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极品地主 >

第253部分

极品地主-第253部分

小说: 极品地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08章】 丰富品种(求订阅!)
  躺在老宅的卧室里,听着耳边传来的悦耳鸟鸣声,若不是卧室里的现代化设施以及自己衰老的身体,萧笃良都会产生回到了70年前的时光,悠然而快乐。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旧金山这样的大城市每天为了中餐馆的生意而忙活,几乎都没有时间去想太多的事情。即便是晚年住在郊外的别墅,那种感觉依旧是无法和家乡相提并论的。

  回到银杏村的当天晚上,正好碰上萧家农场宴请客户代表,盛大的晚宴以及顶级的食材,让萧笃良意识到,萧风所创下的食品帝国已经初见雏形!

  在家里呆了两天,萧笃良觉得自己的身体、精神状态都要比在美利坚的时候好多了,尤其是自己的风湿病似乎有所改善,让他是又惊又喜!

  萧笃良风湿病的病根是在野人山落下的,之后长年在后厨刷碗,又骑着自行车送外卖,临老了之后也就越发严重了。虽说这些年用家里的秘方进行过保养、治疗,但都是治标不治本,要想根治实在有些困难。

  回到银杏村之后,每天早上跟着其他老人在坝子上锻炼萧风传授的五禽戏,又用道地的碧罗雪山药材进行调养,才两天的时间,萧笃良就感觉到阴冷的气息正在远离自己!

  因此,每天早上七点之前萧笃良都会醒过来,最为积极地加入到锻炼的队伍之中。

  洗漱之后,萧笃良和爱丽丝穿着练功服走出院子,一边和其他的老人寒暄,一边等候萧风的到来。

  因为大爷爷和爱丽丝奶奶的加入,萧风每天早上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教会两位老人五禽戏的全部动作,让他们能够跟上其他老人的进度。

  对此,萧风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反正这项任务已经是熟门熟路,教起来也是颇为顺手。

  老人们在锻炼。年轻人也没有闲着,酷爱运动的萧芍药、萧砾等人也跟着杨浩、徐梦瑶几个在村子里慢跑,倒也是其乐融融。

  “梦瑶,老人们每天都要进行这项锻炼吗?”跑步回来的芍药站在坝子的边沿。看着老人们摆出各种奇怪的姿势,颇为好奇。

  这一次回到银杏村,老家的奢华自不必说,就是每天吃的各种顶级食材都是让芍药大开眼界。清新的空气、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运动习惯,让芍药确信爷爷回到老家或许能够延年益寿。

  回到老宅之后。芍药很快和年龄相仿、有过留学背景的徐梦瑶变成了好朋友,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是最多的。

  “只要天气许可,锻炼都会持续的!”徐梦瑶点点头,说道:“目前从效果来看,还不错!”

  其实,徐梦瑶对于五禽戏的效果还是颇有发言权,以前徐向南的身体其实并不太好,神经衰弱、偏头疼等等状况时有发生。但是在萧家老宅住了一段时间,尤其开始修炼五禽戏之后,他的身体状况有了极大的好转。

  “我喜欢这种场面。非常有人情味!”萧芍药看了一会,突然冒出了这句话。

  虽然萧芍药是华夏移民的混血第三代,但是中文程度并不差,这也是和萧笃良的言传身教有关。萧芍药不仅能够说中文,而且读写能力也不差,和许多香蕉人有着天壤之别。

  在美利坚,人们早上锻炼大多都是各玩各的,何曾像眼前这样一大群老人整齐划一地锻炼呢?

  其实,这也是萧芍药对国内的情况不太了解,要是她见识到城里数百上千人一起跳广场舞的壮观场面。指不定要惊讶到何种程度呢?

  …… ……

  萧笃良一脉的十几个人在进老宅,顿时让老宅变得更加热闹了,光是每天吃饭的人数就足以让下厨的人有些吃力。还好因为萧笃良在旧金山经营的是中餐馆,家里每个人都能用筷子。吃中餐,要不然厨房还得准备十几人份的西餐,那才叫麻烦呢!

  萧笃良和爱丽丝有两男一女三个孩子,大儿子萧晋昕今年47岁,比萧晋阳还要小一岁,这是因为萧笃良三十几岁才结婚的缘故;二儿子萧晋昀也不过45岁。仅仅比萧月季大一岁而已;至于最小的女儿萧叶是萧家第二代的唯一女孩子,今年刚刚42岁。

  萧芍药和萧砾是萧晋昕的孩子,他们的母亲也是华人,因此他们身上的华人特征要比其他的兄弟姐妹要多出不少。

  至于萧晋昀和萧叶的配偶都是纯正的老外,连带着几个孩子看上去更像是外国人,不过他们略带滇南口音的普通话,倒也是很让人稀奇。

  除了萧笃良老两口、萧晋昀、萧晋昕、萧叶和萧芍药之外,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回到银杏村,他们都对于长辈的故乡极感兴趣,异常好奇。

  尤其是萧砾和萧砡两个刚刚拿到美利坚驾照的家伙,更是对家里的几辆超级跑车垂涎不已,软磨硬泡拿到钥匙试了几次,这才心满意足。

  而萧家农场、镜湖牧场的辽阔、壮美更是让其他人看的心旷神怡,终于明白老太爷为什么要执意回到银杏村养老?

  总而言之,萧笃良一脉回到银杏村的这段时间,确实感受到了和美利坚截然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家庭氛围,新奇和感动并存!

  …… ……

  萧笃良一脉的返回并没有影响到萧家牧场和镜湖牧场的销售节奏,在进行了两场精彩绝伦的推广晚宴之后,镜湖牧场的顶级牛肉和美味羊肉,萧家农场的本地黑猪以及藏香猪都给客户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订单犹如雪片一般朝着负责销售的萧涛飞来,让他仿佛回到了去年秋天大闸蟹供不应求的时光,这种被客户追捧的感觉,可是他在春城做销售的时候所无法体会得到的!

  不过,在应对蜂拥而来的订单时,萧涛也不禁有些犯愁,因为客户们对于顶级牛肉的需求远远超过了镜湖牧场如今的产量。不得已,萧涛也只能是根据镜湖牧场现如今的产量以及未来的产能规划,逐一安排每一位客户的订单。

  要知道,现在镜湖牧场每个月能够提供的肉牛数量也不过200头,而客户们的订单已经超过了500头,这其中巨大的差距只能用小羊羔和猪肉来填补了。

  所幸现在镜湖牧场的安格斯小公牛数量在不断上升,预计在今年年底的月产量能够达到800头左右,那样就可以基本满足现有客户的需求,还能进一步开拓北平、香江等级的市场!

  除了满足海州、滇南的高档餐厅订单之外,萧家农场也是逐渐在海州、北平的大众市场开始发力,由新鑫物流公司的冷藏车运送的新鲜猪肉、新鲜羊肉和牛肉也是陆续在这两个地方的专卖店、专柜上市。

  虽说萧家农场此次对这些鲜肉的定价颇高,但是有之前创下的良好口碑,这些高价肉的销量还是极为可观。

  以滇西北本地黑猪最好的里脊肉为例,它在海州专卖店的零售价达到了50RMB/500g,基本相当于普通猪肉的三倍左右。即便是如此高价,也是抵挡不住消费者的热情,最后镜湖农产方面不得不采取限售的方式,只出售给会员客户。

  这些猪肉能够卖出高价其实也不复杂,它们从小就是吃着空间牧草和草地里的各种中草药长大,每天喝着掺有空间灵泉的雪山融水,其品质自然没得说。更何况这些本地黑猪完完全全实行了放养的模式,肉质远比圈养的猪肉要细腻、嚼劲十足。

  因此,萧家农场的猪肉一上市,就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同,即便高价也是供不应求。

  现在,萧家农场的养猪场存栏量已经超过了两万头,而且这一规模还将会持续扩大,以满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需求。

  现在,新鑫物流已经派出了两支冷藏车队,专门往返于海州…银杏村和北平…银杏村两条线路,每天把最新鲜的家禽、冷藏肉类运往专柜。

  现在,杨红星负责的屠宰厂,每天要处理两千羽家禽、两百头本地黑猪或者藏香猪以及300只羊羔外加6头安格斯牛,业务量一下子激增不少。

  这些家禽、牲畜在先进的生产线屠宰、清洗干净,立刻进行分解,各部位进行真空包装,装车运输。全程在4摄氏度的低温下进行,确保产品送至消费者手中的时候,依旧保持完美品质。

  而有了肉类产品的加入之后,萧家农场在海州、北平的销售形势获得了更大的提升,带动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进店消费。

  现在,消费者除了不能在镜湖农产的店铺里买到米面、食用油之类的产品之外,日常饮食之中的食材基本上都能够得到满足,这就更加提升了镜湖农产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等到萧家农场的花生油、山茶油陆续上市,镜湖农产的优势也会越发明显,最终成为海州高端食材领域真正的巨无霸!

  作为萧家农场的销售副总裁,看到自家生产的各种食材在华夏最大的两个城市如此受欢迎,萧涛心里的得意自不必说了!(未完待续。)

PS:  PS:谢谢乡亲们的订阅支持!
【309章】 景区招牌(求订阅!)
  银杏村各种肉食的大量出产在丰富镜湖农产产品线的同时,也进一步巩固了银杏村绿色食材在海州、北平两地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地位,品牌知名度直线上升!

  对此,镜湖体系的领导层早有意料,并没有就此乱了手脚,而是按照预定计划加大产品的供应力度,和新鑫物流方面做好配送衔接工作,基本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只不过,随着农场和牧场的出产越来越多,澜沧江钢索桥的通行能力遭遇了严峻的考验,已经有些跟不上形势了。

  为此,萧风特别和苏阳提出,把原定于下半年动工的澜沧江公路桥提前启动,以满足越来越大的运输需求。

  作为姚州至银杏村高速公路的附属工程,澜沧江公路桥本来就在总工程预算中,提前施工只不过需要对资金和工程机械、施工队伍进行一些微调就可以了。若是其他地方提出这样的要求,苏阳和其他官员自然不会理会,不过换成萧风的建议,就值得斟酌了。

  抛开在银杏村蹲着的那位大神不说,光凭镜湖体系最近所弄出的动静,优先考虑银杏村的一些需求势在必行。

  因此,没有费太多功夫,在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开工仪式之后,横跨澜沧江的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悄然动工了。

  公路桥、镜湖酒店二期工程再加上银杏新区的施工工地,让澜沧江东岸变得热闹异常,和数公里之外的银杏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每一个第一次到达镜湖景区的游客,都被这轰轰烈烈的建设场面给吓到了,担心镜湖景区也和国内的绝大部分景区一样,被过度的商业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给破坏掉原有的宁静和风韵。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毕竟在此之前包括姚州古城、南诏古城在内的风景名胜区,在历经了最初的火爆之后,最终沦为了充满铜臭的地方。

  许多游客在见到了澜沧江东岸林立的建筑和工厂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要珍惜来到这个世外桃源的每一次机会。或许以后就再也无法看到远离喧嚣的那片净土了。

  不过,在踏过澜沧江钢索桥之后,所有人的观点都发生了180度的转变,银杏村仍旧是原来的银杏村。并没有因为大发展而失去了原有的本色!

  跨过龙口垭,古香古色的银杏村掩映在遮天蔽日的银杏树之中,古朴、悠然的气息扑面而来;而镜湖公司、银杏村村委会在银杏村以及镜湖景区之内的各种环保措施,更是让有眼光的游客看得赞不绝口。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银杏村在短时间之内并无沦落的可能性!

  一些很喜欢发表深度帖子的游客在论坛上不断撰文。为银杏村和镜湖景区的决策者鼓掌,认为正是这些人的长远目光,才避免了镜湖景区变成一个大工地。

  除此之外,银杏村之内物价以及各项服务的收费都是明码标价,货真价实,更是让游客们的世外桃源之旅更加舒心惬意。

  在见惯了知名景区乱收费、服务打折的乱象之后,镜湖景区的规范经营宛若一股清流出现在国内的旅游市场之中,令人耳目一新。

  种种因素结合下来,镜湖景区的忠实粉丝群体在急速膨胀,甚至在网络上已经有了一些群组。成为了游客们相互交流的园地。

  现在,银杏村除了各种美景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点之外,许多动物也成为了游客们心目中的明星。

  首先,让之无愧的大明星就是活跃在镜湖景区,犹如军队一般的滇金丝猴群!

  作为国内第一批能够被普通游客近距离接触的野生滇金丝猴,猴群的一举一动都是备受关注,尤其三不五时进行的喂食活动,更是人气十足。

  在天涯论坛上,斑竹甚至为这群滇金丝猴开辟了一个专区,专门为网友们提供上传照片的空间。一时间这群滇金丝猴在国内的知名度猛增。

  根据镜湖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的问卷调查,自从春节之后,有超过20%的游客是专门冲着滇金丝猴群而来的。

  鉴于滇金丝猴群对于景区的重要性,镜湖公司大气地揽过了猴群的食物费用。甚至还主动把‘猴谷’以及周边区域的线路和配套设施进行休整,以满足越来越多游客的需求。

  如今,滇金丝猴群俨然成为了镜湖景区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若是将来镜湖区域的国家级滇金丝猴自然保护区称号批下来,必定能够更好地进行宣传,进一步提升镜湖景区的名气。

  除了滇金丝猴群之外。在镜湖之中生活的两只龙鲤也是逐渐成为了镜湖景区的象征之一,拥有了大量的粉丝。

  随着天气转暖,这两条龙鲤在湖面上露面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被游客抓拍之后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仓惶下潜,而是在湖面上悠然自得。

  如今,这两条龙鲤已经适应了在镜湖的生活,萧风隔三差五就给它们喂食一些空间灵泉,让它们意识到镜湖内的生活是极为安全的。

  出人意料的是,两条龙鲤最大的粉丝群体并不是年轻人,而是姚州乃至滇南的一些善男信女,他们认为龙鲤是吉祥的象征,纷纷从各地前往银杏村祭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