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64部分

天朝之梦-第264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秀清的大军预备渡黄河的时候,远在山东济南的林则徐和苗沛霖三人正在召集军议,讨论战守事宜。

另一支打着杨秀清王旗的这路太平军并没有渡过黄河,就在黄河北岸扎了连营,虽然扎了个十几里的连营,看上去声势不小,但是一连几日不敢渡河交战还是露了怯。

济南城内山东巡抚衙门的议事厅里。换上了明朝式样官袍的林则徐病恹恹地坐在公案后面,看向苗沛霖“雨三,咱们试探一下如何?”

苗沛霖笑道“但凭穆翁吩咐。”

林则徐道“那老夫就做一回主,雨三,涤生听令。”

“属下在。”苗沛霖和曾国藩对望一眼。双双起立。他们现在都有一个巡抚的名义,林则徐却是“病休”之身,只授了闽侯郡公的爵位。不过却能号令苗、曾二位扶台。

“你二人各点起三万兵马去太平军营前挑战,若他们不敢出战,那就多半是一路虚兵了。”林老头捋着胡须思索一下,又道,“若是虚兵,那杨秀清的实兵又在哪里?”

苗沛霖道“或许在北路吧?北路军的战兵只有两万六千人,若杨秀清集中十倍之兵,还是有望击破他们的。”

“或许是西路吧?”林则徐笑道,“皇上正往咱们这里来,只带了一个军的扈从,咱们最好派人去接应一下。”他看着自己的儿子,“镜枫,你也点上3万兵马,如果黄河北岸的那位东王不敢出战,那你就去接应一下皇上吧。”

几乎就在同时,河南归德,罗泽南手扶着城墙,望着城外被白雪覆盖的平原。第六军的两个步兵师已经开出了城,正在归德府城外挖掘壕沟,修筑工事,预备守战,还有四个硕大的圆球状物体摆在护城河旁的平地上,几个洋鬼子正在周围摆弄着什么。

他低声问身边的第六军军长任怡江“宜臣,咱们是不是把兵散得太开了?”

任怡江点了点头“的确散得很开,第三军往许昌去了,近卫军和骑兵又往济南而去……杨秀清要再不过黄河,那他大概就和道光一样,预备守北京了吧?”

“他要来了你能守住归德府吗?咱们的辎重粮草可都在归德,要是失去了,这仗可没法打下去。”

任怡江笑了笑“怎么会守不住?现在是就怕他们不来,只要他们一来,我们就不怕赢不了……现在不是能不能守住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把杨秀清留下的问题。”

“对了,那四个圆滚滚的东西是什么?”罗泽南有些好奇指着那四个大圆球问。

“那四个吗?”任怡江故作神秘地笑了笑,“那是对付杨上帝的法宝。只要一祭出来,杨上帝可就不灵了。”

“对付……杨上帝的法宝!?怎么还有洋人啊?”罗泽南愣了又愣。

“这是洋法宝,当然得由洋人来操作了。”任怡江笑吟吟地说。

而在朱济世亲领的锦衣近卫军的大队当中,也有四个一模一样的“法宝”。不过不是圆滚滚的模样,而是折起来装在几辆四轮马车上面。

“不就是几个热气球嘛!”热罗姆。皮尔颇为不屑,“这东西没有什么用,用来侦察也很麻烦,一不小心就让风给吹跑了。”

“可以用来吓唬人,皮尔。阿里帕夏有没有用这个去吓唬奥斯曼陆军?”朱济世骑在一匹玛丽亚。克莱门蒂娜送给他的阿拉伯马上,笑呵呵地问老皮尔。这个老头子早些年在埃及帕夏穆罕默德。阿里军中当过顾问,帮助埃及人训练新式陆军来着。

老皮尔笑着说“我的皇帝陛下,您以为土耳其人是没见识的傻瓜?土耳其怎么说也是半个欧洲国家啊,而且土耳其军中是有普鲁士军事顾问的。”

当时土耳其陆军聘请了普鲁士军事顾问,头头叫赫尔穆特。卡尔。贝恩哈特。冯。毛奇,就是那个在后来普法战争中大放异彩的毛奇,不过在中东,他却是阿里帕夏的法国军事顾问们的手下败将,拿皇上留下来的金牌打手那个时候还没有老糊涂呢。

朱济世却摆摆手道“我们的敌人都是没有见识的傻瓜。”他指了指脑袋。“老皮尔,他们之所以能打败满清,就是因为这里,他们相信杨秀清是神,相信他们有上帝保佑,如果这里被打败了。他们和八旗兵没有什么区别,可能还稍稍不如一些。”

第515章 天朝田亩制的魔力

向南!向南!

在这个寒风刺骨的夜色当中,从河南范县南下的每一条道路上都拥满了大队大队的太平军,人喊马嘶,好不热闹。在黄河南岸的广阔的平原上面。十几万大军正汇合着辎重火炮拼命行军,拼命的想在杨秀清制定的时间里抵达归德府城。根据细作和探马陆续传来的消息,明军西路军的部署似乎出现了明显疏漏,有限的兵力被分成三份,相互之间都有好几百里的距离。无论明军是故意的还是真正的疏忽,都给了杨秀清一个绝佳的出击机会。这位太平天国的军事统帅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督帅着他的二十万主力向归德府发起了突袭!

杨秀清的主力,现在分成前后两路向归德急进。前路是豫王张乐行指挥的四个太平军骑兵军,近5万马队,不惜马力,日夜兼程往归德府突进。他们的任务是包围归德府城。控制归德府城四面的通道,避免城内的明军脱逃。

而后队则是杨秀清率领的主力,包括东殿中后右三军,洋枪前后右中四军、四个屯田军和马军后军,超过15万人,携带着大批辎重和火炮,浩浩荡荡的向前狂奔。

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骑在一匹蒙古骏马上,在聩营卫士的护卫下和他的中军一起前进。这位拥有“代天父传真圣旨”权力的东王殿下在刚刚晚饭的时候有玩了一把天父附身的把戏,借着天父的口宣称此战必胜,猪妖必死!不过他还是能明显感到自己麾下的东殿军三军、洋枪四军的士气根本提不起来!那种滑县会战前百万一心,决死求胜的心气已经无影无踪了,无论是广西来的老兄弟还是中原加入的新兄弟,全都有些萎靡了。

对于天国的客家老兄弟们来说,朱济世朱天使的大名并不陌生,他们都知道太平军起家的时候得过朱天使很大的帮助,而且朱天使又是天父女婿,天王、东王的妹婿,根本就是一家子嘛!而且直到现在,只有东王借着天父的名义下旨要讨伐朱济世,天王根本没有说过话,这场朱济世和杨秀清的战争很有一点“家庭纠纷”的意思。这种事情你们自己家里面关起门来解决就是了,下面的人跟着打生打死算个啥?

而更让这些老兄弟们提不起精神的原因还有利益分配的严重不公!

除了一票高高在上的王侯将相得到了美宅佳人,金银财宝之外,下面出生入死的兄弟得到了什么?吃饭管饱?三餐有肉?

现在已经不是金田起义之前了。一帮苦哈哈没见识的穷汉子,有口饱饭吃就知足了。现在的天国老兄弟已经开了眼界,见了市面,所以对物质财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太平天国的制度和生产力又无法满足他们,只能反反复复依靠宗教来迷惑,大家的劲头越来越低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部队都士气敌人,那四个顶多只能算是精壮的由黄泛区灾民组成,被杨秀清当成运输兵、后备兵使用的屯田军的官兵,居然还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士气!

山东、河南口音的基层军官的大气声音又从杨秀清身后屯田四军的行军纵队那里传过来了。

“咱们这是去杀猪妖。保天国!天国给咱们饭吃,给咱们地耕,让咱们温饱,就是咱们的爷娘!现在猪妖头要杀我们的爷娘!大家加把劲,明天晌午一定要赶到归德府,不能让猪妖头跑了!”

“对,不能跑了猪妖头!”

“打到归德府,活捉猪妖头!”

“灭猪妖,保天国!”

“保天国,保家园……”

队列当中响起了鲁北豫东口音的应和声音。发出这些声音的人都是原来黄泛区的灾民。他们的家园被僧格林沁放水给淹没了,如果不是天国收留他们,分给他们北京周围的好田好土,现在大概连骨头都烂了。虽然因为“余粮收集制”的存在,他们并没有好好耕种天国分配下来的土地,但是在去年秋天还是得到了一个好收成——属于他们的家庭和个人的好收成。真正是留足了口粮。

分田地加上有饱饭吃大概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最实在的梦想了,现在太平天国帮助他们圆了梦,他们自然就是太平天国运动最坚定的拥护者了。

所以当东王下令在屯田八军中招募常备兵时,八军属下的青壮全都踊跃报名,十万雄兵几乎在几日之内就集结完毕了——当然之所以出现这种高效率,也和“屯田八军”亦军亦民的制度有关系。200万众以家为单位,编入了8个军、40个师、200个旅、1000个“卒”和5000个伍,由杨秀清的东殿兵部(东殿有六部)直接控制。这8个军平日保持这约10万人的半脱产常备军,只要东王一声令下随时可以出动,随后还可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动员。征召到第二个、第三个十万大军!

“这都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功劳啊!”骑在马上的杨秀清低声自语着说,“只可惜这《天朝田亩制度》只在北京周围搞成了,否则何愁打不败朱济世?”

……

归德府衙,太平军大队南下,正往归德府而来的消息已经到了!是几个穿着粗布衣裳。满脸都是胡子拉碴的“马背士绅”送来的。豫东这里不是江南,诗礼传家的士绅寥寥无几,喜欢舞刀弄棒的恶霸地主倒是大把的存在。别以为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会反抗朝廷,河南淮北这里的地主照样会抗粮抗捐抗漕(漕赋),其中还时不时和各种各样的邪教土匪构建在一起为祸一方,说他们是半绅半匪也不为过!

不过眼下,这些“匪绅”都是站在朱明一边反对太平天国的,因为他们已经同太平天国的地方武装打了一年多,都打出血海深仇来了。

“大老爷,长毛的马队已经来了,铺天盖地怕是有好几万,离开归德府城不到100里了……”

“他们都打着豫王的旗号,应该是张老乐的捻匪,这些捻匪最是可恨,咱们归德府可又要遭殃了!”

两个“匪绅”趴在公堂上面,把他们打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都报给了任怡江和罗泽南,说到捻匪的时候还一个劲儿咬牙切齿,显然是恨到了极点。

罗泽南还是那副样子,摇着纸扇子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挥挥手让两个“匪绅”下去领赏。然后才略有些担心地对任怡江道“来的可真快啊!宜臣,城外的工事好像来不及完成了……”

任怡江笑道“工事差不多就这样了,大炮上城墙,外围用铁丝网、木桩加上壕沟一圈就行了,明天中午以前就能完工,宁锦那里就是这么打的。”他顿了一下又道,“而且过来的都是马队,他们只是先头部队,不会攻城的,杨秀清的大队后天能到就不错了,足够咱们布防的,其实就是不布防,拉到城外去野战,咱们也不会太吃亏的。”

他拿过一张地图摊开在公案上面,敲了敲上面许昌府和济宁府道“现在就看皇上和第三军能不能赶在杨秀清跑路之前把太平军困住了……这一仗打赢是没有悬念的,就算单靠咱们第6军都能打赢!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在归德一战中解决杨秀清!这就是比脚力了,报信的快马已经发出去了,明天早上应该能到许昌和济宁,回援的路程有300多里,起码得走3天!这3天就看咱们这么演戏了。”

621 1414408243357

第516章 怎么蹲在坑里?第六更了



六更,15000字奉上,然后再理直气壮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订阅还有收藏,拜托各位大大了

“这个是……”穿了身明黄色龙袍,戴着纸糊帽子的豫王张乐行站在马背上,举着望远镜瞧了又瞧,最后还是一头雾水。

这个是什么状况?明军怎么都蹲在坑里了?不是应该排队枪毙吗?怎么一会儿变成蹲坑埋桩了呢?还有那些木桩上面缠着的是什么?

“王爷,好像是铁丝……上面还有尖刺!”有眼尖的捻军头子已经瞧明白了,缠着木桩上面的都是些带刺的铁丝!

“王爷,要冲一下吗?这铁丝阵挡不住咱们的马队。”

“是啊,只要冲过去,那些蹲在坑里面的明军还不是任咱们打杀?”

瞧着眼前一道,不,是两道薄薄的铁丝网,张乐行虽然觉得古怪,但还是没有太当一回事,一挥手就遣了1000骑去冲锋。这1000骑都是太平军入了北京之后新招募的骑兵,虽然是新兵,但也操练了大半年,胯下一水的蒙古马,手里提着木枪,在几个捻军老兄弟的指挥下排出了个松松垮垮的冲击队形。骑兵的队形训练比步兵困难得多,就连捻军老兵都打不出欧式骑兵的墙式冲锋,只能马马虎虎冲一下。不过以往对付八旗、绿营也足够了。

“弟兄们,冲,冲啊!上帝保佑我们!”

太平天国风格的呐喊之后就是哗啦啦一阵风似的冲锋,因为前面没有步兵的结阵和刺刀丛林,所以这些太平军骑兵都是带着闲庭漫步的心情发起冲击的。不就是一道铁丝嘛。用马一撞还怕不断?那些蹲在坑里面的明军连个队形都没有,怎么可能挡住骑兵?这一阵营的轻松。

“这个张老乐的胆子可不肥啊,要是一次有上万骑冲上来没准真能破了铁丝网。”站在城墙上督战的任怡江对身边的罗泽南说道,“就他们现在这1000骑。用不着铁丝网护着,直接用来复枪打也打光了。”

他的话音刚落,将近2000支贝色麦洋枪就已经架起来了,不过没有马上开火,第6军是老部队了,射击纪律是极好的。而且又有三道铁丝网护着壕沟,让士兵们多了几分安全感,更能够定下神来射击。

“瞄准,预备……”

连长的口令声在陈三理的耳边响了起来,他是永历201年入伍的老兵,如果不是文盲早就已经提拔当军官了。不过他对眼下的生活还是非常满意的,因为朱大皇帝可没让他白白当兵!光复元年的时候就领到了20亩广州府的水田,是最好的田,原来是属于广州驻防八旗的旗地!而且上面还讲了,当兵10年期满后还可以另外再得到20亩土地。

到时候他陈三理可就是有40亩地的地主啦——而且还不是小地主。绝对是中级地主,每年坐着收租也能有五六十块银元的进项,那是他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