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当省长的公务员不是好公务员的-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安置之路
不想当省长的公务员不是好公务员(小说)
马智贵
内容介绍:
一个军转干部的奋斗史。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武威认为:不想当省长的公务员不是好公务员。
当兵的时候,他以拿破仑的名言作为人生指南,立志在军营建功立业,历经二十余载,终于从一名士兵成长为团级干部,为实现当将军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一纸转业命令终结了他的远大理想,他成了一名光荣的转业军人,俗称“老转”。
转业后,他以不想当省长的公务员不是好公务员的重要思想为指导,重新焕发出革命热情,积极投身到争当好公务员的运动中。凭借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和聪明智慧,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迈出了实现远大理想的第一步。谁知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一夜之间重新回到了原点——还是一名想当省长的小公务员。
主要人物:
武威:从军二十载,由一名青年学生成长为我军团级干部,转业回到地方,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了省直机关的一名公务员。他信奉拿破仑“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格言,认为不想当省长的公务员不是好公务员,决心当一名好公务员。谁知仕途坎坷,命运多舛,常常事与愿违。
徐明理:武威的领导,农林厅厅长。因为有个老是可以依仗的老丈人,仕途一帆风顺,年纪轻轻便当上了省辖市市长,后因与书记不和,调到了农林厅任厅长。他最喜欢的是权力,最大的爱好是女人。
袁伟:厅长的心腹,是与武威一起“同过窗,分过赃,嫖过娼” 的铁哥们。生活中左右逢源,仕途上一帆风顺。
杜大凤:一个花一样美丽的女人。美是她的资本,也是她的不幸,注定了她的人生之路必然是坎坷曲折的。
目 录
第一章 安置之路
第二章 上班之初
第三章 下乡检查
第四章 寻找靠山
第五章 督查工作
第六章 往事如烟
第七章 出差
第八章 重要任务
第九章 邂 逅
第十章 党校学习
第十一章 新官上任
第十二章 美女记者
第十三章 战 友
第十四章 海南考察
第十五章 失宠
第十六章 流放岁月
第十七章 重返之路
第十八章 爱打乒乓球的新厅长
第十九章 吊死问生
第二十章 尾声
(全文21万余字)
第一章 安置之路
终于上班了。武威心情特别愉快,站在候车的人群前翘首等待110路公交车,恨不得马上就到新单位。
昨天晚上,他早早就上了床,却迟迟难以入眠,翻来覆去,弄得老婆也睡不安稳,就像当年要当新郎一样,心中总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最后干脆把老婆拉起来,做了一番夫妻运动。兴许是心情不一样,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快意酣畅,仿佛回到了新婚燕尔之际,两口子同时升入了极乐世界,相拥着进入了梦乡。这是他治失眠的独家妙方,也是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设立以来最重大的发现,效果出奇的好,屡试不爽,堪比祖传秘方。
自从去年年底被确定为转业对象以后,武威就没有上班,赋闲在家。刚开始还觉得挺自在的,当兵二十多年,每天都是闻鸡而起,夜阑才眠,总盼着有一天能够睡到自然醒,不再听从钟表的安排,随心所欲,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早,正好遂了心愿。于是,每天早晨醒来,他都要赖在床上多躺一会儿,等老婆、孩子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都走了之后,才慢腾腾地爬起来。吃完早饭,打开电脑,他先浏览一下新闻,关心关心天下大事,再看看逸闻趣事,然后玩玩双升、斗斗地主(他还没学会网络游戏)。临近中午,到菜市场溜一圈,和小贩们讨价还价,买上三五样小菜,回家洗洗切切,为老婆孩子准备午餐。吃罢饭,再睡个午觉,起来溜达一圈,看看街头老头们下棋,聊上几句家常,东走走,西逛逛,等着老婆孩子回家。吃罢晚饭,孩子学习,他就陪着老婆看电视。看到十点来钟,老婆睡了,他还坚持再看上一会儿,直到孩子写完作业才洗漱上床。第二天又重新开始,把昨天的程序再复习一遍。日复一日,过得好不快活,连神仙也要羡慕。
但神仙也有耐不住寂寞的时候。时间一长他就烦了,睡觉睡得腰酸背疼,玩电脑玩得头昏脑胀。老婆孩子一走,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像个无头苍蝇似的急得团团乱转。好在没有多久事就来了,又是联系接收单位,又是复习考公务员,忙得不亦乐乎。但和上班忙工作却不可同日而语。工作忙,忙得有成就感,说明你重要,党和人民离不开你。所以领导一般都很忙,越忙官便越大,官越大便越忙。上班忙,下班也忙,连吃饭也不安生,一晚上赶几场,却没吃饱,倒灌了一肚子酒。但没有一个领导怕忙,总是想方设法争取多为党和人民忙几年,甚至不惜冒风险伪造档案、偷改年龄。下岗工人最清闲,却没人愿意当。
武威为官多年,堂堂团级干部,对此体会深刻,自然知道现在的忙和以前工作忙是两码事:以前是忙工作,现在是忙求人。他倒不担心考试,自信不会差到哪儿。他军校本科毕业,多次参加各种培训,平时也爱学习,可以说是能文能武的好干部——文能谈情说爱,武能看家护院。麻烦的是联系单位,接收单位很多,合适的却很少。越好的部门门槛越多,有有形的,有无形的,让你一时摸不清东西南北。要想找到一个满意的单位,非得有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的本领,像孙悟空一样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像武威这样的干部,从军二十多年,四十多岁年纪,长期在部队摸爬滚打,和地方早就断了联系,两眼一抹黑,不知从何下手。但困难难不倒英雄汉,上有党和政府的政策,下有广大的革命战友,经过走访取经,认真向先行者学习,再运用漫天撒网、重点突破等战术,顺藤摸瓜,终究还是能联系到关键人物的。
当然,其间也免不了要投上几颗糖衣炮弹,干一点不上台面而又心照不宣、切实管用的事。谁让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呢?据美国媒体报道,中国的生意大部分是在酒桌上谈成的。由此可知,中国的事情大部分也是在酒桌上定下来的。这也是无奈之举,谁不想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伟人说过,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不出一点血怎么行呢!
武威在联系单位这上面虽然走了一点弯路,但总的来说还算是顺利的。所以,他觉得掏一点学费是应该的。事能不能办成另说,至少结交了一些朋友,哪怕是酒肉朋友,在关键时刻能够指点一二,事情就顺利多了;即便暂时帮不上忙,谁敢担保将来用不上呢?俗话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嘛。就这样,在高人的指点下,经过人托人、人帮人的艰难曲折过程,武威终于联系上了一个关键人物——任源。
任源是武威带过的兵,但早就断了联系。武威军校毕业到部队当排长后,有一年回老家接新兵,把任源接到了部队。虽然恢复高考以后(再加上部队废除了从士兵中直接选拔干部的政策),当兵不再像以前那么令人趋之若鹜,但仍不失为年轻人的一条的出路,尤其对某些有办法的人来说。首先,可以在部队考军校。战士报考军校竞争的激烈程度要比高考小得多,成功的把握也就大得多。毕竟经过高考这把大筛子,书读得好的人早上了大学。来当兵的不是考场失意的,就是不爱读书的。军校也不是每个士兵都能报考,必须经过领导批准,所以人数又大大减少,竞争自然也就大大降低,考中的概率当然就大大增加。其次,即便考不上军校,城镇入伍的政府还负责安置,至少有个工作。如果家里有点办法,工作不一定比大学生安排得差。
从家庭来说,如果孩子不爱读书,又调皮捣蛋,考不上大学还是小事,要学坏了可就毁了一生。为了对下一代负责,许多家长便想到了部队这所大学校,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来。一来是锻炼锻炼孩子,希望他能幡然醒悟、发愤图强,有出息更好,没出息也不至于学坏;二来为孩子将来谋个饭碗,有点事干,不至于成为无业游民。
任源的父亲就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把他送到部队的。据任源的父亲说,任源这孩子根子还是不错的,从小学到初中学习都很好,也很听话。高中时因为交友不慎,和几个小混混成天在一起玩,把学习耽误了,成绩直线下降。自己身为领导干部,工作实在太忙,也没有时间管他,所以高考成绩不理想。本想让他复读,这小子又死活不干。没办法,只好把他送到部队锻炼锻炼,希望部队领导严格要求。
其实,任源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只不过聪明没有用在正道上。仗着老爹有个一官半职,他也染上了一些纨绔子弟的毛病,带着一帮小兄弟成天招摇过市,寻衅滋事,自然无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父母无可奈何,拿他一点办法没有。勉强读完了高中,考大学他连想都没想。但皇帝不急太监急,他老爹一看这趋势,生怕他学坏了,决定送他到解放军这所大学深造,但又怕他不愿意,为此在百忙之中抽空与他进行了一场严肃的谈判。在老爹的威胁利诱之下,任源同意去当兵,并且立下凌云志:生不成名死不归。
那时,武威只是个跟在接兵首长屁股后面转的一个小排长,但已经深深感受到了任源的父亲任为民副县长的热情好客。任县长不仅款待周到,还为接兵干部准备了丰厚的土特产——如果茅台、红塔山也算土特产的话。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求部队首长严格管教任源。接兵首长说:“请县长放心,我们肯定严格要求,但礼不能收。任源到了部队,就是部队的人,一定把他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战士。”
到了部队,任源新兵集训结束后分到了武威排里。首长多次给武威打过招呼,要他关照关照任源。
其实,不用武威关照,任源表现很好。这小子天生就是当兵的料,喜欢操枪弄棒、打打杀杀。当学生时,这是调皮捣蛋的铁证;当兵以后,这就成了爱军习武的证明。不仅不会挨批评,反而经常受表扬。这一来,任源训练更加来劲,一不小心成了训练标兵。
另外,任源为人大方,颇有些梁山好汉的气概,信奉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古训,常和弟兄们一起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当然,大部分都是他结的帐。他的红塔山放在床头柜里,从来不上锁,谁都可以拿来抽,就像自己的一样。管他借钱没有借不到的,自己没有,他也会从别的地方借来给你,而且绝不催人还钱。你还就还,不还就拉倒,他从来不提,好像忘了似的。别人当兵不仅不要家里的钱,还会把津贴攒下来孝敬父母,而任源三天两头就打电话向家里要钱。收到汇款的时候,不光他高兴,全班战友都高兴。好在他有个好爸爸,总是能够满足他的要求。所以,时间不长,他就把弟兄们紧紧团结在了自己周围,成了不是班长的班长。
有一天,任源闲极无事,便带着两个小兄弟偷偷溜出去喝酒,没想到回来的路上碰见打群架,因此惹出一段事来。当时,他们看见三个小青年围着一个中年人拳打脚踢,下手极重,招招致命。几人喝酒喝得斗志昂扬、豪气冲天,正愁没事干,见此情形哪能不管?路见不平一声吼,即刻冲了上去,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如意醉拳,三下五除二就把三个小地痞打得落花流水,趴在地上直叫大侠饶命。中年人从地上爬起来,急忙找电话报了警。
警察把一干人带到派出所一审,原来是这么回事:中年人坐公交车,发现小偷摸包,便提醒了当事人。小偷盗窃未成,记恨在心,要教训一下这个好管闲事的。三个小偷便尾随他下了车,瞅着到了一个人少偏僻的地段,一拥而上把他扑倒在地大施淫威。正打得来劲,没想到半路杀出三条好汉,不问青红皂白就把他们放倒了。
搞清事由之后,警察大大表扬了他们见义勇为的精神,中年人更是感激不尽,说改天一定到部队去感谢。三人很低调,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身为解放军战士,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自己的职责,小事一桩,不值一提,竭力阻止中年人到部队去。其实,他们是因为不假外出,违反了纪律,害怕受处分。三人悄悄回到部队,不敢哼声,提心吊胆过了几天,没见什么动静,这才放下心来。
没想到,过了一星期,那位中年人给部队送来了一面锦旗,请求表扬见义勇为的三个战士,他们的英雄事迹这才传播开来。部队首长十分高兴,为培养出这样优秀的革命战士而自豪,决定大力宣传。于是,三人被树为见义勇为标兵,立了功,还作了几场事迹报告。不假外出的事也没人提及了。
不久,任源当上了班长,后来又保送上了军校。此后,武威就再也没有见过任源,只是听说他调走了,后来又听说转业了。
武威确定转业以后,联系接收单位的事一直不得要领。客也请了,礼也送了,却得不到一个肯定的答复,为此急得焦头烂额。其实,他的要求也不高,无非就两条:一是进省直机关,二是必须是公务员,两者缺一不可。公务员身份是仕途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了它才算是踏进了官场的大门。机关的大小则关系到发展的前途,机关越大发展前途就越大,反之就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这和庙大出高僧是一个道理。当今的高官有几个是从基层干起的?还不是来自各大机关,否则干不到县处级就该退休了。一个人,在县级机关要想干到县处级是很难的,在省直机关则易如反掌,只要不被“双规”就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