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四爷宠妃-第1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事?”四爷依旧看着折子,淡淡的问了一句。
“回万岁爷,蒙古战事有变,几位军机处的大臣都到了。上书房等着呢。”苏培盛的声音带着一丝急切,遇见大事的时候,奴才们总是这样的。
四爷扔下折子道:“除了军机处,其他大臣呢?”
“回万岁爷的话,其他大臣也正往宫里赶呢。只怕也要到了。”
“嗯,叫阿哥们都来。弘晖就不必了,他身子不好,这天气好生养着。”四爷说罢起身就要出去。
李絮忙拿起架子上四爷常放在这里的貂皮大氅给他披上。
“好重,爷小心着凉。”李絮瘦胳膊瘦腿的,一件貂皮大氅都有些提不动。
“好好的呆着,别处去乱逛。”四爷揉揉她的脸。
送走四爷,李絮就无聊了。
书也不想看,没事做,睡觉吧。
四爷到了上书房的时候,大臣们还没到呢。毕竟雪天路滑。
“派人去宫里接阿哥们,别叫他们着凉。”四爷到底是惦记儿子的。
苏培盛忙叫人去办,阿哥们只怕都在路上了,派人去迎接吧。
四爷进去,一堆人请安。
“都起来,说说,什么事?”一般来说,有要紧折子送进来就是了,但是军机大臣都进宫,就说明这事非同小可了。
“回万岁爷的话,蒙古的乌达部和木克汗部联合起来,造反了。打的旗号是大清无道,他们不想被吞并。”一个老臣颤抖着声音道。
“多少兵马可知道?”四爷并未多么惊讶,逼急了,就会反了的。好在只是两个部落。木克汗部的王爷年迈,只怕是小一辈的不安分了。木克汗有七个儿子呢。就能那么一心?
“回万岁爷的话,只怕有十万。”李绂道。这也是估计。实际上七八万总有的,那是实际上的战斗力。十万,就算上老弱残兵了。
“年羹尧已经与前锋打过一场。目前是胜的。不过乌达部的兵马据此远,倒是不方便直接打击。”
“既然反了,朕也不能看着不管。其他几部什么反应?”四爷不慌不忙的坐下道。
“伊尔根觉罗部与纳喇部还在交战,巴林部没动静,其他几个部落都没有上折子。”
四爷心道,这是坐山观虎斗?
好得很。“既然想打,那就打吧,你们说,该是谁出兵合适呢?”
众人商量中,其余大臣与皇子也都到了。
目前能领兵的,就是李阔,怡亲王,马齐,这几个了。其余人,都在军中呢,要是抽调,需要时间。
☆、422。第422章 预备
“臣举荐李大人,李大人据守西北多年,身经百战,一定能克敌制胜。”李绂道。他深知,能出战的不就寥寥两三人,李阔绝对是个好人选。就当是卖个好吧。
“儿臣给皇阿玛请安。”阿哥们也从阿哥所赶来了。
四爷看看他们几个,笑道:“怎么一身的雪花?急什么?”
几人相视一笑,这是进了园子下车的时候才有雪花飘上了的。
“儿臣们知道有事,所以走得着急了些。”弘昼笑道。
“嗯,不急,苏培盛,去御膳房,叫他们做些暖身子的汤来,给阿哥们,众位大臣们都预备上。今儿雪大,就都在这里用了午膳,叫他们好生安排。”四爷道。
“嗻,奴才这就去。”苏培盛见四爷笑,他也换上个笑。国家大事,在万岁爷眼里可不就跟他们奴才的差事一样?有什么着急的。
“你们也讨论讨论,该是如何处置。你们几个,换衣裳去。”四爷前半句对大臣说,后半句就是对皇子们说。
四爷也进了后殿。
“李大人,你自己是如何想?这可是大事啊。”马齐道。
“臣一切听万岁爷的就是了,万岁爷叫臣领兵,臣绝无二话。”李阔严肃道。
马齐哈哈了几句就不和他说了,就是个木头。人家就是听话啊。可惜,自己也想去啊,李阔这一尊大神可是比十三爷还要够分量的啊。他们要是去,自己就没戏了。
众人商议,不过是走个过场,实际上出兵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只是看万岁爷叫谁去了。
四爷并未早早的出来,而是带着阿哥们就在后殿用了膳。
大臣们的就摆在了偏殿。众人你谦我让的,用了一顿。
四爷吃饱,就和儿子们道:“此次,你们之中可有想去历练的?”
几个人都有些惊讶,这可是上战场。但是只要去,功劳就跑不了。
“也不用都去,都去了,你们额娘也担心。”四爷道。
弘昼有些黯然,这话显然不是对他说的。
“儿臣想去。”弘晴起身道,既然皇阿玛要培养他,他自然得是文治武功都行的。圣祖,高祖,再远的,皇太极,哪个不是战场立功的?
皇阿玛年轻的时候,也是驰骋过疆场的。自己要那个位子,如何能怕?
“好,你要去,要先和你额娘说说,免得她担忧。你皇玛玛那里也得说说。”谁不知道,太后最是疼爱弘晴了。
“是,儿臣一定好好说。”弘晴笑道。
“你要知道,这一去,只怕时间不会短,少则半年八个月,长则一年两年。军中的环境,可是比不上京城的。阿玛知道,你可以吃苦,只是阿玛也知道,一个阿哥,吃那样的苦会比寻常人更是苦。”四爷拍着儿子的肩膀道。
“儿子不怕,心里不苦就什么都不怕。儿子是去建功立业的,又不是被皇阿玛赶走了的。”弘晴心道,在没有比他们幸福的皇阿哥了。阿玛那会敢不敢和皇玛法说实话呢?答案是否定的。
“好,好的很。去吧,你们都去,和你们额娘好好说说去。弘昼也去,你也很久没见你皇玛玛了。去看看。”四爷挥手道。
几个人就出来往玉漱殿去,太监们打着伞,给他们遮蔽风雪。
四爷到了前头,大臣们还在争论,大抵就是派谁出战的问题。四爷笑道:“可有了结果?”
“回万岁爷,臣举荐李大人。”还是李绂第一个道。
随后,举荐李阔的,举荐怡亲王的,举荐马齐的,还有举荐别的人的都说了话。
“玉堂是合适的人选,只是他却不能离开。身为九门提督,他轻易不能离京。”四爷看着李阔对众人道。
“是,臣一切听从万岁爷安排。”李阔也不失望,九门提督这一职何等要紧,对他来说,上战场与守着京城都要紧,可是,一定要选,自然还是守着京城。这里不仅是大清的命脉,还是他所有的亲人都在的地方。战场,不缺他一个人。他自认不是能人。
至少,不是非他不可的能人。
“朕,安排怡亲王,孙嘉淦你二人去,一文一武,好好配合。”四爷本不大想叫十三挑大梁,毕竟他不算将才。可是到底他要历练的,就他吧。
“臣遵旨。”孙嘉淦没想到,这事有他的分,他虽说读书破万卷,到底还是个文臣。打仗的事,他没什么经验。
“臣弟定不负皇兄的期望。”十三爷也很兴奋,终于啊!
“朕好好给你们安排些得力之人,此次出战,只能赢,输不得。打出我们大清的威风来。”四爷笑道。
二人忙应了是。
“弘晴此次也一并与你们出去,他年轻,没有经验,你们不必听他的,只管带着他就是了。”
四爷此言一出,大家都明白了。为何只安排了十三爷与孙嘉淦。
十三爷也不算是久经沙场,他经验不多。而孙嘉淦虽不是皇子们的老师,可是也差不多了,他与六阿哥尤其熟悉,只怕是全为了六阿哥啊。
再有一班有经验的将军,这一仗自然会稳稳的打下来的。到时候,六阿哥的功劳稳稳地。
“此时便就是这样,你们好好研究研究细节。兵部,户部,吏部,你们好好的准备吧。虽说冬天打仗对大清不利,可是人家既然要打,咱们也不得不出手。”四爷笑了笑,声音中带着无比的霸气。
“告诉那几个没造反的,大清要打仗,叫他们预备好牛羊犒赏三军吧!”
想看西?没戏。要么站在大清这一边,要么站在蒙古那一边。
四爷不信,还能再出来个成吉思汗不成。蒙古各自为王年头久了,想要一下子整合起来,难。别看如今乌达部与木克汗部联盟,不过是因利而聚,他朝利尽,他们自己就能闹起来。
想团结,那得有个人先打散了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再重新整合一遍。没有几十年休想做到。蒙古人,不再是曾经的铁蹄铁腕了。历史,终究只是历史。
☆、423。第423章 出征前
玉漱殿中,李絮听弘晴说了他要出征的时候,其实也不算惊讶。在她得知蒙古打起来的那一天,她就知道弘晴早晚有一天会出征的。
如今只是担心,却不能阻止,孩子们大了,总会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选择。
“额娘知道了,额娘还好,只是你皇玛玛要担忧了,去好好和她说说,今年冬天,她总是头疼。”李絮笑道。
“额娘,儿子很大了,不会有事的,额娘也不要担心儿子,好么?”弘晴哪里不知道自家额娘,有什么都不说,自己难过,自己担心。
“额娘担心是真的,哪有不担心的?但是担心你也还是要去的,所以额娘能说什么?去吧,找你们皇玛玛去。”李絮推了儿子一把。
“是,儿子……先去了。”弘晴想想,就是出征也不是马上就走,还有时间,还是先去看看皇玛玛吧。
武陵春色,太后得知弘晴出征,表情简直和李絮一样的。
弄得弘晴特别微妙,都不知道如何安慰才好,明知道她们都是担心的,可是都这么明事理,哎。
“孙儿很是无奈,方才和额娘说,她说知道儿臣要去,担心也不说了。如今皇玛玛也这样,孙儿也说不上是什么心思了。”弘晴无奈道。
“想什么心思,好好的去,好好的回,不比什么强?”太后笑道。
“就是,皇玛玛都不担心,六哥你怎么还不自在呢?”榕儿笑的不行,六哥怕了吧?打仗哎,听着也吓人呢!
“也不知道你阿玛是定了什么时候出征,冬天难免受罪。”太后想着,他出去受冻呢。
“孙儿也不知道,不过想来年前就会走,这事不宜拖着太久。皇玛玛不必操心,孙儿大了,吃些苦也无妨的。”弘晴笑道。
“好了,今儿就别回去了,都住下吧。一来一回的也路远,怪冷的,一会看看你阿玛是如何决定的。”太后指一指旁边的凳子,几个阿哥就一并都坐了。
四爷来玉漱殿,就见李絮坐在窗前,呆呆的。被子里氤氲的水汽叫她的面容若隐若现。
“娇娇怎么了?担心弘晴?”四爷走近她,坐下问道。
“能不担心么,不过还好啦,他也大了。”李絮靠着四爷道。
“他聪明,骑射弓马都好,娇娇可以放心,当年爷不是也上战场了?不也好好的回来了?”四爷劝李絮。
李絮点点头,心里却道,当年你是好好的,可是当年……太子没了啊,大阿哥圈禁。当年你不是头号选手,可是如今的弘晴,炙手可热呢。
李絮心里叹口气,不能这么想,要相信四爷。四爷不会想不到这些,他会保护弘晴的。
“去太后娘娘那吧,孩子们都在那边呢。”李絮直起身子,笑了笑道。
四爷点点头,两人穿好大衣服就往武陵春色去了。
武陵春色里,早就一扫下午的沉闷,孩子们说说笑笑的逗着太后高兴呢。
四爷和李絮进来的时候,众人忙请安。
“外头听着就热闹,就数弘明和弘昁声音最大。”四爷笑道。
弘昁越长大越胆大,一点也没学会恭妃的内敛含蓄。倒是跟弘明这个没心眼的一样。
“是七哥,七哥说的笑话好笑极了,儿子忍不住。”弘昁笑道。
“忍不住就笑吧,小孩子就得多笑笑才好呢。”李絮也笑道。
祖孙三代在这里热闹,远在军中的弘时,却接到了府里的奏报。
皇阿玛查了府里的事。说不怕那是假的,毕竟银子来路不正呢。可是该怎么办?弘时的贴身太监王明道:“主子,要不给宫里的李嫔娘娘送信吧,到底她在宫里,又是什么消息也有个准。”
弘时踱步,看着外头的天色,想了很久。额娘无宠归无宠,到底京城的事她起码比自己知道的早。
“去,送信回去,叫额娘留心着点。只是有一点,不能叫人知道我们联络。”
这些事,要是平日也就算了,但是此时绝不能有人知道。
最终决定十一月初十出征。
怡亲王,六贝子弘晴,孙嘉淦,率领兵马十三万,出兵蒙古。
年羹尧与弘时他们镇守的是靠近东北的蒙古东边,此次动乱是在蒙古最南边,而西边是十四镇守。
弘晴他们一路往蒙古赶,好在在没有下一场雪,天气也算是好。大清平安了许多年,算得上是兵强马壮,物资供应也是极其丰厚,士气高昂。
扎营之处,便在雁门关内,原本的守将叫裴文,山西总督是满人,叫库里,他可是先帝在位时就做了总督,也是四爷上台后唯独几个没换掉的总督其中之一。可见是个有本事的人。
此次得知大军中有皇阿哥,不敢懈怠,亲自与裴文一起守着雁门关。好在他们撑得住,等大军一到,汇合这里的守军,情势就会逆转。这群蒙古鞑子们就不用嚣张了!
大冬天的大帐,到底吃亏的还是蒙古人,他们的牛羊够吃么?反正打起来,大清的人也不会和他们去换粮食了。大清地大物博,南边还是鱼米之乡,谁怕谁啊!
到了雁门关,火速扎营。弘晴他们住的不是帐篷。这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历经几千年,你争我夺,自然不会只是个荒凉之地。
关内百姓们虽说过的苦,可也欣欣向荣。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看,往外无边无际的荒原,此时是冬季,看不到绿色,只看见满眼的黄土地。
在远处,便是蒙古人安营扎寨的地方了。
弘晴站在最高处,往四处看,烈烈北风远比京城的吹的厉害。身上是一身银色甲胄,有些冷,可他从骨子里感受到一股豪气。
果然,男人还是要上了战场,才有真真的男人气概。
大好的河山,也不怪蒙古人的蠢蠢欲动了。
就是这一片大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