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封疆-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王温舒抽调了各县兵马,许多县城都守备空虚。除了怀县等少数几个县之外,要拿下其它县城都轻而易举,以张老大如今的实力和物质,何不去取它一两座城池,而后招兵买马据地为王。整个河内都乱成一团,到时候天下闻风而动,乱世之中说不定还就成就一番不世之功呢?”白政的话真的极具煽动力,别说韩擒虎就连身后的其他人都觉得白政说的有理,仿佛天下大乱他们这些人都能攻城略地,据地称王一般。毕竟一直以来不可战胜的王温舒都轻易被打败,三千骑兵都还没上战场厮杀就溃不成军,这让众人心中都信心爆棚。
“既然白老大都这么说了,那我就带人去拿了轵县。”张擒虎是被白政说的心动了,当今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去占领城池。
“那就祝张老大旗开得胜,说不定那一日我也到张老大麾下混口酒喝。”白政笑着说道。而后张擒虎就带着手下之人,返回山寨准备进攻轵县去了。
“二哥,真的这么容易?那我们要不要去拿了怀县?”待张擒虎走后,白兵上去向白政问道,在他看来王温舒被打败,全是自己兄长的功劳,如果张擒虎都能占城享受富贵,那河内郡治怀县就应该是白政的。
“糊涂,打下县城只会死得更快,咱们立刻回寨子。王温舒虽然败了,可这种胜法是不可重复的,如果不是打他个措手不及,正面交锋十个百个我们都不是他的对手。而且这边河内大乱,我想不出五日朝廷就会有大人物率大军前来平乱。你真以为一群乌合之众能与整个大汉对抗?”白政对自己弟弟话锋一转,完全不像对张擒虎说的那么乐观。
白政很自信,可他也不是盲目的自信。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对于整个国家的认识还相当模糊,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生活的这个国家目前是怎样的情况。但是白政却是一个知晓天下大势之人,至少他人知道如今的皇帝刘彻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帝王,因为大汉建国近百年来,一直在与匈奴的战事中处于弱势,可这个情况被如今的皇帝给彻底扭转了,两年前的漠北大捷,更让曾经强大无比的匈奴一蹶不振,这些都说明了皇帝刘彻的能力。
而对于当今大汉朝中的大将,白政虽然一个都没见过,但是卫青霍去病的名头他却是知道的。他也深知自己虽然自幼读了几本兵书,可是真要对上这些名将,自己没有丝毫胜算,别说卫青霍去病,就是右北平太守路博德或者北地都尉卫山等人都比自己强。更别说这些人麾下都是百战精兵,而自己山寨中这些就是真正的乌合之众了。
“那兄长为何还让张擒虎这些人去占领县城?万一这些人联合起来,势大之后真就成了大事,那我们不是还要仰人鼻息?”白兵比起兄长白政来思考问题就肤浅的多了。一方面他担心张擒虎这些势力被朝廷大军迅速剿灭,另一方面他又担心这些人势大到时候自己兄弟等人还要仰人鼻息。
“这你到多虑了。一来这些人毫无谋略,乘着现在河内乱局可以占几个城池,可终究成不了气候。到时候皇帝大军一到,没一个能跑得掉。而我让他们去占领县城用意也正在于此。因为占领县城这就是公然造反,而我们并未占寸土,说到底只是些山匪草莽,两者性质完全不同。无论皇帝刘彻派什么人来平定河内之乱,都只会先去找这些占领城池的势力,而我们很容易就被他们忽略了。乱局平定也不会是一朝一夕的时日,到时候朝中那些大人物早就急着班师回朝领功受赏去了,哪还有闲心管咱们?”白政终于在自己兄弟面前道出了心中想法,怪不得他极力挑唆这些盗匪去攻城掠地,原来是要这些人去做替死鬼。
“好了,咱们也该回寨子了!”白政最后看了一眼火光冲天的山阳城,嘴角露出一丝莫名的笑意,谁也不知道他此刻心中是怎么想的,甚至他对白兵说的话又有几分可信?而后北山坡上便空无一人,那些遗留在山坡的脚印也很快的被积雪掩盖。
就在白政火烧山阳的五日之后,河内郡的乱事已经全部传到了长安。当日王温舒和冯宁也算命大,竟然没有被烧死在山阳城中,不过最后他们也只带了三四百残部仓惶逃回怀县,山阳县一把大火,使得整个河内郡几乎已经没什么可战之兵了。而接踵而来的就是,河内郡治下的轵县、温县、汲县、州县、沁水县也都相继失守,全部被贼人占领。
至此河内所领十六县就有十县沦陷被贼人占领,反倒是最先出事的安阳县目前既不是在河内郡官府的控制下,也不是被贼人所控制,而成了一座无人管理的城池。
而最让人震惊的就是,原本在活跃在武阳县的盗匪陈大癞,竟然一连占了武阳、州县、汲县三座县城,此人收拢流民招揽盗匪,短短几天时间就拉起了一只七八千人的队伍,对外号称有可战之兵三万,并且胆大妄为的自号武阳王,已然摆出了一副据地称王的架势。
一郡十六县几天之内就有十县被贼人攻占,加上王温舒损兵折将,这些事请已经无法隐瞒了,无奈之下他也只能硬着头皮将这些事情如实上报。当这份奏报出现在汉武帝面前时,可以想象汉武帝是何等的震怒!
正文 第一二四章 平乱人选
“岂有此理……王温舒该杀,实在该杀……枉朕还视他为干吏,委之以重任。河内郡竟然出了此等大事,他还真有本事啊?三千郡兵竟然被一群乌合之众杀的丢盔卸甲损失殆尽。这陈大癞是什么人?竟敢擅自称王,你们说说接下来怎么办?”汉武帝将手中奏报狠狠往脚下一扔,此刻他对着满朝文武大发雷霆,要知道即便对匈奴汉武帝都没有发过如此大火。
说起来这也怪不得汉武帝,对匈奴那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持久战争,是几代帝王为之奋斗的事业,是两国依靠国力的正面交锋。可是河内之乱,这是官吏无能,是汉武帝自己治国无方。任何时代来自国内的矛盾,记入史册那都是说明皇帝的无能,亏汉武帝还一直以为王温舒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等于对汉武帝**裸的打脸。
而且西汉的国家结构还是分封制度,从法律意义上来说,王爵就是一国之君,虽然与大汉朝廷有着从属关系,但那也是有独立主权的国家。陈大癞自号武阳王,这等于就是在大汉腹地搞了分裂,河内郡是畿郡,靠近国都的地方是真正的心腹之地。
任何时代任何人想搞分裂,那都是一个国家不可触及的底线。
“陛下请息怒,虽然河内出此乱事,但终究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只需派一善战之将,领数千兵马便可平定。倒是王温舒此人罪该万死,不过臣以为暂时还不能杀他!”最先说话的是丞相庄青翟,他还算比较冷静,也深知河内之乱只是一个措手不及,不过能逼得这么多百姓造反,看来河内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不过他却表示王温舒暂时还不能杀。
“此等无用之人朕还留他何用?”汉武帝不忿的说道,他雄才大略是没错,可是也是有七情六欲之人,这下是被王温舒气的不轻,很多简单的问题连汉武帝都没心情去思考了。
“陛下,河内之乱肯定是有原因的,平乱只是治标而非治本。如果不找到问题的根源,日后还会出现另一个河内之乱。当午之急应该是先派兵平乱,同时调查河内之乱的根源。而如今河内政事凋蔽,如果现在杀了王温舒势必让贼人更加势大,局面就越发失控。王温舒该杀,也要等到朝中派人前往河内郡之后再杀。”庄青翟说的话其实比起后世很多所谓的政治家说的都有道理,对于百姓叛乱,庄青翟的原则是找到问题根源,而不是单纯的以杀平叛。至于不杀王温舒,只是为了让河内局势暂时不要再扩大,在朝廷还没有派人去到河内时,总得有人总领着河内事物吧?如果先就杀了王温舒,那河内就真的乱成一团了,恐怕连郡治怀县都会落入乱贼手中。
“那诸位觉得应该派何人去平乱?”汉武帝还是被庄青翟说通了,其实这些问题以汉武帝的智慧自己也能想到,只是刚才实在被气的不轻,再伟大的人也有被感情左右的时候,这个时候臣子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一个国家的强盛不是仅靠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必然还有许多的贤臣名将才能缔造一个真正的盛世帝国。
“臣愿领兵平乱,为陛下分忧!”汉武帝话音刚落,卫青和霍去病都身躯一直的说道。两人都主动请缨前去平乱。
汉武帝看向卫青和霍去病,脸上神情微微放松了一些。好像看到这两人让汉武帝不觉松了口气,只要这两位在,他就放心不少。
不过汉武帝没有立刻下决定,而是沉默片刻略作思付,而后才说道:“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乃国之柱石,区区乌合之众自然不是两位的对手,不过若派大将军或骠骑将军去,岂不是太看得起这些贼人了?二位只需坐镇长安,河内派其他人去吧!”
“陛下圣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确实不适合前往河内。”许多大臣都连忙附和,这不是什么客套话,而是作为一个国家,这其中确实有这方面的说道。
因为卫青和霍去病被称作大汉帝国双壁,他们就是大汉帝国最坚强的柱石,这是外御强敌打出大汉国威的当世名将,他们参与的战役必然是名垂史册的大战。如果派他们其中一人去平定河内之乱,那不等于是说河内之乱已经危及大汉根本了吗?这不仅太抬举那些贼人,还让这场小内乱性质大变。
什么样的事情让什么样的级别去处理,这是一个政权需要遵循的规则。就好比放在后世,如果只是缉拿一个犯罪团伙,没有让一国总理亲自去前线督战的道理。
卫青和霍去病肯定是不能去平河内之乱的,可是派谁去这又成了一个问题。派级别太高的将军前往,还是有违让事态缩小的原则,可是如果派去的人级别太低能力不足,于平乱又无益,别到时候平乱不成,反倒让贼人杀的大败,那到时候局面可就真的难以收拾。
所以这个人选的问题不仅有讲究,而且很难抉择。
“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汉武帝心中将尚在朝中的几位职位不高的领兵将领想了一遍,可他发现竟然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倒是像路博德卫山这些各郡太守都尉还有几个合适的,而且级别上这些人也非常合适,可是眼下这种时候,各郡肯定也风声鹤唳,贸然调动这些人又有些不妥。
汉武帝想到的,大多数朝臣也都想到了,一时间满朝都沉默了。要说大汉如今正是人才济济的时候,可是眼下这挡子事,还真难找个合适的人选。
“陛下,臣推举一人平定河内之乱。”就在满朝沉默之时,突然从前方传出一个声音,满朝文武循声望去,看到廷尉杨可已经越众而出,站在了大殿之中。
“廷尉推举的是何人啊?”汉武帝好奇的问道。不过杨可率先出来举荐领兵之人,这到是大大出乎了满朝文武包括汉武帝的意料。
“臣建议不如让长安令前往河内平乱,原本此次河内之乱爆发之地就是安阳,而那里正好是长安令的封地。由他前去身份地位都非常合适。”如果此刻霍光在朝堂之人,只会更加佩服王怀古,因为无论是河内的乱局,还是今日朝堂选定平乱人选,几乎每一步都没有脱离王怀古的预言。
杨可之所以举荐霍光,也正是因为他害怕即将颁布的告缗令霍光在其中使坏。与其给自己找个麻烦,杨可觉得还不如让霍光远离长安。整个大汉要找出几个有霍光这样背景的长安令可不容易,到时候新的长安令上任,杨可就有很大把握能让其为自己所用。
原本义纵心中其实也存了这样的想法,他都以为霍光有意散布的谣言以为霍光被杨可收买了。不过这时候杨可主动让霍光去平乱,那说明自己的猜测就完全错误了。义纵想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有可能是杨可也有与自己一样的想法,那岂不是说自己和杨可都被霍光给摆了一道?
义纵心中有些好笑,不过片刻之后他也站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廷尉所言甚是,长安令虽然年轻,却也有远征漠北的经历,平定区区乌合之众应该不在话下。”
既然霍光想离开长安,义纵就不妨做个顺水人情,既然霍光这个长安令自己也不好控制,那不如换个听话的没背景的。可以说这是有史以来他第一次和杨可意见相同。
让霍光去河内平乱,说起来算是很合适,可是也有不合适的地方。最合适的就莫过于霍光的爵位安阳君,安阳有他的封地,守土安民是他的职责,安阳出了乱事由他去是顺理成章。而且霍光现在职位也仅仅是个长安令,千石官员去平乱,那性质就只是一般的山匪盗贼,可以在史书上尽量将此事的影响缩小。
不过最大的问题就是霍光的年纪。汉武帝用人向来胆大,让霍光十六岁为一军主将,这到不是不可以,可毕竟平乱不是儿戏,霍光资历尚浅又没有真正意义上领兵作战的经验,他如何能驾驭平乱大军?又有多少把握能快速平乱,而不使事态扩散?
凭心而论霍光这个身份去平乱,汉武帝还是非常赞成的,但这些问题也都是汉武帝不得不考虑的。
“让安阳君去?不知骠骑将军以为如何?”汉武帝思虑片刻,而后转头向霍去病问道。
当杨可提出让霍光前往安阳平乱的时候,霍去病心中已经在思量此事了。汉武帝这时候问他,霍去病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想法,于是他毫不迟疑的起身说道:“臣弟即为大汉之臣,自当以社稷为重,守土安民乃是职责所在,陛下若有差遣,臣弟自然义不容辞!”
霍去病的态度很明确,只要汉武帝一句话,霍光就会去河内平乱。其实汉武帝重视的正是霍去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