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都市青春电子书 > 京兆尹 >

第3部分

京兆尹-第3部分

小说: 京兆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问她可否愿意做郭临的贴身婢女,用以弥补姚易这个护卫的不足,好贴身照顾她起居。阿秋自从知道了郭临是女扮男装,就处处帮她做好掩护。世子只知道郭临有个偶尔胡闹甚至喜欢偷穿郭临军服的婢女,却不知道这些都是为了掩饰身边兄弟的性别。

    郭临走近窗边,街旁的商铺大小不断的吆喝、宣讲楚王功绩的说书人的话语声,伴着骡马的铃铛脆响悠悠入耳。这幅情景,仿佛和六年前楚王又一次获胜后的边关诸城一模一样。她缓缓闭上眼睛……

    “小姐,快走,他们要抓的是你,奴婢不会有危险的!快走!”

    她猛地睁开眼睛,眼前人声鼎沸、驼铃阵阵,还是一样的街道。她深吸几口气,眼间的戾气渐消。回过头来,阿秋已经消灭了大半盘的牛肉,桌上的帕子沾着油印,姚易则提着酒楼赠的清花酒招呼郭临喝一杯。郭临上前收了帕子,接过酒杯,一饮而尽。

    ——————————————————————————————————————————

    下了早朝,世子与王爷在朱雀门上了马车,回丰乐坊的楚王府。

    世子忍了又忍,见楚王没有丝毫要说话的样子,按捺不住道:“父王,我不理解,您为何总是压下阿临的功劳。这次出战清城,他军功该胜于我,怎么就只从七品升到了六品。”

    “你以后会明白的,”楚王也不解释,“总之我不会害了她。”

    世子虽然不爽,总想为兄弟讨份功。但楚王却有另一番想法,眼看郭临如今已快十六了,换做女孩也快及笄。官职小,到时卸职也易,一个姑娘家,要那大的官做甚。

    马车一路进了王府,李管家匆匆跟来,道:“王爷,方才太子殿下派人送了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

    楚王一愣,道:“他动作倒快。”

    方才朝议结束,皇上留楚王唠嗑几句,说是十多年未见皇弟墨宝,如今战事大胜,让楚王写副字,晚上宫宴时正好带来君臣共赏。楚王笑言长久不回京,府内的笔墨都要去新买才好。眼下不过刚刚到府而已,太子就已经送来了笔墨纸砚。

    楚王一路走进书房,李管家已经将那些文房四宝一一摆在了案上。楚王接过世子递来的茶,轻抿一口:“意非,近日上朝你有何发现?”

    世子皱了皱眉,迟疑了片刻,才道:“儿子瞧着太子有些古怪。”

    “哦,哪里古怪?”楚王拿起桌上的笔细细端详,世子抬袖在一旁帮他研磨。

    “说不上来,只是觉得他太过积极了。”

    “怎么说?”

    世子看王爷摆出了长谈的架势,略一思索,这才缓缓道:“太子从出生起,既是嫡子又是长子,同胞弟弟五皇子赵王与他也亲。世子妃出身镇国候府,身份尊贵。府内子息也昌盛。而其他皇子中,二皇子生母低下早已去往封地,三皇子前些年也去了封地,四皇子体弱,六皇子已夭,七皇子还未建府。这种情况下,太子的地位可以说是最为稳固的,没有可以威胁到他的存在。可是这几日儿子观太子的态度,却是事事都要做得极致完好,热情慎重地过了头……”

    “不错,”楚王赞道,“此次来京,进步不少。”

    说话间,楚王走笔疾书,落纸如飞,挥毫间想起此次大战后,被派往清城处理事宜的正是德王,难不成太子是在意这事。他沉声道:“看来今晚之宴又会发生点什么。”话音刚落,字已写好。世子凑过去看,“万众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他不由赞道:“父王乃是能书不择笔。”

    楚王失笑:“你小子,太子送的笔能差么!”

    ——————————————————————————————————————————

    宫宴设在了麟德殿,楚王方一靠进太液池就碰到了常家的两兄弟,在老国公爷卸任后袭承爵位的郑国公常继和太子少傅常兴。两兄弟年幼时曾得楚王指点武艺,关系算不上疏离。

    老国公在世时是个有勇有谋、性情温和的人,与楚王同为武将却极少因意见不合而起纷争,深得楚王尊敬。冲着这点,楚王对常家的小辈也得稍稍亲切些。

    互相寒暄后,双方一齐走进麟德殿,碰到了在此等候的太子。太子长相并不如他父皇那般俊美,但锦袍绣衣,乌发玉冠,还是显得整个人神采奕奕。太子妃贺氏伴在身侧,一身银红大袖纱罗衫,五官秀丽,端庄娴雅,与太子甚是般配。太子妃身后站着侧妃常氏,穿了件鹅黄的半臂襦裙,比起太子妃容色稍显不及,但胜在身姿窈窕。常氏瞧见了兄长,向太子妃低声请示后走过来,站到楚王面前盈盈一拜:“早听太子讲楚王爷在战场上骁勇善战,保家卫国。真是百闻不若一见。今日得见楚王英姿,实乃妾身之幸。”

    楚王哈哈一笑,瞧着常继道:“老国公竟还有个这么能说会道的女儿。”

    一句话众人皆笑,太子妃笑得有些僵硬,不过她很快就恢复了表情,恭敬地道:“皇叔快些进去吧,父皇方才还在念叨着您呢。”

    宴席上,皇上坐在御座之上,正满脸笑意地看着内侍们呈上来的坛子里装着的荷花,是一株并蒂莲,含苞待放,正是美态。皇上瞧见楚王,招手道:“二弟快来看,这是意沈从太液池中发现的。”

    七皇子正站在皇上下首,笑道:“儿臣贪凉,划了只小舟躲到太液池中,却没想到有这么好的东西。”他年仅十六,十岁前都养在君山的皇觉寺,接回宫后倒是颇受荣宠。虽然性子没几个哥哥那般稳重,皇上却也没拘着他。

    只听皇上哈哈大笑:“你贪玩还有理了,也罢,这次就不罚你了。”

    有了并蒂莲这个好兆头,看得出皇上心情很好,一时间君臣尽欢。楚王注意到七皇子坐在了太子的下首,而德王坐在他的下首,可见皇上确实是十分喜欢这个天资聪慧的七皇子。尽管如此,德王面上却看不出丝毫不满,时不时与七皇子交谈两句,十足的兄友弟恭。德王下首是五皇子赵王,二皇子晋王身在封地宁远,四皇子庆王一直在卧龙行宫养病,所以都没出席。剩下一个奶娃娃的八皇子,年岁太小也没到场。

    七皇子生的明眸皓齿,清新俊逸,结合了他母妃的美貌和皇上的英气,像极了皇上年轻时的样子。年轻时的皇上是个白面书生样的美男子,与楚王粗犷的气质刚好相反,如今蓄着胡须,岁月和帝王的尊严在他身上揉和,玉质金相,不怒而威。皇上身侧分别坐着舒贵妃和箫淑妃,都是如今后宫中的风云人物,一个育有德王和庆王,一个育有七皇子。自从皇后薨,皇上十多年来不曾再立皇后,后宫大权都交给了舒贵妃。舒贵妃是在皇上还是太子时就嫁入府中,以温婉敦厚闻名。而另一边的箫淑妃有闭花羞月之容,看起来十分的年轻,七皇子都这么大了,她却一点也不显老,单就这份容貌已经可以傲视后宫。

    众大臣赏过莲后,齐声向皇上敬酒恭贺战事大胜,国泰民安。觥筹交错间,歌舞已经开始了。一群身着水红色烟纱广袖舞衣的宫女簇拥着碎步行来,乐起,宫女们散开,露出了里面绯色罗衫华裙的女子。那女子云鬓高梳,头顶的珠串分外耀眼,一张俏脸笑靥如花。高台之上的箫淑妃“咦”了一声,恰好伶人合奏,盖过了她的声音,皇上顾着看歌舞,也没有注意到。

    世子坐在楚王身边,本来只是埋头品尝宫里的糕点。听到身边一众惊叹声,这才抬头看向领舞的女子。这女子容貌并不算绝色,但是她的舞姿十分优美,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世子也多看了几眼,不经意间瞟到对面的脸色苍白的德王,德王紧紧盯着舞女,神情僵硬。世子有些奇怪,凑到楚王耳边问道:“父王认识领舞的人吗?”

    楚王瞪他一样:“你以为我谁都认识啊?”

    世子更奇怪了:“那德王干嘛那副表情?”

    楚王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也注意到了德王的不对劲,父子俩相视一眼,都没有再说话。

    一曲终了,领舞的女子遥步上前,柔柔地躬身道:“环儿恭祝父皇福泽苍生,四海升平。”

    皇上一愣,细细思索却没想起这是谁。倒是太子身边的太子妃离得近看清了,惊讶道:“这不是三弟家的徐氏吗?”

    德王突然起身,大步走到那女子身边跪下,沉声道:“是儿臣的侧妃徐氏,冲撞了父皇,还请父皇恕罪。”

    女宾中,德王正妃严氏也慌慌张张地奔过来,跪在一边,使劲拿眼剜着那侧妃,口中道:“是儿臣御府不严,才让这不知礼数的东西污了父皇的眼,父皇恕罪。”

    德王妃一席话叫整个宴席都静了下来,德王简直快气死。徐氏虽然是没经通报就登堂跳舞,但皇上原本心情好,多少也没生气。他虽然一直知道府内严氏与徐氏水火不容,却没料到严氏眼看徐氏可能遭殃,不管不顾就要来踩一脚。这可是御前,皇上还没表态,她就敢发话越俎代庖,蔑视皇威。见严氏张口又准备说话,德王忍无可忍轻叱道:“还不闭嘴。”

    皇上“哼”了声,扭头问箫淑妃:“歌舞不是你负责吗,可知此事?”

    箫淑妃一愣,继而柔柔地笑道:“臣妾才疏学浅,做不来这些事,都是交给女官们做,臣妾也就是到场看看,确实不曾注意到她怎么进来的。”说罢,她回头看着身后的女官,“梅女官,这是怎么回事!”

    梅女官刷地跪下:“都怪奴婢,今日伶园来来往往的,奴婢失察,没能注意到不是原先的舞女,请皇上降罪。”

    下面的徐氏此时后背已经湿透了,她不知道来跳了个舞,居然引起了这么大的风波,她本想辩驳,一侧头看到德王的眼神,吓得赶紧咽了回去。

    皇上看看了地下跪着的三人,招了招手,让他们都起来,德王舒了口气。皇上剥了颗龙眼,缓缓道:“老三。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事。”

    德王跪下磕头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这事就算了了,皇上没打算追究下去,在场官员都安了心。楚王适时从下人手中接过裱好的字,朝皇上笑道:“皇兄要看臣弟的字,臣弟可是带来了。”

    皇上这才又起了兴致,脸色转晴,大臣们察言观色,也都纷纷说笑起来,仿佛刚才那一场风波根本不存在。
第4章 不祥之兆
    宴席结束后,离宫门下钥还有些时间,德王领着家眷送舒贵妃回宫。

    到了嘉庆宫,何女官遣走无关的婢女,殿门一关上,舒贵妃就重重地一拍桌子,桌上的茶盏也为之一颤。

    “跪下!”

    德王斜瞟了一眼跪下去的严氏和徐氏,径直坐到一旁去了。

    “母妃,都是这个小贱人,方才宴席中她借口胸闷说要出去走走,半天都没回来,儿臣还以为她迷路了。哪知道她竟然有这样的本事,躲过了淑妃的眼睛,跑到席上去献舞。”严氏一边说一边狠狠地瞪着徐氏。徐氏一副梨花带雨的模样,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严氏最见不得她这个样子:“母后……”

    “住口!”舒贵妃指着严氏,“非要活活气死本宫吗!”

    严氏只得住了嘴,犹自不忿。整个殿里就剩下徐氏的抽噎声。舒贵妃伸手指向她:“你,给我好好讲讲,到底怎么回事!”

    徐氏吓了一跳,断断续续道:“大概十天前,在大公主的宴会上,吕侍郎的夫人问妾身准备了什么礼物恭贺父皇,见妾实在准备不出像样的好礼,又听闻妾出阁前曾拜墨娘子习过舞,便提议妾身舞一曲献给父皇。但宫廷歌舞都是伶园一早备好了的,妾身没法上场。还是吕夫人,她认识伶园的管事娘子,帮妾打了掩护,这才去献了舞……”说到这里,她突然大声起来,“母妃,妾身根本不知道会这样啊,妾身只是想给父皇一个惊喜。”

    “惊喜?”严氏讥讽道,“也不瞧瞧自己的斤两,凭你也配!”

    舒贵妃瞪了严氏一眼,严氏缩了缩头。舒贵妃继续问徐氏:“这么大的事情为什么不跟王爷商量?”

    徐氏低着头,小声道:“妾怕王爷不同意……”这回她没敢再推卸,事实上,她胆子不大,只怪那吕夫人说的太诱人。说皇上心情好,她跳的又是歌功颂德的舞蹈,断不会被皇上责怪,只会大加奖赏,到时候就连德王也会对她另眼相看。其实别的她都不在意,只有最后一句说到她心坎里了。徐氏家境不高,即使她要才有才要貌有貌的嫡出小姐,到底比不过官至四品的严家嫁来的嫡女。

    “王爷不同意那自然是有他的理由,若是可行他又怎会不同意。”舒贵妃轻揉眉角,语气已经没有开始那么强烈。

    徐氏赶紧磕头认错:“妾身知错,请母妃责罚。”

    舒贵妃看向严氏:“若是再这么不知尊卑,乱吼乱叫,以后,就不要出王府去丢人现眼了。”

    这是极严厉的批评,严氏吓得一哆嗦,哭喊道:“儿臣知错了,儿臣知错了。”

    何女官带着哭哭啼啼的两位妃子去偏殿等候。听不到脚步声了,德王才道:“是太子做的。”

    这是毫无疑问的肯定,“吕侍郎一直没站队,现在看来已经是太子的人了。”舒贵妃嗤笑道,“吕侍郎是个硬骨头,他夫人却不是。难怪他被下放了那么久还能够回来,看样子是夫人暗地里出了力啊。”

    德王轻笑道:“不过是探探底而已,今日之事闹再大,也只是女人之间的事。”

    “可你的正妃叫本宫很失望。”

    德王答道:“儿臣明白,回去后定会好生教导。”

    “意元,楚王爷今日可是帮你解围了。”舒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