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知青人生-第4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建办主任和房管局长两个哥们骑着自行车,看模样还是一付火急火燎的样子。谁不急,杨县长最讨厌的就是慢,这个美名,已经在全县慢慢传开。
“怎么样,图纸开始设计了吗?”杨楚生先请两位香烟才问。
城建办主任挠了一下头,不笑也得笑“设计人员也得现场堪查,再研究怎样设计,不会这么快吧。”
“嘿嘿,那行,不过别拖。”杨楚生也笑着说。
城建办主任也在嘿嘿,这杨县长好就好在,办事是快,但也不会无理发怒,他说的,就是事实的嘛。
“杨县,住户们反映的问题,最多的,就是将来拆房子了,他们的居住问题。”房管局长也开始。
杨楚生还能笑“这还不容易,试验区那边地还多着呢。这些人都是开店的,到时在商业街通往红光乡那边,路两边可以让他们搭建简易住房,也可以做生意。”
这他娘的真精!房管局长表面是在笑,暗自却在骂,骂也是善意的骂。杨楚生够精的了,这样子,那些商铺户又有住的地方还能做生意,他们当然愿意。重要的,这又让他们的商业街更热闹,到时这边一拆,那边的生意不是更加好做,只有他才想得出。
“就这样吧,跟商户们说一下,如果他们还有意见,明天我自己到现场,听听他们的意见。”杨楚生又说。
“那行!”城建办主任才一说,事情就完了,外面那位管工业的副县长,正和几位同志在等着他们离开呢。
“杨县,这个先签一下吧。”办公室主任也跑进来,然后将一份干部调动表格往他面前递。
“是你小姨子的事啊?”杨楚生边问边看,拿起钢笔就签名了。
“杨县,你一个上午要办多少事?”那位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干脆开起玩笑。
杨楚生也笑,然后站起来也说“走吧,先到家用电器厂。”
“我的天,我们还以为是要开会呢。”二轻局长也说,他可是以前孙县长的秘书,也是跟这里面的人熟得很。
“开会,你们屁股不疼我还疼呢。”杨楚生也笑着来。
“嘿嘿嘿!”这四五个家伙因为人多,边笑边往面包车里坐,杨楚生也坐进司机的位子。
“喂!”县政府的面包车司机,从车队里冲出来就喊,然后一班人都笑抽。杨县长自己当司机,等着这家伙在喊,面包车都已经出了县大院了。
“你这司机怎么当的?”办公室主任黑着脸,冲着司机喊。
司机一脸就是惨,也说“事先没通知,我那知道。”
“扑!”办公室主任也笑,这种事,也只有在杨楚生一个人身上发生。
这边在笑,车里的人笑得更乐,然后面包车到了家用电器厂,几个承包的知青,看着杨楚生自己当司机,也在笑。
“杨楚生,听说你昨天就来了。”那位女厂长笑着就喊。
车里出来的人挺羡慕的,那位管工业的副县长,那敢叫他的名字,就这些知青有这特权。
“是昨晚才回来的,销售情况怎么样?”杨楚生边说边往热闹得不行的车间走。
那位女厂长也说“现在我们是生产不出,人家自己跑到厂里,拿着钱,还要排到两个月后。”
“这个情况,你们事先知道了吗?”杨楚生转脸冲着二轻局长问,他要是不知道,那他当场就敢翻脸凶他一顿。
“知道,刚才我想跟你汇报,可你那样,我想说话也来不及。”二轻局长也说。
“那你们要怎样解决?”杨楚生最关心的就是这个。
“只能是多招工人,加班加点了。”二轻局长也说。
杨楚生在摇头“这是暂时的办法,机器也有负荷的,这样容易出事故。二轻系统,还有没有厂能改行,专门生产家用电器零配件?”
“没有了,食品厂,农具厂还有竹器厂,红箱厂这些都不适合。”二轻局长又在摇头。
“我们县的农具厂,是即将淘汰的行业,因为他们所生产的农具,已经不适应现有的农业耕作。这个厂要果断改行,该买的设备就买,以最基本的设备,跟家用电器厂配套,由电器厂派出技术人员。”杨楚生就来个现场办公。
“这样有难度,农具厂已经欠银行几十万贷款。”二轻局长不知道是第几次摇头。
“有难度也要改,这种厂不改,你就是给他们一百万贷款也不够。这是产业的拉动效应,接下去,红光乡的电器厂也在建,红山公社也准备建,将来这些厂和生产零配件的厂,就能形成自主的产业链。”杨楚生就是坚持。
二轻局长也只能点头,他能做的,就是将给别家厂的贷款,给农具厂了。
“如果这样最好,又能再搞活一个厂,又能减轻我们的生产压力,钱不够,我们能借给他们十万。”女厂长也说。
“嘿嘿,看来你们发财了,工人的工资多少?”杨楚生又乐着问。
“平均一百五十块,开会的时候,工人们还都说要感谢你呢。”另一个哥们也说。
杨楚生又转脸,冲着副县长说“这就是能者经营的作用。”又冲着工业局长说“你属下的,都是地方国营企业,别老抱着国字壳不放,将你们系统能改成生产家用电器的工厂,都改了,以最快的速度,将我们县,发展成家用电器的集中生产地。”
亲娘的,站在杨楚生旁边的几个,都在眨眼睛。这哥们就如在即兴表演一般,事先也没开会,更没有研究什么的,就作出这样的决定。
这就叫没办法,杨县长说的,你不遵守也得遵守,第一他是县长,第二,他亲手改造的八家厂,已经明白着让大家在看,你不服也得服。就是二轻局,现在的日子,可比工业局好过多了,八个厂能盈利,他们也能每个月都有奖金。
“大姐,你现在满意了吧?”杨楚生走到他第一次来的时候,跟他说过话的几位中年女工身边就问。
“哈哈,杨县长,谢谢你,很满意,别人一个月能赚一百块,我们也眼红。现在我们的工资,全县最高,让别人眼红我们,哈哈!”一位中年女工口气就是爽。
“杨县!”
二轻局长小声叫,还拉一下他的衣服。
“什么事?”杨楚生也问。
二轻局长看了几个承包者一下,又小声说“以他们承包的合同,他们赚得太多了,看情况,今年年底,他们几个,就能赚上百万,是不是将他们的钱压一些?”
“不行,说到就要做到,如果他们亏了,你还会说这些话吗?”杨楚生睁大眼睛,几乎是在喊了。
“是有些常委的意思?”二轻局长又小声说。
“不管谁说的,就是省长说的也不行!你要敢这样做,我马上撤你职!”杨楚生虎着脸,如果按他们说的那样,这还叫什么狗屁政府。
第679章 耍起铁腕
到了今年,县大院里的人,上从柳书记,下到一般的工作人员,都有感觉,县财政有点宽裕,最少吧,分配到各个办公室的办公费用多了一点。这些所谓的办公费用,除了花在应该买的办公用品之外,其他的也就做为每个季度,大家可以领点奖金。
在县大院里上班的一般工作人员,除了工资之外,活水的渠道,也只能靠这个。这已经足以让人高兴了,截止到去年,想要奖金,那就得等到年底,一年一次,县财政拨下来的每人半个月工资。
谁都知道,财政收入有这样好,都是杨楚生一手搞起来的。现在的县财政,也只有依靠红光乡和红山公社,就是二轻局八个厂的税收,在县工业系统已经算是大头,也是他一手搞起来的。总之吧,这家伙太有本钱了。
这就有点逗了,县委办公室的人,私下开玩笑的时候,还有人说,要是杨楚生撒手不搞了,那全县的财政一下就回到解放前。
“嘿嘿,杨楚生打个喷嚏,全县都得吃感冒药。”林文红的老公也来,他老婆在试验区,现在更好过,一个月的奖金,跟工资差不多。
“你就是多嘴,要不你就老是提不起来。”一位头顶上缺少了一大块头发,头皮闪亮亮的五十左右老哥,冲着林文红的老公也说。
“嘿嘿!”林文红的老公也笑,他不也看不起这位老哥们,都混到五十左右了,还是个副股级。站起来又说“还是赶紧帮忙布置会场吧,明天的工业大会,不知道杨县长又有什么招。”
杨楚生他们正在开常委会,虽然是要农历六月的天气了,也是南滨省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但小会议室里却是凉快得不行,几台电风扇呼呼直吹,那会感觉到热。
杨楚生正在说工业改革的问题,现在那几个什么人大主任政协主席,好像只有听的份。没办法,这家伙对于工业的改革,你不服也得服。
杨楚生也就相当于,通知这些常委们一下而已,别到时说他们一切都不知道。常委会一开完,他就溜了,明天的工业会议,可是一年一次的大型会议,工业局和二轻系统各个厂的厂长书记都要参加。
到这时候的天气,太阳才从东边冒出来,就让人感觉到热。竹寮前面的稻田,又是整片的透出金黄色。
杨楚生两边车门全都打开,这种含着稻穗清香的空气,他闻起来就感觉爽。
“杨楚生,你还要上班呀,帮忙数钱啦!”马琼珊和桂香嫂都坐在售房处的屋子里,真的在数钱。
嘿嘿!杨楚生停住车就是乐,朝着排队准备交钱的买房人笑。这些人也都笑,也感觉奇怪,他是县长了,怎么这马乡长还叫他的名字。
桂香嫂却是抿着嘴巴笑,不说话,一说话,她怕忘记了数过的数字。现在他们的房子,比第一期的提价了,每一间提了两千块,这两百间就多了四十万哪。
没办法,杨楚生要开会,不能帮忙了。车子开不了多久又乐,那条要改造的街道户主们,都提前在路边搭起简易沥青房子,占位子呗,尽量往商业街靠近点,才好做生意。
这条商业街,也已经有了商业的热闹气息,第一期的一百间商铺全都开。五十个工厂,一万多工人,加上县城也有人到这边充当顾客,你就是三百间商铺全都开,还有生意可以做。
杨楚生爽得差点吹起口哨,这边的钱一收,又往那条街道投,时间刚刚好。哈哈!现在的红光建筑公司,可是有三四千的人马,他就准备一年,将整条街道改造完成。
“杨县长来了。”县大院里,那些来参加会议的厂长书记们,看到白色的丰田皇冠,就有人在小声说。
这帮所谓的厂长书记,最怕的就是杨楚生县长,也怕这个会议。二轻局已经改革的八个厂,什么书记厂长连同厂干部,一百多号人全部成了一般工人。搞不好这个会议开完了,不知道这里面又有谁,被来个就地免职当工人。
“杨县长好!”这帮家伙再怎么样,看杨楚生从车里出来了,也得打招呼。
“大家好,怎么样?先跟你们透露一下开会的内容,就是全县工业,要进行全面改革。”杨楚手关上车门,干脆往一辆自行车后架上坐就说。
“怎么搞的?”管工业的副县长一看就皱着眉,他娘的。杨楚生这样子,会议还没开始,他却在先开了。
“我还是那句话,你们如果有本事,就将你们的厂搞活,不然就自动让位。”杨楚生接过一位哥们给的香烟又说。
“我们塑料厂,还可以维持。”二轻系统塑料一厂的厂长笑着说。
“能维持也要改,你们厂生产的东西产值太低,都是人字拖塑料拖鞋这些,这样的产品,不用两年就被淘汰。”杨楚生点上香烟又说“你们两个塑料厂合并,给你们五十万,增添为家用电器厂生产塑料配件的设备。”
“五十万不够。”这厂长又说。
“怎么不够,增添那些设备,你们还可以将原有的产品升级。再不够就自己想办法,不然就开全厂大会,谁敢起来当厂长,那就签定合同。”杨楚生说完了,转向正想说话的县食品厂厂长,这个厂是地方国营。
“全厂职工大会我们已经开了,我们厂有职工提出要承包,不过这家伙也才二十岁不到,厂总不答应。”这食品厂的厂长也说。
“为什么不答应,你有什么权利不答应?不管是谁,敢承包就让他干,我相信,二十左右的人,对外面的了解,比你们还多。”杨楚生说话时的表情,可不是刚才的笑脸。
看来,又有三个厂的领导班子要倒霉。这下子,也没有其他的人敢开口了。
“他在干什么?”也要参加会议的柳书记,还没走到大会议室,就冲着迎向他的县委办主任问。
“他在跟厂长们说话。”县委办主任也无可奈何的样子。
真有他的,一个县长,就坐在自行车后架上,不但身边围着一大班厂长,县大院上班的人还以为是什么事呢,不少也站着瞧,有些可能是明白了怎么回事,都捂着嘴巴在笑。都感觉,这个杨县长就是个奇葩。
“好了,大家进去开会吧。”杨楚生站起来也说,看到柳书记了,也就点头笑一个呗。
这时候要是没人,柳书记保管又会拍这家伙的屁股,她就没见过,一个能跟他一样的县长。
能坐在台上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今天的这个会议,坐下面的人都有点郁闷。这些书记厂长们,就只管抽烟,眼睛大多也望着地面。
管工业的副县长,顺着杨楚生的路子才说完,下面的书记厂长们,身子也坐直一点,知道接下来,就是杨县长要说的了。反正他们就是郁闷,论岁数,只配当他们儿子级别的杨县长,怎么就这样毫不留情呢。
杨楚生一开口,就是毫不留情“我第一句话要说的,就是我们县的工业改革,从今天开始,就要全面铺开。”
完了?下面的厂长们只听这句话,就没有下文,都在想着赶紧完了吧,我想溜的想法。
“改革的方法有多种多样,不是说承包就代表改革,有能者上来,能将企业搞活,不用承包也成。”杨楚生就是不想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