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436部分

天朝之梦-第436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刘宗英看着他们的双眼。则是闪闪发光,像极了正在注视着一群绵羊正准备一口将它们吞下肚子的猛虎!

……

外兴安城。

天色凄暗阴湿,一上午都在下雨,到了下午,雨虽停了,仍然乌云密布,见不到太阳。这样的天气说明,外东北的寒冬就要来临了。因为天气不好,已经穿上六品官服的刘宗贤没有领到任务,而是一头钻进了北兴安城北门边上的小酒馆。想用刚刚领到的俸禄把自己灌醉。酒馆里面有几个女人四下转悠着“兜生意”,陪酒陪睡都行!她们都是被俘的旗人女子。她们的男人多半已经殉了祖宗江山,而她们还要在绝望和屈辱中活下去,为了自己和孩子的食物而卖身……

酒馆的大厅里面挤满了人,大部分是怨声载道的红袍子。在北兴安服役的军人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四十亩功勋田还有没月五块钱的菜金和各种各样丰厚的奖励,让他们对大明王朝忠心耿耿。另外驻扎北兴安城的军人们正在紧张备战——他们将在冬天到来以后出击清剿老林子里的鞑子和毛子!

刘宗贤已经喝得醉醺醺了,他和一个山西来的红袍子坐在一块儿,一杯杯喝着东北这里特产的烧刀子一边说着各种各样的牢骚话。他们怎么都是读圣贤书的,对于皇帝老子穷兵黩武对外扩张,在心底里面是不认同的。天下刚刚大乱过一场,正是应该与民休息的时候,可是当今天子却偏偏好大喜功,以百万大军出击俄罗斯,又强使汉地平民迁徙边境,所作所为,都快赶上汉武帝和隋炀帝了……

刘宗贤发着感慨,“太苦啦,老百姓太苦啦!比起伪清那会儿都不如!那个时候还可以安安稳稳当个顺民,哪里像现在这样被人赶来撵去的,真是比狗还不如!”

那个山西官员哈哈一笑,“比狗还不如可未必!刘兄,你别看那些民人被押过来的时候个个都是老老实实的顺民,可只要在东北这个地方呆上两年还没死,可就都把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咱们这些红袍子都不在他们眼里了……”

“哈哈哈,阎兄真是会开玩笑,民就是民,到哪儿都是怕官的!”

“玩笑?老刘,你在外兴安再呆上半年就明白了。”

“半年?怎么可能?11月份就能离开了。”

“他们是不是扣着你押送移民的路费,说是11月份再结清?”

“是啊,你怎么知道?”

“因为3月份的时候他们和我说6月份结帐的,你看我不是呆到现在了?”

“啊!”

就在刘宗贤张着个大嘴一脸惊诧模样的时候,一个穿着毛皮衣服的老百姓走了进来,还扛着两头不知道是什么动物的尸体。这个老百姓似乎对一屋子的红袍子熟视无睹,径直走到酒店掌柜面前,把肩膀上的动物尸体往台子上一丢。

“老板,收不收野味儿?”竟然是女声,还带着些川音。

“收,收的,您等着,我这就给您钱。”掌柜的声音客客气气。

“再给我来壶好酒,两个小菜。”说着话,那人就大摇大摆走到刘宗贤所在桌子旁坐了下来。刘宗贤的脸色已经阴下来了,虽然宪法上面规定臣民平等,但是一个“短衫子”什么时候可以和“红袍子”平起平坐了?还有一点规矩吗?

“掌柜的,掌柜的,把这个不懂规矩的小娘们给我轰出去!”借着酒劲儿,刘宗贤刘大老爷猛地一拍桌子恼了起来。他恼得很有道理,别说他现在有六品官身,就是之前的九品芝麻官,堂堂的安仁镇副镇长,也不是寻常小老百姓可以与之平起平坐的。况且,这一屋子正在喝酒取乐的,全都是红袍子!这个脾气别说在眼下资产阶级专政的反动大明,就是在日后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民国家也是发得有理。人人平等是不错,但是上下还是要分的。

那女子似乎愣了一下,抬头望着刘宗贤。刘宗贤也看着她,这是一个相当丑陋的女人。皮肤很黑,三角眼,鼻子有点塌,脸型也不好看,是个倒三角。刘宗贤觉得对方有点脸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见过,可就是想不起来。两人就这样看着,那掌柜的却没有奉命轰人,只是满脸堆笑着将几块银元恭敬地递给了那女子。

“掌柜的,听见没有,快轰走!”刘宗贤又吼了一声。

掌柜陪笑着道“老爷,这位姑娘是庄子上的。”他伸出手,冲着那女子背着的用兽皮包裹着的木棍样的东西一指。如果刘宗贤在黑龙江南边集体农庄集中的地方呆过几个月,他就会知道,兽皮包裹着的是一把贝色麦洋枪。

“庄子?什么庄子?”

“集体农庄!”那女子冷冷地道,然后又将一个暗红色的圆形包裹放在桌子上,一股血腥味顿时弥漫开来了。

“什么东西?”刘宗贤问道。这时候他身边的山西人还有那掌柜的脸色都变了,看着那女子的目光中全是敬畏。

那女子轻轻打开了包袱皮,里面是一颗人头,金黄色的头发,金黄色的胡子,这是一个毛子的头!

刘宗贤不是第一次见到死人头了,但还是被这一幕给吓掉了半条魂,大声喊叫着想要逃走,结果脚下不稳竟然摔了个狗啃泥。酒馆里爆发出一阵哄笑,所有的红袍子都被刘宗贤的反应给逗乐了,有几个还笑得前仰后扑,就是没有人出来替他说话。刘宗贤抱着脑袋从酒馆里面冲了出去。这个北兴安真是太可怕了,怎么动不动就能看到和脖子分了家的脑袋啊!这叫人怎么呆得下去啊……(未完待续。。)

910 1445108995037

第850章 杨乐儿 狂求月票



月光照在北兴安城高大的城墙上,附近的树林黑压压一片,虽然已经入夜,但北兴安城内依然在忙着将刚刚运到的粮食堆进仓库。因为北兴安总督李文茂亲自督阵,一干红袍子也不得不打起精神指挥着各自的手下忙活起来了。

“听说你被个姑娘吓着了?”大久保利通对刘宗贤说道。北兴安城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刘宗贤在酒馆里的糗事已经在一干六品七品的红袍子中传了遍。

“怪我不好,没有和你说清楚,那些在集体农庄里面呆了两年的庄员都不是驯服的绵羊了。”

“那是毛子啊,就被一个姑娘家的杀掉了?”刘宗贤手里拿着个账本,站在个仓库门口,一边点着入库米粮的数目,一边心有余悸地道。“听那个女人的口音好像是四川的,川人什么时候凶成这样啦!”在安仁镇,他见到的都是在他和他二哥面前唯唯诺诺,连大气都不敢出的川人。他猜想,那个女人肯定是四川山里面的土匪婆,被官府捉了流放到东北来的。

“那个女人叫杨乐儿,和你是同乡,都是四川大邑县安仁镇的。她有老爹挺有名的,就是前一阵被宣传成英雄的杨老白。”

大久保利通把他从别人那里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刘宗贤。

“什么?她是杨乐儿?怎么凶成这样,连毛子都敢杀啦……”刘宗贤猛地一抬头,难以置信地看着大久保利通。他打小就认识杨老白的这个丑闺女,连见个生人都害怕。小时候没少被他们几个调皮捣蛋的刘家少爷欺负。

“毛子……我也杀过啊。不是很难的。呃,用洋枪杀不难的。”

“不难?”刘宗贤无语。

大久保利通道“习惯就好,第一次杀人是有点难,杀多了就是这么回事儿。”

刘宗贤的脑袋上冷汗直冒,“杀多了……难道她不是第一次杀人?”

“应该不是,她所在的寨子过去两年都是和俄国人对峙的第一线,经常发生冲突,我估计她手上总有三五条人命。要不然她也不会被派出来给北兴安送粮食了。”

原来今天晚上搬进仓库的粮食是杨乐儿等人从黑龙江南岸用马车拉过来的。虽然有护送的军队,但是杨乐儿等人在车队遭遇俄军伏击的时候还是参加了战斗。由于之前参加过战斗,而且还兼职打猎,所以这些集体农庄的庄员都是神枪手,杨乐儿也不例外,在混战中的表现居然比护送他们的明军还好。杨乐儿也打死了一个毛子军官,还亲手割了脑袋,带到北兴安城来换钱——那些明军可不敢抢她的功劳,因为《钦定大明宪法》上规定了官民平等。这样的规定在关内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在东北。却是实实在在的。

杨乐儿这个时候正在一间暖和干净的屋子里面数着金币,一枚枚数得很仔细。还不时用牙齿轻轻咬上一口。这些金币大部分是属于集体农庄的卖粮所得,因为和她一起来的庄户大多太喜欢喝酒,搞不好会把金币弄丢了,所以就由她来保管。其中有5枚是属于她个人的,是用那颗俄国脑袋换来的。她取出一个绣着花的钱袋子,里面已经装了15枚金币,她又放了另外5枚进去——这些金币都是用敌人的脑袋换来的!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她一直随身携带着这些“带血”的金子。

这时屋子的门被推开了,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头子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个托盘,上面是些饭菜,有一碗米饭,加上三菜一汤。

“刘叔,我已经吃过了。”杨乐儿已经数完了所有的金币,将它们全都放进了另一个袋子。

“再多吃点吧,明天又要风餐露宿了。”

“明天?不多歇几天?”

“总督衙门让我们明天再送一批粮食去大北城。”

“去大北城?现在吗?”杨乐儿有些吃惊地望着刘叔。“他们为什么不早点把粮食运过去?”

“这个我也不知道。”刘叔摇摇头。顿了一下,转了个话题道“乐儿,要不你招个女婿吧,你哥哥恐怕……”

“我哥一定能娶上媳妇的,不行就去买一个!我们已经存了1000块,老头子的抚恤金有1000块,什么样的媳妇买不来?”

“可是你哥……”刘叔苦笑着摇摇头。杨家现在就是两兄妹相依为命,这杨乐儿也没有别的念想,就是想给她的傻哥哥找个媳妇。可是他哥哥那个傻样,知道媳妇是干什么的吗?

“什么?让我带人运粮食去大北城?”

刘宗贤一直忙活到后半夜才回到自己的临时住所,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大久保利通就送来了上面的命令。

“真是把人当牲口使啊!”刘宗贤叹了口气。

“这次恐怕不仅仅是当牲口!”大久保的脸色有些凝重。

“怎么啦?”

“可能是当诱饵吧?”

“诱饵?”刘宗贤抽了口气,“去引老林子里的毛子和鞑子?”

“没错。”大久保利通点了点头“因为三个月前已经向大北城运过一次粮食了,足够那个的一个团个几千移民吃到明年夏天了。”

刘宗贤看了看大久保,“不,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大久保耸了耸肩,摸出一把柯尔特手枪放在桌子上,“这个给你防身用,如果不会使用的话就在路上找个人学学吧。”

……

大明光复7年10月末,北京香山,漫山遍野的黄栌树叶红得象火焰一样,向人们预示着深秋时节已经到来。就在外兴安岭脚下的明军正酝酿着今年最后一场大战的时候,朱济世刚刚视察完北京周围的几个桑树种植园,回到了香山静宜园。这个冬天,他准备在香山度过。就在他抵达香山后的次日,又有消息从朝鲜传来。李昰应撤了崔济愚的领议政一职,任命全州李氏出身的李宜翼担任领议政,李世辅、李邦玄担任左右议政,李景夏担任兵曹判书。形成了全州李氏独裁政权的局面。

“崔济愚怎么样?有没有被杀?”朱济世淡淡地问道。

锦衣卫中负责朝鲜情报的一个佥事恭谨地回答“没有这方面的消息,可能只是幽禁吧。”

“何苦如此?难道李昰应还真想在朝鲜国王的位子上长久坐下去?”

“还是因为平分土地的问题,崔济愚想在他们失败之前完成平分朝鲜土地之事,而李昰应坚决反对。”

“崔济愚还真是执着啊!”朱济世没有再问,挥了挥手让那人告退。他是认识崔济愚的,自然知道这是个非常固执的家伙,或者说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在朝鲜做乱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自己做国王,而是为了废除两班特权、平分朝鲜土地和排斥洋夷倭寇。前两者可以说和自己目标有些一致,现在居然走到了自己的对立面,看来自己对朝鲜问题还是太过忽视了。

“皇上,可否试着招降崔济愚?”一旁的罗泽南突然建议道。

“招降?”朱济世苦笑,“此人是可以招降的吗?”

罗泽南笑道“或者不能,不过臣觉得此人提出的观点和皇上不谋而合,如果皇上在宣布废除两班特权,实行诸班平等和平分朝廷土地的同时,放出谣言说崔济愚是皇上的人……那李昰应没准会杀了崔济愚!而崔济愚一死,东学党和李朝余孽的同盟就会瓦解,朝鲜就容易平定了。”

“李昰应能相信?”

罗泽南笑道“李昰应不信没有关系,但是全州诸李一定对崔济愚恨之入骨!”

“你确定?”

罗泽南淡淡道“臣是以己度人而已。”(未完待续。。)

910 1943318998299

第851章 要做底牌 狂求月票



吱呀一声,平壤城内一所重兵把守的监牢大门被轻轻打开。

牢房里面蜷曲着的一个人一下被惊动,阳光从门口射进来,他眯着眼睛,一手遮光,同时在尽力的朝门口张望,想看清楚进来的是什么人。

这个犯人,自然是不久之前还高居朝鲜李朝的领议政之位的东学党领袖崔济愚了。而出现在门口的也不是别人,正是他的盟友李朝国王李昰应,这位国王今天龙袍金冠,还在龙袍之外穿了皮甲,显得精神抖擞。几名头戴小战笠,身着快子衣,肩扛滑膛枪的朝鲜士兵紧紧的跟在他身后。这些士兵属于一支名为“别抄军”的半新式军队,“别抄”之名来源于几百年前的朝鲜崔氏政权的“三别抄军”。三别抄军是朝鲜历史上的一支精锐之军,曾经顽固地坚持对抗蒙古的政策,最后被蒙古人剿灭。现在李昰应用“别抄”之名来命名自己的亲军,大概也是想到了他自己最终也难道被大明剿灭的命运吧? 

崔济愚看到来人是李昰应,就一动不动继续躺着。李昰应笑道“崔先生,好兴致啊!明寇将至,朝鲜将亡,三千里江山很快就要血流成河了,而先生还能袒腹高卧,本王佩服!”

崔济愚哼了一声,他用手指着王李昰应“你以为把我除掉,朝鲜的两班豪门就会再拥护你这个国王?你以为有了他们的拥护,你就能守住朝鲜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