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75部分

天朝之梦-第275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可以,本来就要告诉你的。”朱济世笑道,“那几个人是杨秀清、杨宜清、黄文金和汪海洋。”

“太平天国的大人物?”玛丽亚蹙了下秀眉,“陛下,您是想把太平天国的归顺者们都打发去美洲?”

朱济世叹了口气“这些人都是不安定因素,特别是那十几万降兵和他们的家属,留在国内就必须日夜提防他们作乱,还不如远远的打发出去。也不指望他们都去美洲,能去一半也是好的。我想伍德拉夫应该能接受他们吧?”

“能,当然能了。”玛丽亚笑着道,“现在犹他地区是摩门教说了算,杨百翰会长是犹他地界首长,而我又是摩门教最富有的信徒和最慷慨的赞助者……”

“唔,那你能赞助一下十万人前往美洲的旅费吗?”朱济世笑吟吟地看着玛丽亚,“这大概需要5年时间才能完成,每年就是2万移民,有80万银元的旅费就足够了。”

玛丽亚咯咯笑了起来“400万元可是笔天文数字,不过……为了我们的帝国可以稳定,我还是愿意慷慨解囊的。唔,我想我可以和摩门教会合作成立一家美洲开发公司,具体操作这项人口买卖。”

两个人说着话就已经开到了一间会客室外面,门口守卫的女官恭谨地将门大开,一走进去就看见宽敞豪华的会客室内,就空空荡荡的只坐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朱济世情妇杜兰夫人,现在她已经不再是宫廷总管了,也不住在紫禁城内,而是住在应天城内的远东大饭店里面——她现在可是这家连锁酒店集团的老板。另外一人是个西服笔头的高个子洋人,留在棕色的络腮胡子,看到朱济世走进来,连忙起身行了个鞠躬礼,自我介绍道“您就是尊敬的中国陛下吧,我是摩门教会使徒威尔福德。伍德拉夫。”(未完待续

626 1111278268495

第536章 摩门之国



“陛下,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摩门教会的十二使徒之一,威尔福德。伍德拉夫先生。他是受杨百翰会长的派遣,到大明帝国来传教的。”

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微笑着将威尔福德。伍德拉夫正式介绍给了朱济世。大概是因为第一次接受大国君主的接见,这个伍德拉夫使徒显得有一些紧张,连觐见君主的单膝跪拜礼也忘记了。

朱济世微笑着伸出手去,和威尔福德。伍德拉夫握手,表示的相当热情,并没有去计较礼仪“伍德拉夫先生来得不容易,请坐!我实在是忙得很,但是听玛丽亚说起了你们摩门教的一些事情……我想你们的这个教派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并不冲突,是可以在中国得到一些信徒的。不过我也有一些事情想请你们摩门教会帮忙,你知道的,在不久之前,我刚同一些基督教异端分子组成的政权发生了一场战争,并且取得了胜利,俘虏了几十万笃信上帝的军人和家属。但是其中的一部分,估计有十万左右,是原先的骨干分子,只是表面上服从政府,所以我想将他们驱逐出中国的土地……我想摩门教会可以接受这些基督徒异端加入吧?当然在移民的路费上面,玛丽亚会提供帮助的。”

听了朱济世的话,威尔福德。伍德拉夫的心头登时闪过一丝惊喜。且不说一次增加几十万信徒是多大的功德,如果能从他们中间拉上十万八万人去犹他地界定居对摩门教会来说也是天大的好事情——眼下美国可没有被非法移民的问题所困扰,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土地都非常非常荒凉,见不到几个人。所以对外来移民也是持欢迎而非拒绝的态度。

在1848年所签订的《明美广州条约》中就明确规定两国政府尊重移民自由;两国公民都可以到对方的政府公立学校求学,并享有最惠国国民待遇,两国公民得以在对方境内设立学堂等条款。因而中国人是可以自由移民去美国的,但是想去美国的人却寥寥无几。因为去美国的路途遥远,路费高昂,但是却赚不到什么钱。而且人生地不熟的,到了美国想要站住脚也太困难。所以南洋才是现在中国人出国打工移民的首选之地。

而摩门教会所控制的犹他地界就更加荒凉了,就是一块到处都是沙漠和岩石山脉的荒地,只有盐湖城周围的土地适合开垦。因为摩门教徒为美国主体社会所不容才集体迁移到当时还是墨西哥领土的犹他地界去的——是从美国偷渡到墨西哥的!实际上他们是想在墨西哥的土地上建立一个属于摩门教自己的国家(墨西哥是天主教国家,更加容不下摩门教,因为鞭长莫及管不到犹他地界才让摩门教徒在那里定居的),结果才过了两年美帝国主义又打败墨西哥把犹他地界抢了过去。于是这些摩门教徒们又一次成了大美利坚的公民。还好这回美国政府忙着占地盘,没有太计较宗教问题,就让杨百翰当了犹他地界的头头,很有点招安为官的意思。

不过摩门教在美国东部的地盘上依旧是人人喊打的异端邪说,想要发展人头也真心不容易,要拉点人到犹他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可就更困难了。到1849年。整个犹他地界的居民,不算印第安人的话,还不到10万人呢。别说建立什么摩门教的国家,就是搞一个州都不够资格啊。

……

当朱济世和来访的摩门教使徒亲切会谈的时候,左宗棠和罗泽南正在远东饭店里面设宴招待从山东回来的曾国藩。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三个湘湖大佬就开始说起正事了。

左宗棠道“这次本该有涤生兄一个巡抚的。不过我们湘湖已经有湖北、四川、云南(劳崇光)三个巡抚还有一个相当于巡抚的辽东镇总兵,所以不好再开口了,还请涤生兄见谅。”

曾国藩笑道“在济南的时候皇上已经说了另有重任,想必是君无戏言吧?”

左宗棠见曾国藩虽然表面装的豁达,但眉宇间却还微微皱着,就笑道“涤生兄说的不错,皇上的确给涤生兄安排了个重任,就不知道涤生兄愿不愿意去做了。”

“重任?”曾国藩眉毛一挑露出感兴趣的表情。随后又把眉头拧了起来,“皇上该不是要我去渤海当监国吧?”

左宗棠沉吟不语。

罗泽南道“涤生兄,清朝已经没有了,爱新觉罗。奕欣现在是大明渤海公,和我们同朝为臣而已。”

曾国藩犹豫再三,这才压低了声音道“皇上是要灭绝满蒙之人吗?”

罗泽南道“那就要看涤生兄了。”

曾国藩叹了一口气,道“谈何容易啊。亡国之恨,破家之仇……还有一个俄罗斯在后面日日挑拨,奕欣怎么可能没有贰心?”

“所以说才是重任嘛。”左宗棠道,“除了监视奕欣之外。渤海监国衙门还有一个重任,就是配合殖民部在渤海国境内建立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曾国藩的眉心锁得更厉害了,这几日他在来应天的途中,已经从报纸上看到过这新名词了。据说是朝廷为了缓解内地人多地少的矛盾,而推出的一个移民办法。

具体的条款还在讨论当中,但是原则已经有了,就是国家提供土地、种子、耕牛,将国内无地贫民组织起来去东北开垦落户,但不是以单个农户的形式,而是每百户组成一个集体农庄,向国家无偿租用土地(永租),然后集体耕种,收益共享。而且这些移民还要装备洋枪,时刻准备战斗!这样的“武装集团移民”有点像卫所军户,但是却不用承担兵役,只需要守住自己的家园就可以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有点像苗沛霖在淮北搞得地主堡寨。

(注明屯田军户的额度定为15万户,每户都要出丁当兵,服役期长达10年,期间没有军饷,10年服役期满该户所耕种的40亩土地才能归其所有。条件远比集体农庄优惠,不过额度有限,而且要求也严格,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加入大明陆军的。)

“这些集体农庄要在渤海国的地盘上搞?”曾国藩拈着胡须,“渤海国毕竟不是汉地,只怕会闹出事变……”

左宗棠道“辽东镇有十来万屯田军,还有两个军的正规陆军,总兵力不下20万,这些集体农庄的农户也是亦耕亦战,就是有事变也是他们吃亏。”

曾国藩轻轻点头,如果是单个农户又没有武装,当然会被人欺负。可是百户一庄,筑堡而居,再配以洋枪,恐怕几千鞑子都打不下一个寨子。而且辽东还有20万大军,这奕欣真要有什么贰心,只怕就是灭族之祸了……如果监国渤海的是个一心要开疆辟土的莽夫,渤海之人怕同样要被灭绝的。

曾国藩捋着胡须思索片刻,点点头道“看来这个监国非我莫属了,只是……这移民建寨的花费不小吧?朝廷有那么多银子?”

左宗棠一笑“朝廷没银子,皇上有银子啊……财政部和殖民部已经算过账了,平均五人一户的移民,从迁移到安置,所需的口粮、种子、农具、耕牛加在一块儿,总要75块银元左右,三年先内往东北移民50万户也就是3750万元,朝廷出1750万,让皇上出2000万就行了。”

626 1457158268973

第537章 东北开发股份公司



玛丽亚堡内的马场,朱济世正跟左宗棠策马缓行,自从上次赛马输给玛丽亚。克莱门蒂娜后,骑马玩就成了朱济世每天最重要的体育锻炼,今天左宗棠来汇报殖民东北事宜的时候,朱济世正在骑马,于是就奉旨陪皇上骑马了。

“啊,2000万要朕出,可是朕的手头也不宽松……”

听了左宗棠提出的要求,朱济世心中就冒出一句话“皇上家也没余粮啊!”

“皇上,您就别谦虚了,咱们大明就属皇上最会赚钱了,微臣和听财政部陈尚书说,明年兰芳行的橡胶园就可以收获了……这橡胶现在可被西洋人称为液体黄金的。到时候皇上的手头还会紧吗?而且殖民东北何尝不是件大买卖?虽然微臣不知道怎么赚回本,但是皇上一定会有办法的。这2000万对皇上来说不过是投银子做买卖罢了。”

左宗棠这话的确也不错,东北那旮旯可是块宝地,真要开发出来了还怕收不回2000万的前期投资?且不说什么大庆油田、什么鞍山钢铁的,就是现在东北最常见的森林资源,要砍出2000万元也是小菜一碟。当然这些木头要怎么运出来又是另一回事了。要发财,先修路的道理永远是对的。

朱济世点点头笑道“还是左相有了解朕啊,开发东北的确是门大生意,将来肯定是财源滚滚的……左相,你有没有兴趣投一点银子?”

左宗棠一愣,他之前的话不过是一说而已。移民实边的事情搁在哪朝哪代都是亏本买卖。朱大皇帝居然要自己投资,不会在坑自己吧?

虽然这么想,可是嘴上可不能说,让皇上掏钱开发东北的建议是他提出的啊。左宗棠只能笑了笑道“皇上。微臣是想投一点的,不过微臣是清官,没有什么积蓄,只能少投一些……就投一万块吧。”

“可以啊。你想投多少就投多少。”朱济世笑道,“朕想成立一个东北开发股份公司,移民东北的费用就由这个股份公司来出,朝廷则将在东北修建铁路、商港,开发矿山的专营权授予这家股份公司吧。”

在东部修铁路、开港口、专营矿山……真能赚到钱?左宗棠将信将疑地又问“那皇上预备投多少银子?”

“朕个人投1500万,朝廷投1000万,再公开招股2500万,凑成5000万元的本金吧。”

5000万元的本金足够撬动1亿5000万元的投资,其中一半用来修铁路、修港口。建城市。剩下的办集体农庄。至少可以安置100万户,差不多就是500万人口。再加上卫所15万户卫所军户和近100万人的汉八旗和朝鲜人,再加上自行出关谋生经商的民众。东北在最多10年之后就能有800万到1000万人口。这样东北的森林、矿山、土地就能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等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民众自行移居东北的速度也会加快,移民成本也会降低,这东北就算是开发起来了。

“皇上,那些集体农庄的土地所有权也归东北开发公司所有吗?将来还是要向庄户收租的吧?”左宗棠看中的还是土地的收益,在他看来那些集体农庄的庄户就是东北开发公司的佃户,最多免他们几年的租子,将来总要收租的。

“左相,你怎么总惦记几斗租子啊?”朱济世摇摇头,“东北土地肥沃,森林密布,各种矿产更是丰富到了极处。可是东北现在却是苦寒之地,你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没有人!人才是东北开发的根本,只要有人……就不怕赚不到银子。

左相,你知道除了人,开发东北第二要紧的是什么吗?”

左宗棠摇摇头“微臣不知,还请皇上明言。”

“是路!东北有的是地,有的是木头,有的是矿产。但是却没有市场,没有需求,要把那些好东西运出来才能变成钱。要运出这些宝贝就要用铁路,就需要港口……只要把住了铁路和港口,朕的东北开发公司还需要收租吗?”

左宗棠一想,的确不需要收租子!只要控制了铁路、港口,东北开发股份公司就捏住了东北的粮食和木材外运的渠道,自然可以压低收购价格!现在江南这里的米面价格一石在2。5到3元上下,北直隶、河南、山东等省更贵一些。而东北那里地广人稀,土地又肥沃,粮食多了肯定卖不出去,再压一下价,每石出个1块1块半就够了。扣除运费税收工钱等经营成本,还有给下游粮商的利润,每石米面总有半块银元的利润。如果有100万户在东北种地,每年起码能收一亿多石,其中五千万石需要出售……这可就是2500万啊!即使再打个八折,2000万总是有的。

这还仅仅是米粮一项,还没有计算木材贸易、矿石贸易和铁路本身的收益……

“皇上果是财神爷转世啊!”左宗棠佩服地道,“看来微臣还要多投资一点,起码投10万元!”他顿了顿,忽然又建议道,“皇上是不是要圈占些东北的土地做皇庄啊?”

朱济世笑了笑,心想,不是朕要圈地,是你们这些权臣勋贵的眼睛里只有土地!皇帝老子在东北圈了地,你们这些当臣子的才好跟进不是?

他摇摇头笑道“朕不要圈占东北的土地,涨不了多少的……现在半个北京城的地都是朕的(呃,是真的,北京内城和北京城外的皇家园林现在都是朱大天子的财产了),应天城内外也都是朕的地产,朕在广州、香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