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重生之重活一回 >

第62部分

重生之重活一回-第62部分

小说: 重生之重活一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这老婆子,就晓得说胡话,人家我屋玉儿在那边不但要读书,还要学弹琴,你不要看她小哦,那琴弹得可好听了,玉儿啊,不要听你陈婆婆胡说,要是我想你们了,我也会去看你们去,在那里认真学东西就好,你妈在外面做生意送你去县城读书也不要容易,下半年你就要正式上小学了,学费又高了不少。”

  李婆婆虽然知道陈婆婆是好心,却还是瞪了她一眼,也不想想,小孩子家家懂什么嘛,要是说到媳妇那里去了也不好听,她在家里忙,至少还有农闲,去县城看了媳妇才知道,这做生意啊,看起来轻松在那里等客人上门,却是个劳心劳力的活,没生意急,有生意也急,生意太好更急,有的时候饭都不能按时吃,哪有不累的哦。

  更何况县城里也不是好远,要是想娃儿了,她也可以自己坐车去看啊,这开车的又不是啥外人,还可以直接把她送到哥哥屋楼下呢。

  陈婆婆也不怪余老婆婆不识好人心,听到余婆婆的话有些惊讶的说道:“这玉儿还会弹琴啊,那不得了哦,好久也弹给陈婆婆听一下要不得,在城里面呆过的娃儿就是不同,看看这身衣服,就是比在屋里的娜儿好多了!”

  那带着羡慕的语气里好似还有几分忌妒的成份,一时之间,李玉除了干笑不知道说什么,不由得在心底暗叹,婆婆啊,这有啥好说的呢,她学弹琴不过是自娱罢了,怎么生好去给人家当猴子看啊。


  第九十六章 采蘑菇的小姑娘……

  “你说弹就弹哦,我屋玉儿也才学,更何况,琴都没拿回来,用啥子来弹啊,好了好了,我先回去了,有时间上来耍啊!”李婆婆白了一眼这个邻居,不过心底却暗乐,她家儿子媳妇都争气,就连向个孙子孙女也不差,怎么可能不乐呢。

  回家之后,李玉给李婆婆打了一声招呼,就真的跑去地里摘了黄瓜和番茄,黄瓜洗好冰在水缸里,番茄加糖凉拌了放在桌子上等它入味甜一些。

  农村的空气流通一些,树又多,感觉也凉快一些,李玉是那种冬天怕冷,夏天嫌热的性子,回来却不得不翻出长袖来穿,你说为啥,还不是那无所不在的蚊虫呢!其实李玉真的很想搞安泰,这蚊虫到底是要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家里收拾的再干净也没有用,一天到黑,不……是还没有到天黑,蚊子就出来嚣张了,李玉又是一个招蚊子的人,三个人坐一起,那么被咬的肯定是她不会是她家的姐姐和哥哥。

  晚上下了一场夜雨,让李玉吃早饭都有些兴奋,现在是秋天啊,秋天呢,正好是蘑菇出来的季节,头天晚上下了雨,早上采蘑菇可是最好的时候啊。

  “你们捡的时候要小心点啊,要是认不得就不要捡,找找三瓣菇,青岗菌,鸭蛋包之类你们认得到的。其它的颜色太花的不要,有浆的不要,记得哦。”李婆婆仔仔细细的交待了一番,就怕三小一不小心捡到了什么有毒的蘑菇回来,这种东西在柴坡上可不会少啊。

  三小一人挎着一个小篓,是她们暑假的专用工具,不过以前因为她们太小,放假的时候家人不让她们去坡上,就怕滑下来拌到哪里了,今年快五岁的她们,总算有了机会出坡。

  各种菌子喜欢的环境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还是树林较多一点,李玉家虽然也是住家个,但是屋前和屋后两片山还是有些差别的,屋后的山坡缓,土层少,树也少,山上有不少石洞,也就是被李家坝的人拿来当估石窖的不知什么时候的留下来的东西。看上去到处都是光溜溜的一片。

  屋前的坡上屋后,树多,菌子也多,只是同时也有一个缺点,坡太陡了,不是李玉她们能去的,这地方一般是留给家里大人去。

  当然,并不是说屋前的坡上才有菌子,只不过屋后那片坡上比较少罢了,而现在,李玉她们就手拉手走向屋后的那片坡,她们的目的地是翻过山的一个弯里,那里才是菌子最多的地方,要快哦,不然去的时候什么也没有了。现在可是暑假时间啊,出来捡蘑菇的大人小孩子可不少呢。

  小子子疯跑来起来很多大人也都追不上的,虽然说是山上的路,但是也就是小了一点曲折了一点,并不算是太难走,前两年李玉和李芳还小的时候,李心圆也时常跟着婆婆出来捡菌子,对于哪些地方会比较容易长都比较清楚,不过,也不是次次都有收获的,大多数的时候去了也是跑空路,现在也才刚入秋而已,菌子并不算太多吧。

  “玉儿啊,这是地瓜藤藤耶,再过两天到了六月六地摊熟的时候,我们就可去趴地瓜了。”李玉口嘴的地瓜并不是用来做菜的那种地瓜,而是一种爬地标物的果子,不熟的时候稍微硬一些,青色,熟的时候比较软,黄色,一般大概有成人的在手指蛋大小,圆形,半埋在地表,所以才会有趴地瓜之说。

  地瓜也有公母之分,母的才是能吃的,它一般来说是一根藤蔓发出来的都是一类的,公的里面就好似长虫一样,不但不能吃,据说吃了还有毒呢。

  “差不多就这两天,现在你也可以找找啊,不要跪在地上趴哦,不然裤子弄脏了洗不掉就麻烦了。”现在好似就是公历六月六左右啊,刚好是地瓜熟的时间,可以找找,也许说不定就熟了呢!呃,几年没有做过这种事情了,李玉当然也不太清楚仔细情况,李心圆虽然对弟弟妹妹还算可以,但是并不代表他就会疼到会把他都没有几颗的按劳付酬果实献出来,可知道,一片地瓜一般不会有太多,所以前两年李玉从来没有吃到过。

  “真的啊,我要找找!不早说,刚才在路上还看到了两片地瓜藤呢!”李芳兴奋之后突然想起了刚才路过的地瓜藤,不然她也不会提起这个话题啦。因此,有些失望的嘟着嘴白了一眼李玉。

  “等会回去就要跟那里过,等会还会干点,还好趴些呢!”李心圆刚从一枞黄君子的不远处找到了几个带着红冒子的小菌子(也就是蘑菇,李玉家乡的俗称。)这种菌子少次,不用担心有毒,在它的不远处有不少灰色头,长身体的小蘑菇,这一种是纯粹不能吃的。

  好像也对哦,李芳点点头,李玉在旁边挑挑眉,如果她猜得没错的话,可能是十有八九回来之后绝对不会再跟这里过了,乡村的小路都是四通八达的,谁知道她们会走到哪里,当然,因为三小孩子的体力因素,也不太可能走得太远,回来的路基本是更不太可能再走这里了,而是会直接找一个近路回家。不过这个,李玉没有打算说啦,回去之后要是李芳还记得的话大不了再来一次,反正这里也近。

  三瓣菇是李玉她们所捡的菌子里面最大的,也最好味的一种蘑菇,不过这种蘑菇它的我很难琢磨,水边也有可以,树下也有可能,草丛中也有可能,唯一可以碰的就是运气而已,当然,碰运气也有方法,正常情况下是去年那地方有,今年有百分之五十的机会有,这百分之五十的机会还有一半可能是在附近,所以带路的事情都交给了李心圆这个去年来捡过蘑菇的人。

  除了三瓣菇之外,在味道上还胜普通蘑菇的还有鸭蛋包,说起鸭蛋包啊,还真是鸭蛋包,只因为它看上去就像一个白的的鸭蛋一样的长在那里,这样还不是鸭蛋包是什么呢,出这名字的某位前辈还真的是聪明,让人一听就懂。

  不知道是因为她们太早了,还是因为她们的运气实在不错,总之,在太阳挂上天空的时候三小的小篓已经装满了,只得回去,地瓜倒也遇上了几处,不过好似因为前一天的时候被别人趴过了,今天只有少数的几颗成熟,到最后,就连李芳也懒得去趴它了,有那时间还不如多捡几朵蘑菇呢,要知道,今天早上出门捡蘑菇的绝对不会只有她们。

  出来的路上是兴致勃勃,回去的路上则是死拖活赖,这话就是说的李芳,对于四岁的小孩子来说,那一小篮子也不算太小,放蘑菇很讲究,要小心小心再小心,这东西可比起易碎的玻璃不脆弱几分啊,只是这东西再脆弱里面的水分都不少,特别是捡的生怕少了,装的时候生怕装不下的情况下,到她们要回去的时候才发现,呃,她们好似走得太远了,回家的路好长哇!

  自找若吃是不是就是说她们这种情况呢?李玉也郁闷了,小孩子没有节制力可以原谅,她这个假小孩子竟然也犯这样子的错误那就没得原谅了,没办法,现在还能怎么样,一边歇息一边走呗,这附近的山是不大,树林却是不少,家里的大人哪里知道三小会去哪里啊,看到久未回来顶多担心一下,肯定不会出来找,这地方那么多那么大这要怎么找啊。

  乌龟似的爬回家的三人,迎接她们的是李婆婆意外的表情:“捡得菌子不少啊,今天中等我们炒了吃,都可以吃一顿了,不过啊,你们在哪里去捡的这么多,这两天学娃都放假了,捡菌子的人应该不少吧。”

  “我们在后头弯里去捡的,一直走到那边梁上才回来的,应该还有别人捡吧,我们在路上有听到别个说话呢,不过,那弯里那边树林里好多哦,我看到了四朵三瓣菇长一起的,我有听婆婆的话呼,只是扳断的,没有把脚脚拔起来,下次我们可以再去看,应该还会长,婆婆,下回也跟我们一起去嘛,不然以后我们不在屋头了就被别人捡了。”

  看着李芳眉飞色舞的样子,李婆婆时不进也问个几句,只是回答的人一般来说是李心圆,李芳一个是现在小,第二个是没有跟李婆婆去那些地方钻过,对于那些地方的情况并不很熟,由李心圆来解释一下,李婆婆一下子就清楚了,就好像李芳说的一样,像那种三瓣菇特别多的地方,李玉不在家她也会去看一下,三瓣甚好长的地方本来就没有一个规律,唯一例外的恐怕就是一般情况下会在上次捡到的地方再长,要是发现一个长很多的地方一定要特别留意一下。

  “那边靠弯里倒是有点近,不过那里是一个陡坡不能直接上去,从另外边过去的话也有点远,最主要的是那个地方的树也不是很密,像是一个小山谷的样子,草都长得多高了,恐怕平常很少人走到那里去。”

  现在养牛的人不少,捡柴的人也不少,草长了这么高没有人去,那就真的说明那地方算是人很少去的地方,小孩子调皮,对于钻山这种事情大人不一定比得上呢。


  第九十七章 为了吃

  “婆婆,本来今天我们不可以再多捡些的呢,就是我们的篮子有些放不下了,我们也搬不动,明天你也一起去好不好?”

  “笨蛋,今天捡得多是因为晚上下雨了的好不好,平常的时候要是没有下雨的话,早上并不会长到多好的蘑菇。”

  对哦,咋个忘记了呢?李芳嘟着小嘴,失望的叹了口气,李婆婆不由得摇了摇头,这才几岁的娃啊,还在那里似模似样的叹气,人小鬼大的模样,让人看了发笑。

  李婆婆不理几小,拿着蘑菇进灶屋去了,平常的这个时候她不是在坡上,就是在邻居家里摆龙门阵,哪会一个人在家里啊,要不是看太阳都上坡好久了,已经过了捡蘑菇的时间,家里几个娃还没回来的话,她才不会在家里等呢。对于她家几个娃,她可是放心得很啊。

  只不过这一次是因为两个孙女以前不小,只能在家附近溜达,平常真去个远的地方都有大人在一路,唯有这一次,大的带小的到处乱钻去了。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不放心而已,真的只是一点点而已!

  怀着期待的心情渡过了一上午,中午的时候李大伯也上来吃饭了,这是李婆婆昨天特意交待过的,至于李大妈现在还应该在县城里呢,不会那么早回来的,她的午饭还是自己解决,有的时候李玉舅妈也会送几次,毕竟,李妈虽然在县城里面开了店,店却离不开人,而且人家谭妙竹家里已然负责了她家一双儿女的三餐住宿了,还有什么好不满的呢!

  嘴里咬着香油的蘑菇,李玉忍不住感叹,好久了,好久没有吃到这个味道了,要知道,在李玉喜欢吃的东西之中,蘑菇可是排得上前三的啊,特别是这种野生蘑菇,吃赶来味道更浓,更香,前两年的秋天,吃蘑菇的蘑菇的季节都是由李心圆跟李婆婆动手,李玉动口的啊,现在总算轮到了她来,对于李玉这个谗猫来说,这个过程其实也满重要的。只是,遗憾啊,怎么就没有人种蘑菇来卖呢?

  “伯伯,我们也种蘑菇好了,蘑菇比菜好吃,而且卖得贵些!”李玉一脸单纯的看着正在大口吃饭的李大伯,他的吃饭速度很快,看起来就好似有人跟他抢一样,是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后遗症之一,即使现在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有些习惯刻入骨子里了,想改了改不了。

  “玉儿又嘴谗了,这东西哪个在种啊,怎么种呢,你看哪个屋头吃的时候不是捡了回去吃,瞎想来说,成忠,赶紧夹菜,不要理这娃儿的胡话。”

  “是真的可以种啊,电视上都有呢!”李玉不没有抗议,李芳倒是先开口了,就是不知道是啥电视,现在没有关于致富的那些节目,还有什么电视会放这个呢?不会是她看错了吧?呃,不管怎么样,借口都不用她来想了,其实这事李玉早就想提了,只是没有好的机会,再加上以前家里的情况,也没有心思来做这事,毕竟,种植蘑菇可是有风险的啊。

  “电视?电视上是怎么说的?你记得到吗?我看你啊,就是嘴谗了!”李婆婆没好气的看着李芳张口无言的样子,显然,她虽然说电视上有,但是她自己也不知道是记得不了,还是因为凑热闹才故意这样说的。

  李婆婆教训完人之后才发现,大儿子已经放下碗,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忍不住说道:“还吃不吃,要吃咋个不自动去舀去?你啊,不要听玉儿胡说,都不暴利从哪里听来的这些东西,电视,电视那东西信得吗?那里面有几个东西是真的啊!现在我们的日子虽然称不上富裕,却也好过了好多,而且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你啊,还是不要去瞎折腾了,听到没,要吃一碗还是半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