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大丫鬟 >

第23部分

红楼大丫鬟-第23部分

小说: 红楼大丫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家子合合美美、欢欢喜喜的聚在一起用了晚饭,又喝茶、吃果子的说了好些的话。至夜色深时,文李氏见小恩泽困得都睡着了,方放儿子媳妇们回去歇息,自己则抱着小恩泽回屋里去睡了。

 第四十四章 杨家母女

    晴雯本来还担心韩家闹得动静太大,会惹得文李氏过于担忧文雪霜,再因为伤心过度病倒了。

    却没有想到,老天爷根本就没有给文李氏去担忧文雪霜的工夫,因为当日刚用过晌午饭,文家就来了意想不到的客人——文老爹的妹妹杨文氏和她的女儿杨宝儿。

    杨文氏是文老爹同父同母的亲妹妹,因为年轻时长得俏丽,又是书香小家的女儿,自从年满十二之后,上文家提亲的媒婆子就差点儿踩踏了文家的门。

    因为文家是方圆几个村子里最受尊重的书香小家,所以养成了杨文氏眼高心野的性子,对婆家是挑来挑去的,直到了十四岁上,才相中了隔壁镇子里开小杂货铺的杨家的儿子。

    从乡下的村子嫁到镇子上,还是一家小生意人家,杨文氏心里可是欢喜得很,觉得终于可以离开这乡下的小村子,去镇上过殷实的日子了。故自从出了门子,就甚少回娘家来,恨不得让镇子上的人都不知道她娘家是乡下村子里的。

    后来,因为文皓然的病,文家越发的贫寒了,文老爹也曾厚着脸皮去找过杨文氏,想借些银钱为儿子看病。却没有想遭到了杨文氏的冷嘲热讽不说,而被当成要饭的花子一般,被杨文氏打发了五百钱。

    自此,文老爹再未去找过杨文氏,心里就当没有这个妹妹,两家彻底断了联系。再后来,文老爹病逝了,文李氏又是个要强的,心知小姑娘瞧不起他们一家,就更是没再动过与杨家来往的心思。两家这一断来往,就断了近十年,文李氏都快忘了在镇子上还有这么一位小姑子。

    因此,当杨文氏带着女儿杨宝儿前来投奔之时,文李氏可说是惊愕得来话都说不出来,除了让晴雯送茶送果子的招呼她们以外,就只能愣愣的坐在堂屋东间的炕上,等着杨文氏张口了。

    反观杨文氏倒比文李氏自在得多,三言两语就说了她们母女登门的原因。不过是杨老爹病逝后,她们孤女寡母的在镇上过日子不容易,所以才想着投靠回文家来,讨个清静日子过。

    到底是亲小姑子,文李氏再打心里不喜欢杨文氏,可是见她张了口,也不好就把她们母女撵出去。再者说,这家里没有了男人,只能独自拉扯孩子的日子,过得有多么的不容易,文李氏心里是极清楚的,也有些可怜杨文氏。

    这文李氏都点了头、发了话,晴雯这当儿媳妇的自然更没话说,只能带着张桃儿和张杏儿收拾二楼的两间客房,好安顿杨文氏母女住下。

    只是杨文氏心里的小盘算,却没有她对文李氏说得那么好听。

    原来,自此杨老爹病逝之后,家里的就只剩下她们母女相依为命,又不擅长经营铺子,索性就将铺子收了,把铺面租了出去,靠

 第四十五章 韩家分家

    夜里云收雨歇,晴雯翻身趴在文皓然的胸膛上,突然问道:“相公,你觉得宝儿表妹如何?”

    文皓然怀搂着娇妻,不解的问道:“什么如何?”

    晴雯以为他是装听不懂,气得用力的在他的胸膛上拍了一下,无奈的重复问道:“我是问你觉得宝儿表妹如何?”

    文皓然不以为意的扬眉道:“你这可是问错了人了,我今儿也是头一次见她,哪里能看出什么呢。”

    晴雯听了这话,又仔细留意了他脸上的神色,心里方安了下来,笑嘻嘻的点了点头。

    文皓然见状,心里一转,就想明白了,好笑的点了点她的额头,轻斥道:“你呀,成日里鬼灵精怪的,竟想些有的没的。”

    说着,搂紧了晴雯,柔声安抚道:“你放心,我不是那等贪色忘情之辈。这一生能得你为妻,我已是足矣,再无可求了。”

    晴雯幸福的偎在文皓然的怀里,笑道:“外面风言风语的,不过随着去罢了,我都是不会放在心上的。只要你心里有我,我就什么都不怕了。”

    文皓然闻言,心中一动,一个翻身,将晴雯压在了身上,笑道:“我会让你知道,我不止心里有你的。”

    语毕,双眸锁定那樱桃般的粉唇,就压了下去。

    微弱的月光照射在屋内的炕上,大红色的鸳鸯被里浪翻潮涌……

    再说韩家那边闹了整整三日,最后以韩老爹和韩老娘作主“分家”,才得以让连着三日的闹剧告终。

    韩大嫂本来作闹,是为了让韩老爹将给林府管庄子的事儿,分给他们大房和二房,至于最小的三房就老老实实的在家伺候爹娘。可是没有想到,最后却得了一个分家的结果。

    不过,韩大嫂倒也算是得偿所愿,必竟分家一事,可是从她进了韩家门,就一直盼着的了。必竟,自家的小日子,自家作主,就算长房要奉养爹娘,也要比三兄弟绑在一起过日子,要逍遥自在上许多。

    韩大哥虽然不愿意分家,只是爹娘主意已定,况且这几年来韩大嫂闹个不休,他也盼着能过上安生的日子。又听得爹娘说分家不分住,一家子人还是住在一起的,饭食也由他们大房负责,二房和三房按月交伙食钱。他想了想,觉得这家分得也不算是七零八落,方勉强的点了头。

    韩老爹是村长,韩家分家也就格外引人注目,为了公平,请了李老爹和文皓然去作证。因为之前家分法,已是商议妥当的,并没有人提出异意,故这分家也就不过是走了一个过场,不到一日的工夫,就全部都办妥了。

    韩老爹和韩老娘为了感谢李老爹和文皓然的作证,在家里摆了酒席,请了李家和文家吃酒。虽然说这分家并不值得庆祝,只是总也要热闹一下,才能驱赶走韩家连着几日的

 第四十六章 早作打算

    自从知道了杨文氏心里的小盘算,文李氏就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和小心,生怕她们母女使出心计,算计了文皓然,毁了长子长媳的夫妻情分。

    正好这日文雪霜备了礼物,回娘家来探亲,文李氏便将此事告诉了她,想让她帮着出一出主意。

    文雪霜听说之后,心里也暗骂杨文氏,只是嘴上却不好明说,到底是长辈。细想了一想,方对文李氏道:“宝儿表妹今年也十四了,按理明年就到了该出门子的年岁了,到现在却连亲事还没有定下,也就不怪姑母心里着急了。爹就姑母这么一个妹妹,如今爹不在了,姑母又守了寡,断然没有撵姑母和宝儿表妹走的道理。必竟传扬了出去,咱们文家的名声也不好听,威弟和武弟年岁还小,不能毁了他们的前程和往后的亲事。要依我的笨主意,娘还是多费些心思,帮宝儿表妹张罗一门亲事吧。只要宝儿表妹的亲事定下来了,姑母也就不会再把主意打到大哥身上了。”

    文李氏摇头苦叹道:“这事儿说得轻巧,办起来却是难上加难的。你姑母是向来眼高于顶的,话里话外的意思,又想着让女婿给她养老送终。你心里琢磨琢磨,谁家娶儿媳妇,会连着岳母一起接进门的?我就算是有心,去哪里找她们娘俩找那样合心意的女婿去?”

    文雪霜听了这话,也知道是这么个道理。半晌,方又道:“娘说得有道理,只是这事儿如今也没有别的法子,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要依我说,也只能跟大哥细说一说,让他平日里与姑母和宝儿表妹远着些,多提防提防。回头娘去跟舅母和我婆婆也说说,让她们也帮着打听打听,看有没有家中无双亲的好男儿,给宝儿表妹说一说亲事。杨家没有儿子,那些家产都是宝儿表妹的,苦日子是过不上的,这夫家也就不用太过殷实了,只要不太贫寒就得了。”

    文李氏点了点头,叹道:“如今也没有别的法子,也只能先这样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好在你大哥的品性是好的,断然不会动那娶平妻纳妾室的念头,只要你大哥不动心思,你姑母也是白折腾罢了。”

    这说完了大儿子的事儿,又想起了坐在面前的大女儿。

    文李氏抓起文雪霜的手,关切的问道:“如今你们分了家,各家作各家的主了,你大嫂子没有再为难你们吧?”

    文雪霜好笑道:“娘,您就别为了我操心了,我现在过得挺好的。没分家的时候,虽然大嫂不好相处,可是婆婆和二嫂都挺护着我的。如今分了家,各过各的,我们又往大嫂那里交钱,她自然也就不会再为难我们了。”

    文李氏听了,安心的点了点头,又问道:“如今你们跟着二房在外面管庄子,做得可还顺心?有没有出过差错?那林府可不是一般人家,这样的差事又体面,你们可得用心干才好。”

    文雪霜点头笑道:“娘,您就放心吧,我们知道的。这样体面的差事,我们可是沾了咱们家大嫂和我婆家二嫂的光,就是不冲着那林夫人,我们也不敢给二位嫂子惹麻烦的。”

    娘俩正说着,就见杨宝儿扶着杨文氏走了进来,只得停了话头,请她们娘俩上炕坐了。

    文雪霜又起身向杨文氏问了安,又唤张杏儿送热茶和果子进来,又拉着杨宝儿说了几句关切的话,方坐回了文李氏身旁。

    谁知杨文氏刚想张嘴说话,午睡的小恩泽就醒了,文李氏和文雪霜只得又忙着哄他,给他穿衣服,收拾整理被褥。

    待都收拾妥当了,文李氏就催文雪霜道:“你快回去吧,这都坐吃晚上饭了。你们成日在外面跑来跑去的,家里的活儿也不怎么干。难得今儿你有空闲,回去帮着你大嫂子做个饭、洗个锅的,别让你大嫂子挑了理。”

    文雪霜知道文李氏这是不愿意让杨文氏拉着自己说些没有用的话,故借机点头道:“娘说得是,我这就回去了。我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娘看着给家里人分了吧。那匹烟紫色的料子是给大嫂做衣裳的,娘想着帮我给大嫂就成了。”

    说着,下了炕,又笑对杨文氏和杨宝儿道:“姑母和表妹如今帮回来了,咱们就是一家人了,缺什么少什么的,只管开口,千万别外道了。我如今嫁出去了,也不能总回来,还请姑母和表妹莫怪罪我。等哪日我得了空闲,再回来看望姑母和表妹。”

    杨文氏本来想拉拢拉拢文雪霜,在杨宝儿和文皓然的事儿上找个助力,却没有想到还没等张口,文雪霜就要走了。只是文雪霜把话都说死了,她也不能再拦着人家回婆家,也只好拉着杨宝儿,殷勤的跟着文李氏送文雪霜出门。

    谁成想,文雪霜还没有出文家的门,赵明书就奉父母之命,带着东西进了文家。

    这准女婿登了门,文李氏自然心喜非常,忙热情的招待他进堂屋里喝茶,本来想回去的文雪霜,也因为想多了解了解准妹婿,又跟着折回了堂屋。

    因为杨文氏没有见过赵明书,故刚在堂屋东间里坐下,就笑着问道:“这位俊朗的后生是?”

    文李氏忙笑道:“这是我们家露丫头的未婚夫婿,那头村子里的赵秀才,是霜丫头她婆家大嫂的表弟,去年年底的时候订下的亲事。——明书呀,这是你皓然大哥的亲姑母,你也跟着叫姑母就成了。”

    赵明书闻言,忙知礼的请身拜见,尊称了一声“姑母”。

    一听说是秀才,杨文氏的眼睛就亮了,忙和蔼可亲的让赵明书坐下,又客气的让他喝茶,又拉着杨宝儿,笑道:“这是我家女儿宝儿。”

    说着,催杨宝儿道:“快,还不拜见秀才老爷。”

    杨宝儿也猜到了杨文氏的意思,忙娇滴滴、羞答答的对赵明书福了福身子,唤了一声“赵家哥哥。”

    这杨宝儿到底是镇子上长大的娇生女儿,比起寻常村子里的那些女孩子,强了不止一点儿半点儿。若论样貌,倒是没有文雪霜和文雪露生得好,可难得的是,比起在乡下村子里长大的文家姐妹,杨宝儿更会打扮自己。

    故她这一福身子,又俏生生的一声“赵家哥哥”,着实让赵明书眼前一亮,愣了少顷,方回礼唤了一声“杨姑娘”。再细看赵明书那白净斯文的脸上,双颊处竟显出浅显的红晕来。

    只是必竟有文李氏和文雪霜在场,两个人的身份又尴尬,故相互见过礼,就各回各位坐下,再不攀谈了。

    赵明书到底是读书人,本来就不擅长人情往来,又是未来的岳家,心里本来就有些羞怯,又遇上了杨宝儿,可就更坐不住了。不过是文李氏和杨文氏问什么,就依礼答什么,坐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将带来的东西交明了,起身请了辞。

    文李氏也体谅他品性腼腆,再者说两家订了亲,留他下来,文雪露就只能躲在屋子里,连门都出不了。况且家里也没有男人在,于是也没有留他,只回送了些家常东西,就送他出了门。

    文雪霜折身进了文雪露的屋子,姐妹俩又说了一些私房体己话,也就跟文李氏和杨文氏告了别,回韩家去了。

    杨文氏见了赵明书,心里就存了小盘算,也无心陪着文李氏了,拉着杨宝儿回了二楼的屋子,说悄悄话去了。

    晚上吃过饭,文李氏趁着晴雯给小恩泽洗澡的工夫,将文皓然叫进了她的屋子,把她对杨文氏的猜想,跟他学了一遍,又嘱咐道:“不管是我猜对了,还是我猜错了。你和宝儿到底是表兄妹,她又是尚未出门子的大姑娘,避些嫌也是应该的。你心里明白,再远着她一些就是了,也省些口舌。你媳妇那里,你自己可要想好了,告不告诉她,你自己决定,娘就不管了。”

    文皓然失笑道:“娘不必忧心她,她可比娘猜得还早呢,娘嘱咐我的话,她早就嘱咐过了。只是到底是姑母,小辈没有言长辈的道理,也只能远远的躲着了。不过霜妹说得有道理,娘多费费心,帮着表妹张罗一门亲事吧。她早出门子,姑母也就能早离开,家里也就能早安生下来。”

    文李氏点头道:“我知道,既然你媳妇心里明白,我也就不操心你们了,你们自己合计就得了。回去吧,帮着给你儿子洗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