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219部分

天朝之梦-第219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大清沦落到现在这样的地步,还谈什么恢复?盛京、黑龙江、吉林三将军旗下的人口还不到100万,其中还有不少是从关内流亡来的老弱妇孺和汉人,能够动员出来的兵力不过七八万上下,算上陆续从山东泛海而来的八旗兵,恭亲王能够掌握的兵马最多就是十万!

至于蒙古草原上的游牧八旗,现在早就不记得大清列祖列宗的恩德了。能够勉强听封不听调已经是极给面子了。指望他们出兵去和太平天国打仗,是想都不用想的。

而且就算这帮蒙古人肯帮忙,恭亲王也出不了兵,因为他一没军饷;二没军粮;三没军火,整个就是个空架子。

说起来让人难以置信,恭亲王麾下的120万人口当中,有义务为大清纳税的还不到40万人,而可以享受免税待遇的祖宗之民却有80万之多!这帮子八旗大爷现在肯不要旗饷,已经是良心大发现了,怎么还能指望他们成大清的粮饷之源呢?而且这帮子旗人还是满清军队的兵源所在。几乎所有的壮丁都被征入了行伍,分到的旗田大多没有开垦的痕迹——满洲之土虽然肥沃。可要将荒原、林地变成能长庄稼的耕地,还是得费些力气的。可现在春耕在即,耕地却没有垦出来,自然不能指望秋收了。

好在东北三将军府倒还存着些粮食,各家王府在东北的庄子上也有粮食,都拿出来倒还能支撑一阵子。恭亲王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了退至关外的各家王府亲贵,捐出在关内搜刮来的存银,四处高价购粮。好歹先把眼前的难关应付过去,再徐图振作吧。

可就在这个旗人之心渐渐有些振作的时候,道光皇帝被俘的噩耗又似一个晴天霹雳,正好砸在了恭亲王奕欣的脑门之上了。

奉天行宫,凤凰楼。

这栋当下全沈阳最高的建筑物就是恭亲王奕欣的居所,同北京的紫禁城相比,奉天行宫就像个大杂,还挤满了从北京城里面撤出来的道光皇帝的后妃子女。这些人在北京的时候都是养尊处优惯了的,现在由奢入俭,当然很难适应,整日哭闹不止。恭亲王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只好上了凤凰楼躲清净了。

只是这清净能躲,劈空降下的灾祸就躲不过了。道光皇帝受伤被俘的消息一传到奉天行宫,奕欣、奕裕⑥日p、奕譞他们哥几个就抱头痛哭了一场——哥几个都是孝子,老子死了也就罢了,现在被人活捉,活生生的受辱,让哥几个情何以堪?

“六弟,六弟,四哥求你了,说什么都得把皇阿玛邀还……皇阿玛平日最疼的就是你,你可不能不管皇阿玛啊!”

哭得最凶的当然是四阿哥奕裕耍诘拦饣实鄣募父龆永锩妫罨峥蘖恕2还裉煺獬⊥纯薜共皇俏弊俺隼吹模思艺媸切⒆印U獾拦饣实墼诔⑸鲜腔杈诩依锩婵墒谴雀浮U庵骰璩技橥复茸有⑹遣幻艿摹

“老四,六弟我也想把皇阿玛邀还,可是……可是怎么个邀还法呢?真要和粤匪议和?粤匪可刚刚掘了咱们列祖列宗的陵寝啊!”

恭亲王奕欣留着眼泪对奕裕馈鞍⒗窆顾盗耍绻勖窍胙够拾⒙辏捅匦氚压啬谒械牡嘏潭既酶教旃吞教旃こ俏纭

“老六,这样也不错了。咱大清到了现在的地步,还敢指望恢复祖业?”说出这番大实话的是惇亲王奕誴,他只比奕裕×臁绻勇炎邮芫氖奔淅唇玻绒仍}还大,只是奕裕窃绮日p是足月出生的。

“五哥……”奕欣看了看自己这个嘴上没把门的哥哥,叹口气道,“咱们大清哪儿还有什么关内地盘?关内的地盘是林则徐、祁寯藻、徐继畲和曾国藩的!他们个个都把太平天国视为仇寇,他们怎么肯把地盘交给太平天国?”

“六哥,他们不肯归不肯,咱们不能不答应太平天国的要求,现在被太平天国掠去的是咱们的阿玛啊!”惇亲王奕誴流着眼泪说,“六弟,咱们答应了太平天国的要求,就算尽了人子的孝道。不面的人不听……那是他们不忠!”

恭亲王奕欣沉默了一下,最后咬咬牙道“好吧!就依五哥的,待会儿我就召集臣工,宣布同太平天国议和,无论如何都要邀还皇阿玛!”

……

“王上!王上……北京的消息,太平天国拿下北京,道光皇帝被俘,当了阶下囚啦!”

同一时刻,上海的大明天子行在的会议室内,罗泽南接到一份锦衣卫的报告,看了一眼就嚷嚷起来了。

会议室内一张西式长桌子上,正摊开着一幅中原地图,包括山东、河南、淮北等三省的局势全都赫然于上。形势非常严峻,河南省会开封、豫东重镇睢阳、豫中重镇许昌都已经被太平天国夺取,太平军的兵锋已经直指朱明的淮北省!

朱明的淮北巡抚兼提督,凤台侯苗沛霖正毕恭毕敬站在大明天子身侧,介绍着中原地区的最新情况。他是昨天晚上坐船抵达上海的,今天一大早就奉召抵达行在,觐见朱济世了。

“道光被俘?”听到罗泽南的话朱济世生生吃了一惊,“什么时候的事情?”

“是年初一的事情!北京是年初一被太平军攻破的!”罗泽南道。

“一个月了!”朱济世吸了口气,“杨秀清至少把这个消息封锁了20天!他……到底想干什么?”(未完待续。。)


第428章 中原将有大战!求月票



“王……王上,中原将有大战!”

朱济世的话音刚落,苗沛霖的淮北口音就响了起来。

将有大战?这么快!?

朱济世还不大相信,杨秀清的“百万之众”才打完北京,怎么都要休整上个把月再开始行动吧?而且现在太平天国是夹在朱明和满清之间,他们是两线开战啊!

糊涂了……道光皇帝被太平军捉了,杨秀清肯定会用道光要挟盛京的鬼子六!这个恭亲王一定要装孝子,怎么都不会出兵关内去逼死老爹吧?

再看苗沛霖,感觉他那脸色、那眼神都阴沉地要命,左宗棠和罗泽南也死死盯着地图,朱济世吸了口气“左相、军师、苗卿……你们看杨秀清进攻重点会在什么地方?”

“山东!”

三个人异口同声地道。

朱济世一想,也点了点头。这三个人或许不是战术专家,但是战略上的眼光都差不到哪儿去。现在的天下大事就是一个倒过来看的“三国鼎立”,南朝归一,统一于日月同辉旗下。北地隐隐二分,太平天国强势崛起,已经占有直隶和河南大部。不过离开立国之基还稍差一点,如果得到了山东,凭借直鲁豫之地,太平天国便有了三分天下的基础。至于直隶旁边的山西,虽然有高屋建瓴之势,但是内无强兵,外无强援,早晚为太平天国所有。如此,即使得不到关陇之地,太平天国的基业也很难动摇!

所以得到山东就是太平天国真正立国的关键!就如同得到江南,朱明才有自成一国的格局,最少有偏安百年的国祚,如此人心才会安定。如果没有江南,没有四川,仅仅是湘楚闽赣粤五省,从地图上看也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南方大国的局面,很难对抗一个统一的中原。

“王上,杨秀清这个对手真是不简单啊!这一招秘而不宣破京师。把咱们和林穆翁都蒙在鼓里……还以为太平军在北京城下久攻难克呢!”罗泽南有些焦虑地摇着纸扇子,分析着道。

“他封锁北京被破的消息,至少争取到了30天时间可以调兵遣将,同时又用清东陵、清西陵里面的宝贝交换到了几百万石粮草,已经是万事俱备,只等开战令下了。之前遣韦昌辉攻略开封应该只是吸引林穆翁的注意力,杨秀清的主力八成已经悄然南下,开到黄河岸边了。”

朱济世看看左宗棠,左宗棠摇摇头“穆翁不过是纸上谈兵,打不过杨秀清的。”

朱大天子的目光又转向苗沛霖“苗卿。你久在中原。觉得此战如何?”

苗沛霖摇摇头道“王上。如今太平军有了三个必胜。”

“怎么说?”朱济世皱眉,也隐隐觉得山东恐怕要落入太平军之手了!

“僧格林沁掘黄河,淹直鲁豫三省数十县,使百万流民无家无食。皆为太平军所有,此必胜一也;

太平军得捻党马队数万,中原一马平川,自古就是马队逞凶之地,而林穆翁所军多来自南方,马队稀少,此必胜二也;

太平军自广西起事以来,摧破满清精兵百万,破北京。擒道光,正是气势最盛之时,又有心算无心,而林穆翁所部仍是清兵,骤然遇袭。如何能不胆寒?此必胜三也。”

这三必胜中的后两个必胜还好说,杨秀清最大的筹码恐怕还是僧格林沁制造出来的百万流民。这回僧格林沁的罪孽要报应在林则徐身上了!

“苗卿,你有何对策吗?”朱济世还是看着苗沛霖这条中原地头蛇。

说实在的,朱济世并不害怕太平军南征。因为太平军在战场上最牛逼的一招,近距离拼洋枪,对朱明军队没有什么效果。且不说明军使用的洋枪都已经拉上了膛线,可以使用底部扩张弹了。就是明军的铵油手榴弹和开花弹也不是太平军能够抵挡得住的。

不过太平军现在有一个优势却能稳稳克制住明军,就是捻军马队!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明军骑兵的规模仍然能用微不足道来形容。虽然在法国教官的严格训练之下,明军骑兵的纪律和严整程度几乎媲美同时代的欧洲二流骑兵,但是不足3000的数量,在人数多达几万的捻军骑兵面前,仍然没有任何优势。如果两者直接在战场上摆开来打,朱明的3000骑兵或许也不惧太平军的几万马队。然而杨秀清如果用这帮中原地头蛇和朱明打运动战,专拣朱明的后勤线下手的话,朱明的那点骑兵可就不够瞧了。

当然,如果太平军胆敢深入水网密布的江淮、江汉流域,在朱济世的地盘上开战,捻军的马队就没有多大作用了。

“王上,微臣的确有个对策。”苗沛霖微微朝朱济世躬了下身——现在是在开军事会议,朱济世等人都围着一张铺开在会议桌上的中原地图,都是一样站立着的。

苗沛霖道“臣下若是林穆翁就据住胶州、莱州、登州三地。再令孔伯海、曾涤生据守泰山,护住曲阜即可。”

他的办法,说开了就是收缩防线,据守几个关键点,牵制太平军的兵力,屏蔽住苗沛霖的老巢徐州。

苗沛霖接着又道“另外,臣下还建议遣水师北上以艨艟巨舰巡游津门近海,威慑太平军,使其在京畿之地驻留重兵。同时收复长山岛、猪岛、海洋岛、广鹿岛、皮岛等地,重建东江雄镇,然后再招抚朝鲜国以为后援。如此可同时控扼北清咽喉,威胁太平天国之根基。”

这苗沛霖果然是知兵的,一番建议全都切中要害,如果能够实现,就等于将太平天国这头恶虎关进了笼子,又在满清的脖子上拴了根绞索。只待朱大天子收拾好南朝之事,便能挥军北上收拾故明山河了。

既然苗沛霖的计划可行,那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实行了。

“李卿,”朱济世将外交部尚书李鸿章唤到跟前,“你和林则徐交厚,山东哪里就由你跑一趟吧。”

“臣下领旨。”李鸿章躬了下身,思索了下,又追问道“王上,臣下是否要劝穆翁附明?”

“不必。”朱济世摆摆手道,“只要太平天国没有正是和咱们开战,咱们不要主动撕破脸……杨秀清此子善于用兵取胜,但是短于治理国家,天国又是一国二主,早晚必生内乱,到时胜之不难。”

说着他又对外交部侍郎吴春秋道“吴卿,用粮食和杨秀清换古董的买卖可以继续,孤王不怕太平军吃饱了饭南下送死!”

“臣下领旨。”吴春秋顿了一下,提醒道,“王上,朝鲜那边……是否要再遣使往招?”

朱济世想了下道“左相,军师,你们怎么看?”

“王上,臣下以为不必。”左宗棠道,“臣近日听闻朝鲜国内素感大明恩德,每年都会祭祀太祖、神宗和毅宗皇帝神位的……之前朝鲜抗拒我大明天使该是迫于满清之淫威。想来朝鲜国内也已经知晓满清之破落,不日就将遣贡使入朝了吧?”

“还有这事儿?”听左宗棠这么一说,朱济世却冷冷一笑,“孤王只知道朝鲜是满清藩属,不会因为几根元宝蜡烛就当朝鲜君臣是大明孤忠的。不过崔阿圃、沙吴仔两人打了那么久都没把朝鲜摆平,看来是不大会打陆战……孤王得考虑向朝鲜派出陆师了。”

“派陆师?王上……您这是要……”左宗棠一怔,刚想劝阻朱济世,却见其脸上憋着坏笑,顿时恍然道“王上,莫非满清很快要入寇朝鲜了?”

531 1504558131051

第429章孝子奕欣 求月票



“皇上苦啊,一整条胳膊都没了,被关在东江米巷的宗人府里,除了一个阿礼国公使派来的帕克医生,身边都是粤匪的人,奴才真是不舍得离开皇上,六王爷,您千万得救皇上啊……”

安静的凤凰楼里,就听见一个老男人哭得抽抽嗒嗒的。恭亲王奕欣坐在御座上,也跟着一起掉眼泪,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恭老六满脸都是无奈的神色。

跪在他面前的,正是穆彰阿。一脸丧气样的又说又哭,说到动情处,还不住地在地上碰头。恭王身后还有一道珠帘,珠帘后面还端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宫装妇人,同样哭哭啼啼地不停掉着眼泪。这个妇人就是恭亲王奕欣的生母,道光皇帝的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女人现在虽然坐在珠帘之后,不过和垂帘听政什么的是没有一点关系的。恭亲王奕欣现在已经17岁,文武双全(如果要比摔跤的话,杨秀清多半打不过这个17岁的半大小子),而且聪明过人,脑子比道光皇帝都好使。

所以道光皇帝根本没想过什么太后垂帘的事情,只是为恭亲王安排了八个顾命大臣,有塞尚阿、僧格林沁、绵愉、祁寯藻、徐广缙、耆英他们几个,还有恭亲王的岳父瓜尔佳。桂良,还有恭亲王的老师卓秉恬。现在除了僧格林沁、祁寯藻和绵愉三人,其他五个顾命大臣以及道光皇帝的第四子奕裕谖遄愚日p都坐在两侧的凳子上面,全都在唉声叹气掉眼泪。

好容易等穆彰阿的哭诉告一段落,帘子后面的静皇贵妃才叹了口气,慢慢地道“皇上是什么意思?”

在静皇贵妃和恭亲王离开北京之前,道光皇帝是有过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