类虽然比较单一,集中于钢铁、石化、冶金、军工几个重工业领域,但是整体规模已经和邻国墨西哥不相上下。

如果东华和墨西哥在未来的战争中联手,拿破仑四世连一丝赢面都没有!这个波拿巴王朝的掌门人如果脑子不糊涂的话,多半只能用优容怀柔的办法稳住胡安……

“父皇,拿破仑四世昨天晚上和多蒙托维奇公爵密谈了半个晚上,他愿意保证墨西哥王对墨西哥的权益,同时还愿意将古巴和牙买加划入墨西哥。”

朱国雄看着父亲,说出了他的密使多蒙托维奇公爵和拿破仑四世在凡尔赛宫密谈的结果——这个多蒙托维奇公爵是西伯利亚王国驻巴黎的大使,本来和朱国雄没有太多交集。不该成为他的密使。

但是这位西伯利亚王国公爵有一位极漂亮而且颇有才华的女儿名叫亚历山德拉。米哈伊诺娃的,原先是亚历山德拉女王的侍女。在女王嫁给朱邦安之后,被朱邦安“献给”了老爹朱国雄当了选侍,而且还颇为得宠。这就一下拉近了朱国雄和多蒙托维奇公爵的关系……有些不方便由大明大使出面去和拿破仑四世讨论的话题,就由这位多蒙托维奇公爵出面试探了。

“多蒙托维奇公爵还报告了一件事情,霍恩洛厄亲王秘密访问了巴黎。”

霍恩洛厄亲王的全称是克洛德维希?卡尔?维克托,霍恩洛厄希灵斯菲斯特,是霍恩洛厄王室的成员。还曾经担任过巴伐利亚王国的首席大臣,目前则官拜德意志帝国宰相,是俾斯麦的继任者。

“德国宰相秘访巴黎……多蒙托维奇公爵还能打听到那么秘密的事情?”朱济世淡淡地道。

“应该是拿破仑四世想让多蒙托维奇知道的,”朱国雄想了想,又道,“看来德国对罗马表示了支持。”

在过去的20年,德意志帝国和罗马帝国之间的暗斗固然没有停止过,但是在表面上,特别是在面对大中华帝国的时候,这两国却是始终保持一致的。就像后世中国、俄国对待美国一样。当然,德国和罗马之间的矛盾并不比它们同大中华之间的矛盾小多少。罗马认为自己是西方世界的领袖,和大明在东方的地位一样。可德意志帝国却不会自认为是西方的东华,而是跃跃欲试想取罗马而代之。

另外,眼下原子弹这种超级大杀器还没有出现,那位提出相对论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还在应天济世大学念书呢。而在没有核威慑的情况下,后发的德意志帝国完全可以通过一场战争取代罗马的地位,同时夺取罗马在非洲的殖民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工业已经出现了过剩的苗头,而且随着石油时代的来临,缺乏石油已经成了德国工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因而德意志帝国走向扩张已经在所难免!现在不确定的就是德意志帝国的扩张方向会在何方?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国是想让罗马领头和我们在美洲对抗!如果罗马取胜,德国就会向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扩张。如果我们在美洲取胜,德国就会取代罗马成为西方世界的领袖,非洲自然是他们的地盘。”

朱国雄顿了下,分析道,“不过拿破仑四世也不傻,他想和我们联手压制……压制胡安,避免罗马帝国陷入分裂。”

说着话,朱国雄的目光在朱济世脸上轻轻扫过。如果没有“胡安问题”,现在的世界大概会平静许多。罗马帝国的团结应该可以再维持上几十年,而且大中华和罗马也不会有多少利益冲突。只要大中华和罗马保持友好合作,世界的和平就能一直维持下去。

“朕会去和胡安说的。”朱济世点了点头,沉吟着说,“马蒂尔德虽然不在了,但是朕还在……只要朕在一日,东华和墨西哥就不会联合起来对抗罗马。”

看了眼白发苍苍的老父,朱国雄在心里微微叹了口气——朱济世还能在世多少年?10年问题不大,20年……恐怕是指望不上了!

“能拖10年也是好的。”朱济世瞧了眼儿子,“你就好好用这10年稳住大明内部吧……但是10年之后呢?你想怎么安排美洲的未来?”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朱国雄的目光中流露出凝重的神色,“父皇……北美的第三次大战将是美利坚社会主义合众国的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