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小伟 作者:报纸糊墙-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对杜小伟也算是大方,刘灿让杜小伟培养起来的那两个厨师,只负责炒菜炖菜之类的主菜,还有面点甜品小菜,还是由沈七负责。天上人间的厨房是属于秘密基地级别的,厨房分两个,一个做主菜,一个做面点跟凉菜。每个厨房又分内外间,平时主厨在内间做菜,帮厨只能在外间工作。
刘灿提出,杜小伟干脆承包了面点凉菜那一块,酒店别的事情都由刘记运营。每年年底,杜小伟拿两成红利,平时厨师跟帮工的月薪照发。但是以后他们如果在其他的城市开新店,面点凉菜也要跟上,依旧是两成红利。
两成红利其实挺多吧?对于天上人间来说,其实不多。别的不说,光甜点这一块,每天都有很多大户人家的下人过来买了带走,如果单独开个甜品店,生意也算是极不错的。而且对于整个酒楼的完整程度来说,少了这两样,就显得单调很多,何况这酒楼中大部分的菜色,都是杜小伟定下来的。
其实让刘灿这么大方的原因吧,主要还是他知道,杜小伟就是一座挖不完的金山。他在他们家住了那么久,见了很多新鲜的,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利用起来。
杜小伟也知道,如果一次性把肚子里的存货都倒完了,那他以后还混个屁啊?
三月初的时候,罗金来了双月城,杜小伟让她去沈七那里学做事。等她能接手的时候,杜小伟就把沈七调出来,还有别的事情要交给他做,其实罗金也不错,只是一个女孩子家的,不适合打头阵。
他让沈七四处走走,尤其是最近闹了灾荒的地域,只要在周围走走,不要深入,因为太危险。路上专门看看有没有资质不错的孩子,太聪明厉害的不要,选哪种懂事实在的,询问他们自己的意愿,然后签卖身契。没几天,沈七就带着银两出门了,杜小伟给他安排了路线,大概一个多月就能回来。
这之前,杜小伟在洛城又置备了一套房子,依旧偏僻,却十分宽敞。他现在想做点事情,却根本没有人力物力,钱财的话,面楼跟天上人间的红利加起来,他一年的收入也不少,但是这些钱在真正的危难面前,太微不足道了。他现在需要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杜小伟不认为自己有那种让人死心塌地、肝脑涂地的个人魅力,只好用最原始的方法——卖身契。
别离
这一次,沈七带回来九个孩子,年龄都不算太小,九岁到十五岁之间。杜小伟把他们安置在络城刚刚置备的那他院落里,由沈七为他们传授技艺。
等他们学得差不多的时候,挑了三个孩子,安排到罗金手底下帮忙,也算是强化一下学过的东西。这些孩子都是吃过苦的,都勤奋肯干。到了初夏,杜小伟把罗金依旧调回络城,以后再收了小孩,就由她培训,而且面馆那边,有罗金坐阵他也比较放心。再怎么样,就目前来说,络城才是杜小伟的大本营。
没过多久,刘灿也开始筹备新店了,杜小伟从天上人间调了两个人过去,只留一个手艺最好的,再从络城安排两个小孩过来个他当助手。
这两年,双月国内的灾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今天这里闹水,明天那个又干旱。朝廷有些焦头烂额,还好闹灾的地方并不集中,朝廷也发放了不少赈灾的粮食,所以还没有发展到造反的程度。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灾情再怎么严重,在那些大的城池里,酒楼的生意却是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那些上涨的粮价,在真正有钱人眼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六月份的考仕,宋平发挥得很好,顺利的被分配到监察司学习。监察司是一个风险与机会共存的部门,朝中有很多大官都是从这个部门跳出去的,但是也有很多人,在没有引起重视的时候,就已经被悄悄弄下去了。
宋平现在没什么实权,也就是帮着上级打打下手什么的。这个打杂的过程有些人很长,有些人很短,完全看上司对你的印象。
十六岁就进了监察司,宋平无疑是幸运的。但是对他来说,这些还远远不够。他有自己的野心。
刚过了中元节没几天,刘灿让人请杜小伟去一趟刘府。杜小伟没做他想,只以为是酒楼的事,没想到这一趟,见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杜小伟到的时候,他们俩正在池塘边的二层阁楼上。刘府家的池塘很大,已经超过了一般池塘的标准。凉风习习,杜小伟抬头看高处站在栏杆边的两个人。刘灿难得的一脸认真恭敬,旁边那人,身材欣长、衣袂飘飘。好像是熟人呢,杜小伟笑。
这人是就当今的太子楚晋阳,双月国未来的国主。楚晋阳今年二十五,长得风度翩翩,玉树临风。五官精致,又不失洒脱,还有一种长期浸淫在权利中养成的强势和气度。
“听刘灿说,你很会做些特别的东西?”
“是的,小人会做一些吃食。”他同意帮刘灿弄酒楼的时候,就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只是不知道是福是祸,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个大人物盯上自己。
“你教出来的人不错,很会做点心。”看来络城的老窝应该也暴露了。
“承蒙夸奖。”敌不动我不动,说多错多。
“对我双月国的连年灾荒,你作何感想。”
“天有不测风云,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你可曾想过,为这苍生尽自己一些绵薄之力?”
“杜某自问不是那样的人物。”杜小伟从来没有想过要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职。”楚晋阳笑道:“只是我在这个位置上,不能像你们这般洒脱自在。”
“……”杜小伟低头不语,看来今天无论如何是跑不了了。
“从去年开始,我国就开始从周边国家采购粮食,刚开始还好。只是在灾情一直不见缓解,周边一些国家生出了乘火打劫的心思。”
杜小伟依旧不接话。
“我希望你能帮帮我。”说着这话,却没有一点找人帮忙应该有的语气表情。这就是太子啊!
“怎么?你不愿意。”楚晋阳笑。
“小人不敢。”杜小伟确实很不愿意,但是他有选择吗?
“那好,我前阵子在周边一些小城,弄了几个作坊,工具什么的,可能还不够齐全。你带着你的人去看看还缺什么。”
“您是要小民去……?”就这样把人发配边疆了吗?
“当地采购粮食进行加工,再卖给周别的国家。做什么我不管,我也不要钱,我要粮。”
“小民是个商人,所谓无利不起早……”杜小伟不怕死的开始谈条件。
“你要什么?”楚晋阳玩味。
“跟您打听个人。”
“说。”
“江南怪医严铁,您可有印象?”
“在宫里,你若是做得好,人可以带走。”
“他师兄?”
“你胃口倒是不小啊,一开口就是两个神医。”
“他俩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是可以颐养天年的时候。”
“行。”楚晋阳很干脆。“但是你若是做得不好……”
“小人定当竭尽全力。”
“哼,那最好。”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杜小伟不敢多做耽搁,晚上宋平回来,他就把这件事说了。宋平现在在监察司做事,肯定不能跟他天南海北的跑了,于是两人迎来了第一次离别。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两人简单吃了晚饭,杜小伟稍微收拾了几套衣服,其他也没什么好带的。接下来,就是相对两无言了。
说什么呢?总想说点什么,每次张开口,却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好像说什么都不合适。
“哥,你要早点回来找我。”安静了一夜,宋平在离别前这样说。
“好。”这是杜小伟的承诺。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中风情。更与何人说?
待到我再回来的那一日,宋平可还是原来的宋平?杜小伟不知。他比任何人都害怕别离,因为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变数。距离和时间,可以磨灭太多东西。就像在那个他生长过的地方,现在还有谁,依旧记得曾经存在过杜小伟这样一个人?
梁城
——杜小伟真的可以拯救苍生吗?
——那是不可能滴。
杜小伟知道自己充其量只能算是楚晋阳的一枚棋子,但是他既然答应自己可以把老头带走,那被人利用一下也是划算的,况且自己确实没有拒绝的资格。
他一路往东边走,双月国东面临海,海上航线比较发达。而且离大洋彼岸的国家其实不远,顺风顺水的话,十来天就能到了,不顺的时候,最多也就走二十天。而且走海路,还可以到达很多沿海的邻国,交通十分便利。
从双月城到梁城,他们走了半个月。这一路经过的城镇,都还算比较富庶,发生灾荒的,主要是在双月城南面和背面几个区域。
梁城位处蓝河入海口,是双月国最发达的几个城市之一。很多商品在这里进行交易,有双月国各地的土特产,也有很多其他各国商品,市场很繁荣。但是来往的船只,很少是用来运送粮食的,主要是因为这个东西利润不够高。在这个农业社会,在粮食上,每个地域基本都能实现自给自足。
刘记置办的作坊占地面积很大,杜小伟需要请一些本地的工人干活,主要的技术活,还是要自己人亲自上手。到他出门前,洛城那个边,沈七和罗金已经帮他培养的三十多个孩子,起先他还觉得应该是够了的,这一次这么大动静,还是缺了不少。但是宁缺勿滥是他的原则,就算做不出多么出色的成绩,起码不会把事情搞砸。
他这次没有让沈七和罗金随行,他们还要继续帮自己培养人手,这边有自己就够了。
刘记办事效率很高,作坊里不仅有一些搭建好的车间和宿舍,还有三套年糕机,几个大灶台,以及一些箩筐竹排之类的器具,几乎可以算是一应俱全了。很多他没提到过的,像旋子之类的刘灿也给置备了,看来这个家伙在落风城那几个月真是没白待,但这这些东西明显没用。难道他还要蒸了米浆运到外国去买吗?
他最先做的还是年糕,年糕晾干了用布包起来,可以放很多天,过几天以后如果泡在水缸里,放一两个月都没有问题。
然后是米粉,米粉可以用年糕机做一点变动就能做出来,粗粉细粉都做吧。
还有薯粉,红薯在双月国内也算是主粮,只是这东西要是当饭吃实在受不了,所以很多家里不缺粮的,会拿来喂猪。眼看着秋天要到了,杜小伟委托刘记的人收购红薯,当初楚晋阳说了,有事直接找刘记帮忙。
而且他们这一行,明面上也打的是刘记的旗号。只是这样一来,刘记作为皇家势力的秘密,不就等于不攻自破了吗?看来要变天了,杜小伟想。
最早的时候杜小伟想不通为什么刘灿那么爱钱,现在知道了,花钱的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家人,那是一个国家机构。
这次他带过来的小孩只有十五个,其他的都还在培训,火候不够。然后又招了二十个帮工,十二个男的八个女的,都属于身强体壮型的。
年糕由刘灿直接从年糕作坊里抽调两个人过来,他就不再需要操心了。米粉也不难,先开两个模具,以后他再手把手的教给下面的人就好。
他现在首先要整的还是面楼。因为东西再好,别人不知道怎么吃,还还是白搭。先弄一家面楼宣传宣传吧。
因为以前起手过一家,这次他已经是熟门熟路了,而且还有刘记帮忙,简直是事半功倍。不出十天,面楼就开张了。杜小伟再次感慨,刘记果然是财大气粗。
面楼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在沿海的这座城市掀起了一股小旋风,刘记作坊里面的年糕之类的生意立马剧增。考虑到杜小伟的到来,刘记在城里另外找了一家大的店面,靠近码头,专门为杜小伟的作坊服务。
面馆一开张,杜小伟就去忙薯粉的事了,他从洛城带出来的小孩个个都很能干,杜小伟只留了三个在厨房忙,掌柜又刘记那边出人,前堂的伙计临时招来的。再调两个过去熟悉年糕的流程,到时候做米粉之类的,也是要用到。
杜小伟仿照碎肉机的原理,做了一个更大一点的玩意儿,专门用来碾红薯。他招过来的哪些人都是年轻力壮的类型,一天下来,能干不少。
安排四个妇女专门洗淀粉,十几个木桶并排放着,在房梁上吊跟绳子下来,在木桶的上方系一个十字木架,把纱布的四个角系在木架的四头上,再往纱布里放一些碾碎的红薯,加水过滤。一个桶满了,就转移到另一个桶继续工作。
过滤好的淀粉要沉淀一个晚上,第二天把上面的清水倒掉,剩下底下的白色淀粉,可以放在竹排上晾干晒成红薯淀粉,也可以马上加水调匀上蒸笼,做成红薯粉丝。
蒸薯粉要用特制的蒸笼,一个一个铝制的抽屉,刚蒸熟的薯粉是跟抽屉一样大小的块状,等它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用专门的工具把它削成丝状,再小心的用筷子定型,放在竹排上晾晒。剩下一些没有办法削成丝的小块,就切成片再晒干。
刘记作坊现在已经很出名了,但是依旧没做多少生意,因为人家放出话来说,只收粮、不收钱。那些个行商出门在外,哪里会带粮食在外面转悠。但是也有很多人瞅准了机会,赶紧卖完东西回国筹粮去了。
他们作坊的店面里,除了一些粉丝米线之类的东西,还专门划出了一个区域卖甜品糕点,只是价格实在是高,能大量采购的商家不多,但是总有那么些人,舍得花好几斤粮食,去换那一块小小的糕点。其实高买高卖,最后赚得也多。那些富贵人家,可不会去计较自己这一口咬下去,等于多少斤穷人家里的粮食。
周边这些国家这几年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余粮,筹备点粮食出来算什么。再过不多久,作坊的销售量一下子就提升了,严重供不应求。杜小伟连忙又扩大了规模,招人,置备器具,忙得脚不沾地。
差不多两个月,梁城的生意基本上也就稳定下来了,供销基本实现平衡。也就这么长时间里,梁城运往内陆一些城镇的粮车几乎没有断过。
这边一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