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在红尘中遥望 >

第27部分

在红尘中遥望-第27部分

小说: 在红尘中遥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这位一号女主人公写成了什么呢?这从此章里她写给宏成的一段QQ留言中见到些端倪: 

  “在婺源那些难忘的夜晚,我们都相互倾诉了各自的过去。但是,我刻意没有告诉你从我与初恋男友破裂后至结识你之前的那一段我的经历。那段日子,是怎样的日子呵!你是想不到的!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了:受此刺激的我变成了一个很疯狂的女人,我对爱情绝望,我空虚,我报复一切出现在我身边的男人……很多事能不能做不是取决于事情本身,而取决于当事者的观念和心理承受能力,那时我并不认为自己是*的,我只是把性看开了,所以我敢于毫无顾虑地做自己爱做的事情……” 

  这样的女人当然是可怕的。但这只是一时迷失了的蓝珊,并非蓝珊的本我。 

  南京,是六朝故都的南京,是林黛玉、薛宝钗等“金陵十二钗”的南京,是李香君、柳如是等“秦淮八艳”的南京……蓝珊,在这样一座曾经金戈铁马铿锵相击又氤氲着浓浓浪漫风情的城市出生、成长,是一个敏于爱,执于爱,对爱有着无限想象的女子。在中学时代,仅因为一首《南京之歌》和由此牵出的人生沧桑,少女的心房就被那当过知青的班主任“张老师”无意之中引爆了——准确地说是自爆了。但这注定是一场隐秘的无望之爱……这与其说是一场初恋,还倒不如说是一场少女情感的“自娱自乐”,或者说是爱的前奏。感伤的前奏马上连接起“大学时代的那些花前月下……”——这对这样一个金陵女子来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必然。 

  蓝珊没有料到,大学校园里的缠绵浪漫和毕业后共奋斗、同甘苦的经历,竟敌不过那台商女儿“暧昧的短信”的骚扰,曾经以为坚固无比的爱之大厦终于轰然倒塌,曾经热恋的男友竟跟随台商女儿飞向大洋彼岸…… 

  蓝珊被彻底地击伤了!于是,也就有了本文开头所引的那段留言所陈述的不堪往事。她要报复!一旦当一个天生丽质而又蕴涵丰富的女子想这样做了,正像她自己所说:是几乎没有一个男人能真正抵挡得了的……她着迷于这种只发生于偶然,不问过去,也不讲未来的情爱。这样的蓝珊确实让人害怕。而作为作者,写到此也有了自己似乎是刽子手的感觉——竟把一个曾经那样可亲可爱的金陵女子打翻在情欲风尘之中。 

  然而,这种纯粹的性的碰撞,虽在一刹那造成了两者相融的幻觉,但因为没有爱,留下的是更深的空虚。就像一根被擦燃的火柴,在瞬间的火花之后,就变成一朵逐渐萎缩的火苗,并很快熄灭。后果是又去擦亮另一根火柴。就这样地循环着:一根根火柴被擦亮,又很快地熄灭……蓝珊的痛苦接踵而至。 

  正是在此时,蓝珊的生命中出现了宏成!就像小说第一句——“相遇,他们毕竟相遇了”。他们是在当前司空见惯、俗而又俗的网络上偶然相遇的。短短的网聊,竟使两人感觉到仿佛已经有了千百年的相知相交……她“重新活过来了”,以前那种荒唐的日子戛然而止!这样的神交竟持续了近两年。神交是如此之深,但他们对各自形而上的了解却还是一片空白,甚至连对方长什么样也一无所知。这与当下那种网上网下“*”的情状是多么迥然不同!这是一场比柏拉图还要柏拉图的精神之恋——也正因为此,蓝珊被宏成越来越深地吸引了,反之亦然。 

  人海茫茫,像这样有缘相遇并相知的人能有多少?然而一切的一切的是非恩怨都从小说第一章所记叙、描述的那一场不期然的在南京的网下邂逅开始。这种极易发生“见光死”的网下见面,在蓝珊和宏成之间却碰撞出了炫目的火花。那以后的缠绵悱恻在此短文中难以一一尽述。正像蓝珊对宏成所言:“对你是万般地爱怜、珍惜,甚至后来又因此而变得那样使你为难”……最后,绚烂复归于平静——这一对曾经相约一起老死在美丽的婺源,在敬序堂里相约做一对《聊斋志异》的书生和狐仙、在鸳鸯湖畔相约做一对来世鸳鸯的有情人,终未成为眷属。 

  在小说尾声中,蓝珊离开宏成、登机前往美国去陪伴那曾经的恋人。 

  有读者给我发来短信:“出轨是这样的温和,回归又是如此必然……” 

  我却在想:当蓝珊义无反顾地赶往大洋彼岸、去那曾经彼此热恋又先后彼此背叛的旧恋人那里寻找被她称之为“重新发现的爱”时,她真的是确信自己“我已经预感到了我情感归宿的方向”吗? 

  我想,蓝珊是迷茫的,因为到这时她还没有真正分清什么叫逃避,什么叫寻找。 

  二 

  小说的一号男主人公宏成,比起蓝珊来,除了有同样的迷茫,他还有更多的无奈。蓝珊是个钻石自由身,宏成却是个有妇之夫,这就让宏成背负了更为沉重的精神负担。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老托尔斯泰的话至今仍闪烁着穿越世纪的智慧之光。宏成和蔚韦的结合曾是那样的和谐:故乡在江南古城护城河畔、同一个大宅院里的生活和中小学的同窗经历是那样的温馨,两家父辈的交情又是那样的浓厚,他们的少儿时代真可谓是“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的写照;婚后的他们又是那样令人羡慕,她踩着浦东大开发大建设的鼓点进入上海一展身手,他也担任了新组建的蔚氏建筑上海设计研究院的院长兼首席设计师…… 

  猝不及防的是,两人的私生活却在事业的高峰阶段滑向了低谷。 

  蔚韦在公司里呼风唤雨,在生意场上所向披靡,受此浸染,她的脾气也慢慢地变大,并且自觉不自觉地由公司传染到了家里。慢慢地,宏成在家中的话也越来越少了。家里的事,公司的事、甚至设计院的事也不需他上心,反正只要听妻子发号施令就可以了。他沮丧、落寞,失却了生活的方向…… 

  就在如此情状下,再由于初三时对女生紫紫的那一段曾经飘忽而过的朦胧初恋情结还没得到及时的发酵,宏成在网上邂逅了原以为可能是紫紫的蓝珊。他在蓝珊那里找到了在蔚韦那里所缺失的,也在蓝珊那里找到了在紫紫那里所错失的。他首先在精神上出轨了。肉体步精神的后尘,也只是迟早的事了。于是,在南京,在上海,在美丽的婺源以及在虚拟的网络上,两颗驿动的心偷来了多少有如像莲花绽放般的欣悦、陶醉! 

  但是,这红尘滚滚的世界不是伊甸园。即使是在伊甸园里的亚当和夏娃,后来不是也因受诱偷吃禁果而被上帝逐出了吗?宏成也感受到了罪过。 

  一边是真情,一边是婚姻;一边是灵魂悸动,一边是世俗道德。是听从心的呼唤?还是听从脑的摆布?是超越世俗?还是匍匐于红尘? 

  既不敢响应蓝珊“生死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呼唤,又不忍斩断与蔚韦的牵连。所以,当蓝珊那夜在锦江之星这样发问:“在我独处的时候,在我痛苦的时候,在我想你的时候,我常常问苍天,问上帝,问这个世界,这是为什么?既然不让我们相爱,那为什么要让我们相识?既然让我们相识相爱,又为什么让我们分开?情人间滚烫的泪珠为什么感动不了冰冷的上帝?现实为什么不相信爱缘于心灵而固守于那纸上的规则?”宏成除了颤抖着叫一声“蓝珊”便无言以对。叫他怎么对呢?倒是蓝珊不忍看他的难堪而反过来安慰他:“你也不要为我难过。我这样说说,也只是发泄发泄而已……现实对每个人所能享受的快乐都有它的约束,也都要或近或远或大或小地付出代价……在强大的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渺小的,只有适应现实的规则,才能换取在现实生存的资格。”她的理智纵然如此清醒,但到底因咫尺天涯而心意难平:“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中真正的爱情也只有一次。我实在是于心不甘啊。” 

  是谁唤醒了蓝珊那本已死去的心?是宏成,要是没有他当年在网上向在唱《南京之歌》的她献花,甚至要不是他后来心血来潮去南京会她,就不会有这等凄婉。 

  又是谁使蓝珊爱之不得、舍之不甘,陷入万般痛苦甚至于几度精神紊乱?也是宏成,要是没有他的瞻前顾后,没有他的优柔不决,也就不会有蓝珊最后决绝地出走异国他乡。 

  宏成曾给蓝珊以爱,也正是他掐死了那么率真的她曾那么向往的真爱,同时也掐死了他自己的爱。如果她最后不决绝地出走异国,在他的身边还能有她灵魂和肉体的栖身之地吗? 

  但,宏成真是这场爱的罪魁祸首吗?在红尘中可以遥望蔚蓝天空,但不可能腾身飞翔在蓝天白云之间;已从伊甸园被逐出的亚当(当然还有夏娃)也无法再从世俗红尘中走进伊甸园去。 

  缺憾往往是一种常态,而过于完美的人生状态几乎是不真实并不正常的。所以,我们还是要充分原谅宏成。谅解他,就好像是谅解我们自己。 

  三 

  改革开放浪潮造就无数的草根英雄,小说中的另一女主人公蔚韦是其中之一。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熏陶,最高学历是高中。但她幸运地身处改革开放的年代和改革开放前沿的中国东部城市,更幸运的是她出生、成长在不甘寂寞、不求安分、敢闯敢冒的蔚氏家族里,时代际遇、区域优势和富有活力的家族为她成为时代强者、“当代英雄”(莱蒙托夫语)作下了铺垫。 

  蔚韦的父亲原来只是所在城市最大国营建筑公司的一个普通班组长,在第一轮国企改革中,他带一帮子工友自立门户,组建了一个承包队,开始了草创之路。建筑队的发展越来越红火,后来竟把原先的母体——那家转制不彻底的国营建筑公司给兼并了过来,建立了蔚氏建工集团。 

  与宏成结婚后的头几年,蔚韦还在父亲的建筑工程队里当会计。宏成在市城乡建委直属的建筑设计院工作,并帮岳父作些设计,作些参谋。婚后生活是甜蜜欢快温馨的。接着,他们有了心爱的儿子。儿子周岁的那天晚上,她告诉宏成:她心里有个梦,她要让孩子以后开宝马车,住海景别墅…… 

  此时此刻,蔚氏建工的产业从本地发展到了省城,蔚韦的弟弟当了省城分公司的总经理。蔚氏产业的盘子越来越大,急需规范产权制度,她父亲决定把公司股份化。她弟弟得了25%的股份,她当时作为财务主管,只有5%的股份。她的血管里流淌着蔚氏家族不求安分、敢闯敢冒的因子,不甘心于这样安稳地下去,也不服气弟弟的业绩。她毅然从父亲掌舵的蔚氏建工企业分蘖,闯荡到上海担任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为了争得更多的股份,她又组建起上海蔚氏建筑设计研究院。蔚氏上海公司很快成为上海建筑界的新星。 

  这样的历程,用蓝珊的话说是:堪称当代中国的一部经典草根情史和草根发家史。 

  但是由于事业的成功,由于她的优越感,由于她的文化素养,也由于她不甘人后、大刀阔斧的粗犷风格,使她先是无暇顾及到宏成的感受和心情。两人的心理距离越来越大,隔膜也越来越深。 

  生活就有了节外生枝。新聘的总经理助理郭东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只是,与宏成和蓝珊先以精神引领、后灵肉相随不同,这个自以为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里的自负女人,一开始就陷入了一场*陷阱。陷阱之中有抹毒的利箭,而陷阱之上总需要巧妙的伪装。由于她由极端的自尊演变成的极端的自负,那酒后浦东香格里拉一号江景房里始乱的被动受侮,竟成为她主动再乱的理由——小说中写道:“看着他(注:郭东)在她的身下咧牙呲嘴的痉挛、痛苦样儿,她满心洋溢着畅快:*者的畅快,复仇者的畅快,征服者的畅快,*满足的畅快。他越痛苦,越龇牙咧嘴,她就越痛快,动作也就越淋漓,她已根本顾不得他的感觉的存在,而只沉湎在自己的感觉里。在这样的畅快里,自从那夜以来的所有委屈、受伤都一笔勾销、荡然无存了……” 

  蔚韦,这个因奋斗而获得财富和成功的女强人,也因财富和成功扭曲了心志。香格里拉一号楼这曾经是她的羞怒伤心之地,此后却成了她和郭东这个 “小白脸” 的快乐伊甸园。徐娘半老的女人沉浸在忘年的*盛宴中,那潜伏着的灾祸也就临头了…… 

  那一场血光和牢狱之灾改变了蔚韦——巨大的变故也改变了宏成。但是,她可能到最终都没觉察到宏成与蓝珊那一场曾经轰轰烈烈的风花雪月——在小说的尾声里:当多年以后已在公司总裁上退下赋闲在家的宏成读完蓝珊写的自传体小说,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院子角落里的桂花树上。桂花树上厚硕硕的叶子在夕照中闪着熠熠的光泽,幻化成了油菜花盛开的婺源乡村,他听到了当年自己和蓝珊的绵绵情话……这时候站在门前廊下注意宏成已经有好一会儿了的蔚韦说了句:“哟,老头子,今天怎么啦?是什么使你伤感得像个小姑娘似的?”此刻的她是否真正觉察到了此刻宏成胸中涌动的万般思绪呢?我想是不会的。这不知是宏成的大幸,还是不幸?但这确是蔚韦的悲哀! 

  对小说的最后一个主人公——那个财迷心窍、又为深深的恋母情结所扰、最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小白脸”郭东,除了鄙夷和怜悯,我还能说些什么了?散谈

在遥望中战栗
在遥望中战栗

  ——读潇潇风《在红尘中遥望》

  
  潇潇风的《在红尘中遥望》所讲述的,是几个辗转匍匐于滚滚红尘中人的情感故事——在现实生活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故事。正因为其普遍性,也因此有了典型性。我不知道作者为此付出了多少艰辛,作为读者的我倒是读得相当顺畅而愉悦,就像邂逅了一位久违的旧友。

  小说情节并无特别的曲折离奇,所有情节都随着人物性格的发展而跌宕起伏。小说结构的精巧、文字的准确、语言的幽默,以及不同故事发生地的实景展示,都大大增强了小说的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