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夜明 >

第43部分

夜明-第43部分

小说: 夜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的话听起来像梦呓。
    身下之人抖动的更厉害了,张嘴发出“啊!啊”的声音,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
    鲍广闭上自己的眼睛,手中钢刀用力劈下去,温热的血留到手上,让他全身都像泡在粘稠的酱油中。
    “给他一个痛快吧!”身边的兄弟小声提醒,总算将鲍广从迷糊的状态总拉回来。
    他狠狠的一刀将地上那人的脑袋从脖子上剁下,血花四溅,黑色的夜中,什么也看不见,喷洒到身上的液体慢慢变凉。
    窸窸窣窣的声音响了近两个时辰,黑暗中几个人和野狗并没有什么区别。
    夜静悄悄的过去,天色发白的时候,五个人将余下的残肢断臂刨下一个深坑埋下。
    “虽然我等对你做出罪大恶极之事,但也给你收了尸,我等五人在此立誓,此次若能逃出性命,他年清明祭日都不会忘了给你上坟送贡。”几人在坟前重重的磕了几个响头,鲍广将钢刀上的血迹擦干,一行人继续向北。
    从大同府往右玉县的大路上,流民汹涌,鲍广等人挤在其中,找了一个年轻人问:“小兄弟,你到过草原吗?”
    那人瞟了他一眼,轻轻摇头。
    “土默特人的消息可信吗?”
    “不知道!”那人快速往前走去。
    鲍广有些气恼,冲过去一把抓住他的肩膀,说:“问你话,你跑什么?”他最近的脾气变坏了很多。
    “我不知道,你没有听清楚吗?你若有别的选择就不要去草原,我也一样。”
    流民中自相残杀的越来越多,甚至有人公然杀人后剔洗干净叫卖。很多人吃得了第一次便会吃第二次,但自从那夜鲍广垂死之际饱餐一顿后,便发誓宁愿饿死也不再尝试人肉的滋味。

第81章 招兵
    大同边镇守兵严密监控各地难民,张庭拱甚至有意宣扬土默特人的消息。
    当难民开始拿起刀子,此时他们还砍在同伴的身上,但情绪一旦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大同府边军四处巡察,摧毁了一个杀人卖肉的团伙,二十多个暴徒被当众斩首,血淋淋的脑袋警示众人,只能饿死不能作乱。张庭拱要尽力将疯狂的情绪扼杀在萌芽中。
    右玉县的道口,再无商旅通行,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民众。饿急了的人什么也顾不上,除了护卫严密的商盟商队,再没人敢冒险。与耿光结盟的右玉本地豪强朱家寨命自家子弟骑兵一路维持秩序,难民到了这里实际上就由汉部的势力接管了,严禁彼此再殴斗和厮杀。
    就像范永斗所说,以商盟如今的形势,愿意投奔合作的商号豪强数不胜数。右玉县本地绿林平日里无非就是靠盘剥小商旅为生,商路不通已有两年,又连年干旱,这些人的老家底都亏空的差不多了,又惹不起耿光麾下那些杀人不要命的主,只能投靠到耿光麾下混口饭吃。
    鲍广等四人跟随一股大队流民,速度不快不慢,这是最节省体力走法。挂在他腰间的钢刀分外显眼,无人敢来招惹。
    一天过去,肚子又饿了,几人的眼睛四处搜寻,做梦都想天上能掉下一块大馅饼。
    “杀胡口设了赈灾的粥棚,大家的脚步快一点。”身边穿过的骑兵高喊。
    朱家寨子的骑兵前几日才杀死了几个敢在大道上拦路打劫的外乡人,脑袋被高擎示众,他们比那些官兵要高效的多,连官府也默许他们的行为,没人管这些外乡人的死活。
    离杀胡口十里地的路口,商盟设立了一排粥棚,碗中米汤稀疏,一眼可看见沉淀在碗底的米粒。
    才到这里的难民们两眼发光向这边涌过来。
    “排好队!”凶恶的护卫提着手中的鞭子,抽打胡乱往前拥挤的难民。
    “喝了这碗粥,就必须要去草原了!你们可要想好啊!”粥棚前一个大嗓门的老头在大声喊叫。
    走到这个地方,不去草原还有什么生路,真是啰嗦,众人在心底唾骂,眼睛都盯着稀黄的粥盆。
    难民排队依次接过盛粥的碗,一口喝干净后仍然恋恋不舍的舔着嘴唇,身后人大声催促。喝完这碗稀粥后,难民被分成两百人左右为一队,由一个汉部的士卒带领穿过杀胡口往塞外而去。
    七月初,大同巡抚张庭拱还对出塞的流民忧心忡忡,他有心赈灾,但心有余而力不足。自他上任大同以来,连遇灾年,尽心尽力也于事无补,此刻早已身心俱疲。到了八月份,在各路人马宣扬下,山西的难民都涌进大同,严峻的形势让他巴不得这些人都在大同府消失。
    杀胡口守备张广也得到宣大总督张宗衡的命令,对出塞的流民尽行方便。这里少不了柳全的功劳,但被民变弄得焦头难额的张宗衡也想将祸水北引。
    夹杂在流民当中,鲍广走出杀胡口的关门,抬头远眺,夹杂甬道的两山上翠绿一片。
    这就是塞外了吗?他深吸一口气,连空气似乎也清新些。
    再扭头回看,城楼上“杀胡口”三个字古朴肃穆,这是汉人守卫家园的关口,曾沾染胡人的鲜血无数。如今汉人竟然要到草原去谋生,也不知道此生还能否再回来。
    出塞十几里地,路边的小山弯后铁蹄急促,五十多个骑士从拐角冲出来,腰佩弯刀背负长弓,凶神恶煞一般,为首一人高喊:“都排好队,兵器全交出来。”
    鲍广摸了一把身上的钢刀。
    “将兵器都丢到这边的草地上,若被搜出来可就不好了!”马上骑士的话很不耐烦,傻子也能听出威胁的意思。
    长枪短刃都被扔出去,鲍广也往前迈动的脚步,连命都交到这草原了,再抱着一柄刀有什么用?
    老鸦山北的草地上,流民云集,汉部在此地设立了募兵处,十六岁以上三十五岁以下者均可报名。
    随后有专人测试马术、箭法、力量、武术和耐力,合格后即可加入汉部骑兵。募兵处两个兵士大声宣扬的清楚,加入汉部的兵士吃喝不愁,每个月还有一两银子的薪水,众多流民踊跃报名。
    两个月里,翟哲招募了两千多身体健壮的汉子,在萧之言眼里这些人和废物没什么区别。他们中绝大多数没有杀过人,会武艺的不过一百多人,甚至还有些人连马也不会骑,但这些人都是翟哲的希望,没有人天生就是战士。
    每天有数百人被带到这里,汉部挑剩下的人被土默特部落领走。已有一万多汉人被送到土默川的荒地上开始辛苦的开垦,和汉人关系融洽的格日勒图这次大占便宜,若不是担心势力扩展的太快引起其他人嫉恨,他和乌兰公主甚至可以占据大汗划分出的一小半土地。
    “愿意成为汉部兵士的到这边来,只要加入我们就不用再为肚子担忧,每个月还有一两银子的薪水。”大嗓门的兵士喊叫,这些话他们每天要重复了无数遍。
    这是在募兵!鲍广很快明白了,心头一阵激动,他原以为走进草原加入到土默特部落无非就是做牛做马。
    汉部!?草原上还有汉人的势力,能留在汉人中没人愿意加入蒙古部落。
    鲍广大踏步冲出队列。
    半山腰的高台上,翟哲端坐在一柄大椅子上,每个通过测试的汉人都会从他眼前经过,那都是他的璞玉。
    鲍广迈步走到检查的两个士兵前,努力打起精神,展现自己的强壮。一个兵士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通过了初次筛选。随后他将在骑术、武艺等各项测试中任选一项,通过即可。
    紧跟在他身后的是一直陪伴他的四个族人。
    甄别的几个兵士仔细打量,挨个询问问:“多大年纪了?”
    “三十二!”
    “二十八!”
    “三十七!”
    兵士像察看牲口一样让这些人张口看牙,又让他们张开四肢蹦蹦跳跳。
    “三十七的不行,回去吧!”
    汉部招兵,五六人中挑一,翟哲尤其不要年龄过大的,凡小于十六岁的全部招收。鲍广的这个族兄看起来还算强壮,但年龄大了,被无情的拒绝。
    “那个人是我的哥哥!”鲍广哀求。
    “是你老子也没有用,等你加入汉部混出名堂再说吧。”

第82章 内流
    漠北的商队返回后,商盟的名声被完全被打开。
    运进口内的马匹和毛皮完全占据了杀胡口的集市,众多商号对众多货物垂涎欲滴,但这些东西都已是名花有主了。为了得到足够的粮食,商盟不得不以相当优惠的价格将毛皮转卖给八大家,翟家和范家从中获利也不比商盟少多少。
    唯有战马才是商盟最赚钱的生意。翟哲也想不到饥民包裹的流贼能拿出那么多的金钱,看来抢劫才是获取财富最便捷的道路。
    柳全宁愿尽快清空商队带回来的货物,商盟在冬天到来之前还要再走一次漠北。第二次轻车熟路,商队的规模会更大,柳全经商已久,当然知道手头上的银两多周转,才能获取的丰厚的利润。
    仅仅靠一支商队养活不了那么多人,那些进入草原的汉人。
    俄木布汗亲自远赴漠北,向漠北部落赊借的牲畜,翟哲也寅吃卯粮,向八大家借了不少粮食。
    只要有人就有希望,漠北部落和八大家在卖给土默特部落人情,俄木布汗和翟哲对未来也都很乐观。秋季不适耕种,俄木布汗开始遣出塞的汉民清理归化城的废墟。工匠首先修理好的是土默特大汗的府邸。
    老鸦山顶的偏房内,三人围着一张小桌子端坐。
    出塞一年多了,曾经榆林卫的三兄弟才有机会相聚一堂,萧之言、雷岩谦和左若正在把酒言欢。
    左若将汉寨防备事务转交给宗茂,才奉命被调遣孤身来到老鸦山。
    萧之言从宁陕边境返回不到七日,一个多月来他招揽了五百多名惯匪刀客,当然付出的报酬也不低。天下大势转变后,曾经的马贼刀客也无法再孤立生存,不从贼也会被官军当成流贼围剿,除非愿意放下手中刀,但那是他们生存的依靠。
    三人谈笑风生,酒樽你来我往。
    “当年在榆林卫,可喝不到这等美酒!”萧之言举杯仰脖。
    雷岩谦举起酒碗,说:“大哥好本事,宁陕那么多厉害的刀客都被收服,我敬大哥一碗!”
    “像你这样喝酒,真是糟蹋了我这坛竹叶青!”萧之言撇了撇嘴角,连连摇头。
    三人皆抚掌大笑。
    雷岩谦首先止住笑声,话锋一转,说:“只是可惜我们在榆林卫和蒙古人打了十几年的仗,最后却要投靠蒙古人生存。”
    左若拿起竹箸,小声说:“此一时也彼一时!”
    雷岩谦环目一瞪,说:“难道你不想再回大明吗?”
    “做梦都想,若非逼不得已,哪个汉人愿意背井离乡。”
    萧之言笑道:“汉部如此发展壮大,会有一天能遂你们的心愿的。”
    “只怕有人不这么想!”
    雷岩谦这句话音刚落,左若夹菜的筷子停了下来,萧之言也放下酒杯,两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向他。
    雷岩谦伸出脖子,说:“不怕你们知道,我就是不想投降蒙古人。回大明?汉部壮大后,他是愿意在草原称王,还是再回大明当平头百姓?若是大哥当了老大,我才相信你们说的话。”
    “住口!”萧之言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震的桌面上菜汤飞溅,随后低声说:“这句话从你口出,入三人耳,就此打住,不要给自己惹来祸患!”
    “怕什么,大哥你麾下七八百悍匪,左若又在汉寨统管防务一年……”
    雷岩谦还想再说,萧之言站起身来,怒喝道:“你随我去见千户大人!”
    他这个称呼表明自己的态度。
    “走!”萧之言从没这样发怒过。
    “大哥,算了,二哥也只是在说笑话!”左若劝解。
    萧之言重新坐下,长叹一口气,说:“你以为这草原的马贼是那么好当的吗?我当年被逼的孤身逃入张家口被翟家收留。若是把汉部交到你我手上,不出三年必会烟消云散,出塞的汉人皆会化作白骨。”
    “我和千户大人相识五六年,似乎直到最近才认得他,他让我越来越陌生,也越来越佩服!”雷岩谦桀骜不顺,萧之言对翟哲称呼尊重正是要断了他的念想。
    左若轻轻点头,赞同道说:“大人胸中有丘壑,志当存高远。”
    在汉寨训练骑兵时他和翟哲相处时日多,从平日言谈举止就可以猜到那个人的心思可不是土默特的汉部可以桎梏的。
    “志当存高远?”雷岩谦冷哼一声,“难道他也想像赵全当年一样引贼寇边吗?”
    翟哲所作所为无法避免让别人将他比作赵全,土默特汉部要想长久存在,屈从蒙古人是唯一的出路,草原是蒙古人的草原。
    “大当家向我保证过,绝不会寇边大明!”萧之言无意识中又变换了对翟哲的称谓。
    “若是有那一日,大哥怎么办?你是否还同意我今日的建议!”雷岩谦不到黄河心不死。
    “也许我会离开漠南!”萧之言轻轻转动手中的酒杯,这是他心中最没把握的地方,但他绝不会与翟哲兵戎相见。
    “你呢?”雷岩谦盯向左若。
    左若冷笑,说:“让你失望了,冲千户大人救活了这么多汉民,我也会继续追随他!”
    “你……”雷岩谦怒气冲冲。
    “汉人在草原若是自相残杀,只会有一个结局!”左若心中激愤,将身前的酒杯一饮而尽,起身出了偏房门。
    雷岩谦站起来,看着左若离去的方向门板吱呀摇晃,他没想到三兄弟密议会是这种结局。他心中所服只有萧之言一人,根本不想率榆林卫的兄弟给别人卖命,更何况还是蒙古人。
    萧之言慢慢悠悠给自己满上一杯酒,说:“他不会去告发你的,老二,人有的时候总要认清形势,这一点你我都不如老三。”
    要想掀翻汉部的天,眼前确实是最好的时候,翟哲已将所有的路铺好,继承者只需沿着现有的路走下去。
    老鸦山脚下,翟哲还在挑选士卒,没想到后院突起的风波。
    左若无法容忍雷岩谦的想法,又不好与他争辩,匆匆下山。眼前草坡的营区里,全是瘦弱的青年汉子,都是被饥饿折磨成这般模样。草原肉质充足,无需一个月,这些人就会变的身强体壮。
    “三千五百人,一共收了三千五百个汉子!”翟哲兴高采烈,用手中鞭梢指向营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