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亲信-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伙子,你是从精神病院逃出来的吧?”徐世德慈眉善目,声音宏亮。
“我不是精神病,我是上访的。”李清泉赶忙回答。
“噢,是上访的。上访的人哪能是缺心眼,哪能是精神病?”徐世德同情地说道,拍了拍李清泉的肩膀。
李清泉很熟悉这个动作,张若愚也习惯用拍肩膀表示亲近。
“真的,我不是精神病,我是上访的。”李清泉惊魂未定,神经质地重复着。他害怕被拒绝收留。
“对对,你不是精神病,是健全人,是有良心的人!”徐世德提高了嗓门,肯定地说道。
站在一边的渔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手疾眼快,麻利地扶起李清泉。让他在椅子上坐好后,又端来一碗水。李清泉一饮而尽,心里顿时舒服了许多。
第五章 逃离疯人院(4)
“渔童,照顾客人,开船!”徐世德对渔童交待后,一声令下,渔王船顺河而下。
“渔王……我要去听泉饭店。”李清泉站了起来,“求求你行行好,把我带到听泉饭店附近……”
“小伙子,这里不安全,我怕精神病院的人追到这里来。”徐世德注视着远山,“救人救到底,送客送到家。我送你到听泉饭店附近河岸边。顺水顺流,一个小时就到,你就放宽心在船上填饱肚子,养足精神吧!”
李清泉急着要去听泉饭店,他借来的那辆桑塔纳轿车还扔在那里。他要取回那辆车,有了车,行动就方便了。
两岸风光如画。不时,有渔船从河面上驶过,船上的人抱着拳作揖,和立在船头的徐世德打着招呼。
李清泉心里很着急。他想尽快采取措施,解救出精神病医院内依旧被关押的上访群众。也想有个万全之策,解除柳梅和“疯老头”的危险。看守严密的精神病院丢了一个大活人,院方怎能不追查!自己虽然成功逃脱了出来,可是,不能牵连到好心人,把柳梅和“疯老头”推入火炕……
渔童从舱里出来,双手端着一盆鱼汤,腋下夹着两个玉米面饼子。他把鱼汤和玉米面饼子放到李清泉面前,很豪爽地说:“喝吧,吃吧,汤是活鱼熬的,饼子是新玉米面烀的。”
光着身子的渔童虎头虎脑,浑身上下被河上的毒日头晒的黑不溜鳅,很招人喜爱。
“小家伙,”李清泉喝了一大口鱼汤,咬了一大口玉米面饼子,问:“你是哪个村子里的孩子?”
渔童扑闪扑闪大眼睛,摇了摇头。
“怎么,小家伙,你连自己是哪个村子的都不知道?”
渔童点了点头。
“那么,你是谁家的孩子,你自己总会知道吧?父母姓什么,叫什么名字?”
渔童又摇了摇头,很茫然的样子。
“嘿,小家伙,你难道是孙悟空,从大石头中蹦出来的?”
“我……我是爷爷捡来的。”渔童低下头,开始抠自己的指甲。
“爷爷捡来的?哪个爷爷捡来的?告诉我,我也去捡一个。”李清泉逗渔童。
“是徐世德爷爷捡的。听爷爷说,那一年发山洪,碧流河里的水一下子涨起来了。那个浪啊,老鼻子凶了,蹦的比房脊还高。爷爷的船都不敢动了,锚在岸边躲风避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爷爷听见河面上传来一阵阵孩子的哭声。起先,他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听邪了。可是,那夹杂在风声、雨声、涛声中,又确实是孩子的哭声,爷爷不放心,走出舱外,借着一道划破黑夜的闪电,看见河面上漂浮着一根电线杆子。电线杆子上面,趴着一个孩子。河水那个急啊,一会把电杆推到浪尖上,一会儿又把电话线杆摔向波谷。大小也是一条命,救人要紧,爷爷连衣服都没有脱,就一下跳进河里,冒死把我救上船来。爷爷说,武林的规距,见死不救,不能算是条汉子……”渔童讲的绘声绘色,有板有眼。
第五章 逃离疯人院(5)
“当年……你多大了?”
“那个时候,我才两岁,小毛孩子一个,还不会说话,什么都不知道。”
“现在可了不起,当小渔童了……”
“大哥哥,你别总把小渔童小渔童挂在嘴上好不好?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是个男子汉了!”
“光屁股的男子汉?”
“嘿嘿,习惯光着身子。这大热天的,火烧火燎的,衣服一贴身,火辣辣的不舒服。”
说到这里,渔童有些不好意思,紧忙夹紧两腿,想把胯间的小家伙藏起来。
“小男子汉,”李清泉忘记了烦恼,拍了拍渔童的屁股蛋儿,“你为什么不上学念书识字呢?就这么在河上漂着,将来长大了怎么生活呢?”
渔童挺了挺胸脯,回答的也干脆:“我要拳打天下,行侠仗义!”
“拳打天下,行侠仗义?”李清泉怔住了,一个乳臭未干的小顽童,怎么生出这样的念头?
渔童很认真地告诉李清泉,他要跟鱼王爷爷学习步云拳武术。爷爷是武林大英雄,将来长大了做杀富济贫的大侠客,把爷爷的步云拳学到手后,他也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专门去打那些欺负人的坏蛋……
“嗯,有志气,有志气。”李清泉拍了拍渔童的肩膀,夸奖说。
“小渔童,你在和人家客人唠什么呢?”徐世德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拳打天下,行侠仗义,你懂什么叫天下,什么叫仗义?净说些孩子话。”
“我就是要学爷爷的样子,拳打天下,行侠仗义!”渔童性格还挺倔强,抻着脖子喊。
“江湖故事,武林传奇,都是陈年老话喽。”徐世德感叹着,神情悲凄地坐在李清泉面前。
面对这位当年出资供自己上大学,如今又出手相救的老人,李清泉感到很难堪,感情很复杂,心潮也实在难以平静。当年,为了筹集到李清泉到北京上大学的学费,万般无奈的母亲在深夜里悄悄登上渔王的船,钻进了父亲师弟船舱的那一幕,深深地烙在他的心底,怎么也无法抹去。他始终觉得,那是自己终生的耻辱。不管怎么说,母亲的做法毕竟玷污了一个山里女人本该坚守的清白。也是因为受到这一让他揪心一幕的打击,他幼小心灵萌生的对武林豪杰尊崇的“德”,产生了怀疑。可是,如果没有徐世德当年的慷慨资助,李清泉的人生将会怎样呢?可以肯定,他一生都走不出大山,和同龄人一样,日出而做,日落而息,重复父辈的日子,复制着绵长的艰难……
“你长得越来越像我师兄,越来越像你父亲了。”徐世德注视着李清泉,感慨地说。
李清泉一愣。自己少小离乡,一别近二十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两人并没有相见,徐世德怎么会认得出来呢?他想否认,可是,又没有勇气。
“孩子,我……前些时候在你妈那里见过你的照片……昨天,我知道你有难,便在碧流河边等你。救你逃出精神病医院的,是你的三叔冯尽雄,当年,我们武林三杰三个好兄弟中,你父亲是老大师兄,我排行老二,冯尽雄是老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逃离疯人院(6)
“……二叔,你什么都知道了?”
“知道了,知道了。四十年前,我就开始漂泊在这碧流河上,三十多年了!就这么漂泊着,跟着鱼群,寻着乐趣。我们老哥儿仨,都喜欢交朋好友,拜我为师,跟我学武的徒弟这些年,我结结的朋友记不清到底有多少,四面八方都有。,上有及品高官,下有平民百姓,三教九流,干什么的都有,这碧流河上岸上有什么风吹草动,能避开我的耳朵,逃得过我的眼睛?”
“二叔,我这次得以逃脱精神病院,是你暗中设计和帮助的?”
徐世德深叹了口气,笑而不答。
夕阳西斜,暖暖地照在李清泉的脸上,身上。徐世德让渔童下舱里去,拿来一套他的衣服,让李清泉换上。
“孩子,听说你回乡为官,你母亲整夜整夜睡不安稳觉啊!步云山早已不是当年的步云山了,世道也不是当年的世道了……”
渔童学着爷爷的样子,摇头晃脑地接续道:“江湖已不是当年的江湖,武林已不是当年的武林……”
“去去去!你个小孩丫丫,懂什么江湖武林?”徐世德挥挥手,不让渔童插嘴。
渔童并不气馁,一副毫不在乎的气派。
“这孩子,都是让我娇惯的。”徐世德笑着拍了拍渔童的脑瓜。
“爷爷,我就是要拳打天下,行侠仗义!”渔童在喊。
“好好好,你快长得结结实实的,将来接爷爷的班,拳打天下,行侠仗义。”徐世德妥协了,连声应道。
“孩子,”徐世德望着李清泉充满红血丝的眼睛,“你是子承父业啊!也是人各有志,你父亲当年也是和你一样,想当个一官半职的,为老百姓做主办事,一腔热血,忠心可泣!可惜啊,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让我们这些难兄难弟,老哥们儿,一想起来就心里难受,痛心不已……”
李清泉的眼睛湿润了,想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
“古往今来,江湖也好,武林也好,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杰,胸怀济世救民大志,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徐世德激动了,站起身来,面对绵长的山峦,“此心天地可鉴!天地可鉴!”
说到这里,徐世德看了一眼李清泉,摇了摇头,突然幽幽地自言自语:“可惜,可惜现在真正懂得江湖,懂得武林的人越来越少了当官的也像这河水,变得混黑腥臭……”
李清泉愣愣地眨着眼睛,不知道如何回答不解其意。
船的速度越来越快。李清泉沿着船舷,来到船头。
站在昂起的船头,李清泉心中禁不住升腾起一股莫名的情绪。
“千百年来,老百姓期待清官,只有清官才能救苦救难,为他们申冤请命。而现实生活中往往又多有缺憾,凤毛麟角的清官,总是存在于传说与戏剧中。于是,失望的老百姓便期待武功高强、匡扶正义的侠客降临人间,行侠仗义,除恶济贫……孩子,我不懂为官之道,但是,在我的脑子里,官场也是江湖武林,只有重义重德,才有天下,才有朗朗乾坤、清平世界!才不枉为人生……”徐世德滔滔不绝地诉说。
第五章 逃离疯人院(7)
李清泉点了点头,什么也没有说。
徐世德谈兴正浓。他说,四十多年前,也是年轻气盛,厌烦了凡尘人间弱肉强食,污污浊浊的他,负气离开山里人家,踏上船板,开始浪里人生。他选择的是逃避,想远离人间烟火尘世,躲到碧流河上逍遥自在地过清静日子。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八百里碧流河,根本就不是什么世外桃源,人间净土!
水警、渔政的蛮横刁难,鱼肉百姓;船匪渔霸的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渔民百姓的日子难啊!饱受劳动的艰辛和颠簸之苦,忍受着难耐的孤独寂寞,还要被贪官污吏欺压凌辱、船匪渔霸榨取血汗。渔家饥寒交迫,碧流河上民不聊生啊!侠气义胆的他,岂能忍受这般欺辱,便拳打天下,行侠仗义在碧流河上!他徐世德虽然不畏强暴得以武林真传,步云拳虎虎生风,天下无敌,但是,他也是肉体凡胎,功夫再高也抵挡不了钢枪铁弹。再说,即使他有三头六臂,单枪匹马的也势单力薄,难敌千军万马!有一百个徐世德,也不可能一双拳头,靠力气和义气铲尽人间不平,打出一个清平世界!水警渔政是官家,官家里还是好人多。可是,星星点点的几个贪官污吏,就压得老百姓喘不过气来。船匪渔霸也不是清一色的坏人,也有误入歧途、官逼民反的人夹杂在其中,这些人的良心还没有坏透,还有一点儿人味……圣人不是说得人心者得天下嘛?古人说的话,都在理。
此时,有一艘闪烁着警灯的水警船逆流而上。和渔王船擦肩而过时,警笛鸣响。李清泉明白,那是水警在向渔王致意,表示对他的尊重。
“孩子,当官最重要的是得人心江湖、武林和官场同理啊!”徐世德说。
李清泉点了点头,仍然不发一语。
“碧流河风平浪静后,渔家百姓过了些年好日子。河里虾多鱼肥,船上舱里装的满满的。我这人是从山上下来的武林汉子,成了渔王,成了渔家人的主心骨……”讲到这里,徐世德开心地大笑,笑的满脸的皱纹都抻开了。
“可是,近些年,上游的五龙金矿尾矿污水流进碧流河,造孽啊,伤天害理啊,千百年来养活了千家万户的碧流河被污染了,祖祖辈辈以打鱼为生的渔家百姓,日子又变的艰难起来了,活命的路也快断了……”说着,徐世德的目光黯淡了下来。
“渔民有没有上访,向政府反映碧流河被污染,他们的生存生活发生了困难?”李清泉问。
“访是访了,官府也知道碧流河被污染了。这碧流河流域,七城八县九十八乡镇,有多少张嘴喝碧流河的水?多少头牲畜靠这源远流长的水活着?鱼虾少了,渔家的日子不好过了,沿河的家家户户能离开水吗?喝了被污染了的‘毒水’,人畜能不得病吗?老百姓急啊,急的满嘴起泡,心里火烧火燎的,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什么办法也没有,只能听天由命,坐以待毙……不瞒你说,这河里的鱼虾蟹龟都有变模样的了,有了单眼的鱼,三条腿的乌龟……”徐世德的豪侠之气不见了,忧心忡忡地注视着河水。
第五章 逃离疯人院(8)
“哼,蛙鼓都碎了!”站在爷爷身边,默不作声的渔童突然插嘴说。
“什么蛙鼓碎了?”李清泉弯下腰问。
“蛙鼓碎了就是蛙鼓碎了,连这个都不懂,甭想当江湖好汉!”渔童气的肚子鼓鼓的,一甩头,不理李清泉。
徐世德解释说:“以前,夜深人静时,河两岸的树下芦苇丛中,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听起来那个舒心劲啊,像喝了清亮亮的泉水似的!渔童最爱听蛙鸣,他说,那是青蛙在敲鼓,小鼓手青蛙在敲鼓给河里的鱼演奏催眠曲。夏天的夜里,渔童死活都不肯回舱里睡觉,硬拧着在甲板躺着,说听不到蛙鼓就睡不着觉。”
“蛙鼓是我的摇篮曲!”渔童说。
“可是,碧流河被污染后,河里的青蛙少了,蛙声稀稀落落,蛙鼓哑了……”徐世德说着,怜惜地摸着渔童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