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穿越古今电子书 > 红楼大丫鬟 >

第12部分

红楼大丫鬟-第12部分

小说: 红楼大丫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个小木匣子里的东西,比起木箱子里的,要更加的简单。除了文家的地契外,就只有零碎的十两银子和七吊钱,另有一些零散的文钱。里面还有一张泛黄的纸,上面一笔一笔记着文家所欠的债,韩家一百两,已还了二十五两,李家一百五十两,已还了二十两。所剩的欠款加在一起,足有二百零五两之多,这在富裕如悠然村的乡下,也是一笔不上的数目呀。

    晴雯心里细细盘算着,文皓然一个月只五两银子的月银,一年下来也不过六十两,再算是年节的礼,不会超过一百两。家里的地亩因给文皓然治病,已卖出了一些,现今不过还有十亩地,只有文皓杰一人收拾。虽然有韩李两家帮着,收成也只是过得去,除去了家里所需的米粮,所剩的也就没有多少了。马车上虽然能赚一些回来,却也是零零散散的,进项也不稳定。

    家里的孩子又多,文皓武已五岁了,算着也该送进学堂里去了。文皓威是已经在学堂里念书的,一个月二百文的束脩,将来要是考功名的话,银钱更是少不了的。明年文雪霜也就嫁人了,这嫁妆在她看来,还是应该再添一些的。文皓杰今年也十七了,再过个一二年的,也该是议亲事的时候了。等文皓杰订了亲,文雪露也该说亲事了,嫁人的时候,也是要有一份嫁妆的。

 第十七章 琐碎家事

    看着文家的家底,晴雯面上虽然不显,心里却是泛着苦味的。抬头望着正一脸忐忑的文李氏,不过四十岁的中年妇人,却已有白发了。文老爹过逝后,她一个妇道人家,拉扯着六个子女,所受的苦和委屈,自然是少不了的。身子虽然看着还算健康,可随着年岁的增加,有病有痛总是难免的。这请医治病抓药的银钱,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呀。

    晴雯此时觉得压力无比之大,这个家要想过上小康的日子,可真真是要付出万倍的努力去奋斗的。她把文雪霜的嫁妆箱子合上,重新推还给了文李氏。又从小木匣子里拿出十两银子,放到一旁的炕桌上,只在小木匣子里留了那七吊钱和零散的文钱,再就是那张欠债的单子。

    文李氏不解的看了看木箱子和那十两银子,颤声问道:“你这是?”

    晴雯笑回道:“霜妹的嫁妆,还得劳烦娘收着,往后我也看着给霜妹再置办一些,然后拿过来给娘放进去。至于这十两银子,娘收着做私房钱吧,想买什么就买些什么。至于家里的事务和银钱上的事儿,我自有法子,娘就别担心了。如今媳妇进了门,娘只管安心享清福,好好保养身子,不必再去想那些烦心事儿。只要娘过得开心,我们这些做子女媳妇的,心里也才能踏实。”

    话落,见文李氏还要说什么,忙一面盖上小木匣子,一面下了炕,笑道:“早上媳妇偷了懒,只热了些昨儿剩下的饭菜。这晌午饭却是不敢再对付,媳妇这就出去收拾收拾家里,然后就准备晌午的饭菜了。娘只管在屋子里歇着,要是没趣儿,就让露妹和武弟陪陪您,或是出去转转,到韩家或李家走走亲戚。家里的事儿,有媳妇和霜妹,娘只管放心。”

    语毕,捧着小木匣子出了文李氏的屋子,回她和文皓然的屋子去了。

    晴雯把小木匣子放在炕上,又爬上炕去开了炕橱,拿出她的嫁妆匣子打开,里面除了四百零五两银子、十吊钱之外,就是两套金头面首饰、一套银头面首饰和一对翡翠镯子。

    晴雯拿出一套金头面首饰和五两银子、十吊钱,放在了炕桌上,然后将嫁妆匣子收回了炕橱。又将那五两银子和十吊钱放进了小木匣子里,这五两银子和十七吊钱,还有那些零散的文钱,就是如今文家可用于日常用度的花销了。至于嫁妆匣子里那四百两银子,她是想用在大事儿上的,所以好好收起来,轻意不能去动它们。

    晴雯又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屋子,方拿着那套金头面首饰,又回到了文李氏的屋子里。

    将金头面首饰放在炕桌上,晴雯笑道:“娘,媳妇年轻,也没有什么积蓄。娘家也没有人,所以带过来的嫁妆,也没有贵重值钱的。这套金头面首饰是荣国府老太君送给我添嫁妆的,倒是套难得的贵重之物。娘把它放进霜妹的嫁妆箱子,给霜妹作陪嫁吧。也算是我这当嫂子的,进一些心意,还请娘别嫌弃。”

    文李氏听了,慌得摆手道:“好孩子,你的心意,娘明白。只是咱们家里虽然贫寒,却也不能拿媳妇的嫁妆,给姑娘出嫁用。好孩子,你快收回去吧,这样贵重的东西,留着将来给你的姑娘出嫁,也是很好的呢。”

    晴雯好笑道:“娘,咱们如今都是一家人了,还分什么你的我的呢?况且,小姑子出门子,当嫂子的给添嫁妆,本来就是应该的事儿。娘就把这套头面首饰收进去吧,有它压了箱子,也就不算太委屈霜妹了。等往后咱家的日子宽裕了,我再给霜妹置办些嫁妆。娘,媳妇是一片真心,娘还是不要跟媳妇外道了,倒让媳妇心里不安。”

    文李氏见晴雯说得真切,心里也很是感激,含泪笑道:“好,好,娘替你霜妹收了。有你这当嫂子的疼他们几个,我这当娘的也能放心了。”

    晴雯又说了几句开解的话,劝抚了文李氏一番,方回了自己的屋子。把身上的新衣裳换下,穿上家常的衣裳,又卸了头上的银钗,只留了两朵绢花,就出去忙了。

    晴雯搀袖整理了一番厨房和库房,围观了文家现有的家什和米粮等物。然后又捂着鼻子,围观了文家的牲口窝,见只养了一只公鸡、两只母鸡和两只猪、一只牛后,又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晴雯一面收拾着,一面在心里盘算。怎么想怎么觉得应该赶紧盖新的房院,然后就可以多买一些牲口回来养。十亩地只有文皓杰一人收拾,确实是够艰难的,但是家里的女人很多,却是可以多养些牲口的。

    收拾完厨房和库房,又打扫了院子,晴雯带着文雪露,提着两个篮子,往文家的菜园子去摘了些菜,又顺路在村子里的王屠户家买了一些肉,然后赶着回去做晌午饭。

    文雪露见晴雯买了些猪肚、肥肠和两斤的猪肉,一面吞咽着口水,一面诧异的问道:“大嫂,今儿不是年也不是节的,真的可以吃这么多的肉吗?我刚才见大嫂给了王老爹五十文钱,这些肉可是真贵呀。”

    听了文雪露的话,晴雯心里酸酸的、疼疼的。想着自己在现代的时候,肉虽然也很贵,可真是从来没有因为肉贵,而断了肉的补给。她天生就很爱吃肉,几乎是顿顿离不了肉的。再加上厨师的职业,让她可以烹调出各种美味的肉,对肉的执着,也就更深了。

    晴雯轻揉着文雪露的头发,笑道:“露妹放心,如今相公的身子好了,又得了教书先生的差事。往后咱们家的日子,定然会越来越好的,肉也是会经常吃到的。”

    文雪露听了这话,开心的笑问道:“真的吗?真的吗?大嫂可不要哄我哟。我已经十岁了,虽然不知道家里到底有多少银钱,可也知道咱们家是吃不起肉的。往日里不过是年节时,或是去韩家、李家坐客时,才能吃一些的。有时候,十天半个月的,娘才会买些肉,回来加菜吃。可也是只买个一斤,从来没有像大嫂这样,买这么多肉的。”

    文雪露每说一句,晴雯就心疼一分,文家人生活的,真是不容易呀。她用坚定的语气,看着文雪露,笑着保证道:“是真的,大嫂从来不骗人的。露妹安心,往后咱们家的日子,定然是越来越好的,这肉也肯定是会日日都能吃上的。”

    文雪露喜滋滋的点了点头,乖巧的帮晴雯提着菜和肉。姑嫂二人,一路上说说笑笑的,回了文家。

    等晴雯和文雪露回到文家时,文雪霜已从河边洗完衣裳回来了,正在院子里晾衣裳。晴雯让文雪露陪着文雪霜摘菜、洗菜,自己则回到厨房里,将猪肚、肥肠和猪肉切好,然后用调料腌制在三个小盆里,以防这些肉因为天气热的关系,而变了质。如果肉腌制得好,在这个没有冰箱的古代,就是天气闷热,这些肉也可以放上二三日。

    晴雯又找出四个小罐子,清洗干净之后,在三个小罐子里,泡了一些蒜、白菜和黄豆,打算腌一些糖蒜、辣白菜和醋黄豆,那个空着的小罐子,打算再腌一些蒜茄子。这些都是比较可口的小腌菜,配着米饭、粥、干粮吃,都很是合适的。成本又不是很好,需要的东西,家里都有现成的。

    等晴雯蒸上米饭后,文雪霜和文雪露也摘洗好了菜。在两个小姑子的帮衬下,晴雯烧了一桌丰盛、美味的晌午饭,馋得文雪霜和文雪露都直流口水,急急的跑去学堂里,催着文皓然和文皓威回家吃饭。

    晴雯在现代的时候,可是高档中餐馆的厨师,烧得一手的好菜。穿越到古代后,因为不会使用古时的灶台和炊具,一直都没有露过一手的好厨艺。如今跟着韩老娘和金钏儿学会了使用灶台和炊具,又嫁作了人妇,这手好厨艺自然就得显露一番,也好在婆家人心里博些好感度。

    事实证明,晴雯的心血没有白费。上至文李氏和文皓杰,至下小叔小姑们,都对晌午饭的美味、可口,赞赏不停。直夸晴雯的好厨艺,就是到城里开家茶饭铺子,都是绰绰有余的。

    得了赞美,晴雯心中自然又是得意又是欢喜,而且对小叔小姑们玩笑中说的茶饭铺子,也动了一些心思。只是如今文家上有老、下有小的,房院也还没有着手去盖,她暂时真是没有心思去琢磨那个。只能先将创业的事情放下,盼着早些把家里的事务料理清楚,也好早日的谋划些赚钱的路子,带着文家脱贫致富,达到小康水平的生活。

    吃过晌午饭,文皓然就带着文皓威回了学堂,下午还有一些课要上呢,文李氏带着文皓武回了她的屋子,打算哄他睡会儿午觉,文雪霜和文雪露姐妹则回到房中,做文雪霜明年出嫁要用的那些针线上的活儿。

    晴雯洗刷完饭,收拾好厨房,擦完了堂屋里的家具,方回到屋子里,躺在炕上小睡了一会儿。不过可能是因为换了新环境的原故,晴雯在炕上翻来覆去的,怎么都睡不着。只得坐起身来,下地从衣柜子里拿出文皓然的衣裳和鞋袜,想说看看有没有坏的、破的,好缝补一番,打发一下空闲。可一件又一件的仔细翻找过,件件都是干净和完好的,别说是破的、坏的,就是连补丁都没有的。

    晴雯坐在炕上想了又想,觉得文皓然之前一直因病养在家里,从来没有干过活儿的。病好之后,也是去学堂里当教书生先,从来不需要做体力活儿。这衣裳和鞋袜穿得仔细,倒也是件正常的事情。想明白之后,只得苦笑着,把它们一件又一件的重新收拾回衣柜子里,心里笑骂自己多余把它们翻出来。

    又呆坐在炕上半晌,晴雯觉得闲着也是无事,就将凤姐送她的五匹布料拿了出来,又是翻又是看的,很是折腾了一番,盘算给文家每个人都做身新衣裳。待用哪匹布料给谁做衣裳,都确定下来之后,晴雯坐在炕上笑骂自己没有出息。没有嫁进来之前,还有在现代的时候,何曾如此为别人想过呢?如今嫁了人,为□、为人媳、为人嫂的,倒学会了体贴人、关心人,算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呀。

 第十八章 银钱之事

    把布料都收拾好,晴雯去厨房把蒜茄子和醋黄豆腌好,蒜和白菜还需要在水里浸泡一二日,倒是不用急的。

    晚上,晴雯用腌好的肉,还有晌午摘洗的菜,又做了一顿美味、可口的晚饭。一家人团坐在堂屋里,有说有笑的吃过饭、喝过茶,就各自回屋去了。

    在文家,文李氏带着文皓武住一个屋,文雪霜和文雪露住一个屋,文皓杰和文皓威住一个屋。先时,文皓然因为身子弱的关系,一直单独住一个屋子。如今娶了晴雯进门,自然就是他们小夫妻住一个屋了。

    文皓杰回屋之前,拿出一百二十文钱,递给晴雯道:“大嫂,今儿城里的生意好,我拉了九趟的活儿,其中有两趟还是远活儿,共赚了一百三十文钱。晌午花了十文钱,在城里买了二碗馄饨和六个包子,这里还剩下一百二十文钱。娘说了,往后家里的事务都由大嫂负责,家里的进项也都由大嫂收着。”

    晴雯接过钱来,又还了二十文给文皓杰,笑道:“这一百文就收作公中用,那二十文钱,二叔叔收着作私房吧。这么多年来,地里的活儿,一直只有二叔叔扛着,可真是辛苦了。地是公中的,我倒是不敢擅动。只是这马车上的钱,是二叔叔辛苦赚的,要是都放在公中,二叔叔也亏了些。往后二叔叔交上来的马车钱,我都退给二叔叔一些,二叔叔也好攒些体己。过个二三年的,二叔叔也就该娶媳妇了,要是连点儿私房体己都没有,二婶婶过了门,可就要受委屈了。”

    文皓杰知道这是晴雯心疼他,可也清楚家里目前的状况,一面把钱退回来,一面笑道:“大嫂还是收着吧,如今家里虽不如以前那样艰难,可银钱还是紧张的。况且,咱们家还欠着韩家和李家的银钱,还是早些还了的妥当。”

    文皓然站在一旁,早就将二人的互动看在眼里,心中对新婚妻子的表现,真是非常的满意。也赞同她退一些钱给文皓杰的举动,遂走过来,笑劝道:“好了,你大嫂既然让你收着,你就收着吧。都是自家人,在银钱上不需要推来推去的。你大嫂说得也有道理,这么多年来,你为咱们家,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如今咱们家的境况好转一些了,你也就攒些私房体己吧。将来娶了媳妇,也可以给弟妹买些吃的、穿的、戴的、用的。”

    文皓杰见文皓然和晴雯说得恳切,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大方的收了那十五文钱,又向兄嫂道了晚安,方回屋子去睡了。

    晴雯送文皓然回了屋子,爬上炕去铺好了被褥,让他可以坐在被窝里,倚靠着炕橱,然后出了屋子,去厨房收拾、洗刷。

    刚走进厨房,就见文雪霜坐在那里洗刷炊具和碗盘,晴雯走进去,笑道:“霜妹回屋子去歇着吧,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