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336部分

天朝之梦-第336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济世掀开车帘子,向车外望了一眼。满街都是卖各种小吃的摊贩,有山东卷饼,河南的卤煮,德州的驴肉,还有天津卫的大油条。就是没有传说中老北京特色的驴打滚,炒肝,焦圈,蜜三刀,豌豆黄儿,萨其玛什么的。

高一声低一声的叫卖声音就在耳边萦绕,却不是好听的京片子……这座旗人之城,真是受了空前浩劫了!不仅原来的居民已经消失一空,就连新来的移民也非常有限,只有正阳门大街上还有些人气,当马车一驶进正阳门,朱皇帝立即就感到了悲凉沧桑的气息。内城的颜色是灰暗的。街道坑坑洼洼。还遍布着炮弹砸出来的弹坑!街道两旁的房子都是深墙大院。原先住在这里的都是旗人要员——汉人一般不许在内城置业。而现在这些房产都被朱皇帝占为己有了!这可都是北京二环内的黄金地段啊!放在后世起码值个几万亿,不过眼下就是一座没有人气的“鬼城”而已!呃,北京二环内都出鬼城了,这大明朝的房地产业真是有些萧条。

车队在北京内城里拐了几个湾,沿着故宫的城墙……不对,现在可不叫故宫,而是顺天紫禁城,理论上和应天紫禁城一样。也是天子居停。不过这里面没有配置女官,只有一个北京留守府下面的顺天紫禁城管理司在负责打理,每年都要花掉朱皇帝好二十万银元来修缮这座宫廷。这大概也是内阁不愿意接管这些清宫遗留下来的宫殿园林的原因,实在太费钱,又没有什么用处。朱皇帝现在每年花在这些空置宫殿园林维护上面的费用就已经超过了150万元了,另外还要再花同样多的钱去维护修缮一大堆明朝皇陵。

这皇帝真不是穷人能当的!

朱济世打了一个哈欠,昨晚上他没有睡好。今天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进入“伟大祖国的首都”,虽然北京城不是被他的军队蹂躏成这样的,但是太平天国能走到这一步,他可是功不可没。这个负罪感多少总有一点的。

所以朱皇帝就把玛丽亚和杜兰夫人一块儿叫进寝室想和她们商量一下复兴北京城的法子,可是两个法国妞却误会了他的意思。一进房间就大跳艳舞!特别是玛丽亚那个产后恢复的很好的魔鬼身材对朱皇帝的吸引力简直是致命的,结果严肃的经济发展讨论就改成骑大洋马玩儿了……

车子一路逶迤前行,绕过了紫禁城,又沿着北海、什刹海,在一堆规模浩大的王府离宫中穿行,最后才从德胜门出城——此行的目的地圆明园就在北京城的西北面。如果说朱皇帝的穿越到现在为止为北京城带来什么好处,大概就是这个圆明园比较完好的保存下来了。

“有什么想法吗?亲爱的女士。”朱济世放下车窗帘子,随口问了一句。

“杰森,你大概是全世界拥有宫殿最多的君主了,能送给我一座吗?”杜兰夫人笑眯眯看着朱济世。

“没有问题,只要你能养得起。”朱济世耸耸肩。“玛丽亚,你想要一座吗?”

“不,”玛丽亚摇摇头,“这些宫殿园林都是宝贵的财富,送给我完全是浪费,我根本不会去住。我想可以利用它们开设一些大学和学院。或许我们可以将北京打造成帝国的教育之都。”

“这个点子不错,至少校园是现成的。”朱济世笑着点点头,玛丽亚的脑子还真是挺灵光的。“上百所王府公府都可以拿来用,总可以省下上千万银元了。说实在的,办教育还真是挺费钱的。玛丽亚,罗曼,你们俩有没有兴趣投资几所大学?”

教育的确是个挺费钱的事业,朱济世的皇家教育集团已经投资了4所大学和19所书院,虽然全都收取学费,但是每年还是需要往里面贴进去两三百万维持运营,这还没有计算学校的开办费用。

另外,大明教育部这些年还在汉地十六省和辽东各办了一所教育学院,还计划在每个府开办一所相当于中学的书院,在每个县开设一所小学,所需的经费同样是个天文数字。但即使这些书院、小学统统建成,整个大明的现代教育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而且随着科举制度的大改和新东方、兰香之类的速成专科教育的兴起,成千上万的“超龄士子”都选择了比较体面的教师行当,开始接受为期两年的小学教师或是为期三年的书院教师速成教育。两三年后,新式教育教师的匮乏应该能得到极大的缓解,可是大明朝廷的财政并不宽裕,又能拿出多少教育经费呢?朱济世虽然有钱,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很多,不能都用来办教育吧?所以朱济世就想着要找大明的有钱人拉一下赞助,正好玛丽亚和杜兰夫人都是富婆,就先从她们俩开始拉吧。

“好的,我……”杜兰夫人倒是挺爽快就要答应下来,她不能生育,拥有的巨额财产没有子女继承,最后还不都是朱明皇家和她妹妹德纳芙女伯爵的,现在拿点出来办所大学也是名流史册的好事。

“等等,”玛丽亚却拉了一下杜兰夫人的衣袖,笑嘻嘻瞧着朱皇帝,“我的陛下,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也不能指望我们白白出钱给您办大学。”

“唔,玛丽亚,你想要什么?”朱济世用有些古怪地目光打量了下自己的爱妃,低声道,“朕已经很宠爱你和罗曼了……”

玛丽亚甜甜地一笑“亲爱的,这方面的事情可不能算回报,因为你也很享受啊。”她顿了一下,又道,“我想罗曼需要一个爵位,她并不是你的妃嫔,现在也没有任何贵族头衔……捐赠一所大学对大明的贡献应该不亚于指挥军队占领一座城市,陛下,您应该给我们俩人一人一个爵位,女侯爵或是女公爵。”

用办学换取爵位?这个点子听上去很不错嘛!

“玛丽亚,你真是天才,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朱济世忽然开心地笑了起来,“现在大明有那么多的富豪没有任何爵位和官衔,我想一定会有人愿意捐助办学经费以换取爵位的。一次性捐赠一千元可以得到一个勋爵,一次性捐赠一万元可以得到一个男爵,捐赠十万元设立一个小学运营基金可以得到子爵头衔,捐资三十万设立一个书院运营基金可以得到伯爵头衔,捐资百万成立一个大学运营基金可以得到侯爵封号。当然这些封爵都是不附赠年金和宅院田地的,但是可以成为立宪议会贵族议员。玛丽亚,罗曼,你们想得到什么样的封爵?”(未完待续。。)

725 1501408417276

第655章 为了做官而读书 狂求月票



“什么?小学没有人会去读?怎么会……现在书院和大学不是有很多人读么?新东方和兰香的学费那么贵,读的人也很多啊?”

圆明园三园中的长春园远瀛观(西洋楼)前,现在站在观水法的位置上面看喷泉的人,已经换成了朱济世和左宗棠君臣。

朱皇帝把左丞相叫远瀛观并不是单纯为了看喷泉,而是想和他谈谈教育问题。教育是一国之本,这个调子早在朱皇帝复辟大明之前就老生常谈了。不过时至今日,大明帝国都没有实行义务教育,似乎也没有这样的计划,主要原因当然是没有钱。整个中国学龄青少年怎么都不会少过一亿!如果人人都要进入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那个教育经费恐怕要超过大明财政的总收入n倍了!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也让朱济世不大急于在大明搞义务教育,就是义务教育教什么!教后世的小学课程?根本是不现实的,因为没有那么多小学老师。

教儒学……还是算了吧!这可不是简单的让贫下中农的孩子认几个字儿的事情,而是数以亿计的教育经费最终会流到谁的口袋里去的问题。如果用士大夫来搞义务教育,那些好不容易被压制下去的士大夫又要乘势崛起了——官办小学校长、老师的差事勉强也能算个官,如果教育经费拨款不足,又得给了他们向乡民派捐索款从而继续把持中国乡村的权力。而最后被他们教出来的,不过是一些把科举考官当成终身梦想的小儒生。

这样的义务教育,不办也罢。

但是义务教育暂时不实行,也不等于什么都不做。来到东方将近7年,朱济世一直都在稳步推进新式教育。只是这教书育人是需要花水磨工夫的,绝不可能几道圣旨下去,大中小学就纷纷建立——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接受过西式教育的国人比大熊猫珍贵多了!而且也不可能都来当老师吧?所以这新式教育,只能按部就班的推进。先用洋老师培养中国老师,再用中国老师去教中国学生,然后才会有更多的老师去教更多的学生。

到了光复5年秋,不仅香港济世大学已经培养出了超过500名毕业生。广州济世大学的第一期220名毕业生也走出了校园。另外,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更是超过了5000(包括预科),新式书院的毕业生则超过了20000。而且专门为了培养小学和书院教师的教育专科学院的在校生也超过了10000人,还有差不多同样数量的读书人在接受速成教师培训。

因而大明新式教育的第一个发展高潮很快就要来临了。

可是左宗棠在听了朱济世关于“以爵位换教育经费”的点子以后,却提出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新式教育不应该包括小学,而是该从书院开始,书院之下应该依靠民间私塾进行传统的儒家教育——因为那种新式小学没有多少人会去读的!

左宗棠斟酌着道“新式小学的课程臣是知道的,所教授的儒学并不精深,还比不上寻常的私塾。如果读了小学,几乎可以肯定和仕途无缘。普天之下又有几个父母会将孩子送去读这等无缘仕途的学校呢?而且这小学的学费也比私塾要高,多半还设立在县城里面,不是寻常人家可以负担的。陛下,您觉得这样即昂贵,又不实用的小学。会有几人去读?”

小学会招不到学生?朱皇帝细细一想,好像左宗棠的话有点道理,这小学里面教的东西的确和科举考试关系不大。那帮望子成龙的父母很可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上小学……

“可是现在的新式书院招生很好啊?”

“那是因为陛下的科举要考西学啊!”左宗棠摸了摸胡子笑道,“而且现在大明各家书院中所传授的儒学都颇为精深,书院学生考中秀才的概率很大,就算考不中还可以去考大学考陆海军军校,一样有机会当官……陛下曾经下过旨。凡是济世大学毕业,都可获得举人功名的。虽然这些举人在官场上不大值钱,肯定不如走正途出身者(从光复5年开始,大明的举人考试也已经开始了,而且还是一年一试。再过5年,进士考试也会开始。同样一年一试,但是由于这两个科举类似于官员升级试,并不是一考定江山,其中的猫腻也多,所以反而不如秀才试这个做官入门试受重视了)。但终究也是条捷径。”

呃,还是为了做官而读书!而且这帮科举官好像还把大学毕业生当成捐班了……

朱济世背着手下了“观水法”,在大喷泉前面站定,有些感慨地道“读书为做官……现在的私塾和儒家书院灌输的都是这套道理,可是这天下不仅需要官,更需要能工巧匠,需要商人,需要军人啊!比如建造这个大水法和远瀛观都是一门学问,在西方叫建筑学,还有朕所精通的医学、化学、生物学、细菌学,都是学问,都是于国于民有大利的。可大明读书人却大多不屑而为之……这些个学问同样博大精深,是需要从小打好基础,按部就班地学习,不是那些三十大几的老书生读两年速成班就行的。可现在,我大明一国的精英,还是为科举所牢笼!”

左宗棠听了朱济世的话,以为他动了废科举的心思,连忙劝道“皇上,若无科举,我大明的天下绝不会有今日之安。这科举虽有牢笼智士之用,却也是田舍之郎的一条上升之途。”

朱济世皱眉“朕知道,朕并不是要改了考试做官的老规矩,只是……一国才智之士,不能全被科举牢笼。左相,你得替朕想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听到这个话,左宗棠不由得在心里面骂自己嘴贱了。没事儿提什么小学没有人读的茬?现在好了,得替皇上想办法,还得两全其美……

左宗棠眯着眼睛想了好半晌,才道“皇上,还得在科举上做文章……下一次东南八省的秀才试不如分科吧。”

“如何分法?”皇帝感兴趣地道。

“皇上,这科举大比之法,一开始的时候和现在是不一样的,不是一把抓只考《四书》《五经》,而是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等科目,分别考核。考上的,都有官做的。”

“这古时候的考法比现在要好!”朱皇帝点了点头,自言自语道,“三年后东南八省的秀才试,还有其余汉地各省的第二轮秀才试都要开始分科,分为秀才、武秀才、明法、明算、同文、工学等六科。

将来凡是要做负责司法方面的官,都要通过明法试,要当负责财税的官都要通过明算试,要做洋务方面的官都要通过同文试,要当负责工程建筑的官都得通过工学试。。”

他看了看脸色凝重的左宗棠,叹口气道“当然,已经当上这类官职的文官是可以继续做下去的,而且取秀才的人数应该占到整个科举取士比例的5成以上,武秀才、明法、明算、同文、工学各占一成,这样可以吗?”

这一下就分出四成的取士名额啊!而且,明摆着明法、明算、同文、工学四科的官更容易拿到实缺肥缺!再说了,和司法、财税、洋务、工程不沾边儿的文官,十之八九都是清水衙门!

725 1945298417914

第656章 出兵草原要名分 狂求月票



绮春园,四宜书屋。这里是罗则南在北京的临时居所。在圆明三园当中,绮春园的构成比较特别,它是由若干小园合并而成,犹如一个小型的水景园集锦,因而比较合适成为随驾大臣们的居所。左宗棠也住在这个园子里面,就四宜书屋边上的清夏堂。从朱济世那里离开以后,左宗棠并没有返回自己的居所,而是径直前往四宜书屋去见了罗泽南。

“罗山兄,皇上又要拿科举开刀了……”左大丞相的语气颇为无奈,他倒不是反对科举改革,而是不大咱们朱皇帝这样又急又快地改。

罗泽南摇了摇纸扇子,哼了一声“这次怎么改的?是不是要单独开新学科目?”

左宗棠敲了敲大拇哥“还真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