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夜明 >

第239部分

夜明-第239部分

小说: 夜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弓辰呆呆的坐在那里,像是在回忆过去,半晌才缓过神来,说:“很久以前了!我该与翟将军一起到江南的。”他与翟哲是在张家**的朋友,当初从张家口堡调入大同府也是翟哲的功劳。
    汉部曾在山西经营多年,在这里的根基深厚。如右玉县的朱家寨、陈家庄都曾是翟哲的下属,没有南下的耿光和耿竹父子在山西的绿林也小有名气。但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信任,有人身在曹营心在汉,也有人死心塌地的投靠了清虏。
    翟哲最终选中了弓辰,一个他最熟悉的朋友。
    “大将军身在江南,心系山西。”金小鼎弓着腰,像一只大虾米弯在椅子中间。
    “你看了我这一脸胡须了吗?”弓辰指着自己的脸,苦笑道:“自从剃发后,我就没有剪过胡子,没脸见先人了。”
    金小鼎姿势稍微端正些,说:“大将军准备北伐,希望山西义士能起兵呼应!”
    “有什么让我做的只管开口!”
    金小鼎犹豫片刻,说:“大同总兵姜镶是大将军的义兄,正在犹豫不决时,大将军希望弓守备能助他一臂之力。”
    “啊!”弓辰先是讶然,随后表态:“若能驱走清虏,弓辰愿舍命相随。”
    “好!”金小鼎点头,“弓守备等我的消息。”
    两人一直谈论到深夜,弓辰详细询问江南的战事。当听金小鼎说道激动处,忍不住手舞足蹈,压抑声音呼叫痛快。
    次日清晨,金小鼎离去。
    大同比江南要寒冷的多,街道上行人稀少,汉人一个个垂着脑袋表情僵硬,见面只敢用眼神打招呼
    这里是山西北镇的中心,清廷占据山西后,为了监控投降的诸武将,让宣大总督耿淳移驻大同,目的正是监视姜镶等人。但姜镶在大同经营七八年,清廷的监视只见皮毛,不触内在。
    金小鼎联络上暗营,找到王义。
    两人见面后,金小鼎传达翟哲的最新指示:“督促姜镶在今年春天在大同起兵。”
    去年翟哲让姜镶不要不要急于轻举妄动,翻过年来,形势已经大不同。
    王义很为难,说:“姜镶虽有反正之心,但清虏对他控制的甚严。他的处境很不好,才把大儿子送往北京城。他向我透露的意思是,等大将军北伐时,他才会在大同起兵响应。”
    “等不了那么久了!”金小鼎很干脆。
    “你有什么办法?”
    金小鼎踱步走了几圈,神情变得很冷酷,说:“只有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
    “用饵钓鱼!”
    王义先是迷惑不解,见金小鼎用刀子般的眼神看着自己,慢慢明白了他的意思,说:“这恐怕不妥,一旦事败,再没有退路。”
    “这是大将军的命令!亲兵卫都有为大将军死的决心。”
    一句话终止了争议。金小鼎是这样,方进也是如此。翟哲这些年做的事,足矣让很多人愿成为他的死士。
    王义在大同已有两个月,得姜镶的庇护,中途还去了一趟归化。他熟悉这里的形势,把大同的局势告知金小鼎。
    大同城三股兵马,以姜镶的部众最多,宣大总督耿淳督抚营有四千人,雷岩谦率三千部众驻守在城外镇城卫,督抚营中有几百女真人监视各部。
    王义引荐,金小鼎拜见姜镶。
    姜镶今年四十九岁,肩膀像山里的巨熊那么宽。
    金小鼎行了军中礼节,从棉袄的夹层中掏出一封书信,说:“这是大将军让我交给总兵大人,大将军让我托话,他很想念大人。”
    姜镶接过来,放在衣袖中,并没着急看,“我也很想念翟将军。”
    “大将军今年准备进军江北,希望总兵大人能在山西起兵响应。”
    “翟将军只要起兵,我必会在大同响应!”姜镶早就打定了主意。他不费清廷一兵一卒,献出山西,又率军随阿济格西征陕西,没得到封赏,反被斥责,又被迫让显出质子,早生出反意。但清廷对汉降防备紧,耿淳就是架在他脖子上的一柄尖刀。
    金小鼎拱手道:“大同雷副将,曾经在大将军麾下效力,可助大人一臂之力。”
    “好说!”姜镶呵呵一笑,并不急于表态。会面结束后,他命人给金小鼎安排住处,又让亲兵陪同他。
    金小鼎在大同城逗留数日,充分发挥他善谈的特点,与姜镶的亲兵打成一片。
    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像是忘记返回江南,在大同城神神秘秘,深居浅出。
    三月来的很快,积雪融化,街道上的行人渐多。
    清兵与明军在湖广地界剑拔弩张,还有阿济格在扬州府地界陈兵严阵以待江岸。江南已失,湖广还在战中,两大田赋来源现在都没了指望。多尔衮下令,在各地征收粮饷,以备大军使用,耿淳忙活在山西各地搜刮。
    姜镶密切关注各地的形势,只盼江南沿线能打起来。
    这一日,阳光明媚,正是外出踏青的好时候。午时过去,然两个亲兵慌慌张张冲入总兵府,禀告:“禀告大人,大事不好了,金大人被抓走了。”
    “怎么回事?哪个衙役干的?”姜镶大吃一惊。大同府的衙役与他都熟悉,他让两个亲兵陪着金小鼎,正是要确保他的安全。
    “不是衙役,今日我们随金大人出城往镇城卫,在城门口的位置,被督抚营的兵丁撞上,那些人一拥而上,不分青红皂白,就把金大人抓走了。”
    麻烦大了!难道被人告密了?
    姜镶斟酌半天,下令:“来人,随我到督抚营去要人。”
    他知道宣大总督耿淳往山西督运粮草去了,只要在耿淳回来之前把金小鼎要回来,不给他审问的机会,事情还有挽回的机会。
    领几百个兵士气势汹汹走出兵营两三百步远,姜镶停下脚步。他仔细想想,这件事从内到外透着诡异,督抚营怎么当街抓人?要是衙役抓人,必会有人向他透露消息,督抚营出手抓人,说明这问题很严重。
    在大同城,除了他自己和雷岩谦,应该没人知道王义和金小鼎是江南来人。
    督抚营在大同的北营。
    弓辰正与督抚营的守备丁悦并肩而坐,金小鼎五花大绑放在两人面前。
    “这个人,我见过他,他曾在南明平虏将军翟哲麾下当过亲兵,我与翟哲曾经相识,所以对他有些印象。”
    丁悦哈哈大笑,抬头问金小鼎:“是也不是?”
    金小鼎嘻嘻笑,说:“汉人,怎么心甘情愿给女人当狗?”
    丁悦大怒,下令:“打!”
    两个兵丁上前,甩开巴掌对着金小鼎一顿猛抽。片刻之后,金小鼎的两边脸颊肿的像个馒头,鲜血直流。
    弓辰闭上眼睛,不忍心看。
    他提醒道:“丁守备,此事非同小可,请速速禀告总督大人!”
    “正是,正是!”丁悦醒悟过来。
    “你到大同来是为了什么?”
    金小鼎掉了几颗牙齿,说话漏风,嘿嘿笑道:“当然是为了杀鞑子。”
    他来山西后,见过范永斗,送走了翟堂,有拜见了姜镶,他被捕后,会让很多人睡不好觉。

第459章 大同起
    。5。
    占据北方的满清和才收复江南的大明都做好了长期对抗的准备,双方都意识到,自己没有一口吞下对方的实力。
    时间在有些人眼里过的很慢,在有些人眼里过的很快。
    种种迹象表明,湖广将成为隆武二年南北争夺的焦点。
    这里有一半属于南明,另一半被满清占领。相比江南反剃发令的众志成城,这里的反清浪潮因为何腾蛟在湖北的战败慢慢平息下去。
    湖广虽然比不上江南富庶,但两湖周边肥沃的平原能给江北提供最紧缺的粮食。勒克德浑的在湖广挫败明军,是清廷在江南战败后唯一的好消息,也让北京城内的多尔衮松了口气。
    湖广西连四川,南接山西。
    盘踞在江西的金声桓和占领四川的吴三桂都是汉人,以现在南明实行的策略,只要清廷稍显不支之势,这两人反正投明毫不奇怪。若不是隆武帝没有给金声桓江西提督的职务,金声桓只怕已经投靠南明。
    湖广实际已经成为满清的生命线,翟哲看出来这一点,多尔衮也看出来这一点。
    柳随风之前自愿去说降金声桓,但被翟哲拒绝。其实在南明朝廷中,除了黄道周外,他和郑芝龙明确反对朝廷任命金声桓为江西提督,才让隆武帝的招降的诏书没有发出去。
    战争不过是朝堂争斗的延续,翟哲和郑氏联盟后,他们不再需要一个能与自己平起平坐的盟友。
    更何况,如果金声桓反正了,郑芝龙还有什么借口进入广东?以郑氏的行事方式,他们绝不会参与北伐之战。郑芝龙连富庶的江南都不屑一顾,更何况大明穷苦的北方。他只要广东,因为他的根基在海上。
    江南大营车水马龙。
    江南各地的粮食,杭州和宁绍新铸造的兵甲和火器,走水路从运河运送到镇江地界。义军分批领取装备,战前的气氛的烘托到极致。
    平虏将军府的兵马一分为二,一部在镇江,一部在苏州。
    从正月到二月,再从二月到三月。
    这两个月中,翟哲整顿军制,把江南兵马划分为十五个万人队正军,再命每县另外招收三千到五千人的府兵不等。正兵为募兵,闲时操练,战时出征。府兵则只在农闲进行操练,维护地方安全。正军除领取军饷外,每人可免除家中二十亩田地的田赋。府兵的饷金只有正兵的三成,不享受免除田赋的优待。
    这些举措渐渐实施下去,他可以不依靠文人控制江南。府兵既可以成为正兵的补充,也可以为他控制各县提供便利。
    柳树发芽了,迎春花开了。
    大军还在长江边,朱聿键不敢寂寞,下旨前来询问,也有些军中将领按捺不住前来请战。
    江南能应用与北伐的兵马不多,如王之仁的两万水军是指望不上的。张名振在鲁王退位后意志消沉,对北伐的兴趣不大。真正对北伐热情高涨的多是来自北方的将领,如来自天雄军李志安和元启洲,最早追随翟哲的左若、逢勤等人,还有阎应元。
    翟哲也很着急,江南的大军就想一张拉满的弓,这一箭已到了必须要射出的时候了。
    半个月前,郑芝龙亲自督施福和郑鸿逵率四万兵马出福建从衢州府进入赣南,汇合桂军和粤军,在江西汇集了十万大军,正在朝吉安行进。
    清廷的兵马正在向湖广集结,清廷张天禄率军扼守安庆,阻止方国安军逆流而上的道路。
    为了确保江南的安全,翟哲此次抽调往湖广的兵马不能超过六万人,方国安还要驻守芜湖和池州在,也只能再出一万兵。七万大军攻湖广,还是有些单薄。要知道何腾蛟在湖南还有近二十万的大军,最终还是铩羽而归。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翟哲的眼睛在盯着山西。
    他在期待着那里发生些什么,但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
    只有真的发生了才算是发生了,姜镶先降大顺,再降满清,那个人对大明没什么感情。卢象升被杨嗣昌和高起潜陷害至死,翟哲要尽量避免重蹈覆辙。他认姜镶为义兄,但那不过是大明官场生存的手段,那个兄长在他心中的地位远比不萧之言的,姜镶也没真把他当做兄弟看。
    如果,他此刻率军进入湖广,以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到危急时吴三桂必然会暂时舍弃四川,率军顺江东下。他没有把握在湖广获胜,甚至可以说失败的可能性更大,何腾蛟是指望不上的。
    所以他派金小鼎北上,那是他最看好的亲兵,他不知道金小鼎已经身陷囹圄。
    金小鼎正在督抚营的大牢里,姜镶没能把他救出来。清廷宣大总督耿淳接到汇报后,丢下收集粮草的事务,快马加鞭回到大同,亲自升堂审问。
    一连审问了两天,上了几遍夹棍,打昏过去再被冷水浇醒,金小鼎翻来覆去就是拿几句话。
    “你是翟哲的亲兵吗?”
    “不错!”
    “你为何来山西?”
    “救大将军的家人南下!”
    “为何来大同?”
    “只是来逛逛!”
    他承认自己的翟哲的亲兵,他承认自己护送翟堂及家人南下,但他就是不提范永斗和姜镶的名字。
    姜镶听衙役给自己叙述耿淳一遍遍的给金小鼎上刑,他确实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的骨头这么硬。
    金小鼎的被捕对山西所有的人都是一种折磨,包括宣大总督耿淳。他宁愿就这样把金小鼎处死,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他无法装睡不醒。
    有些事不用说的那么明白,更何况金小鼎有意无意在给耿淳暗示。姜镶和范永斗,他不敢不信,因为这两人都是平虏将军翟哲的旧交。
    山西是个火药桶!耿淳意识到了,所以他的密奏已经送往京城。
    王义被姜镶软禁在兵营中,每天在为金小鼎祈祷。他是暗营的副统领,但大将军亲兵卫的表现让他汗颜。金小鼎的目的已经达到,无论姜镶反不反,清廷绝不敢对山西掉以轻心,而姜镶也绝不会坐以待毙。
    这一切本该顺理成章,只是金小鼎的被捕让整个事件加速运转。
    大同镇处于一种剑拔弩张中,姜镶不敢再孤身面见耿淳,耿淳也坐卧不安。
    过了三四日,督抚营中传出留言,金小鼎已经承认与大同总兵姜镶勾结,正在密谋反清。消息是弓辰散布出来的,他只盼望姜镶尽快起兵,把金小鼎从大牢中救出来。
    军中流言不绝,有不少将士本就对清廷不满。有好几个亲信将领信以为真,找到姜镶,询问何时起兵。
    清廷正在准备湖广会战,八旗兵马调动频繁,斥候把四周的消息送到大同城。心里有鬼时,看见什么都觉得是在针对自己,姜镶被架在火炉上烤了三日,自觉得逃不过这一劫,心一横,去见王义。他担心清廷兵马布置好了,他就像铁锅中王八,再没有逃生的机会。
    王义被关押了七八天,一见到姜镶就乞求他起兵把金小鼎救出来。
    姜镶示意让他住口,用低沉的声音说:“我决定起兵,你回去告之翟将军,莫要食言。”
    王义惊喜交加,“如此太好了!”
    金小鼎的计划成功了。
    三月十七日,大同城夜半火起,姜镶起兵反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