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誓不入道 >

第23部分

誓不入道-第23部分

小说: 誓不入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多的船。”陶宝低喃道。

    “这船算不得多,到了京都几个著名的码头,千船入港,万帆齐动,橹桅如林,那才蔚为壮观。嘿,再过两天,你就能见到了。”孙立杰笑道。

    “好啊,到时还要麻烦孙大哥替我指路呢。”陶宝说道。

    江夜美景如画,坐舟望月品鱼,纵论古今成败,不过一曲黄梁。孙立杰格外热情地接待陶宝,席间谈笑风生,旁引侧习,只看其见识谈吐,就绝非普通一武夫。令陶宝耳闻眼界大开,加之喝不惯外间所谓的名酒,所以酒不过三巡,便有些醉意。

    心醉之下,借着酒味,施展出新学的道法‘引水术’。

    只见他伸手一招,一股清冷洁净的水流从洮河中窜出,初时看不出什么,渐渐流动成形,竟化作了一条蛟龙在他一双手臂上盘旋,飞舞,嬉戏,奔腾,活灵活现,鳞须俱全,升落转折,姿态万千。随着陶宝的一声呼啸,那蛟龙仿佛得了灵xìng,猛地挣脱了他的控制,落到船上甲板,到处游动,惊的船上帮众一阵阵惊呼,大叫。倏地,蛟龙沿着船上高高的桅杆,直跃上天,借着月光洗濯干净自己的一身鳞肉,晶莹剔透,再一展动,却已不见了踪影,仿佛真个乘风化龙,破了虚空。

    ‘哗’

    一阵冷雨忽如其来地洒在了船上,淋得众人再度惊呼起来。

    ;



………【第二十六 魏京都】………

    江山关万里,社稷重九鼎。一眼望皇城,只见千秋盛。

    文明风流,dì dū气慨。大魏承大周统,继位于京都,已有近千年历史。

    北有千都、兴龙、雪岭诸山,山势雄伟,虎卧yù扑,气势壮烈。西有rì清、玉胜二山双龙绞珠,重峦叠嶂,连绵而至。南则有飞蛾、黄娇两座名山,珠玉秀丽,骨峰峻峭,有如美人投怀。

    在此七山定界之内,既有洮、松、源、津、海等五条较大的河流,奔流不息,滔滔不绝。还有湫、涑、淳、漍等四条支流水脉穿流廻绕,宛如细柳杨丝,灵窍生泉。

    魏都东望,则是一片茫茫大海,无际无涯,传说海外仙山处处,道家三千观场。但凡夫俗子,乘船远航,偶有荒岛野人,其余则只见得蓝白的海天之sè。

    魏京都,千古名城,守稷之社。历史沉重,久经战火。自魏建国后,方才承国千载,不断修建扩充,到了今时,其壮丽宏伟已不可用笔墨尽书。

    皇家秘史、小野雅戏,道不尽的笔下游魂,传说故事。又有多少文臣武将,多少道家巨师,在此地演译出悲欢离合,纷争功过。

    循皇室传统,京都龙穴之上,九宫宝格之内,建有皇城、宫城,其余府城、市城、民城、县城则环环相扣,层层居裹。

    京都占地极广,仅皇城、宫城两处重地便占地万里缺一,供皇族宗世,还有大多数地待奴等万余人居住。府城、市城则是百官、巨宗等贵族的处所。寻常百姓,包括一些巨贾富商则只能在民城、县城内居住生活。

    等阶分明,城禁极严。城与城之间,常有驻军,每rì重甲持兵,巡弋不停。皇城、宫城之所,传闻更有供大道士修身之所,并兼守卫之责。

    京都之内,虽然城居不同,但布局合理。尤其街市密布,如人之掌纹,树之肌理,乱中有序,宽窄相依,交错繁杂,大街小巷,八方通达。各城之内,俱有街市,临街店铺,百货相易,最为热闹非凡,酒楼食坊更是门户相邻,客流成云,其余jì馆、赌档通宵开档,繁华如梦。

    聚龙池,飞花池,洗旌池,池池活水玲珑,定阳桥,三妇桥,白鹅桥,桥桥风情娉婷。更有红枷湖,削轲谷,罗安园,碧家苑,观淡庄等等数十个名胜古迹,游人如织,旬年之间,不可尽兴。

    论起道派名宗,数一数二,一则为西桃山桃门道派,二则为行泉山问天道派。其余大道派亦有七八家,散落的小道派恐有百家之多。

    武林之中,当属浩天派、寻剑宗为首,其他明兴、京盛等帮派实力亦是不俗。

    煌煌京都,一皇之下,有百万民众。

    远望之下,城宇重重,宅院连绵。最深处巍峨雄壮,华丽壮观,处处极显皇家天子的尊贵气度,与最外围低矮平坦,纷杂不一,百姓民众的苍桑人生形成了鲜明的强烈对比。

    洮、松、源三水交汇于京都北五十里外的北水关。

    果然如北联帮孙立杰所言,北水关外三河聚流之处,形成的宽阔河面,让陶宝几疑这就是‘海’。河面上千帆同举,万橹齐摇,一艘艘,一群群的船队或聚或散地一同出现,场面极为壮观。

    江浪声、人喝声,摇橹声,混合在一起,给人一种繁忙吵杂的感觉。

    “前面就是北水关的码头,我们也就算是到了终点了。换过马队,估计到下午才能进京。陶兄弟是与我们一同走,还是自已先走?”孙立杰微笑着问道。

    自那天夜里陶宝表演了一幕‘蛟龙飞天’的道术,北联帮众俱都成了他的倾慕者。而酒醒之后的陶宝却有些后悔,自觉不该那么招摇放荡,暗自jǐng醒自己。之后的两天里,陶宝一直呆在房间之内,参悟苦修三百基础道法和‘昆翅’遁法。

    转眼间京都就在眼前,陶宝生出一种既渺小又浩然的感觉。仿佛一个巨大的世界向他展开。

    若依他之前的想法,必然是要先到桃门道派看望小妹陶菊儿。而在经历了之前的一番事后,他的想法便不再如此简单。

    小妹陶菊儿既然已然拜入桃门大道士姜霞门下,自然有其师父关照,尤其是初得道草这一段时期,正是紧要之时,若因自己的缘故影响到小妹的道心和修炼,反而不好。何况以自己这点微末的道力,纵是道术再绝妙,也是自保堪与,谁又知道去桃门道派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之事呢?

    这般看来,自己莫不如安居下来,一来修炼道法,二来寻找羲一道派的耿迪道士,完成白见石大道士的嘱托。再来也可以暗中打探一下小妹的情形。

    心念几转,陶宝开口道,“孙大哥,我还是与你们一同进城好了。再则,小弟还有一事相求……”

    孙立杰闻言大喜,说道,“兄弟说哪里的话,只要你不嫌弃咱们凡夫俗子,有什么事儿你尽可说。”

    “到了京都后,小弟打算寻个僻静之地,潜修道法。可是我在京都一个熟悉的人都没有。如果孙大哥有门道,可给小弟安排一下。至于银两,小弟rì后定会还给孙大哥。”陶宝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原来是这些许小事。无妨无妨,兄弟自可放心就是了。”孙立杰毫不困难地道。莫说这等微琐小事,纵是再困难一些,他也会想办法帮陶宝办的妥当。一个年青而又前途光明的道士是绝对值得拉拢的。人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说不得,自已的后人就会因此善缘避祸得福呢。

    北联帮的五艘货船在引航水手的指挥下,依次停靠在偌大的北水关码头上。早有准备的苦力轰然而上,与众人一同从船上卸下货物,再搬运到三十多辆驮车上。整个过程,分工明确,运转流畅,丝毫不耽误工夫。

    陶宝早早下了船,在码头的附近等候着,顺便观看北水关颇为雄壮的城墙和极度繁忙的江边码头。

    不过一个时辰,那边就完成了货物的转运。少顷,就见孙立杰骑马过来,手上还牵着另一匹红sè骏马的缰绳。

    陶宝眼前一亮,以往在家乡时虽然也骑过马,但非老既病,哪里真的尽过兴。

    “兄弟,上来,试试它的脚力。”孙立杰招呼他道。

    陶宝心花怒放,登时接过缰绳,骑了上去。马背宽阔,丝毫未动,果然是一匹好马。

    “走吧。”高倨马背之上,陶宝有些意气风发地叫道,脚弦轻嗑马腹,一马当先,向京都方向奔去。

    一路之上,俱是宽阔笔直的官道,虽然昨天下了雨,但路面上并无多少积水,沉重的货车压上去,仅仅露出两道浅浅的车辙。行人车辆,分道并行,一辆辆各式车马,头尾相接,一眼望不到头。

    虽然不能尽情纵马,但陶宝依然感到痛快,与孙立杰在马上相谈甚欢,到了这地界,孙立杰也不用再担心自家货物,便为陶宝介绍起京都的风物来。

    快到未时时,远远的便看到一座雄伟之极的大城横卧在前方。

    城墙高十丈,角台连珠,马面似带,明旗高悬,号旗飘扬。城头上,一列列鲜明兵甲武士往复巡逻,戒备森严。

    瓮城之侧,便是京都的永昌门。

    永昌门是京都十六座主城门之一。又分为果、市、列一大两小的三门格局。其中果门供车马货物进出之所,检查严格,勿有遗漏。市门为行人进出之所,列门则专门供皇家宗室及军情通迅所用,闲杂之人,不得擅闯。

    城门之前,车水马龙,熙攘热闹,须排队鱼列,方可进城。

    北联帮大批的货物进出城门极慢,孙立杰怕陶宝等的不耐烦,便安排手下人跟踪货物,自已则陪着陶宝从市门进入京都。

    初时陶宝还担心自己没有户籍路引,无法进城,谁知在城门检查时,守城兵士只见陶宝一身道袍,问都没问便放行了。到是孙立杰则被左右仔细地询查了半天。

    过了城门,孙立杰才说出其中原由,原来魏帝深知道家术法厉害,诸多道家人物都是zì yóu穿行城门,屡禁不绝,后来干脆便对道家人物网开一面,放任不管了。

    陶宝奇怪道,“那若是有敌军扮做道士混进来,岂不是……”

    孙立杰轻笑一声,说道,“若是真有大批的道士一同进城,怕是连桃门道祖都要惊动了。若是少数几个,嘿,扮做别的便混不进来吗?”

    陶宝连连点头,事事皆学问,确实如此。

    甫一进城,便是一条老街。街路两侧的店铺也多了起来,吃食、花样、住店、向导,各种各样的人群接踵碰肩,混杂而行,份外热闹,令人目不睱接。只是大多住宅商铺都显得有些老旧破烂,却与古老古sè挨不上边。

    陶宝闻着空气弥漫的各种食物的香气,不由得肠虫大动,有些饥响。

    “兄弟再稍等一刻,这里还是民城边缘,而且食物大都粗鄙难吃,贼手、无赖也多。咱们还是到市城里去,大哥选个好地方,保你满意。”孙立杰说道。

    陶宝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稍一注意,便看到前方密密麻麻的人群之中,几个贼手正在一个壮汉身上行窃,闪电出手,倏合即离,差点连他都没看清楚最后那个钱包落在哪个贼手的怀里。等到贼手散了一空,那壮汉才若有所觉,然后大叫起来。可惜除了惹来几个眼白外,并没有一个人出手相帮,甚至绝大多数人连看都懒得看上一眼。壮汉明知已经找不回来,只好恨恨地骂了几声,便垂头丧气地消失在人群之中。

    世态炎凉,人生百态,不过是沧海一粟。

    两人骑马游街,一路前行。一柱香的工夫,方才穿过民城,来到市城区域。

    市城之内,果然风景人物有了变化。街路上不仅环境洁净,老树成行,往来行人也没有那么拥挤,而且衣貌神态,少了茫然,多了几分明亮的神彩。

    孙立杰在马上松了口气,笑道,“按照我们京都人的说法,市城以内,才是真正的京都。”

    陶宝对孙立杰这种自得意满地倨傲不置可否。至少,在他的心里,他的出身怕是还没有那些民城、县城里的百姓强。

    “前面过两条街,就是‘秋味居’,那里的菜sè相当不错。”孙立杰说道。

    陶宝尚未回音,眼前就落了个人出来。

    “嘿,这个小道士,快快下马,把这马儿借给道爷用用。”一个老发笑颜地道士突兀地拦在马头前,双眼圆瞪地看着陶宝,大有不同意就生抢的意思。

    孙立杰见到这老道人脸sè立时一变,忙跃下马道,“赵道爷,我这马送你了。”

    “不要,本道爷就相中他的这匹了。小道士,你快点给我马。”老道士不依不饶地叫道。

    陶宝虽然心里奇怪,但见孙立杰如此行sè,立时不说二话,下了马来。

    老道人从陶宝手中抢过缰绳,嘻笑道,“算你听话,来,道爷送你篇道法,你好好研究,看懂了就去秋花院找道爷。”

    说完,随手塞给陶宝一张白纸,然后,倒骑上马儿,一拍马屁,得意洋洋地跑了。

    孙立杰无奈地摇摇头,这老道士在京都也算是有名的一号,不想今天竟碰上了他。正想安慰一下陶宝,却见陶宝拿着那一张白纸,怔怔地出神。

    “兄弟,怎么了?”孙立杰问道。

    陶宝一笑,将白纸展开,露出给孙立杰,指着上面的七扭八歪难以识别的文字说道,“这种‘文字’我还真的见过,它叫‘阳文’,是万年前的上古文字。可惜,除了这个,我还真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啊?”孙立杰大感惊讶。

    陶宝随手将写满了‘阳文’的白纸收进怀中。

    陶宝没了马,孙立杰便陪他步行,幸好那‘秋味居’离得不远,走上没多久就到了。

    街边居中的一栋小楼。

    上联‘秋水长天处’,下联‘味美客自来’。

    秋味居的门联颇为有趣,门厅堂面装饰的也非常素雅。以青绿为面,点缀茶sè。

    孙立杰熟门熟客,进了楼,便直向楼上雅间。

    这时正是夜客未上之时,楼里肃静非常,几乎没有食客。两个正在抹桌子的小伙计见二人上了楼,还发了一下怔。

    雅间里,孙立杰也没有看过菜单,叫过伙计,随口报了一大堆的菜名。然后,干咳一声,问那小伙计,“你们老板娘在吗?”

    “在。”

    “去,叫来。”

    稍时,一个美娘子款曲着优美的身姿走了进来。半身子进出时,一把勾魂地声音就响了起来。

    “是哪儿个叫我啊?”

    ;



………【第二十七章 美娘子】………

    “美娘子,快进来,有贵客到了。”孙立杰笑道。

    “哦,是孙仓主啊。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