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秀-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是笑着,表情却显得更阴森了——“岂敢,在二位当家的面前,在下也只是小辈罢了。”
孟传宗刚要说话,一边的刘大突然嘿嘿笑了:“好说好说,将军如此高大威猛,方才走过来了的时候,倒是吓了老夫一跳,我看那远远地过来了个满身铠甲的将军,还以为是要来剿匪的呢。刚想要抄家伙才想起来,老夫此番是来与雁北王府商讨结盟之事,哪里带摒弃了”
萧伯浩表情微滞。
他满身铠甲而来,确实是为了给这些人个下马威的,只是他没想到,会被人如此挤兑回来。
秀花也是借了轻咳才克制住笑意的。
这就是让孟传宗和刘大来的目的。
一是在山寨中的地位够高,显得尊重;二则是因为孟传宗稳重,而刘大的脑子却活络,也心直口快,想什么说什么。
比如方才的话,出身贫寒的孟传宗就算能想到,也轻易不会说出来了的,但是同样贫寒出身的刘大,却能脱口而出。
如果今天换成杜仲来这儿,怕是能想出十倍于刘大的话挤兑回去,但那就不是结盟,而是吵架了。
再者说,现在是雁北王希望与他们结盟,又不是他们非要和雁北王结盟。
孟传宗见萧伯浩脸色有变,却依旧强颜欢笑,便笑道:“将军不要多心,我这三弟惯爱玩笑。”说着,又对刘大道,“大公子是行伍之人,铠甲相迎,想必也是礼数。”
刘大呵呵一笑,抱拳道:“原来这是礼数,老夫乡野莽汉,不懂这个,还请将军莫怪。”
萧伯浩依旧提着嘴角,皮笑肉不笑地说:“呵呵,好说。时间不早了,还请三位当家的,随末将进府。”
孟传宗点点头,带着刘大和秀花二人,随着萧伯浩,从王府正门进了雁北王府。
***
雁北王府气势宏伟,门前列队站着两班卫兵,使得这本就显得厚重的府邸,更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秀花虽然是穿越人士,但也知道这种王府轻易不会开正门。而如今雁北王开正门迎接他们,可见重视。
进了这庄严的大门,走过长长的廊道之后,秀花只觉得赫然开朗。
宽阔的广场之前,是雁北王的正大殿,红墙琉璃瓦,高大雄伟,就连守卫的军士,也都是表情庄重。
正殿周围并没有高树,使得这夏末的艳阳可以直接照在王府之内,抬眼看过去,阳光晃得人有些恍惚。
不过萧伯浩并没有带着他们去正大殿,而是向东走去,过了两道月亮门,穿过一条崎岖的回廊,方才到了一个小跨院。
萧伯浩停下脚步,保持着那皮笑肉不笑的表情,道:“今日我父王本应亲自来迎接三位当家的,只是西线战事吃紧,父王身体又多有不是,所以还请三位当家的暂且在此居住,待这几日其他人都到齐了,再商大事。”
孟传宗听说,拱手道:“自是听从王府安排。”
萧伯浩也是一拱手,便转身离开了。
只是在他离开之前,秀花明显感到他的目光看向了自己。
一瞬间便又移走。
但也只是这一瞬间,让秀花觉得脊背发冷。
“秀花?”就在这儿愣神之间,刘大叫了她一声。
“嗯?哦,二位叔叔我们先进去吧。”秀花忙定了定神,笑道。
***
这个院子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与王府的刚毅肃杀之气截然相反。
院中有四个房间,门上都挂着匾,分别为“抱月”、“听竹”、“揽风”、“望荷”,
孟传宗和刘大斗大的字不识一筐,秀花则站在院中间,皱眉看着这四个屋子的名字。
这景色,这名字,这雅致中透漏出来的文弱之感,怎么看,怎么不太对呀……
秀花想了想,先看向跟在他们后面的八个丫鬟与四个小厮。
丫鬟们除了最前面站的那个,都穿着一样的葱绿衣服,竖着相同的发髻,看年纪多为十五六岁,只有领头的那个穿了身墨绿色,发髻比别人要高些,年纪也要大一些。而四个小厮都是相同的年纪,也穿着同样的赭衣。
这十二个人都垂着头,恭谨却也露出一种自持。
毕竟是王府的下人,对着这些山贼还是有些鄙薄之意的。
秀花心中有数,就对着那墨绿色衣服的丫鬟笑道:“这位姐姐如何称呼?”
那丫鬟屈膝道:“婢子知墨,携柳园众人,见过三位当家的。”
话音刚毕,另外的丫鬟小厮都纷纷施礼,倒搞得孟传宗和刘大甚是别扭。
秀花倒还好些,忙抱拳,笑道:“不敢,敢问知墨姐姐,这柳园,是个什么地方?”
知墨笑道:“这里本是老王爷的书房,因着近些年府中事多,是以也空闲了一段时间。几位是贵客,老王爷特意嘱咐了要收拾出这个院子来,给三位当家的暂住。”
看来这个老王爷虽是沙场出身,倒也有股子文人气。
知道这地方不是什么奇怪的所在,秀花也就放心了,道:“那,就请知墨姐姐为我们安排。”
知墨沉吟一下,方道:“‘抱月’与‘听竹’要凉爽静谧些,‘揽风’因靠着外院,所以吵些,‘望荷’那里……窗外刚好对着府中的一池荷花,景色最好。”
秀花点点头,对着孟传宗和刘大笑道:“这样,二位叔叔住在‘抱月’和‘听竹’吧,我嘛,就住在‘望荷’好了。”
刘大皱着眉道:“什么月呀风呀的,能睡觉就行了,二哥,我们就听秀花的安排吧。”
孟传宗点点头:“也好。”
***
三个人各自回了自己的房间,单说秀花,进了“望荷”之后,环顾了一下屋子。
屋子不大,陈设简单,不过是一床、一桌、一柜、一博古架与四把椅子,却看那东西的造型却十分古朴,木料也昂贵,显见是有年头的好东西。
秀花收拾了一下包裹,便推开了窗。
果然,床前是一池荷花,如今晚夏之时,花已凋零过半,但那一池荷叶与隐隐可见的藕,倒是蛮喜人的。
秀花顺着荷花池看向对面,只见绿荫之间,半露着个院子。
院墙上全是藤蔓,连院中的桌椅都是藤条变成,站在秀花这儿看过去,倒觉得有种浑然一体的美感。
“少当家的。”这时,知墨的声音响起。
秀花回过头,就见知墨从屋外走进来,屈膝行礼道:“虽说柳园僻静,但终归这是前院,来来往往的人多,若少当家的觉得有何不便,可以与婢子说,婢子可以去与王妃商议,请少当家的去后宅住。”
秀花知道知墨的意思,只是笑道:“多谢姐姐挂心,这也没有什么不方便的,我那二位叔叔也是上了年纪的人,需要有人照顾。”
知墨笑道:“是,婢子们会好好服侍那二位当家的。”
秀花听说,未免失笑:“只怕服侍那二位,才是真不方便吧?山野村夫,不习惯贵府这些虚礼,所以还是我留在这儿,能我做的,就不劳姐姐们了。”
虽然秀花说得并不很客气,但是知墨面上却不见恼意,只是道:“婢子们在这儿,就是听从三位当家的差遣的。”
秀花不再说这个问题,而是看着对面,问:“姐姐可否告诉我,对面那院子,是什么地方?我看那桌椅都是藤条所制,倒是有趣。”
知墨笑道:“那里是‘藤院’,里面的器具都是藤条编织。老王爷在东海郡的时候就偏爱这些,到了这里也照着以前的样子修了藤院。”
秀花觉得有趣,也只是当听了个逸事,谁知知墨却继续道:“如今这藤院,客居着景先生,他也最喜欢这池荷花,常常在那边的亭子里作画。”
知墨说完,似是还有意无意地扫了她一眼。
顿时,秀花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
就好像明明是她在听八卦逸事,自己却突然成了逸事中心的感觉。
。。。
 ;。。。 ; ;
第七十二章 筹谋
秀花食指轻轻点着窗台,看似在欣赏外面的荷塘,实际上,心中却在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知墨是谁的人?
如果是大公子的人,那么她也太容易就被自己发觉了,按照萧伯浩的性格,会用这么愚蠢的人么?
但是很明显,知墨并不蠢,依秀花看,是知墨自己希望被看出来的。
那么难道,她是景灏的人?
一个门客,买通王府的大丫鬟自然有用处,但是这用处究竟有多大,却难说。
想了半天,秀花依旧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归咎于庭院深深,大家的心思都太多,尤其是个别男性,简直就是妄图一手算计天下,一手算计内宅嘛——特指姓景的那个。
秀花思考的这段时间,知墨就站在她的后面,垂手而立,从头到脚都是那般恭谨,让人挑不出毛病。
这时,敲门声响起,一个小丫鬟站在门边,稚嫩却清朗的声音道:“回知墨姐姐,那二位客人的房间已经收拾好了。”
知墨忙走到门边,拉着她出了门,低声问:“轻声些,这些都是王府的贵客,莫要惊扰了他们。茶水都上了么?”
“上了,可是‘听竹’的那位客人说这茶水喝不惯,要喝开水。”那小丫鬟道。
秀花在屋里听着,明显感到那知墨一时的无语,才道:“既然这样,就吩咐了下面,给客人换个茶,人家是客人,难道真要给人开水喝?再吩咐下去,将备好的点心送来。”
“是。”那小丫鬟答应了一声,便退了下去。
那知墨也掀开帘子,再次走了进来,见秀花似笑非笑地看着她,笑问:“少当家的有何吩咐?”
秀花点点头,笑道:“姐姐安排得很好,我是没有什么吩咐的。”
知墨笑道:“少当家的过奖,婢子管着这柳园,自然要尽心竭力。”
秀花回身将窗子关上,道:“是,那就有劳费心了。”
说罢,抬脚出了房间,先去了一侧的“听竹”,见只有一个小丫鬟正在屋里整理桌子,见她进来,屈膝行了个礼。
秀花对着那小丫头点点头,就退出来,进了“抱月”,果然看见孟传宗和刘大颇为拘谨地坐在那儿,旁边还站了四个小丫鬟,各端着一个茶盘,为他俩端茶递水。
秀花刚一进门,就见刘大一脸不自在地东扭扭西摇摇,孟传宗也是木着个脸。
“这茶水,真是难喝。”刘大端起杯子,尝了一口,话刚说完,就被孟传宗瞪了一眼。
果然一边的小丫头听他说茶不好喝,立刻将茶具收拾好,又换了一套茶水。
秀花的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便轻咳了一声。
孟传宗和刘大一见她来了,就如同见到救星般。尤其是那刘大,慌忙跳起来,道:“秀花,你看看这……”他看了看后面站着的那四个恭恭敬敬的小丫头,总觉得说了不太好,不说又别扭。
秀花面上重新挂了笑容,对那看不出表情变化的知墨道:“知墨姐姐,我这二位叔叔都是草莽村夫,受不惯这四五个人围着的伺候。”
知墨动动嘴,刚要说话,却被秀花抢了先:“况且我这位叔叔在家的时候就不喜欢喝茶水,所以并不是府上的茶不好。如今贵府如此这般,倒成我们不懂做客之道了。”
说着,又对孟传宗和刘大道:“二位当家的,我们是来商议结盟之事,可不是来给人添麻烦的,不若这样,我们先在城里的客栈落脚,等到王爷都准备好了,我们再谈结盟也不迟。”
孟传宗和刘大还没想好要如何接话,知墨先急了,忙对秀花等三人行礼道:“三位当家的无需如此,既然三当家的喝不惯茶水,叫人换了白水来就是。”又对那四个丫鬟道,“还不快下去。”
秀花的脸色依旧不是很好,又道:“还有,我这二位叔叔也不习惯要这小丫头伺候。方才我见这里有四个小厮,不若这样,挑两个伶俐的,帮我这二位叔叔摆个饭送个水就好,至于其他的,一概不用。而我那里,也是如此,可好?”
知墨颇为为难,只是偷偷看秀花的脸色,又暗自思索一番,才道:“也好,婢子这就吩咐下去。”
秀花脸色这才放晴,拉着知墨的手笑道:“姐姐也莫要怪我,我不过是乡下丫头,不懂府中规矩,只是想着我这二位叔叔是来与王爷商讨要事,无论如何也是要结个善缘,姐姐你说是不是?”
知墨快速抬头扫了秀花一眼,复又垂下头,恭敬地道:“自然,婢子也并不敢误了王爷大事。”
秀花笑意更深了:“这是自然。”
说罢,便坐到了椅子上,对孟传宗和刘大道:“二位当家的如果有什么事儿,直接吩咐侄女就好,爹爹让我来跟着,就是为了照顾好二位叔叔的。”
自从那几个小丫鬟退了下去,孟传宗和刘大就觉得轻松了许多,表情也放松了很多。
也不是说奔着五十的二位当家的过不惯舒服日子,而是任谁被四个压根儿不认识的小丫头片子围着伺候,偏偏又碍于做客之道拒绝不得,也要别扭的。
而且就算在山寨之中,他俩的地位很高,也不过是每人有一个副将,打仗的时候帮着穿盔甲抬兵器,平时的时候帮着传个话,也从没让人端茶送水过,是以哪里能习惯嘛。
知墨见秀花坐了下去,便笑道:“三位当家的慢坐,婢子下去重新安排一下。”说罢,行了个屈膝礼,便退了下去。
秀花微微一笑,待知墨退下去关了门,才道:“倒是知趣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