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天朝之梦 >

第162部分

天朝之梦-第162部分

小说: 天朝之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王国的战争?我想我们四国公使是没有这种权力的吧?而且在我国看来,大明王国所采取的政策完全符合一个负责任的文明国家的一切标准——这个国家的市场即使用欧洲的标准来说,也是非常开放的。我不知道你们还想从大明王国得到什么样的利益?租界?治外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协定关税?这些条件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不会接受的,除非发动一场战争。”

说话的是美国公使德威士,他笑嘻嘻地看着普提雅廷。手里夹着一根雪茄。美国这个列强是名不副实的,只是国土面积看着比较大而已。至于军事实力,肯定还不如朱明。所以对万里迢迢派兵的事情是没有任何兴趣的……而且朱明开放的商业政策也符合美国的利益。如果朱明真的成为某个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对美国肯定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出兵干涉只是最后的选项……”阿礼国爵士对美国佬是没有一分钱好感的。现在可不是1947年。大英帝国根本不用看美国的脸色行事!而且,许多英国人还没有忘记几十年前那场发生在北美十三州的叛乱呢!

他顿了一下,放沉声音道“当然,我会在给白厅的报告当中建议使用武力!虽然朱明拥有20万欧式陆军,但是他们的海军非常弱小,只有一艘四级军舰和几艘武装商船,海军官兵也极不专业,根本不是英国海军的对手!”

“然后呢?”美国公使德威士笑嘻嘻地说,“目前朱济世的兰芳行正在广东新建钢铁厂和枪炮厂,济世行则在广东开设火药厂,广东的佛山镇还有至少五十家可以生产滑膛枪和9磅、12磅大炮的工厂作坊,他们的产品质量虽然比不上加尔各答工厂,但已经足够应付一场长期持久和大规模的战争了!爵士,您认为贵国的议会、女王还有亲王会同意这么蛮干吗?”

任何一个对欧洲政治有所了解之人都知道,大英帝国是靠她的智慧赢得世界霸权,而非靠一味蛮干逞强称霸的。阿礼国爵士也就是叫得凶……多半还是叫给满清听的,出兵干涉的建议才不会往伦敦哪里送呢。

而且那个咋呼的比阿礼国爵士还凶的普提雅廷海军少将就真的那么想帮助满清对抗大明?从地图上看,满清不就夹在俄国和大明之间吗?要是满清被大明打崩溃了,俄国不就可以趁机把满清的新疆、喀尔喀蒙古还有满洲都一块块吞下去吗?

至于法国……还是算了吧,这个国家自从拿破仑皇帝下台后就不会打仗了。一个北非阿尔利亚的土著酋长都和法兰西军队奋战了七八年之久才被干趴下——还是靠了朱济世发明的铵油手榴弹!

想到这里,美国公使德威士微微笑了笑,望着英法俄三国的公使道“我想我们在对华交涉的问题上,首先应该坦诚,是吧?这一次向明的联合施压,是做个样子给人看的吗?”

53 2132167925344

第318章 大英帝国的另一张面孔 第一更求月票



武昌城内,大明天子行在的会客室里,现在正传出一阵阵爽朗地笑声。大英帝国的使臣正在这里同朱济世会面。不过来人不是英国驻满清公使阿礼国,而是英国驻大明公使文咸爵士——他和朱济世算是老朋友了。当日朱济世崛起于兰芳的时候,他可没少出力。所以在戴维斯爵士调走以后,他就被白厅派来担任香港总督兼英国驻大明公使了。

他这次从香港过来,名义上是来推动明清议和的。同样受制于通讯手段的落后,文咸爵士和朱济世都不知道上海的四国公使已经打算联合调停明清战争了——虽然四国公使之间并没有达成真正的共识,不过当着满清钦差大臣林则徐和白斯文的面,四国公使还是一起拍了胸脯。

而几乎在同时,文咸就坐在朱济世跟前,仔细甚至有些好奇地打量着面前这位大明国王,兰芳大公和鸭脷洲子爵。身兼多个贵族爵位在欧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所以文咸也不认为朱济世有必要将大明国王和兰芳大公两个头衔合二为一。

上好的咖啡被杜兰夫人亲自送了上来,这位朱济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个女人在大明王宫中的地位非常特殊。不是后妃,而是宫廷总管,还有一个女伯爵的头衔,因而可以自由出入宫廷。这一次她陪同文咸爵士一起来了湖北。

品了一口杜兰夫人冲泡出来的咖啡,文咸爵士微微扬了下眉毛“唔,这个咖啡的味道……”

“这是用兰芳出产的咖啡豆研磨冲泡出来的,爵士,您觉得口味如何?”朱济世今天难得换上了一身灰色的西式军服,胸前还挂着一枚勋章——这是一枚金质大明光复勋章,颁发给为大明复国做出最杰出贡献的军官,朱济世当然是第一个拥有者。

文咸笑着说道“口味非常独特,我想这是一种不错的咖啡……国王陛下,我想兰芳在您手里已经变成了一块富庶的土地。未来一定会更加富庶吧?据我所知,欧洲市场上橡胶的价格在短短三年内翻了十倍!所有囤积橡胶的商人都发了大财。而兰芳大公国是世界上最大人工橡胶种植地。”他顿了一下,半开玩笑地道“不得不承认,您的确拥有世界上最犀利的商业眼光。我都忍不住想向您请教,下一个发财的机会在什么地方了?”

“下一个发财的机会?呵呵,当然是在中国啦!一条连接武昌和九龙的铁路就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不是吗?”朱济世笑眯眯地对文咸道。

“一条连接武昌和九龙的铁路!上帝啊,国王陛下,您说真的?这可需要许多投资吧?明国朝廷有这样的财力?”

朱济世耸耸肩,笑道“为什么是朝廷呢?英国、美国和法国的铁路都是政府在投资?爵士。实话和您说吧。这条武昌到九龙的铁路将由一家名为粤汉铁路公司的股份公司负责投资兴建和运营。这家股份公司将会向全世界的股东招股。爵士。您不如也投资一些吧?”

“一定要投资的,怎么多年来和国王陛下一起做生意的人都发了大财,这个机会不能错过。”文咸爵士哈哈大笑。

“除了铁路还有电报,”朱济世道。“我想应该有一家欧亚电报公司,将电报线从伦敦、巴黎一直拉到武昌、广州甚至是北京。”

“这个想法倒是非常不错,现在欧洲和亚洲之间的通讯条件实在太差了,所有的消息都要延迟几个月。”文咸爵士的眉头皱了起来。现在欧洲的局势好像是个随时要爆炸的火药桶!几个月的消息延迟让文咸这样的外交官极其为难——说句不好听的,文咸爵士都不知道大英帝国现在有没有办法共和国!

“这家欧亚电报公司应该由大明、大英帝国、法兰西、奥斯曼帝国、德意志邦联和俄罗斯帝国的资本共同投资。”

朱济世继续提出商业构想,他说道“有了连接欧亚的电报线,商业上的信息可以在第一时间传遍欧亚大陆上所有的主要国家,或者还有美国……对于汇丰银行而言,跨越大陆的汇款就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资金转账了!这将产生多大的效益啊!

另外。中国的矿产开发也会是一个财源滚滚的投资机会。爵士,您知道吗,在过去的几百年,我们这个国家是实行‘矿禁’的,在广东以外的省份。除了极少数官营矿山是不允许开矿的!有多少财富被埋藏在地底啊!这难道不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大机遇吗?”

铁路、电报、开矿,似乎每一个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朱济世有些感慨地说“我真是不明白,你们英国人为什么那么热衷于向中国倾销鸦片呢?投资赚钱的机会那样多……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要建造铁路,就必须进口英国的铁路机车。要开矿就要进口英国的采矿设备。要办电报就要进口英国的电线和电报机。而且中国资本毕竟是不足的,铁路、矿山、电报还有纺织厂、钢铁厂、造船厂等等的工厂,都是英国资本可以投资发财的产业。”

听到朱济世的抱怨,文咸爵士微微地笑了笑“在鸦片贸易问题上,分歧始终是存在的……您知道吗,鸦片贸易每年给印度创造出几百万英镑的收入,而印度又是英国工业品最大的倾销市场!”

文咸的话倒是有够直接的,他顿了下又道“国王陛下,如果您真的想让英国放弃鸦片贸易的厚利,我倒有一个提议。您让中国的茶农帮助印度人种植茶树……这是东印度公司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想做,但是没有做成的事情。”

朱济世微微一愣,“可是茶叶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如果……”

文咸目光炯炯地看着朱济世“您还有橡胶和棕榈油,最多再有四五年,您在婆罗洲的橡胶树和棕榈树都会变成摇钱树的!”他忽然放沉了声音“陛下,我想您知道大英帝国的贸易政策是什么吧?帝国是追求贸易顺差的,尤其不能忍受持续的大规模贸易逆差。如果您想保有大英帝国的友谊,就要想办法让明英贸易达到平衡!”

橡胶和棕榈油的市场是全世界,而茶叶的市场主要在英国……欧美其他国家的人并不喜欢喝茶。所以用橡胶和棕榈油所创造的顺差并不是由英国单独承受,而茶叶带来的顺差几乎就是英国的逆差,因而英国人拼命要寻找一种可以向中国大量出口的商品,他们找到了鸦片!

现在朱济世在他的统治区域内实行禁烟,这也就意味着英国在同明国的贸易中要承受巨额逆差。而同时因为整个中国陷入战乱,其他地区的鸦片需求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在满清开放烟禁后激增。所以中英间的贸易正在失衡……英国在不久的将来,又会面临巨额贸易逆差!如果婆罗洲的橡胶和棕榈油再替明国获取大量金银收入的话,不排除大英帝国会同朱明开战。而要避免这种风险,朱明必须让出一部分贸易上的利益。

朱济世现在已经明白,茶树才是文咸北来武昌的真实目的!

“如果我把茶树树苗和种植茶树的窍门告诉你们,英国会支持我统一中国吗?”朱济世冷冷地问道。

“会的!”

文咸爵士很肯定地点点头“国王陛下,我想您的王后和右丞相在欧洲的外交活动一定会取得成功的。您应该相信塞古尔女公爵的活动能力……但是您如果要致力于在中英之间建立起长久可靠的同盟关系,就应该为中英间的贸易平衡做出努力。”

54 754087926563

第319章 瓜分满清? 第二更求月票



“中英间贸易……平衡?”

现在湖北初定,湖北巡抚的人选未定,连武昌、荆州等府的知府都没有委任。还好有罗泽南和他的几个学生如李续宾、李续宜兄弟,王錱,李杏春,蒋益澧,刘腾鸿,杨昌濬,康景晖,朱铁桥谢邦翰,罗信南、罗信东、罗信北三兄弟,还有一个石鼓书院的学生彭玉麟一起支撑起了湖北一省的政务。罗泽南则成了湖北事实上的巡抚,事务繁多,自然没有功夫参加朱济世和文咸的会面了。

所以直到当日晚上,他忙完湖北公务,拿着才统计好的湖北省无主土地和旗地的账册来向朱济世汇报的时候,才晓得文咸提出的交涉条件。

“王上,文咸真的只要求几棵茶树?”罗泽南有些将信将疑地道,“若真是如此,给他便是,我们不给,道光昏君大概也会给的吧?”

只是几棵茶树?那可是一桩几百万英镑的产业!朱济世心下苦笑,如罗泽南这样的湘湖理学派的干才,对经济之学还是没有多少概念。

“也对,这个茶树还是得给。”朱济世思索了一下,还是点头赞同了罗泽南的意见。他对英国的对外政策还是比较了解的,英国以工商和贸易为一国之本。他们所谓的殖民主义,其实是服务于本土的工商和贸易,而非真正将本国之民殖于海外领地。否则英国国内哪儿来那么多“过剩人口”?他们拢共才多少人啊?

所以英国对于可以征服的土地,便用武力加以征服,使之成为英国工业的原料基地和产品倾销地。对于无法征服的土地,则会尽可能争取对英国有利的“不平等贸易条件”。当然,这个世界上面还有很多不鸟大英帝国的列强,英国也拿他们没什么办法。这英国的根本,不过是几个弹丸小岛而已。

如目前朱济世掌控的大明,有20万西式陆军,武器装备也能自给,人口多至数千万。已经不是大英帝国能随便拿捏的了。然而孤悬海外的兰芳却有可能成为英国入侵的目标——如果明英两国彻底翻脸的话!

至于有可能造成明英翻脸的最大原因并不是朱明统一中国,而是朱明在同英国的贸易中占据太多的优势。如茶叶、丝绸、橡胶、棕榈油、药材(主要是黄连,黄连素的主要原料,由于黄连素被朱济世弄成了唯一有效的抗菌药,所以需求量大到难以置信的地步)。如果没有鸦片来平衡的话,英国每年对华的贸易逆差只怕要高达上千万甚至更多的英镑。

光是这么巨大的贸易逆差,就能构成英国入侵兰芳的理由了!况且兰芳本身就是英国保护国……

“给了茶树,英国人真能支持咱们统一中国?”和罗泽南一起来见朱济世的韩四也不大相信几棵茶树就能换来英国的支持。

“英国肯定是支持满清的!”朱济世悠悠地说着,“因为咱们根本不需要他们的支持就能统一中国……而且满清也没有咱们这么精明,很容易被英人所欺。道光皇帝开出的那些条件。哪里是我们能给的?”

罗泽南和韩四听得糊涂。互相瞅了一眼,韩四道“那咱们把茶树给英国有什么意思?”

朱济世撇了韩大侯爷一眼,现在发了福还留起了大胡子,黑不溜秋的就是个李逵的样子。经济这事儿,和他是说不清楚的。

“破军,王上不是说了,教会印度人种茶有助于实现贸易……平衡,平衡了,英人大概就不会阻扰咱们一统华夏啦!”

罗泽南也试着理解朱济世的意思,倒是八九不理十。

“远东距离英国太远,眼下欧洲的局势又太乱,英国是没有余力东侵的。”朱济世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他缓缓起立,在屋子里面跺起了步子。“英人现在无力入侵,自然就会转而求利。而我又不肯在鸦片问题上退让,文咸就退而求起次想从我们这里索要茶树。如果道光皇帝那里能给的利益更多,英人岂肯放弃不取?所以英人支持满清的立场是一定的。只是这支持多少有点虚啊……”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