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青春迷失的寻根旅程:青春的淡淡尘埃 >

第17部分

青春迷失的寻根旅程:青春的淡淡尘埃-第17部分

小说: 青春迷失的寻根旅程:青春的淡淡尘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巧珍就在袁玄身旁边,不用凑近也听得清晰,不过她还是向前靠拢,半仰脸贴在耳边听完电话。
  “好了,就听你狗日的,回去结婚生娃儿算球了!”巧珍笑嘻嘻嘻对袁玄说,一门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两人立即分头马上行动,袁玄回家收拾衣物,巧珍到酒店辞职。
  酒店经理听她说完请辞是要回去结婚生孩子,也是件人生大事,当即批准,还拍拍她的肩开玩笑:“生完孩子回来,你就是真正的妈咪啰!”
  巧珍一听,有点紧张:“我生完孩子之后,说不定还得要回来赚奶粉钱呢,不会到时嫌我老啊,记得一定给我留个位置啥。你也知道,我们老家穷得很,赚不到什么钱的。”
  巧珍有点担忧地问。
  经理深表理解用力点头:“什么老不老的,做妈咪又不是小姐,到时CALL我就是了,你回来还是当你的妈咪!”
  “啊,真的?那太感谢你了,经理,我肯定请客吃饭!”巧珍迅速由阴转晴一把搂住经理的脖子,往她脸上就趴趴狠亲两口。
  “去你的,你就赶快回家生大胖儿子吧!”经理和一帮小姐都逗乐了,推搡着巧珍往夜总会大门走去。
  从深圳某工业区直达县城的大巴,经过四天四夜的日夜颠簸,最终平安顺利到了县城。
  袁玄和巧珍在车上早商议好了,先就直接回巧珍的家。
  在县城先溜达一圈后,吃完饭才慢悠悠搭车回镇上,到家时也是下午三点过。
  八月底的川北,正是秋老虎凶猛的季节,睡完午觉,巧珍的父亲和杨梅的父亲还有几个闲汉一起打长牌,没打几圈,就听到街坊打锅盔的老孟在喊:“李裁缝,快回来哦,你家女娃子带干儿子上门啰!”
  巧珍的父亲忙放下手中的牌:“我家女娃子回来了,不打了啊。”说完就往家里跑。
  杨梅的父亲也跟上去,人数不够,大家就都跟着跑过去看热闹。
  爸!巧珍见父亲跑过来,就上前喊,袁玄也在她身后。
  嗯,李裁缝欢喜的答应着:“珍娃子,你哪阵回来的,也不打个招呼?”
  “刚下车,想回来就回来啰!”巧珍满不在乎的旧模样,接着和四周的人热情地打招呼,先就问杨梅的父亲:“大伯,你精神看起来很好哦!”
  “好、好、好,你长大了哦,愈来愈漂亮哦!你后面那个是你男朋友哇?”杨梅的父亲也问巧珍。
  “哦,是,他叫袁玄,是袁家镇那边的,我们这次回来就是准备结婚了。”巧珍毫不作态也没半分羞涩大方介绍。
  末了赶忙推袁玄的背:“这是杨大伯,杨梅的父亲,快喊人。”
  “哦,杨大伯。”袁玄方才如梦惊醒。
  “好啊好啊,喜事临门哦!怪不得早上听到喜鹊在叫呢”。杨梅的父亲高兴地点点头,好像是成了他女儿的喜事。
  “来,大家吃糖嘛。“巧珍动作片麻利打开随身的袋子,拿出从深圳买回来的花花绿绿的糖果分散给围观的人群。
  “李裁缝,我们吃的是你女儿的喜糖哦。“打锅盔的老孟低头剥糖纸,有滋有味嚼着糖果向李裁缝开玩笑。
  咳,巧珍父亲李裁缝乐得笑眯了眼,双手搓着,不知道说啥好。那就先进屋坐嘛。倒是巧珍大方招呼着众人,杨梅父亲先就推辞:“不了,你好好忙招待你家的干儿子啥。”
  说完就先走了,众人一见都自觉地拿着糖,一一离去,照旧扎堆打牌。
  巧珍父亲先去厨房点火烧水,准备煮醪糟鸡蛋给巧珍和她男朋友吃。

青春的淡淡尘埃 九(3)
晚上,巧珍就和父亲、袁玄一起商量婚事。
  李裁缝见女儿直接带上干儿子回家,想来是早有准备,也没得选择,看着小伙子也是忠厚之人,了解他又是家中独子,父母还年轻,房子已修好,没啥负担。就满口同意,一切让巧珍和袁玄拿主意就是了。
  按照原定的计划,第二天上午,巧珍就跟袁玄去到他家。
  第一次见婆婆,巧珍还是做了细心的准备,想到自己从小就没有妈妈,巧珍对未来的婆婆满怀期待。
  她穿戴整齐,手里拎着准备好送给未来公婆的见面礼:一瓶好酒送给未来的公公、一条真丝的花裙送给未来的婆婆。就和袁玄喜滋滋出门了。
  到了袁玄家,巧珍见到装修一新的一层小洋楼,觉得自己这场婚事是跟对人了。再见袁玄的父母,都是一副老实人的模样,年纪也不大,才四十来岁,巧珍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生完孩子,他们完全可以给自己带大,不用操心。
  “妈、爸,你们身体好啥?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啊!”巧珍一见到袁玄的父母,就很懂事地亲热称呼问候。
  袁玄的父母见到巧珍生得漂亮,又能言善道,一看就是个能干的女娃子,尽管从年纪来说比他们的儿子大两岁,古话不是说过么“:女大三,抱金砖。”
  所以看巧珍是愈看愈爱,袁玄的妈妈了解巧珍自小就失去母亲,对她也格外亲热,上前拉住她的手关心地问候:“快进屋坐,你不是怀娃娃了么,小心点啊!”
  巧珍见到未来的婆婆对她这样不见外,心里一热,很自然地叫出来:“妈,我晓得。”
  一场婚事就这样很快定下来。三天后,巧珍和袁玄的婚礼在男方家的镇上举行了,婚礼很简单,只是请了五桌客人吃饭。
  小镇的人也不讲究拍婚纱照,度蜜月。本来按照老规矩是要请客吃喝三天三夜,还要跑放电影庆贺的,不过,现在出去打工的年轻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这些程序就减免成吃一个丰盛的中午饭。
  送嫁妆也是,按照当地风俗,巧珍娘家不是送家具就是电器给她,现在也都减免成为送现金。
  李裁缝送给巧珍的几千元嫁妆钱,还是巧珍这几年邮寄回来孝顺给他的,没想到李裁缝省吃俭用一分没用,结婚时,又全部还给巧珍了。巧珍看着眼前的宾客,除了她父亲和几个舅舅,其他的都不是她所熟悉的面孔,袁玄在一旁喝得满脸通红,再看看自己隆起的腹部,她心里塞满了幸福,以后自己的生活就跟这个男人牵扯在一起了。
  婚后待产的日子,巧珍就待在袁玄家里,整日喝茶打麻将,袁玄也在家里,什么活也不干,就陪着巧珍左右伺候她。县城,巧珍很少去,除了检查身体才和袁玄一道去,这么几年过去了,也不晓得圆圆在南京他亲戚家怎么样了,是在读书还是工作?看着自己的大肚子,巧珍不去想了,已经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吧。
  她的生活现在是这样,她的男人是袁玄。想开之后,巧珍就大声呼喝她的男人:“屁狗日的,老子想吃凉菜了,快去给我买点回来!”
  “慌啥子嘛,今天又不“当场”!(就是赶集的意思)等我打完这圈,就去城里头给你买啥。袁玄正在打麻将,忙得头也不回,只能大声对她说。巧珍咧嘴一笑:她并不是真的要吃,就是想要指挥他去干点活。看着他听自己的话跑来跑去,心里头舒坦得很。
  次年的三月,巧珍在医院顺利产下一个大胖小子,这可乐坏了袁玄的父母,这么年青就抱上孙子当上“老太爷、老太婆”啦。这在镇上,可是件让街坊邻居们值得夸耀的大事。
  巧珍就在家里心安理得地躺着,享受着母凭子贵的“月母子”的高级待遇,每天由袁玄的母亲端来红糖鸡蛋照顾她吃,过得是真正的饭来张口的日子。
  坐完“月子,”巧珍就有点待不下去了,关键是钱花得差不多了,她心急火燎想赶快出去上班赚奶粉钱。可是袁玄父母不同意,他们以孩子还小需要吃奶为由,不肯让巧珍这么快就走。巧珍求助于袁玄,袁玄倒是没啥反对意见,可也觉得他父母的话有道理:“孙子才一个月大也太小了,还是让等到孩子满半岁时再走,也放心嘛。”袁玄就反过来劝巧珍:“妈和老汉的话也是对娃娃好啥,我们出去赚钱还不是为娃娃,他这么小,有啥毛病,也让人牵挂,还要跑回来,一样花钱。”巧珍听见自己丈夫的话,也是有那么几分道理,于是她想通了,在家再忍耐几个月,让孩子大一点就出去打工。
  反正,整天在家,也不用干农活,不是打麻将就是带娃娃耍,要不就是和镇上的闲汉少妇喝茶摆龙门阵,小镇悠闲安逸的小日子也很容易让人满足。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