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出嫁不从夫 >

第7部分

出嫁不从夫-第7部分

小说: 出嫁不从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转头看去,文允述已捏紧了双拳,他双眉皱起,一张小脸气得通红。他愤然吼道,“你们说什么?少在这儿乱说!”

    那几个孩子争辩道,“就说怎么了,她就是妖精。”

    文允述捏着拳头站到他们面前,“你们再乱说,我不客气了。”

    那几个孩子看到文允述发怒的表情,稍有些畏'TXT小说下载:。。'惧,可一想自己人多,又纷纷挺胸说道,“就说怎么了,她就是妖——”

    他们话还没说完,文允述已冲他们扑了过去。官云裳都来不及阻止,他们已打成一团。好在文允述个头也不算小,一人对付几个也没吃着亏。可这时孩子群里又有人站了出来。一个胖硕的男孩捏着拳头吼道,“不许打我弟弟。”

    他捏着拳头正要往前冲,突然噗通一下摔了个狗啃泥。官云裳注意到,似乎是鲁定风伸脚绊倒了那个小胖子。这边没了援手,那头文允述渐渐占了上风,文允述幼时和鲁定风一起学了些拳脚功夫。平常两三个孩子是敌不过他的。眼看着越打越火热。院里突然响起一声,“你们在干什么?”

    孩子们一听这声音,都吓得翻墙的翻墙,钻桌的钻桌。刚才还人声鼎沸的战场,在徐先生一声怒吼之后,只剩几片破书页在风中转悠。

    官云裳也逃回坐位,她偷偷看了徐先生一眼,这位冰脸先生还是和原来一样。那冷意就跟冷气机似的,能将全场冰冻。官云裳乖乖低下头,继续看书。那一天,也就这么平安度过了。唯独一点小插曲是,那天文允述回到家里,拆开官云裳送他的礼物,里面是一个做工不怎么精细的袖珍小肚兜。文允述仰头想了想,立时明白过来。

    他们五六岁时捏的泥人已烧成了陶。如今一人一只。文允述将小肚兜系在陶人身上,他一边系一边笑着说,“小福儿,你有新衣了。”

    且再说那徐先生,自从那天和官云裳说了那些话后,他是去意已决,他忙着找人代替他的先生之职不说,还真的把自己的琴送给了官云裳。

    这天官云裳和母亲余氏正在屋里学绣花,小叶子领着门房过来。小叶说道,“夫人,私塾里的徐先生给小姐送了一样东西。”

    两人抬眼看,门房手里正端着一个琴盒。官云裳上前把琴盒接了过来看,顺口问道,“先生呢?”

    门房回道,“徐先生放下这盒子就走了。”

    余氏问道,“徐…先生是为什么送这琴,他可有留话?”

    门房答道,“先生没说,只说是给小姐的。放下盒子就走了。我也留不住。”

    余氏说道,“好了,知道了,你退下吧。”

    官云裳微觉有些奇(提供下载…)怪,可又想不出是哪个怪。她将琴盒放在桌上,也不打开。这么重的礼,无功无禄的,她哪敢收。她准备着明天上学时还回去。

    不想余氏却走过来,一声不吭地打开琴盒。里面确是徐先生那张瑶琴,官云裳本想说点什么。可她发现余氏的表情很古怪。她似乎压抑着什么,低着头在那儿轻轻抚摸着琴身。

    “娘,这琴……”

    “留下吧,别人一番心意。”

    官云裳更觉着奇(提供下载…)怪,她娘亲一向淡泊,平日里收人两块饼礼,都必然要回礼过去。今日怎么一声不吭的收了别人这么珍重的瑶琴?官云裳疑惑地正想问。突然听到余氏说,“福儿,你学了些什么曲子,以后弹给我听吧。”

    “啊?是!”官云裳不好再问,她这母亲的脾气她是知道的,她不想说的事儿,你拿刀架她脖子上,她也不肯多说。

    至从收了徐先生的瑶琴以后,官云裳都不敢正眼看先生,她总觉着自己欠着他的。还好这样相对的日子并不长,没几天就听说先生真要走了。

    这天刚好下着点蒙蒙细雨,先生也和平日里一样,冷着张冰块脸,慢慢讲书。临到放学时他也没多说一句离开的话。讲完课,他仍是一声不吭地回到屋里。官云裳心里莫明有些哀思,看着院外愁人的细雨,官云裳幽幽叹了口气,这天要入秋了。这样的天气果真容易降低人的PH值。

    官云裳揉了揉眼睛,看到一把纸伞遮在头顶。身旁,文允述微笑着露出熟悉的小酒窝,“我送你回去吧,天下着雨,接你的人可能赶不过来。”

    官云裳拽着他的衣角,随着他一同往回走。他们有意避开接她的家人,偷偷绕到官家后门。两人静静走着,天色阴暗,细细的雨丝将世界织满,小小的伞下像是另一个世界。两人执着手,互相传递着温暖。

    走到后门狭窄的巷子里,官云裳抬起头正看到徐先生举着一把纸伞站在巷中,他一袭蓝色长衫上沾满了水滴。修长的身影带着几分孤寂。他光光的前额上已布满汗珠。一条长辫子也让雨水溅得湿透,他微低头看着前方,似是在和谁说话。

    官云裳拽着文允述一齐退了回来,他们躲在巷口细看,这才发现那徐先生面前有道小侧门,一个女人站在侧门里,只看得到一点浅紫色的衣角。

    八卦的心理谁都有,官云裳尖着耳朵细听,风雨中飘来句,“跟我走!”

    官云裳惊了一下,原来这徐先生一直等的情人竟然是官家人。带着更深一分的八卦,官云裳开动全部潜能,连耳朵也伸长了一些。

    终于她听到一个飘忽的女人声音在那儿说着,“当年我愿跟你走,你不见踪影,如今让我如何抛下一切。你说是误会,可是错过了,便不能回头。错过一时,就已是错过一生了。徐炼,你我注定有缘无份,就此分别吧。”

    徐先生有些激动,他似乎伸手拽住了那个女人,紧张说道,“他侍你并不好,你为什么要留在这里。”

    “徐炼,你别傻了。我不是一我这孤身的一个人。我的身后,还有女儿家人,难道你让我一人逃走,让我的家人们全帮我背下骂名吗?”

    听到这句,官云裳整个惊呆到那里,她终于知道那侧门里站着的是何人。那种种疑惑一时全轰然解开了。她不想再听下去,她垂着头拉着文允述走到一边。眼角的泪便如伞外的细雨般,不停地流了下来。

    (今天格外伤感,唉,被虐到了。)

第一卷 官家有女初长成 第11章 长亭外,古道边

    (嗯,承认是写伤感了点。偶尔伤感沉淀一下哈。我还是走轻松向嘀。)

    灰蒙蒙的雾气逐渐散去,新的一天迎来的却是新的离别。徐炼离开日子没有通知任何人,冷清的驿道上只有他孤寂一人。他踏着泥泞的小路,不时回望。那熟悉的镇子留给他的,是带着伤痛的回忆。似乎第一段美丽的感情,它的开始能有多美好,结局便能带来多少伤痛。

    徐炼捂着胸口,深深叹了口气。一回头,听到一声孩子的叫声,“先生。”

    徐炼以为自己眼花,摇了摇头,这才看清来人,“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官云裳牵着文允述从路边的亭里走了出来,“我们来送您。”

    “唔,好,谢谢。”徐炼偏过头,用衣袖遮着脸,再回过头来,一双通红的眼睛里尽是湿意。

    官云裳深吸了一口气止住眼中的酸意,“先生,我也不知道该送你什么,这是叶家作坊做的伞。也望这红伞能保您出门平安。”

    徐炼极力回复做先生时的冷冰,他接过伞,平淡说道,“好。”

    这话说完,三个人尴尬地杵在那里,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徐炼冷冷说道,“我该走了,你们早些回去吧。”说完他还真扭头就走,冷漠得叫人心寒。

    若是没看到昨天的一幕,官云裳也许就哼一声,扭头走人了。文允许也有些气愤,他牵着她直要往回走。官云裳挣开了他的手,小声说,“你等我一下。”

    她扭头赶上徐炼,拽着他的衣角问,“先生这可是要去天京。”

    徐炼双眼一瞪,惊恐地问道,“你怎么知道?”

    官云裳气喘吁吁地说,“先生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只请您听我一言。它日先生若要追随天京几位王侯,请选择翼王石达开。”

    “为何?你这孩子怎么知道这些。”

    “您别问了,反正大势未稳,你听我一言也没过啊。再说既是动乱年代,盲目追随,不如跟随真英雄,也留得下一世名声。”

    “福儿,你这话我听不懂了。”徐炼看着她,疑惑想着,这孩子不会真有神通吧。且不论她说的话,就以她一个小女娃儿,围在这小镇子里竟然知道石达开,这已很是奇(提供下载…)怪。他正想问,“福儿——”

    “先生您别问了,这时候也不早了。你早起启程吧。”

    徐炼叹了口气,看来这疑问是解不开了。他紧了紧包袱,最后看了镇子一眼。缭绕的雾气已完全散开,各家各户的院子看得格外清晰。徐炼依依不舍地回过头。咬牙向前进发。

    官云裳看着他那决然的背影,忍不住一阵感伤,她挥着手,大声叫道,“先生,您一定要好好活着。相爱的人即使不能在一起。也会在心里想着念着,期望他一辈子好好的。”

    徐炼惊异地回头望了她一眼,又苦笑着摇头。他的步子未停,似乎他已抛下一切。他孤寂的身影与小路融合,似是一副萧然的山水画。

    文允述走了过来,他搂着官云裳递出手帕,轻声问,“你怎么了?别伤心了。”

    官云裳接过帕子,才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看着这长亭、古道,她想起一首老歌,这四周乡野里无人,她壮着胆子唱了起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

    她的歌声在安静的早晨远远的传去,徐炼听到歌声,微微一笑。他回过头,冲着官云裳挥了挥手。

    缘尽缘散,人生最抵不过的就是个“缘”字。送完徐先生,官云裳和文允述牵着小手,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文允述问起,“福儿,你刚才唱的曲子真好听,我从来没听过呃。哪儿学的。”

    “先生教的。”官云裳拭干眼角的泪,微微露出些笑容。这歌确实是她上辈子的声乐老师教的。同是先生,她可没骗人。

    “先生可真偏心,教你那么多。我们连听都没听过。”文允述鼓着脸,稍稍有些生气。

    官云裳笑着捏了捏他的脸,“你学唱小曲儿干嘛,你要学的可是四书五经,家国大事。”

    “嗯嗯,学。不过,你以后也要唱给我听。”

    官云裳正想应着,突然小眼一转,说道,“不行。这是送别的歌,不可以轻易唱的。”

    “哦,那就唱别的也行,只要是你唱的,就都好听。”文允述笑得甜,两个浅浅的小酒窝盛着蜜似的。

    “哼。”官云裳掩着得意扭过头,“拍马屁,我不理你。”说完,小丫头甩着脚丫子向前跑去。

    “等等我。”

    两人一前一后相随离开,官云裳悄悄回头,恩师已远行,那山水间再也看不到他孤寂的身影。不过,相信他们就如那盘旋的山路一般,绕过一个轮回,终有重逢的一天。

    雨后的天气,格外的清新。官云裳没走多久,就看到丫环小叶子迎面奔了过来,“小姐,不好了。”

    “打住。”官云裳忙阻止,“我还活蹦乱跳着,别说我不好了。”

    小叶子也不管分寸了,急急拉着她往官家走,“唉。小姐,我不跟您斗嘴皮子了,您快跟我回去吧。一早晨不见人,老爷正四处找着呢。都发火了。”

    “好了,好了,回去。”官云裳回头向文允述挥了挥手,“我先回去了,明天见。”

    “嗯。”文允述挥手,一直目送她回家。

    这一双主仆忽忽赶回,一进门就看到官长安顶着一张黑脸杵在前院里,他瞟眼瞅着女儿,凶道,“一大清早的去哪了?”

    官云裳瞅他那炸毛的模样,估计又在哪儿受气了。她也不顶着,只是低着头答道,“我去送先生了。”

    “徐炼?”官长安的气焰消了几分,“那种木讷书生,有什么好送的。我跟你说了,福儿,你好歹是我官家的女儿,没事少出去抛头露面。”

    “老爷,够了。”余氏踩着莲花小步,急急走了出来,她牵过女儿挡在身后,“不就出去一趟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犯得着你在这儿面红耳赤的。”

    母女两如此不听话,直气得官长安伸着手,歪着脑袋指着她们,“福儿她娘,我可跟你说了。你在这么宠着她,迟早要出事。”

    余氏摸着官云裳的脑袋将她搂在怀里,那气氛就像护仔的老母鸡似的。淡定如余氏也纵起眉头,露出些愤愤之色来,“官长安,福儿她从小聪明懂事,她能出什么事。你别自己在衙门里受了点气,回来就找女儿的不是了。就算她福星转世,你指着骂她几句,你那官儿就能升上去了。”

    “你!”官长安气得吹胡子瞪眼,“我懒得跟你们说!”他一甩袖,气呼呼地离开。

    余氏放开官云裳,她捋着官云裳的头发,安慰道,“孩子,没事了。别怕。”

    官云裳看着面前的母亲,她身穿一件淡紫色的夹袄,她那素雅的样貌,那平和的气息与这纷乱的大宅格格不入,可又正是这股气息一直保护着,温暖着官云裳。

    此时,这淡淡的温暖让官云裳心底的伤感再次翻腾起来。她猛地扑进母亲怀里,千言万语却说不出来,只是默默流泪。

    “福儿,你怎么了?”余氏摸着她的头,轻声安慰。

    官云裳哽咽说道,“娘,谢谢。”

    余氏轻轻擦着女儿的眼泪,柔声说道,“傻孩子,怎么突然说这话。唉,你也别伤心了。人这一辈子分分合合总会有的,有时,分开也不是坏事。只要彼此心里记着念着,那也是一样的。乖,别哭了。”

    余氏的话似是在劝女儿,又像是在表明自己的心声。官云裳仰着迷离的泪眼看着自己的母亲。难道她都知道吗?官云裳暗自摇了摇头,不可能。她不可能知道。或许是激起了她心底的忧伤吧。分离哪有那么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