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科普知识图文百科-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灯,悬挂在屋檐下和客厅中。今天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习俗的延续。
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了。元宵观灯的习俗起源于汉朝初年,唐开元年间,为了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藉著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阜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行。明朱元璋建都南京时,更于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永乐朝在午门大立虌山灯柱,又在华门外设“灯市”,使得北平尚有“灯市口”街道。*后,花灯之举虽仍在,但平淡了许多,幸亏如今因著中国热,灯笼又逐渐在居家装饰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现在灯笼的材料,有的由原来的纸、竹子,变成布、塑胶、铁线,而且灯笼的形状和颜色与传统也大不相同。
传统中寺庙是以黄色为主,灯笼的大小、颜色全以个人喜好变化,无所谓一定的象徵意义。
除了照明以外,灯笼还有其他意义。每年正月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徵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称为“开灯”。后来就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由于字音和“添丁”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祈求生子。到了日据时代,爱国志士们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
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舞狮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刘宋的军队,后来传人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
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钹、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并风行于港澳,东南亚侨乡。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流派众多,有清远、英德的“鸡公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鹤、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等。
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作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样如意,事事平安。
中国结
中国结由于年代久远,其历史贯穿于人类史始终,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富含丰富的文化底蕴。“绳”与“神”谐音,中国文化在形成阶段,曾经崇拜过绳子。
据文字记载:“女娲引绳在泥中,举以为人。”又因绳像蟠曲的蛇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龙神的形象,在史前时代,是用绳结的变化来体现的。“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交、结缘、团结、结果,还是结发夫妻,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吉”就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主题,“绳结”这种具有生命力的民间技艺也就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兴盛长远规划,流传至今。
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皆因其形意而得名,如盘长结、藻井结、双钱结等,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的愿望。在新婚的帖钩上,装饰一个“盘长结”,寓意一对相爱的人永远相随相依,永不分离。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在剑柄上装饰一个“*结”,有如轮黑心行,弃恶扬善之意。
在烟袋上装饰一个“蝴蝶结”,“蝴”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运迭至。大年三十晚上,长辈用红丝绳穿上百枚铜钱作为压岁钱,以求孩子“长命百岁”,端午节用五彩丝线编制成绳,挂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称为“长命缕”。本命年里为了驱病除灾,用红绳扎于腰际。所有这些都是用“结”这种无声的语言来寄寓吉祥。中国人在表达*方面往往采用委婉,隐晦的形式,“结”从而义不容辞的充当了男女相思相恋的信物,将那缕缕丝绳编制成结,赠与对方,万千*,绵绵思恋也都蕴含其中。梁武帝诗有“腰间双绮带,梦为同心结”。宋代诗人林逋有“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的诗句。一为相思,一为别情,都是借“结”来表达情意。至于结的表意价值,历代文人墨客有大量生动的描写。纵观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从中我们不难发现,绳结收已超越了原有的实用功能,并伴随着中华民族和繁衍壮大,生活空间的拓展,生命意义的增加和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而世代相传。
“中国结”的编制过程十分复杂费时。每个基本结均以一根绳从头至尾编制而成,并按照结的形状为其命名。最后再将不同的基本结加以组合,间配以饰物,便成为富含文化底蕴,表示美好祝福,形式精美华丽的工艺品。
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文化沉淀使“中国结”蕴涵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它不仅是美的形式和巧的结构的展示,更是一种自然灵性与人文精神的表露。因此,对传统“中国结”工艺的继承和发展是极有意义的。
中山装
中山装为服装的一种,是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命名的男用套装。上身左右各有两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是西式长裤,由孙中山提倡而得名。
孙中山先生的倡导下,当时的国民党人以身着“中山装”为荣,也正因为革命领袖和革命干部都穿中山装,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便以这种服装来表达对新时代的热爱。于是中山装成为新中国一款标志性的服装,甚至曾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服”。
穿着中山装,国民一度找回了失落了一个世纪的自信。然而,这种自信心的建立,其实源于一个被神化了的领袖。当有一天神化的面纱被揭开后,中国人的信仰便开始处于一种真空状态。改革开放后,打开的国门让中国人看到了西方的繁华,也看到了30年被禁锢的悲哀。
在中国的服装产业蓬*发展、形形色色的服装一路增光添彩的今天,中山装却早早地退出了常式礼服的历史舞台。偶尔,传媒上有国家领导人身着中山装参加国际重要会议的身影,有位美籍华人穿着中山装参加国际性颁奖典礼,等等消息。从这些有关中山装报道的凤毛麟角中,我们感受着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山装最后的一点执着与不舍,才明白自己的文化血脉的传承中,其实早已有中山装深深的烙印。
中山装做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韩国人的韩服、日本人的和服、苏格兰高地男子的褶裥短裙和东南亚一带马来民族的沙笼和峇迪,或多或少都承载着这些元素。现在世界各国大体上都以穿西装为主,但在节日或重大庆典活动时,各民族的人都要穿上自己的民族服装。然而,当瓦杰帕伊穿一身洁白的印度长袍翩翩而来,小泉纯一郎着一袭宽大的和服走向世界的时候,中华民族,作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号称拥有五千年光辉灿烂文明历史,却没办法拥有一件属于自己民族的服饰。
很多人质疑过中华文明。然而意外的是,当中国人肆无忌惮地破坏自己的传统文明的时候,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却说:“你们有五千年的文化,你们现在好像觉得西方什么都好……总有一天,你们会把西方的东西像破鞋一样扔掉。”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人想赶英超美,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想着*主义理想事业,却似乎从没有想过要找回自己的民族精魂,这种无根的漂泊状态,表现在我们一方面在寻寻觅觅谋求民族的强大兴盛,另一方面却在藐视自己的传统文明自暴自弃。这种矛盾状态其实来源于民族自信心的不足,它最直接的后果,便注定中华民族在追求民族进步中却失去了更多。这其中,包括丢掉了自己的“国服”——中山装。
“汉家天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失落的文明应该找到重新传承的文化血脉。当中华民族解开历史迷雾所制造的民族自悲情结,以整个中华民族文化源流交融的大视角来看待曾在中国人身上深深打下烙印的中山装时,就会发现中山装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的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或民族复兴精神、它其实是唤醒集体文化记忆的最切实而有效的方式。
旗袍
旗袍是*的旗人之袍,诞生于20世纪初叶,盛行于三四十年代。行家把上个世纪20年代看作旗袍流行的,三十年代它到了顶峰状态,很快从发源地上海风靡至中国各地。当时上海是上流名媛,高级交际花的福地,她们热衷于游泳、打高尔夫、飞行术、骑马,奢华的社交生活和追赶时髦,注定了旗袍的流行。由于上海一直崇尚海派的西式生活方式,以致后来出现了“改良旗袍”,从遮掩身体的曲线到显现玲珑突兀的女性曲线美,使旗袍彻底摆脱了旧有模式,成为中国女性独具民族特色的时装之一。
(1)旗袍的特征
旗袍的外观特征一般要求全部或部分具有以下特征: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开衩只是旗袍的很多特征之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要的。
满族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在袖口领口有大量盘滚装饰。
近代旗袍:*了立体造型时代,衣片上出现了省道,腰部更为*并配上了西式的装袖、旗袍的衣长、袖长大大缩短、腰身也越为*。刺绣精细。
(2)旗袍的京派与海派
京派与海派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艺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带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
(3)艺术家与旗袍
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4)设计师与旗袍
经过20世纪上半叶的演变,旗袍的各种基本特征和组成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经典相对稳定,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之一。
旗袍是近代兴起的中国妇女的传统时装,而并非正式的传统民族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旗袍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加之可欣赏度比较高,因而富有一定收藏价值。现代穿旗袍的女性虽然较少,但现代旗袍中不少地方仍保持了传统韵味,同时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所以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马褂
马褂,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因着之便于骑马,故名。清初为一般士兵穿着,康熙时富贵之家也有穿者。以后逐渐成为一种便服。由于时代不同,用料、颜色、缀饰也有差别。乾隆时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马褂,均用珍贵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辛亥革命后,政府曾把黑马褂、蓝长袍定为礼服,长袍马褂一度流行全国。20世纪40年代后逐渐减少。
马褂主要是为了便于骑马。满人初进关时,只限于八旗士兵穿用。直到康熙雍正年间,才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并发展成单、夹、纱、皮、棉等服装,成为男式便衣,士庶都可穿着。
马褂的样式有琵琶襟、大襟、对襟三种。琵琶襟马褂,因其右襟短缺,又叫缺襟马褂,穿上它可以行动自如,常用作出行装。大襟马褂,则将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