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省长亲信 >

第4部分

省长亲信-第4部分

小说: 省长亲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愚省长,在这样关键时刻,有我和清泉把守翠湖,安抚住上访群众,一定万无一失,你就放心吧!”姜小鸾表态。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忧”归故里(1)
从翠湖返回省城后的第五天,李清泉再次回到了翠湖。这一次,是省委组织部金方敏副部长送他来翠湖赴任的。按照贯例,市委副书记就任,程序可繁可简,声势可大可小。张若愚交待过金方敏副部长,李清泉空降翠湖市要低调处理。金方敏心领神会,对他来讲,处理这类敏感问题轻车熟路。行前,他给姜小鸾打过电话,婉转地暗示一二。因此,市里没有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只是由金方敏在翠湖市市委常委会上宣布了省委的决定:李清泉同志任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紧接着,姜小鸾提议,由李清泉兼任翠湖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李清泉也在常委会上做了表态发言,除了官话套话,如深感责任重大,一定不辱使命,向翠湖市的领导们学习,向翠湖市人民学习,要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等等外,他还表示,作为翠湖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自己一定要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和开发区的干部群众一道进行第二次创业,重振开发区雄风,再创新的辉煌。最后,他表示一定要珍惜省委、市委给予自己的这个机会和舞台,即使不在翠湖开发区留下政绩,也要留下痕迹,但是,绝不留下劣迹。其它常委也纷纷表示,坚决拥护省委的决定,支持、配合李清泉同志的工作,为翠湖的振兴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李清泉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感受到,常委们对他的到来,心情似乎有些复杂,毕竟他是张若愚的秘书,他与张若愚不同寻常的关系,大家也肯定早有耳闻。张若愚现在派自己的嫡系回到自己的老根据地布防,绝不会是蜻蜓点水似的镀镀金那么简单,老谋深算的他这样做,一定是有更深层的考虑,肯定是基于某种谋划的战略布局。翠湖市官场突然打进了一个楔子,掺进了一粒沙子,棋盘上增添了一枚不可忽视的棋子,整个政治结构会发生哪些变化?仕途生态能够产生什么改变?权力走向可能发生怎样的变量?大家都在绞尽脑汁分析判断利弊得失,权衡着如何应对不期而至的变故。
  会议结束后,常委们纷纷走了过来,既不失热情又恰到好处地和李清泉打着招呼,再一次对他的到来表示欢迎。市委常委中大多数人李清泉以前认识,过去因为他是常务副省长张若愚的秘书,所以都对他客客气气的。没有想到,如今大家成为一个班子的同事。
  常委们作鸟散状,分头忙自己的工作去了。
  金方敏和李清泉握别,他要赶回省里参加一个重要会议。见没有人在旁边,金方敏拍了拍李清泉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清泉,希望要不了多长时间,我再来宣布对你担任市委书记的新任命……,那时候,我怕资格还不够呢,市委一把手的任职,得由我们省委组织部部长亲自出马来宣布。”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忧”归故里(2)
“方敏部长,你对我的期望值可千万别太高,我这两下子你还不知道?侍侯个人,端茶递水,耍耍笔杆子还勉勉强强。我怕是连这个市委副书记都干不了,哪还敢不知天高地厚想扶正呢?”
  金方敏话里有话:“水涨船高嘛……”
  不知道是因为激动,还是必要的谦虚,李清泉脸红了。
  “清泉,研究你到翠湖市来任副书记的省委常委会,我列席了。有的常委提议不搞过度,让你一步到位呢……我今天把这个详细透露给你,可是违反组织原则的,你心里有数就行了。”
  送走了金方敏,姜小鸾说:“清泉,今天下午你先休息休息。翠湖是你老家,你熟门熟路,我就不陪你了。明天上午,不行,明天上午我还有个会,中午前后吧,我送你去开发区管委会报到。今天晚上……*点钟吧,我应酬完后,请你吃个饭,老同学,现在又是同事,一个班子共事了,我这个地主怎么说也该表示表示,请你喝杯酒,联络联络感情,强化传统友谊,建立同盟关系啊!对了,我个人掏钱请你,动用公款就不纯洁了……我是指我们间的友谊。”
  “谢谢姜书记。”李清泉笑了。
  “客气什么?”姜小鸾也笑了,含意有些复杂的笑。
  “你是我的顶头上司,是市委书记,班长,一把手,我是你的部下,协助你工作的市委副书记。”
  “清泉,你可是钦差大臣啊!我们两个,谁不知道谁?我就讨厌你们这些当秘书的,受压迫时间久了,个性都磨没影了,唯唯喏喏,谨小慎微……告诉你,清泉,你现在不是在宫中,到地方工作可是要叫真的,一板一斧子定实事儿,单打一锤,独挡一面。你可要尽快调整心态,转换角色。领导的秘书再大也是僚,在我们下面,什么村支书、乡镇长,职务再低也是官儿,在一线,在前台。如今你李清泉是市委副书记,众目睽睽之下,你的讲话是重要指示,大家要仔细听,认真记,要学习贯彻落实!”
  “姜书记的批评很正确,提醒的很及时,我一定向姜书记学习,尽快适应角色转换……”
  “清泉,别贫了,咱俩谁和谁呀?应该同呼吸共命运才对。你呀你,这些年在张若愚身边熏陶的,快成他老人家的复制品、复印件了……我可不是背地里攻击你准岳父,他可是我的楷模榜样。若愚省长天生就是搞政治的材料,我佩服死了,他老人家对政治和权力极具天赋,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实在是望尘莫及……对了,往后的日子长着呢,只怕我很快就把肚子里的话唠干了。你的生活,我已经交待给办公厅了,在市委办公楼给你留个办公室,你可以两边跑,在开发区和市委两个地方办公。我怕开发区不安静,老百姓上访闹得你不能静下心来办公。住宿嘛,还是住市委领导宿舍吧,和我住一个楼,这样安全……”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二章 “忧”归故里(3)
“谢谢……”
  “我有急事,要找滴水县的古大存书记,研究解决你们翠湖开发区信访的乱事儿。五龙金矿矿区周围老百姓又要闹上访了,情况还挺急的,我们研究个办法,把上访老百姓堵回来。你刚来,这火烧眉毛的乱七八糟事情,先让古大存冲锋陷阵去,他在基层摸爬滚打久了,对付这些事情轻车熟路,经验丰富,什么难事儿也难不倒他……晚上的饭……别急,你听我通知,晚上见。”刚刚走出去几步,姜小鸾又回过身子交待,“我让办公厅的人给你找本滴水县县志,你先翻翻,了解了解情况。县志里记载,步云山人‘爱诉讼’,叫真章、咬死理可是有历史的……其实你就是步云山人,对家乡人的这个‘特长’应该是知根知底的。”
  翠湖开发区建在滴水县的地盘上,李清泉知道。他心里想,张若愚在极其关键的时刻把他派到翠湖来,可谓是临危受命,责任极其重大,他应该马上到一线去,立即介入五龙金矿矿区周围老百姓上访事件的处理。可是,看样子姜小鸾不想让他过早插手这件事,也许是考虑他刚来,怕他情况不熟悉忙中添乱,也许是顾及到他没有真正做过领导,毛手毛脚说些什么不着边际的意见,人家基层干部左右为难。反正,姜小鸾这样做,一定有她的道理。李清泉明白自己这个市委副书记还在“实习期”,还不能像模像样地上阵。
  姜小鸾离开不久,市委办公厅于东海主任便恭恭敬敬地来到李清泉面前。他的手里,果然捧着一本县志。先是自我介绍,然后表示要陪同李清泉到为他准备好的办公室和宿舍去看看。其实,李清泉以前和于东海打过交道,有过不少次接触,也算是老熟人了,便说先不忙这些事情,求他给找辆车子,他临时用一用。
  “李秘……李书记,你的专车,姜书记已安排好了,是存在库里的一辆新奥迪车。原本是为新市长准备的……你也知道,我们市的市长调北京去了,市长的位置空了一年多了。早就风传新市长要上任,今天来,明天来,传了一年时间……我们办公厅是为市领导服务的,可不敢有丝毫马虎。半年前,就买了辆新奥迪,谁也不敢碰,留着给新市长当坐骑呢!这下可好了,放在库里的新车终于有了主人。我马上让车队队长把它开出来,司机……也有几个候选人,请你定夺,请你定夺。当然,如果你另有考虑,要自己选,或者从省里带,我们欢迎……”
  李清泉摆了摆手,打断于东海的话,说:“东海,这辆新奥迪车我不能动,真的。我的意思是,今天下午我有点时间,想随便走走,请你帮忙,给我借辆车暂时用用。我会开车,有驾驶执照,请你放心。”
  “不不不……我哪有什么不放心的,只是……”
  “东海,我们是老相识、老朋友了,怎么样,算是我个人求你。” 。。

第二章 “忧”归故里(4)
“李书记,清泉,看你说的,我是为你服务的,你千万别这么客气。有什么事情,你尽管吩咐就是了,朋友归朋友,熟人归熟人,谁高谁低,谁小谁大我哪能不知道呢?”
  “这就好,这就好。东海,你替我借一辆旧车,不要挂市级机关牌照的。”
  “这……”
  “这件事情,还要麻烦你替我保密。”
  “……是,我马上去办,二十分钟之后,我把车开到办公楼下。”
  于东海转身走了,李清泉感到有些热,便走出办公楼,躲到一片树荫下面。过了不一会,于东海把一辆六成新的桑塔纳轿车开了过来。
  “清泉,这辆车是我一个朋友的。他开了家修配厂……其实就是一家修车铺。车虽然旧了些,但没有毛病,发动机、刹车什么的都挺好,绝对安全。油我也加满了,你尽管用吧。什么时候需要我,尽管打电话,我随叫随到。我的手机号码是135007897……”
  李清泉坐进车内,一踩油门,车子便驶出市委大院。车子旧是旧了点,但是保养得很好,一上车,就觉得开起来很省劲,和高档轿车没有什么差别。上了市郊公路后,李清泉直奔翠湖开发区而去。路上的车不多,两侧的白杨树把婆娑的影子洒在柏油路面上,车轮发出的沙沙声听起来很舒服。道路顺着山谷蜿蜒伸展,路的右侧便是碧流河。李清泉的心情不错,有一种终得解脱放飞的感觉,也有一种终被认可施以重任的自豪。趁现在有一点空闲时间,回家去看一眼母亲。六十八岁的老母亲,几年前被李清泉托人接到省城,和他一起住在省政府家属院。半年多前,母亲终于呆不下去了,成宿成夜睡不着觉,似乎家乡有什么牵挂放不下心,吵着一定要回乡下老屋去。李清泉舍不得离开母亲,也想留她老人家在城里享清福,可是,母亲死活不肯。万般无奈,李清泉只好同意母亲回乡下老家暂住一段时间,春节前再接她回省城。他没有时间送老母亲回乡,委托一位在团省委工作时候的同事代劳。李清泉老家属翠湖开发区和滴水县共同管辖下的一个村,名字叫喊泉村,在五龙金矿山下的碧流河边。很多年没回家乡了,李清泉真想马上回去看看,在母亲的炕上美美地睡上一觉。
  一个小时的行程后,李清泉的车子进入翠湖开发区的地界内。他感觉有些累了,便有意放慢了车速。行驶了一会儿,李清泉一眼就看见了那棵红枫树熟悉的身影。那是一棵枫王,屹立在碧流河边的悬崖上。秋天里,似一团燃烧的火,耀眼夺目。枫王树下,还有一眼枫泉。这眼枫泉,是童年时清泉和小伙伴枫妹发现的。他把车子停在路边,下车想到枫泉喝点水解解渴。翠湖是万泉之乡,有数不清的甘泉,那泉水甜丝丝、凉瓦瓦的,比城里卖的矿泉水好喝多了。

第二章 “忧”归故里(5)
少小离家老大回,触景生情,往事一下子涌上了心头。
  碧流河是家乡的母亲河,是李清泉儿时的天堂,与他童年的记忆紧紧栓在了一起。宽阔的河流,始终不知疲倦地流淌着,懂事的小清泉,常常坐在河边,望着缓缓而去的河水发愣。被称为“李大侠”的父亲撒手而去后,他们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他幼小的心灵里思考的是,何时能够跟随河水远去,走出大山,走出苦难。虽然,那时候他并不知道碧流河流向何处。清泉和枫妹家是邻居,他们俩会走路时就手拉着手,趔趄着一起走。山里的风俗,时兴指腹为婚,结娃娃亲,看着清泉和枫妹亲昵的样子,大人们禁不住窃窃私语,给清泉和枫妹定下娃娃亲吧,等他们长到锄把高的时候就让他们结婚生子吧。村里学问最高的一位长者,那位念过两年高小的老伯说,清泉是妈妈上山采药时生在泉水边上的,枫妹是妈妈上山拾柴时生在枫树下的,天合之作,般配般配。在小伙伴们羡慕和嫉妒的目光下,在乡亲们啧啧称赞声中,清泉和枫妹背着书包,手挽着手上学了。上三年级时,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清泉领着枫妹上了山,他说要和枫妹去采野果子。谁知道,山上的老林子太大了,走着走着就迷了路。枫妹吓哭了,急着要回家找妈妈。清泉是男子汉,男子汉可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英雄,要保护小妹妹的。好劝歹劝,终于哄笑了枫妹。枫妹撒娇,说走的脚痛,清泉说,累了不怕,我背你走。就这样,两个小家伙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爬过了一道梁又一道梁,越走离家越远了。第二天下午,清泉和枫妹都累了,实在走不动了,瘫坐在一块岩石上。清泉低头一看,他和枫妹的鞋子上粘着厚厚的黄泥,又高又重,像是穿着松糕鞋。清泉捡起一根树枝,先挑去枫妹鞋上的泥巴,再挑去自己鞋上的泥巴。枫妹那枫叶般红红的小脸描猫画虎,脏兮兮的。用泉水洗把脸吧,清泉说。清泉哥哥,我口渴。口渴好办,找眼泉水,咕咚咕咚喝个饱。清泉拍拍胸脯,什么困难也难不倒他。清泉又背起枫妹,拐上了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在一棵高大的枫树下,看到了一眼泉水。清泉赶忙放下枫妹,让她伏下身子,一气喝了个够。枫妹喝足了,清泉也捧起一捧泉水喝进肚里。泉水凉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