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夜明 >

第230部分

夜明-第230部分

小说: 夜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需求就好办,柳随风心中石头落了地,来之前他最担心郑芝龙油盐不进,依旧畏清虏如虎。
    “那自然是水到渠成,我家将军想要提督江南,到时候也需侯爷提供一份助力。只要我家将军和侯爷都入了阁,还怕办不了这些事吗?”
    翟哲事先没想到没想到郑芝龙想当闽粤总督,柳随风毫不犹豫一口答应下来。他相信即使翟哲在这里,郑芝龙提出更大的胃口,双发也会很快达成协议。所有的承诺都只是一句话,眼下只有郑芝龙能给江南提供助力。
    军镇天下已成,不过要唐王坐在那个位置上再过渡几年,因为现在谁不愿意当第一个撕破脸的人。
    柳随风在镇海侯府呆了两个时辰,在天黑时辞别,返回商盟商号过夜,刘忠藻早在那里等着他。
    两人刚一见面,刘忠藻迫不及待的站起来,说:“陛下想见你。”
    “今日天色已晚……”
    柳随风话音未落,刘忠藻连连摆手,说:“陛下一直在等着你,我只是没想到你到福州不去拜见陛下,竟然先去了镇海侯府。”
    “因为我与陛下该谈的都已经谈过了,大将军不会一场战事改变主意。”
    刘忠藻暗自松了口气。

第442章 逼宫
    。5du
    江南各地义军蓬勃而起,无数人剪去辫子投向常州府。
    翟哲传令,命各县精选出一千义军来军营服役,其余人等各自回家收割晚稻。这场大胜恰逢其时,成熟晚稻将为平虏将军府提供第一批粮饷。
    军中战意高昂,包括左若、李志安等将领都在请战,大军在丹阳击败李成栋军,逼近镇江府。
    这么多天过去,多铎一直没有消息。博洛明白,多铎要么被明军俘虏,要么命丧战场。清虏兵马还有不少,但都失去了再战之勇。博洛率女真人和汉八旗士卒坚守南京城,同时命李成栋和刘良佐在镇江布置第一道防线。
    南京城内人心思动,每日可见一队队女真甲士在街道上巡逻,严禁行人说话。
    洪承畴才到南京二十几天,尚未得到施展的空间,又要面对如山崩般的局面。
    镇江府连续两天兵败,他急匆匆找到多铎,劝道:“贝勒爷,请调刘良佐和李成栋到南京城下,或者入城。再放在镇江,只怕那两人都将投入明军,白白增添了明军的实力。”
    “我听说明军在宣扬汉人只要投降都不杀,这两人值得信任吗?”
    博洛实际上已经放弃了这两支降军。从刘泽清麾下的那些士卒在于潜投降起,汉人降军像是突然找到了方向一般,成群结队的再投向明军,有些人甚至会杀死身边的女真人为投名状。汉八旗的士卒随女真人生活多年,无需太过担心,但那些降军实在是不值得信任。
    洪承畴最明白这两个降将的心理,说:“李成栋在松江府屠杀了一万多百姓,刘良佐在江阴也没少杀人,只要把这两人召入南京,他们绝不敢投靠大明。但要是一直把他们留在镇江府,只怕他二人都支撑不住。”
    博洛想了很久,最终决定听从洪承畴的建议,下令放弃镇江,命这两人率军退入南京。
    八万兵马驻守南京这样的大城一点也不嫌多,南京多半的城防炮被多铎拆卸运到杭州城下,让博洛痛悔不已。信使已奔向北京城,摄政王调集兵马南下至少需要二三十天,他要像翟哲坚守杭州那样,等候到救兵的到来。
    浙东大军兵围南京,翟哲命宗茂征集民夫推巨炮北上。
    杭州府比南京城下更热闹,各地的缙绅见不到军营中的翟哲,不少人只能跑到这里找陈子龙或者去浙东,以求谋得一官半职。
    平虏将军府,一道道命令被签发出去,翟哲把平虏将军的官印交给宗茂,任由他便宜行事。宗茂下达首个重大命令,让兵丁封锁各地盐场,让商盟独揽盐贸,原先的盐商仍然可以经营盐业,但必须要从商盟手中取盐。
    这几年来,商盟的经营一直由柳全掌管,按照协议,柳家可以从商盟的利润中抽取一成作为回报,但因为平虏将军府缺钱,柳全一直在干赔本买卖。不但没赚到钱,还把柳家多年的积蓄全填进去了。坚守了这么多年,终于等到回报的时候,虽然这只是权宜之计,但表明商盟正式进入盐业这个富的流油的行当。
    南京城被攻克之前,江南各地名义还属于战区,归平虏将军府统一管理,宗茂在抓紧时间布局。
    听说鲁王已在绍兴试穿龙袍,张国维、宋之普等人都在做准备,等翟哲攻克南京后,请鲁王往南京登基。
    十月十五日,绍兴府来了一帮客人。
    也许是太高兴了,以至于放松了警惕,鲁王不知道唐王的使者何时来到浙东,但此刻他已经不再担心唐王。
    陪同刘忠藻同来的还有朱大典及一千兵丁。萧山行营的兵马全部北上,原来据守宁绍的兵丁被孟康带走。平虏将军在江南大胜清虏之际,腹地宁绍竟然不设防。
    朱大典带来的一千兵丁,众人也没太留意。
    刘忠藻先拜见鲁王,随后拿出圣旨,说:“陛下得知鲁王收复江南,特来降旨以示祝贺。”
    内阁的三位大学士张国维、朱大典和宋之普都在,钱素乐和孙嘉绩等宁绍本地的乡绅也都在,气氛立刻凝固起来。鲁王若是接了唐王的圣旨,那就相当于承认了唐王的为大明的皇帝。
    朱大典率先打破僵局,说:“唐王在福州登基,王爷收复江南有大功,必然有赏赐。”
    众人才发现形势有些不对劲,朱大典这句话明显在偏倚唐王。他是鲁王监国的内阁大学士,此番表态后立刻让现场的文臣处于混乱中。
    张国维立刻争锋相对,挑刺道:“收复江南是鲁王监国的功劳,与唐王有什么关系,我听说唐王的首辅黄道周在徽州兵败,还需平虏将军前去收拾残局。”
    刘忠藻进言:“陛下登基已有一月,两广、江西、湖南和四川等地都奉了唐王为君。眼下清虏虽在杭州城下兵败,但势力仍然强大。大明再经不起内讧,唐王恳请鲁王退监国位,陛下无子嗣,答应立鲁王为储君,在百年后再把皇位传给鲁王。”
    这几个人吵吵闹闹,争论不休。
    这么大的事,竟然来的如此突然,众人很快想到南京城下的平虏将军。
    钱素乐与平虏将军府关系密切,率先问出来:“翟将军知道这件事吗?”众人立刻安静下来。
    正在此时,马士英突然跳出来,喝斥道:“此是国之大事,为何要向一个武将询问,难道还想重复当年四镇之乱吗?”众人虽然不待见他,但他在浙东入内阁是同时得到方国安和翟哲两人的支持,又曾是弘光朝的首辅,说话很有纷量。
    “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我等今天要是不接唐王的旨意,难道还想陷大明与内乱吗?”马士英站在道德高点上,痛心疾首。
    在场的十几个文臣,没有人在出来说话。
    鲁王像看戏一样,眼睁睁看着局势演变到这种地步,大怒道:“你们几人,枉自我召你们入内阁为大学士,才驱走江南的清虏,立刻忘恩负义。”
    朱大典挺身而出,跪在地面,说:“微臣对不住王爷,但微臣一心为大明计!”
    马士英紧跟着他跪下去。
    “今日这件事不了,请诸位先不要离开宁绍。”
    鲁王骂道:“孤就要离开,你能把我如何。”说完这句话,“噔噔噔”往外走去,一边走,一边骂,“大不了,孤再去台州过日子。”
    在场诸位,没有人比马士英心里还清楚,若没有翟哲的默许,朱大典怎敢带兵进入宁绍。

第443章 难不降
    。5du
    一个要脸的人很难在朝堂之争中获胜。
    鲁王怒气冲冲走出厅堂,马士英等人翘着屁股恭送。
    朱大典也没想到鲁王这么好应付。识不足则易怒,在争夺那个最高的位置的路途中,怎能因为臣子的背叛放弃任何可能的希望?
    这半年来,鲁王对文臣武将近乎言听计从,今日各位阁臣的变化让他始料未及。但浙东由平虏将军翟哲主宰,在平虏将军没有明确表态前,他本该直奔南京城下,当面向翟哲的求证,或者以浙东监国的身份统领大军,做殊死一搏。
    但鲁王走了,奔向台州。
    朱大典当然不会去拦截他,鲁王走到越远,他的麻烦越少。翟哲和唐王对他都有承诺,但逼君退位风险极大,名声不好,能这样平稳的解决,不动干戈,几乎是完美的结果。
    没有人再来阻拦。屋子人的目光都落在刘忠藻身上,各位文臣也都想听听唐王的圣旨中究竟有何内容。
    刘忠藻打开圣旨,声音朗朗,抑扬顿挫的读了一遍。
    众人仔细在听,不错过一句话甚至一个字。等刘忠藻听完后,所有人都是一个表情,似怅然,似解脱,似欣喜,似迷茫。
    刘忠藻收起圣旨,朝周围一圈拱手道:“陛下认同鲁王封绶过的官位和爵位,所遇朱阁部、张阁部、马阁部和宋阁部仍然是内阁大学士。宁绍的各位大人暂时仍居原位,等大军收复南京后,再另作封赏。”
    他这句话已在透露翟哲与唐王早有协议,表明此事已是板上钉钉。
    朱大典帮腔作势,说;“从此大明只有一个皇帝,做臣子的当以国事为重,早日恢复大明江山。”
    他以唐王的阁臣身份说话,掩饰不住得势。唐鲁归一,他将成为获取利益最大的那个人。无论对唐王,还是翟哲,他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人选,内阁首辅的位置正在向他招手。
    张国维、宋之普和钱素乐等人都默不作声,他们昨日还在为鲁王登基做准备,今日竟然就变了天。
    朱大典率军到此,不敢动鲁王,但其他人就不好说了。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为鲁王尽忠,未必会有多大危险,但日后再想在朝中谋求一个像样的位置恐怕就难了。
    朱大典拱手向张国维:“请张阁部为鲁王起草一份退监国位的诏书。”
    “呸!”张国维狠狠的吐了一口吐沫,说:“我最近手臂有恙,执不了笔,另请高明吧。”
    他在鲁王朝中为首辅,辛辛苦苦奔波半年,到头来被朱大典压了一头,没有当面与朱大典撕破脸就不错了,哪里还会做这等事情。
    “你!”朱大典就要发作,转首看众人都以敌视的眼光在看着他,隐隐有些不安,忍住自己暴躁的脾气,看向马士英,说:“马阁部,那由你来起草。”
    马士英晃了晃脑袋,说:“鲁王在浙东威望甚高,我虽然在阁,但从未在浙东行事过,由我起草只怕不能让士子百姓信服。”他精明之极,知道谁干了这件事,就等同于站在了忠于鲁王文臣的对立面。翟哲都躲在几百里的南京城下,他又怎敢出头。以他的判断,平虏将军现在就是风向标,只需盯住翟哲的意图,朝堂中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朱大典环视一周,见众人都低下头去,冷笑道:“连这等小事你们都在推诿,又怎能为朝廷尽忠。”他转首吩咐身后的亲兵,“拿笔墨纸砚来。”
    战事尚未结束,众多文臣开始盯着将要收获的战果。
    鲁王内阁的几个大学士本已憋足了劲,没想到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心中有失落在所难免。但在尘埃未落之前,所有人都还心怀希望
    十月底,郑氏水师四万人从东海北上,战船阻塞住长江的流水。
    清廷苏州提督吴胜兆迟迟没有退走,等他回过味来,已是来不及了,被围困十日后,率麾下兵马割掉辫子,向明军求降,归平虏将军麾下。这几日各县遴选的新兵也陆续赶到到达常州府,翟哲督十五万大军兵进南京城下,与郑芝龙分水陆两路进军。
    于此同时,多尔衮紧急调动京师卫戍十万兵马,以阿济格为帅,到达扬州府地界。
    数十万大军隔江对峙,唯有南京城内的守军人心惶惶。
    但无论是清廷还是明军都不愿意再打一场决战。
    江南得而复失,经过剃发令的激化,民心与半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在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前,多尔衮不敢把压箱底的精兵再陷入这座泥潭。
    翟哲也不想与清虏决战。他麾下十五万大军,半数为新募的义军,可以打顺风仗,但真要与清廷十几万精锐面对面对决一场,只怕力有未逮。
    郑氏水师后日将要到达镇江地界。
    南京城外二十里地。
    翟哲升帐点将。
    左侧为萧之言、左若、逢勤、李志安、方国安、张名振、孟康、元启洲、陈虎威、顾三等一干旧将,右侧站立阎应元、陈明遇和吴易等义军统领,以及杨守壮和吴胜兆两位降将。这些人是他收复江南的功臣,也是他将要倚仗的力量。
    除了方国安和王之仁外,其他人都将属于平虏将军统管。
    帐议只进行了片刻,翟哲下令:“大军明日攻城,左若攻南门,逢勤攻东门,方国安攻西门。”
    杭州城下的巨炮已运至南京城下,是该给守军一些压力了。在郑芝龙到来时,至少要弄出点动静让福建人看看。
    虎踞龙盘的南京城在炮声中战栗。
    翟哲把一百多门大炮都放在南门外,形成对城头炮火压倒性的优势。铁球轰开外围城门,城头守军像当初杭州城的明军一样,躲在城墙底下。不同的是,当时杭州城众志成城,眼下他们还需对城内严加防范。
    炮击整整一天,博洛亲自的在南城门督战。
    半下午光景,一个亲兵急匆匆冲上城头,凑在他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博洛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又过了一个时辰,明军收兵,他迅速返回总督府,传令召见刘良佐。
    今日刘良佐奉命守西门,战事不甚激烈,与方国安对峙舞了一场花拳绣腿。接到博洛的命令后,不敢怠慢,立刻动身前来拜见。
    等他到了总督府,有兵丁把他安置在偏厢房等候,端上茶水,并没说博洛会什么时候接见。
    左等右等不见人来召唤,院子里、长廊下,空无一人,刘良佐心里渐渐有些发毛。
    等了约半个多时辰,天色渐渐昏暗,两个盔甲鲜丽的甲士走进来,横眉竖目,也不见礼,粗声粗气的说:“刘良佐,贝勒爷要见你。”
    女真人对汉人一向趾高气扬,刘良佐早已习惯,急忙起身。
    两个甲士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