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意寻常 >

第7部分

意寻常-第7部分

小说: 意寻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及了笄,宫人道是太后寿辰进宫贺寿者本就极多,未及笄前年岁还小不够稳重,怕不慎冲撞了太后及宫中各位贵人。如怡本还未过及笄礼,无需来此,可太后却是下了懿旨钦点其名,故不得不来凑这热闹,同来的各家姑娘倒是个个脸上喜不自胜,一副荣耀至极的样子。进宫那会如怡看了下四周情景,觉得这大历朝的皇宫除了与北京紫禁城一般极为宏伟庄重外,其它的倒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随着老太太等人进殿垂首与太后行了跪拜礼后,便被太后叫上前去问了几句话,就这功夫,已来了好几拨人前来贺寿,太后实在无暇顾及如怡,让身边嬷嬷取了见面礼与她,如怡便退了下来。

  老太太由大太太服侍着留在殿内与太后、皇后、众太妃、大长公主、长公主和其他诰命说话,如怡与三小姐大姑娘则由二太太三太太带着退了出来。出了正殿,便有内侍引着去偏殿歇息。不多时便听内侍来传,余音园里的戏快开了,请各家夫人小姐移步。

  到了余音园,各家女眷由宫女引着按品级在西侧看楼坐定后,太后与帝后方摆了仪仗姗姗而来,众人下拜行礼,又与太后道了万寿无疆,太后与帝后由众人围簇着上了戏楼正对面的听音楼三楼,坐定后便有内侍在一楼楼门处唱道:“免…礼…,起…身…,赐…座…”众人这才起了身重新坐定。如怡于西侧看楼二楼处抬头往听音楼望了一眼,远远地见帝后二人分坐于太后两侧,再往下便是太妃、各家王太妃、大长公主、长公主。此时今上正命人拿戏本让太后点戏。又远远地见听音楼二楼的丽人皆盛装华服,知那是今上的妃嫔,公主,与年岁未过十四的皇子。

  不知何时,台上已唱起了《过寿图》,如怡便转了心思,听戏去了。这戏,其实静下心来观赏,还是别有一番韵味的。

  而此刻的东侧看楼则坐满了皇子王公大臣,正兴味盎然地听着戏,二楼的一处桌案上摆着各色精致的瓜果点心,座椅却是空着,不知其主人因何故离了席。

  “你今日进宫倒也是早。怎的不去听戏反而到这御花园来了?”说话之人丰神俊朗,若不是其眼中笑意未达,倒会让人以为他真个笑得开怀。此刻他正坐于石椅上看着来人。

  “若不早些进宫,在太后处怕是要与那些命妇小姐挤成堆了。你自个年年不去听戏,我就不能也躲上一回?”说话间来人已在石椅上坐下。只见其身着一锻白袍服,前后各绣一团五爪正龙,两臂则各绣着一团五爪行龙,整个人看上去如一杯清茶般让人觉着舒适。

  他二人虽是叔侄,却一向情同手足,况做侄子的也痴长做叔叔的两岁,故平日里多是随意。

  二人正说着话,便见先时坐于一旁的少年早已起了身。只见他年约十六,威风凛凛,身上更是意气风发。此人正是大历朝的大皇子。

  “见过十七皇叔。”大皇子对着来人作揖行礼道。

  “大皇子多礼。”荣王微微颔首,也未起身。他来时大皇子已在此,怕也是与自己一般刚开了戏便出了来。

  大皇子在先前的石椅上坐下,便有内侍搬来了棋盘,“铭皇兄,”大皇子对着在荣王身旁的赤黄袍服公子道。算起来他也只是大皇子的堂兄,可大皇子对他却如亲兄长般,极其敬重。“今日难得进宫得闲,还请皇兄与我下上一盘。”大皇子自小跟着铭王学棋,也常于棋中听得铭王教授其兵法或为人治国之道,故对铭王十分尊崇。只是自铭王行了冠礼出宫另居于铭王府后,除了去给太后请安便鲜少入宫,而每每铭王进宫给太后请安时,他又多是在学里,故也甚少见得。今日太后寿辰,开戏时听内侍来报得知铭王在这御花园休憩,这才寻了来。

  “殿下,这戏才开不久便离了席,于礼不符。”铭王淡声说道,却不想他自个连去都未曾。他今日与荣王身着一样绣纹的袍服,唯一不同之处,便是其所着乃赤黄之色,华丽宝贵中透着高雅大气。

  大皇子似是习惯了他的脾性,谦恭地道,“铭皇兄说的是,下次定谨记于心。”

  说着二人便一心地下起了棋,荣王于一旁静看。一盘终了,再下第二盘时,大皇子无意间见一太监神色匆匆,便向身边内侍递了个眼神,那内侍见了,差人跟了上去,不一会便听得大呼救人的声响,而那上去查探的内侍也回了来,“殿下,凌嫔娘娘不慎落了水,许嫔娘娘正命人下水相救。”

  内侍话音刚落,大皇子便挑了挑眉,停了下棋的动作,这湖离他们下棋之处相隔甚近,真真是扫兴,本想不予理会,想了一想,终是起了身对二王道:“十七皇叔,铭皇兄,容我去去就来。”说着见荣铭二王点头方领着身边内侍往揽玉湖而去。身为皇子,离得远没有听到动静也就罢了,如今离得这么近,若是不去看看,被有心之人知道了,又是一桩麻烦。

  带着随从到了那揽玉湖边,便见许嫔在那岸边立着,几个宫女太监在那里大呼救人,却未见有人下水。大皇子颔首唤了声“许嫔娘娘”并未行礼。他乃皇后嫡出,故见了妃位之下的宫嫔,无须行揖礼。此时水面只余一圈圈的涟漪,哪里有半点人的影子,想是凶多吉少了。

  当有太监欲去寻船来打捞时,水面上却突然有一女子如出水清莲般,破水而出。岸上之人见了有人惊呼出声:“在那!”须臾间那水中的两名女子便被救上了岸来,又有宫女取了披风与救上来的二人披上。大皇子在二人两丈之外站定,命了随身的路公公上前查看,探得二人皆有气息放下心来,遣了内侍去余音园报信,又派了人去太医院请太医。匆匆将二人安置在湖边的揽雨阁,便有宫女为二人换去湿的衣裳,生了火盆为二人取暖。过了两刻钟,人群突然熙攘了起来,众人见是皇后来了,皆下跪行礼。

  第 10 章 。。。

  如怡醒后听碧水说,她之所以留在宫中养病,全是因为那日落水的凌嫔被救后竟然诊出已有了两个月的身子,因此二人落水之事更是不得不好好查明,故皇后晚间寻了个空亲自与太后道了凌嫔有喜一事,还一起禀了凌嫔与如怡二人落水之事,又说林府二姑娘乃太后孙外甥女,如今在宫里落了水高烧不止,没能照看好太后娘家的姑娘皇后心中过意不去,宫中药材齐便,将她留在了宫中休养。太后听说之后,这两日差人来探了如怡两回。

  如怡记得自己当日听戏听了一半有余,去园子里的环漪楼更衣出来,便见凌嫔身边的侍女红莺奉了凌嫔之命来请她到御花园一叙。如怡看着那侍女真有几分眼熟,细想了许久,方记起这凌嫔乃是正四品礼部凌郎中之女,这红莺便是那凌嫔未出嫁时身边的大丫鬟。凌嫔长如怡四岁,在闺阁时曾因学挑绣与各家姑娘一同去林侯府拜访过几次,三年前入了宫,当时只是一名婕妤,今年才晋了嫔。大历的后宫,皇上除了皇后,还可立贵妃二人,妃四人,贵嫔六人,嫔九人,昭仪十二人,淑仪,修仪,婕妤,充容,才人无定数。今上于女色上并不沉迷,故后妃也只有四十余人。如怡听了红莺的话知当日来的除了皇亲国戚,官员诰命皆是三品以上,凌嫔的父亲只是正四品,故其母亲没能进得宫来,许是进宫三年未再见过家人,今日见了昔日故人,才瞅着这个空儿命了人来请。

  怕回头老太太寻她,便让碧水回去报信,自己由红莺引着沿着西侧游廊而去,在一座大殿配院的穿堂门穿过,又过了两个角门,再走了一小段路,转了几个弯路,便到了那御花园。只是当她到了那里,却赶巧见到一女子将一人推了下水,还未来得及细想,自己便被人从后面一把推了下湖。幸得她识得水性,不至于溺水。见那同为落水之人狠命挣扎,便一时心生善念,潜入了水中将其带出了水面,自己也因此全身乏力晕了过去。

  刚刚皇后招了她去问当日之事,如怡在皇后殿中也见着了那日推那凌嫔下水之人。说来奇怪,众人到齐后皇后未问当日落水之因由,便先欲治凌嫔看顾皇嗣不力之罪,凌嫔大病初愈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自知理亏只得求皇后开恩,皇后却突然转了话锋,问许嫔当日凌嫔为何落水。那许嫔自当日之事后便一直被禁在自己的寝宫,此时哭得声泪俱下,直说是她不该与凌嫔生那口角,使得凌嫔一时气极不慎掉入了湖中,更不该的是只抓住了凌嫔的衣袖,却没能将人拉住,差点害了凌嫔腹中胎儿,幸得如今母子无事,否则她无颜再见皇上,请皇后娘娘降罪。如怡转眼去看凌嫔,只见她眼中含泪地道确是其自个不慎掉入了水中,那许嫔也是无心,请皇后莫怪。如怡听了二人之言明知是谎言却也不想多事,这宫中妃嫔,岂是她可以轻易得罪的,便也未说被人推入水中并救人之事,只道是自己见了凌嫔落水一时心急不小心滑了脚也落了水,凌许二嫔所言句句属实。于是皇后颇为痛心地将那许嫔降了昭仪,禁足一月。而凌嫔看顾皇嗣不力之罪,因皇后娘娘怜其受了惊吓,才免了去。

  出了皇后殿,如怡应凌嫔之邀去了凌嫔的清秀宫。一路上都在想皇后说的看顾皇嗣不利一罪,以前她从未听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也不清楚,后来回到林府问了王嬷嬷,方知此罪乃宫中为了防止妃嫔有心瞒报有喜之事所设。若是未呈报前皇嗣有所闪失,可治那怀胎之人的罪,只是治与不治,全凭皇后定夺。这后宫与后院的理均是一样,女子间的争斗,为达目的瞒报有喜也是有的,有些是为了保住孩子有些却是为了害人,有此一罪倒是可省去许多麻烦,只是若遇上个黑心的当家祖母,那又另当别论了。此乃后话。

  到了清秀宫,便有宫中宫女迎了出来行礼,如怡与一宫女扶着凌嫔进了殿,坐定之后已有宫女奉了茶,未等如怡开口,凌嫔便遣了左右,“二姑娘定是对本宫刚刚所为甚是不解。听红莺那丫头说,姑娘那日赶巧见了本宫落水一幕,可今日即便是有姑娘与红莺那些宫女太监作证,怕也治不了她的罪,姑娘可知,她乃是皇后娘娘一母同胞的亲妹妹?”

  如怡听了凌嫔所言欠身起座,“臣女无知,多谢娘娘提点,幸得未给娘娘惹来事端。”说到此处已是无须多言,既是亲妹妹,其它的罪治得,这谋害皇嗣之罪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其背上的,否则,祸及满门。如怡也未曾想为谁出头,自己如今无事便好,这宫中的弯弯道道她无心理会,只盼着日后莫再进宫便可。她隐隐记得当年的凌嫔温婉娴静,如今看着已是大不相同,似是多了几分矫揉造作。只是这与自个又有何干系?

  凌嫔看着面前的人儿冰肌玉肤,整个如深谷幽兰般散着淡淡的芬芳,心中黯然,此次太后特意点名要这林二姑娘进宫觐见,各妃嫔听得消息后都忧心不已,纷纷揣度莫不是太后有心要让其进宫伺候今上?这林二姑娘的一手挑绣无人能及不说,品格相貌性情更皆是上乘,京中太君夫人对其无不赞赏有加,这样的人儿谁人见了能不动心。依其家世品貌既是进得宫来,位份定是不会低于自己,当年与她也是见过几面,算得是闺中好友,故那日才差了红莺去请她一叙,他日若是这林二姑娘真进了宫来,二人也算是比旁人多了几分情分。不想在那揽玉湖遇见了许嫔,这许嫔一向与她不和,性子骄纵,仗着皇后撑腰处处与她为难,她本无意与她多言,只是见远处似是那林二姑娘到了,转念一想,又止住脚步出言激那许嫔,道许嫔若非皇后眷顾,依其容貌今上又甚少招幸于她,怕是难在宫中立足,若她是许嫔,早就跳湖算了。那许嫔容貌本就生得不如皇后,一向最忌他人谈及,听了果然中计见凌嫔站得离岸颇近,一时怒极将她推入了水中。

  “那日多亏了姑娘相救,本宫母子方能平安。”她当日于水中虽是浑浑噩噩,却隐隐知道是这林二姑娘救了自己,否则耽误了那么长的时间,真待那些内侍来救,莫说这腹中的胎儿不保,怕自己的性命也是难全,心中对林二姑娘自是多了几分感激。转念又是不甘,若是能早几日知晓自己有了喜呈报了皇后,此次借这落水之事又有林二姑娘做证,便是无法治那许嫔谋害皇嗣之罪,也可狠狠地打压那许嫔一番,治她个故意害人性命之罪。偏偏不巧自个先时一点都不知晓,害得差点胎儿不保,皇后娘娘一开始便欲治自己的罪,无非是想让自个莫要乱言,若是真治自己个看顾皇嗣不利之罪,那即便这孩子出了世是个皇子,自己也无法母凭子贵只能永远地做个最末等的才人,除非那孩子他日当了皇帝,否则再无晋升之日了。

  “那丫头可走了?”皇后沉声问道。

  “回皇后娘娘,许嫔已是回去。”皇后身边的祈嬷嬷道,心中对许嫔十分不忿。凌嫔近来甚得圣心,今上近三月来每月总会招幸其三四日,惹得其他妃嫔颇为眼红。前日听得内侍来报,说是凌嫔与林二姑娘双双掉入了湖中,幸得被大皇子所救,细问了几句听得许嫔也在,皇后与今上说了缘由,瞒了太后与众人说是要去更衣,便带了随从匆匆地去了御花园。那林二姑娘怕是看了不该看的,才会遭了那毒手,依许嫔之意定是想着即便不能要其性命,让其知道自家的厉害日后也好不敢在外乱言。只是那许嫔若真想除了凌嫔,神不知鬼不觉的法子多的是,何苦那样明目张胆的。

  “真是越发的无法无天了,她此次所做之事自己是死罪不说,还差点就祸及家人!若非她是本宫的亲妹妹,本宫早就让她死不知几回了。”皇后厉声说道,想是怒极,握成了拳的左手竟隐隐发颤。

  “娘娘顺顺气。也是那凌嫔命大,在水里待了那么久,性命无虞不说,还能保住胎儿。”祈嬷嬷了皇后的话,也不知是真为凌嫔无事欢喜,还是对其无虞心有惋惜。这谋害皇嗣之罪,犯事宫妃的娘家虽未必削官降爵,然受牵连却是必定的,只看圣心如何了。那许嫔进宫四年,与皇后娘娘不和不说,还处处给皇后娘娘惹麻烦,那崔贵妃可是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