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作文桥--高中生优秀作文一本全 >

第29部分

作文桥--高中生优秀作文一本全-第29部分

小说: 作文桥--高中生优秀作文一本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泉,依依梦里无寻处。

    希望关心我的人在家乡多穿点衣服,也温暖下自己。

    跨过冬天,直接来到夏天。这的夏天不像家乡那么热,更温和,不过干燥,家乡便是雨热同期了。

    我这一生中,中国有三个地方一定要去:*,内蒙古,新疆。去*看看美丽的高原,看那儿变化着的山和川,看那红脸的藏民,看那野生的强壮的牦牛。去内蒙古看看浩大无垠的草原,看好客的蒙古族,看自由奔驰的野马,看风吹草地见牛羊。去新疆看看雄阔的大戈壁,看西域的异族风情,看沙漠绿洲中流淌的清泉,看狂风卷起的沙尘肆虐。那里终将留下我的身影,雪山下,大漠里,草原上。

    这里碧空如洗,这么清澈的蓝色,在中国的大城市中并没有看到过,来到这儿的我成了中国那些“城市人”口中的“乡下人”,不过我还是喜欢这样的感觉。九点了,这儿才有一点渐进黑暗的感觉。落日余晖把明暗分明的白色的云染成了一大片金色,为这儿的一天画上一个仿佛很悠长的句号。的确需要暴雨的冲刷才能在中国的大城市里看到如洗的蓝天,而在这你只需要擦亮你的双眼。而我的这双眼睛好像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长达几分钟的时间去适应黑暗,比以前更加模糊不清了。

    让一切随风,任意东西,只要愿意你和风是一体。天这块蓝色的幕布轻轻地搭在你的头上,肩上,抚弄着你柔嫩的肌肤,撩动着你的头发。



………【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边尽酒】………

    “咸”是丢了“心”的“感”,有了心,才会发觉眼泪的感觉是咸的……

    说“酉”字像个酒坛,古人就称其为酒,可缺水的酒坛又如何能让人醉生梦死?是哪个有心人又在后来添上了这三点?脑袋不是很清醒,车离我很远,但车声却架着方向盘在我的耳道内横冲直撞,我有些眩晕。我跌跌撞撞爬到了一块石头上座了下来,手上还握着那冒着浓浓麦香味的半罐啤酒,不停地打嗝,又或许是迷茫中的*。

    今夜的湘江为何如此凄凉?让那些冒头的荒野踩在你原奔腾不息的江水上。河堤上有多少人等着你冲刷他们的烦恼,如今这些浪子又该何去何从?是行人在过路,在我人生的笔迹上留下微不足道的一滴墨迹。可能这些墨迹会慢慢退色,甚至消失。可有些人的足迹深深烙进了心里,纵是巨浪滔天也冲刷不了我对他们的思绪。意识越是模糊,他们的身影就越是清晰,莫非这就是酒的力量……

    又是一口,我吞下了些难过,吞下了些忧郁。它们比黄连苦上千倍百倍,可滑过喉咙的一瞬间,它们却又烟消云散了。留在口中的,就只有那发酵的麦香味,我慢慢发现,我的心似乎也跟着发酵起来。对面放着礼花,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没有去注意过,我看着一道一道火光闪过,每轰的一声,回忆就裂开一些。他在绽放欢愉,我却在撕碎忆梦。仅一江之隔,难道我和他的距离就差得那么远吗?

    我又开了一罐,想起先前总共买了四罐,打算在江边喝完了再回家去。四……好像不是什么好数字,为了避险,许多人都想尽千方百计将它隔离。但我记得我付钱的时候是八块钱。八……多么吉利的数字,谁会把“四”和“八”连在一起呢?恐怕只有天才会开这种玩笑,尤其是喜欢把不幸和幸运轮回地加在我身上。就像是海岸,永远不会有平息的一天。可能有些醉了吧,心有些麻了,很久没有哭过,现在纵是流泪,可能也感觉不到泪的滋味了……

    其实“男人哭吧不是罪”这首歌真的写得很好,我虽然不喜欢听,但是我也不觉得一个男人为了感情的事发泄一下有什么不妥。只是,我下过决心,不再哭。可能只是一句空话吧,但至少,我会努力做到的。人有了目标,会朝着目标拼搏。我想找回从前的自己,我想努力维持一段最珍贵的友情,我想快点参加工作可以为母亲做些什么。可光有目标,没有动力又有什么用。就像是这酒,如果我不抬起这瓶罐,就是想喝也没有办法喝。我现在真的是没有什么力气了,酒罐慢慢从手中滑落下去……

    将进酒,杯莫停,杯莫停啊!

    ——只是,这江边尽酒,尽酒不尽愁……

    寂寞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人活在世上,时刻都在感悟……

    感悟世间的美妙,感悟自然的美好,感悟时间的流逝。在此同时,百感交集,心里也时刻在变化。喜、怒、哀、怨,都是时常荡漾在心中的感觉。它们来得飞快,走得疾驰,给人以震撼。然而,当人还在回味这心头荡漾之时,有另一种感觉悄然降临,不留一丝痕迹,令你察觉不到,却能让你内心涟漪——那便是寂寞。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太让人琢磨不透……

    有许多人讨厌寂寞,认为有它的世界是那么的无聊,那么的单调,也太缺乏情感。生活在寂寞的世界里,整个世界仿佛就只有一个人,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能做,乏味,枯燥,无助……面对寂寞,所以尽量避免。而有些人却喜欢这种氛围,没有人打扰,没有人干预,做自己喜欢的事,无忧无虑,没有拘束。这种想法似乎有过于偏激,一个人可以做些什么!?其实不然,有些人可以在这种环境中爆发出其真正的天赋。要看,那就看自己属不属于这类人。

    寂寞的环境,其实并不可怕;寂寞的人,也并不单调。这是取于人的自身。古往今来的天才们,往往是那些几乎被世人遗忘在角落里的小角色,生存在寂寞里,在寂寞里成长,在寂寞里发光,直到乌鸦变凤凰,永驻于世!反倒那些所谓生存在光明世界的人,有着众多的优势却不会利用,到头来一场空,一事无成。

    万事没有绝对……

    对于我,我不喜欢喧闹,我喜欢安静,喜欢在另一个世界,安静地关注这个世界。在极度无助的时候,有些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安慰,而我却不屑。吾本高傲。我宁愿独处一室,戴着耳机,自己把问题想清楚。此时的我,又有什么可以寄托的呢!?惟有寂寞。在喧闹中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到寂寞中思量。这不是孤僻。我很开朗,但是却喜欢寂寞,因为它给了我理智,给了我认真思考的机会,让我不会盲目的做任何事……

    寂寞的世界,一切都沉静,一切都抛开。当你*之后,你会发觉它的魅力。它不会让你陷入思想的死胡同,却能让你豁然开朗。



………【第一百二十六章 物语四种】………

    荷

    我用那仿佛永不会破碎的杯子,盛满了开花的快乐…载着人们的祝福。

    那一片不急于舒展的稚叶,在纯净的心里藏匿了期望,才穿过水的朦胧,望着世界,并拒绝穿上陈旧而褪色的衣裳。

    你问,什么才是真正的主题,在这样一种破土而出的痛苦里?

    我笑着,你知道的,不是风的摧残,不是雨的敲打,而是这“生”的使命。

    梧桐

    我站在瑟瑟的秋风中,忍受着岁月的侵蚀,茫茫的荒野里,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你说,无力的太阳主宰不了世界。

    我沉默了…凝望着苍黄而空寂的天,一颗孱弱的心固执地在秋风中摇晃。风来撼动我,雨也来撼动我,雷也用它看不见的手来撼动我。不,绝不动摇,我不是要用更大的力量来碰撞吗?

    又是一阵凄凉的风,掠去一份哀怨。

    我笑了笑,古老的大地震颤的脉搏正与我一起憧憬着未来。我那执着的枝丫在执着的期望,即便面对千般诱惑,万种逼迫,也要把坚定的信念托举向辽阔的蓝天……

    红叶

    你在深山的岩石上拣到了我,我苦苦哀求,让我去天涯飞翔…寻找我归宿。我重重地叹了口气,用清泪洗净我的泥迹,用鲜血染红我的皮肤,将我慎重地付与燕儿,燕儿在沙漠里*着,寻遍了天涯,也不知将我送归谁家。

    飞过了无数的青山,飘过了许多大海,曾在林中呆着,但仍找不到我的居所……我在燕的脚边渐渐老去。

    终于,我又被送回人的手中,你轻抚着我的脊背说,朋友啊,岂止燕儿找不到红叶的家乡。我抬起头,笑了笑,苦苦寻觅是我的生活,我决不后悔。



………【第一百二十七章 镜中人】………

    我走到镜子前,凝视着自己的眼睛。我飞快地做了一个动作,想使镜中的影像始料不及,但镜中人和我一样敏捷。

    “我是谁?”我问。

    镜中人也不回答,有一刹那,我很疑惑,弄不清刚问问题的是我,还是镜中的影像。

    我用食指点着镜中人的鼻子说:“你是我。”

    对方依旧没有反应,于是我把句子颠过来:“我是你。”

    我感到一阵眩晕,慌忙查找我与镜中人的区别。我竟然发现镜中人原来是…我这才从梦中惊醒!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看怜悯】………

    一次车祸使萨拉失去了一条腿。她今年刚11岁。从医院回来后,她用拐棍帮助行走。萨拉在医院理疗科学习了很长时间怎样照顾自己,怎样借助于拐棍行走。医生还特意嘱咐让妈妈鼓励萨拉自己照顾自己,不要为她做过多的事。而妈妈却为女儿而伤心,她总想替女儿干点事来安慰自己,从感情上弥补对女儿的不足。她把能干的事,全替女儿干了。帮她换衣服、洗澡、洗衣服,帮她把饭送到房间里,有时还帮她梳头。妈妈干得越多,萨拉就干得越少。萨拉干的越少,就越对自己没有信心。她慢慢地只呆在自己房间里,什么都无心干。就这样萨拉从一个总是笑嘻嘻,勇气十足,自己帮助自己的孩子变成了常常发脾气,唉声叹气,无能为力的孩子。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身有残疾的孩子,而真正能使他们活得充实、自信的家庭并不多,成功地救助自己的残疾孩子是每个真诚父母的美好愿望,而实现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身体有残疾的孩子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怜悯。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我们仅仅是怜悯他们,会给他们增加更大的心理压力。而医院里护理这些残疾儿童的医生和护士却发现这些孩子们很有勇气和毅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护理人员强调,怜悯是有害的。由于感受到父母朋友的同情、怜悯,这些孩子们的进步速度反而减慢,信心不足了。医护人员的观点并未得到父母的足够理解,这些孩子的父母认为他们对孩子们太严厉,残酷和没有同情心,认为医院应给孩子们更多的照顾和帮助。他们不是不爱这些孩子,而是对他们的困境并不怜悯。在医院里,医生更多地是从精神上鼓舞他们,激励他们鼓足勇气,以自己的奋斗来弥补自己的不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而父母的爱因大多数表现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结果却令他们躺在轮椅上更像一个无法治愈的病人。

    孩子们的生活还有很长的路途要走,做父母的都希望他们能幸福健康的生活,身体上的缺陷无法弥补,但如果他们有一个强健有力的精神支柱,健康的心理,战胜困难的毅力与决心,不自怜自惜,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后,会比在父母怜悯,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要有能力和幸福得多,父母对他们的爱的意义表现得要深远得多。

    有病的孩子比正常孩子更需要我们在道义上支持他们,培养他们的勇气,以战胜困难。疾病对孩子是严峻的考验,使孩子们更感到他们无能力为力的渺小。怜悯就更增加这种坏的影响,挫伤孩子们战胜疾病的勇气和毅力。怜悯总是暗示着恩惠、恩典,并不增进勇气。父母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对孩子和蔼可亲,同时拒绝替孩子们干他们能干的事情。恢复过程常常对孩子和父母是最困难的过程。如果用鼓励来代替怜悯和不必要的服务,会使孩子很快地适应正常的生活。



………【第一百二十九章 得失相融】………

    漫漫人生的征程,谁能肯定是得还是失?我想无人能确切的回答。因为上帝在你的左手边拿掉一样东西,那么他将在你的右手边放上同等价值的东西。人生总是得失相融的,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得而欢呼雀跃,为失而唉声叹气。坦然地接受得失,正确的面对得失,我们的人生才能相融更多的精彩!

    居里夫人——这个家喻户晓的伟人,曾荣获两次诺贝尔大奖。按常理来说她对这个奖牌应该十分宝贵才对。然而却有人发现,她把如此难得的奖牌让给小女儿当玩具耍。我想这绝对不是她对诺贝尔奖的亵渎,而是她对名利的淡泊。她没将大奖当作人生进步的终点,而是清醒面对,继续耕耘。她是女人的骄傲,她是科学的魂灵。她干的是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事,所以注定了她一生物质上的贫寒。但是我们都能很清楚的看到她并没为之而困扰,她反而获得了不少的幸福——一个甘于燃烧的人,是不会计较自身的得失与利益的,她只会想着我要怎样才能照亮全世界——就像蜡烛,就像星星,就像太阳!

    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更是这样用自身的“失”换来整个世界的“得”。他仅凭一双手、一双脚,一把锄头、一顶帽子,一个大脑,一个实验室就多养活了全世界4~5亿的人口。得到了国家“最高科技奖”后,依然兢兢业业,潜心研究,又得硕果。然而我们却万万想不到他为了科研连父亲的最后一面也没见上,留下了一生的遗憾。为了世界他们失去了多少,承受了多少,但他们并不为之后悔,因为得到的东西同样有价值。他们不为得而欣欣自喜,不为失而斤斤计较,坦然正确的面对了得失,所以成就了伟大事业,所以大家记住了他们——科学魂!

    然而处理好面对得失的心态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面对失而几乎崩溃的人随处可见。多少学生为了几次成绩的下跌而撕心裂肺、痛苦难熬。其实回过头来一想不就是上课走神基础不牢或是复习不到位等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