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778部分

天朝之梦-第778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飞蝗。又不知道要波及多少土地和人口了。

而美英方面又相继爆发了革命!这对已经取得战争胜利的大明来说。其实不是什么好消息。革命意味着这两个被大明打败的国家被“清盘重组”了。而且现在发生的革命还不是单纯的共和革命。而是由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发动的社会革命!

济世大学毕业,对于西方政治、经济、法律了如指掌的潘祖荫,当然知道这种社会革命将会给美英两国的社会、政治形态带去多大的变化和震荡,更清楚这种革命一旦传染开来,会对整个白人世界带来多大的变乱,会给大中华帝国带来多大的威胁他可是知道“世界革命”这个词儿的,一旦社会革命席卷西方,很有可能会缔造出一个无比庞大的西方社会主义阵营……

而且。他还深深担心这种社会革命的思潮会在将来什么时候传播到大中华帝国……

“潘卿。”

“臣在。”

只是在御前会议上,潘祖荫将自己的担忧深深的掩藏起来,表露在外的,还是一名处变不惊、成竹在胸的内阁首辅的模样。

御座上的大明天子也是一副同样的表情,似乎从未将正在席卷欧美的赤潮放在心上,“晋冀鲁豫四省大旱已经有数月之久,秋收已经无望。今天四省又有十几分请求朝廷赈灾的奏章,不知潘卿看了没有?”

朱国雄首先提起了四省旱灾。这次的旱灾规模很大,几乎是20年来最大的一次历史上的这场大旱灾会一直持续到1879年,在满清山西巡抚曾国荃的奏章中留下了“赤地千里。山童川竭,树死土焦”和“夏秋不收。宿麦未种,树皮草根食尽,父子相食,人死十之”等记载。

不过对现在的大明朝廷来说,这样的大灾却根本不是什么问题,甚至还是好事情。

潘祖荫道“自复兴以来,赈灾多用移民之法。四省富裕之农,户户皆有数年之积粟,无需朝廷赈济,只需免除宣武元年田赋即可,而小户贫农之家,守十余亩单薄之田,本就难以维持,如今正好补贴川资,助其移民。”

经过二十多年不间断的鼓励移民和城市化政策,如今大明本土的人口分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总人口接近6亿,但是汉地18省的人口却不到4。1亿了,其中还有超过1。3亿人生活在城市或城镇之中。汉地的城市(镇)化率已经接近了32%。

而另外的1。9亿大明公民,则迁居到了东北六省,兰芳四省,交州二省,西域五省(北疆、南疆、七河、青海、),南北蒙古六省和西伯利亚省、海峡省、夏威夷省等地去了,还有一些居住到了大明之外的中华诸国。

其中又以东北六省人口最多,截止光复29年,已经超过了9000万,其次是兰芳和交州的六个省,人口也超过了3500万。南北蒙古六省的人口加起来约有1800万,西域五省的人口之合超过1700万,西伯利亚、海峡省和夏威夷三地的人口总和也超过了500万。

另外,还有近2500万大明公民生活在大明以外的大中华诸国。大中华诸国的公民一直拥有自由迁移的权力,国籍也可以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转换。但是更换国籍却涉及到相应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土地分配和兵役。于是就有不少从事工商业或担任教师的大明公民以侨民的身份在大中华诸国生活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为了免费的土地和住房去承担兵役的,而且也不是每个大中华诸国都有那么多富裕的土地可以分配的。此外,目前居住在澳大利亚和原先南洋诸岛的几百万大明公民也没有更换他们的国籍。

而在持续不断的人口外迁和城市化的双重作用之下,大明汉地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也比30年前增加了不少,达到了人均4。3亩左右。因此贫下中农的标准也相应在提高。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晋冀鲁豫四省,五口之农户,自有土地不超过15亩的都算是贫农。拥有土地在15亩到50亩之间的算是中农。拥有土地50亩到100亩的才算是富农。有田百亩以上的是农场主。至于传统靠出租土地牟利的地主和租用小块土地以聊生的佃农,几乎已经绝迹。

不过人均耕地较多并不等于大明农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由于东北、西域、蒙古、交州、暹罗、婆罗洲甚至是东华、西华农牧业的大开发和汉地“百亩农场”的兴起,大明汉地的粮食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而且还时不时来场天灾。对于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成本又高的小农而言,破产失地只是早晚的事情这样的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朱济世侵略扩张政策的一个恶果!

大中华帝国的出现,造成汉地、朝鲜和日本的小农经济直接面对来自新大陆、中南半岛、大明东北、蒙古、中亚和西伯利亚的大农场、大牧场的激烈竞争。而且大明、日本和朝鲜三国政府,又不采取任何扶植小农的政策,反而鼓励土地集中经营。这样就更加加剧了小农的困难。每一次自然灾害的背后,都是无数小农的眼泪,这一次四省旱灾也不例外。而大明朝廷采取的政策,仍然是“助其移民”。

“潘卿,如今东北、西域、兰芳、交州等地人口日益绵密,已非30年前可比。”大明皇帝朱国雄说着又皱起眉头,“还有肥沃土地安置移民吗?若让他们远渡重洋,只怕……会水土不服吧?”

水土不服是有药医治的,添加了h洛因的万忧解就是专治水土不服的。不过东华、北华、南华的人口大幅增长,却是无药可医的!现在北美战事已经基本平息,东华王国的疆域也基本确定下来。关于东华国土、资源的各种数据也送到了朱国雄的案头……光是一个可耕种土地的面积就不小于大明汉地和东北之和!而可耕地多,也就意味着可以养活的人口也多!虽然朱国雄没有消灭东华接管北美地盘的想法,但也不意味着他不想限制东华的发展。

“可助四省灾民移民南华、北华和南洋诸夏之国,以免其留在国中生变。”潘祖荫当然知道朱国雄的心思,立即接口说道。“南华、北华、南洋诸国的华人数量太少,不足以镇压蛮夷,必须加快移民,方能使之永为中华之土。今后国内凡有灾民、贫户,皆可鼓励其移民南华、北华和南洋诸国,囚犯罪徒也可流放南华、北华。”

“如此……也可。”朱国雄思索了下,还是点了点头。现在需要遏制的是东华,其余大中华诸国是不会对大明构成威胁的。

潘祖荫接着又道“皇上,欧洲传来消息,伦敦发生革命,英王爱德华七世和王室、内阁要员已经离开伦敦,往海上暂避了。”

“哦,知道了。”朱国雄眉头仍然没有展开,“先是美国,现在又是英国,下一个不知道是谁了?”

“很可能是俄国!”潘祖荫道,“俄国杜马选举结果已经揭晓,俄国社会党、俄国社会革命党取得大胜……此二党和民意党实为一体!而且都在杜马选举时喊出了没收地主土地,实行土地国有,公社无偿使用的口号!”

“没收土地……俄国这次恐有大难了!”朱国雄摇摇头,“美国、英国大概也会采取同样的国策吧?美英俄三国这下算是同气连枝了,而且这些社会主义革命党讲究的是一个国际主义,将来恐怕会波及到大中华帝国,我中华需要谨慎对待了。”(未完待续……)

。。。

33 14291311978124

第1501章 最危险的敌人



“西方的社会主义暂时传不过来。美英俄三国的大乱还没有结束,元气又在这场大战中伤透了,而且还有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威胁,他们没有胆子连我们都得罪了。”

傍晚时分,处理完朝政的朱国雄到了温泉宫,和父亲朱济世讨论如今天下的时局。

“美英俄三国的底子不差,只要采取如波兰一样的办法治理,十年可以生聚,十年可以恢复国力,二十年后又是三大列强,而且同气连枝,恐怕不好对付。”

且不说俄国怎么样,美英两国都是工业强国,战前的工业总产值和大明相当。现在虽然元气大伤,但是底子还在,只要恢复上二十年,未必不能再度雄起。

“不好对付也是拿破仑四世和俾斯麦头疼,最多再加上胡安和马蒂尔德。”

“现在就怕革命波及到罗马和德意志,美英俄三国都是因为战败而闹到现在这一步的,如果我们将来和罗马帝国打起来,恐怕……再打出一个社会主义罗马!”

“社会主义罗马?哈哈,这倒有趣。不过也不得不防……好在马蒂尔德还在,她是知道轻重的,不会让拿破仑四世轻易打仗。”

“那罗马怎么办?罗马帝国总是太大了些,父皇有什么打算吗?”

“不能打……这是肯定的!打败罗马不难,但是就怕把新旧法兰西和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都打成社会主义!”朱济世苦笑一声,“世界大战还能打出社会主义……早知道这样就不支持国际工人协会了!”

“其实这样也好,美英俄要是都搞成社会主义。拿破仑四世就和他们走不到一起了。西方至少有两个阵营。咱们可以从中渔利。”朱国雄当然不知道历史上的国际g运是何等风云激荡,更不知道他所在的应天帝都在历史上的1949年也成了赤旗的天下,所以还抱着隔山观虎斗的心思。

朱济世摇摇头,如果他知道有现在的局面,他照样会支持国际工人协会。但是现在面对美英俄三个社会主义国家,他却不敢掉以轻心还好社会主义美国只占有美利坚合众国的一小部分,否则试看将来寰球,恐怕真的是赤旗天下了。

“对美英俄三国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如果只是一个俄国还好。现在又多了美英……雄儿,你一定要分清楚谁才是最危险的敌人。罗马帝国对我们而言,不过是称霸世界的一个障碍,罗马帝国想要的不过是把地中海变成内湖,再加上称霸非洲、南美,顶多在北美分一杯羹。”朱济世深吸口气,“而美英俄三个社会主义国家将来的目标是全世界!”

朱国雄听了父亲的话,微微一愣,“什么?全世界?美英俄都这样了,还想征服世界?”

朱济世没有即时回答。“我们和罗马帝国没有必要再翻脸了,他们横竖整合不了西方世界……光是美国和俄国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就够罗马喝一壶的。现在又多一个英国。拿破仑四世现在还没有意识到英国革命可能带来的后果,还在幻想让英国人发泄上几个月再借着爱德华七世的名义去平定英伦。他这一犹豫,麻烦可就大了。”

其实拿破仑四世不犹豫的麻烦也不小,英国怎么也是3000万人口的欧洲大国,想要占领下来起码出兵几十万。而且英国早就是民族国家了,不是轻易能整合进罗马帝国的如果拿破仑四世硬要这么干就得替崩溃的英国经济埋单!之前为了整合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经济小国”进罗马东帝国,拿破仑四世已经拿出了30亿金法郎的经济援助。如果换成英国这个经济崩溃中欧洲第一工业强国,300亿金法郎的援助都不一定够。

“拿破仑四世还有两个麻烦,墨西哥和南美洲。”朱国雄沉吟着,“一旦他发现英国的乱子难以平定,很可能会知难而退,反正英国关起门来乱对罗马也没多大坏处。”

当然,拿破仑四世也未必会一无所获,比如可以出兵拿下一直有分离倾向,经济规模又较小,且信仰罗马公教的爱尔兰。罗马帝国的国教也是公教,拿破仑四世还牢牢控制着罗马公教教宗,完全可以让教宗授予自己爱尔兰领主的头衔,就如同1155年时,教宗阿德里安四世授予英王亨利二世“爱尔兰领主”称号一样这是英格兰征服爱尔兰的法理依据,不过英格兰人花了700多年也没有把爱尔兰人变成他们的一员,真是有些让人匪夷所思。

另外,大英帝国在非洲的地盘也有可能被罗马帝国收入囊中,其中就包括德兰士瓦的黄金!

“而且英国失去爱尔兰和非洲殖民地是肯定的……父皇,您看有没有必要拿下马达加斯加的宗主权?”

“这个……你看着办吧,如果有余力的话不妨拿下,不过也不要投入太多。我们的大中华帝国已经够大了,将来要考虑的还是治理。要是治理不好,早晚让国际工人协会乘虚而入!”

朱国雄沉默一下,忽然问“父皇,要不要查封了社会党?”

“这倒用不着,”朱济世摇摇头,“我们能封了合法的社会党,却封不了非法的民意党。而且……我们不能不承认,劳工阶级作为一个政治势力已经在国际上崛起了!”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还是要压制和安抚并用,对于民意党那样的激进派,必须要坚决打击!对于社会党那样的温和派,要允许他们参与政治。另外……对劳工和农民的生活也要关心。”

“劳工还好说,有《排屋条例》可以施惠,可是农民……”

“还是要促进土地集中,鼓励百亩农场!多余的人口鼓励他们进城和移民!雄儿,你不会真的担心东华的人口超过大明吧?”

“儿臣不担心。”

“其实也不必担心,因为东华的土地再多,靠一人几十亩的授田能再吸引两三千万移民也就顶天了。 将来真正能聚集人口的,还是大城市的工商业。产业革命兴起以来,只有农村的人口向大城市聚集,少有大城市的人口上山下乡。只要大明的工商能够大兴,人口、经济领袖中华是毫无困难的。而东华、北华、西华以及其余诸夏国的农业、矿业和部分工业,不过是服务于大明工商业而已。所以现在大明移民前往四华诸夏,开发四华诸夏,就是为将来的大明工商服务。”

“儿臣明白。”

……

东安城北,就在江水之滨。是一片片望不到边的麦海。田中的麦子已经长得老高,一片片浓浓的绿色,犹如一幅幅绿色的地毯。

朱胡安带着人、骑着马,自田边巡视而过。夏日炎炎,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但满目的苍翠却让他掩不住嘴角的笑意,“长得不错啊……”

“大王,这里的麦子都是河东州的驻军驱使白人俘虏种下的,有上百万亩之多,看眼下的收成,到秋天足可以收到一百五十万石了。”

跟在朱胡安身后说话,是新近从明军退役,转任河东州州长的唐景嵩。唐景嵩是广西人,大明皇家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毕业,在大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