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仙武三国 >

第59部分

仙武三国-第59部分

小说: 仙武三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形貌洒脱不羁,却有常人难及的气度,即便袁绍,也无法与之相比。

    “曹孟德?”

    公孙瓒、袁绍下意识向此人看去,认出他正是曹操曹孟德。

    曹操大步走入营帐,他身后还跟着两员骁将。

    “本初,纵然你是联军盟主,有句话你说得也不对!”

    曹操走入大帐,目视袁绍,眯眼摇头。

    “不管是名门之后,还是草莽布衣,敢来讨伐逆贼董卓,便是英雄!我曹操这次,也带了两位草莽英豪,此人是乐进乐文谦,这是李典李曼成,都是难得一见的好汉啊!至于伯圭身后的三位兄台……”

    曹操抓起一樽酒杯,向刘关张三人高高举起:“袁本初说话没轻没重,我曹某人和他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曹某代他自罚一杯!”

    口中说着,曹操仰头饮下杯中酒水。

    “好个曹孟德!”

    曹操饮下酒水同时,大帐之中,丁武心中暗赞。

    曹操到来之后,话中连消带打,隐晦表现出自己对袁绍的不满,同时试图拉拢公孙瓒身后刘关张三人、安抚自己阵营中的乐进、李典。他一出手,便展现出了各路诸侯都难以匹敌的手腕力量。
第二十二章 文定天下武安国!
    “我赵子龙的一生之敌?”

    赵云双眉微微一抬,目光如电,射向韩馥身后那身形修长男子。

    而与此同时,那男子似乎也感受到了赵云目光,同样双目一眯,目光射来。

    两人目光只是稍稍碰撞一下,那修长男子立刻转过头去,而赵云也眼睑下垂,不再去看那修长男子。

    “他是叫张颌?”

    “是个不错的对手。”

    “可惜,与我相抗衡,似乎还差了一些。”

    赵云似乎是喃喃自语,传音说道。

    丁武淡然微笑。

    张颌与赵云都是河北豪杰,张颌在韩馥手下时,赵云在袁绍军中,最终韩馥为袁绍所灭;张颌归降袁绍,统领大戟士,赵云却投靠公孙瓒,统领白马义从,两人再度抗衡。最后张颌成为曹军将领,赵云则加入刘备阵营。一个位列“五子良将”,一个是“蜀汉五虎”,一直对抗到三国后期。

    张颌堪称赵云一生之敌。

    只不过……

    赵云是一生未败。

    张颌在与赵云交手中,不说屡战屡败,至少无论是界桥之战,还是长坂坡与赵云交手,几乎都未胜过。

    只不过他越挫越勇,倒也算坚韧。

    “子龙你有银龙天赋,我同样也有一门天赋神通,便是可以看透历史长河,预知到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后发生的事情。我知道子龙你是童渊前辈之徒,便是依靠这门神通。总之张颌此人非同小可,子龙今后若是能够与之相遇,尽量小心一些。”丁武说道。

    “子烈之言,我自然铭记于心。”

    赵云说道。

    就是丁武与赵云交流的同时,韩馥入座。

    他虽然后来被袁绍攻伐,丢掉冀州,但他此时毕竟是袁氏门生,也算袁绍半个盟友。

    袁绍夺取盟主之位,也有韩馥所出的一分力量。

    “豫州刺史孔伷到!”

    “兖州刺史刘岱到!”

    紧接着又是两位诸侯到达,都是刺史级别人物,袁绍全部起身相迎。

    “北海太守孔融到!”

    孔伷、刘岱刚刚入座,大帐外兵士呼喝声传来。

    “北海太守孔融?”

    “孔文举到了!”

    大帐之中,几乎所有人齐齐起身,向着大帐之外望去。

    包括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全部躬身站起,脸色无比凝重。

    “孔家之龙到了么?”

    而就是这一瞬间,赵云的双目骤然亮起。

    “孔家之龙?”

    丁武稍稍一愣。

    “龙乃天子称谓,除了我这位银龙转世的赵云赵子龙之外,敢在名号之中带有一个龙字的,唯有孔家之龙孔文举了。孔融孔文举,乃孔圣十九世孙,他年少成名,现今不过是三十八岁,已经成为当世最为年轻的一尊大儒,其文道修为,堪比武道大宗师层次强者!”赵云低声传音说道。

    “文道大儒?”

    丁武疑惑。

    这个时代,有武道高手,有道法高手,而文道大儒,丁武却是第一次听说。

    似乎不同于道法,更不同于武道,是另外一种修行方式。

    “文道修炼,与道法相似。”

    “只不过一个是修儒,一个是修道而已。文道传承自孔圣,而道法传承自老庄。”

    赵云解释说道。

    “文道高手,也是修神魂,可成就大儒,甚至获封文圣。大儒地位等同于武道大宗师,文圣则相当于武圣。文道强者相比道法高手,攻伐手段稍弱一些,但是,文道强者,最最克制道法高手。”

    “文道大儒,虽然与武道大宗师、道法真人是同一层次,但却能克制道法鬼仙级强者。太平道张角当年之所以覆灭,固然是因为数位武道大宗师围杀,但根本原因,却是大儒卢植出手,狠狠克制鬼仙张角的道术神通!”

    赵云正色沉声说道。

    “文道大儒,可克制道法鬼仙?”丁武震惊。

    卢植,丁武有所了解,他是公孙瓒、刘备之师,师从大儒马融,是另外一位大儒郑玄的同门师兄,乃汉末三国时代,文道顶级强者。

    太平道覆灭,卢植在其中的确发挥极大作用。

    但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名将,并没有什么强大的武道实力。

    并非武将,却能大败太平道张角。

    原因,就是文道大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制道法鬼仙。

    “孔融孔文举,竟然是和卢植同等层次的文道高手?”

    丁武感叹。

    “孔家是文道第一世家,孔融又号称孔家之龙,文道天赋惊人,他比卢植小了足足十四岁,文道修为却与卢植相同,足以说明他的天赋。”

    “当今之世,文道方面,能稍稍与孔家相提并论的,唯有亚圣荀子后人,荀氏一脉!”

    赵云说道。

    “荀氏?”

    “荀彧荀攸的那个家族么?”

    丁武思绪纷飞。

    汉末三国时代,荀氏家族的活跃程度,甚至还在司马家族、诸葛家族之上。

    荀氏八龙的名号,甚至远超后世司马八达、马氏五常。

    荀氏家族,竟是文道世家……

    “本初兄,孔文举来也!”

    而几乎就是丁武思绪飞转的同时,大帐之外,一个高亢声音传来。

    却见一位风姿俊伟,儒雅飘逸的长须美男子,大步走入营帐之中,相隔极远,便长揖行礼。此人三十余岁,面带淡然微笑,气度非凡,一人入帐,光辉竟然压过在场几乎所有诸侯。便是修《皇龙诀》的袁绍,似乎都难以与之相比。

    正是孔融孔文举!

    而在孔融身后,还跟着一位身长八尺,气血力量无比强横,约莫三十岁的武将。此人面色肃然,每跨出一步,都仿佛蕴含武道至理,玄妙到极致。

    “这是……将武道修炼到骨髓之中!”

    “大宗师层次强者!”

    丁武惊叹。

    “孔氏一门两大高手,武安国、太史慈,只来了一位么?若我没有猜错,此人应该是孔家之人——武安国。”赵云传音,正色说道。

    “武安国?孔家之人?”丁武自然听过武安国名号,但他疑惑,武安国怎会是赵云口中的孔家之人。

    “孔家两大高手,其一为太史慈。”

    “太史姓氏,源自西周、春秋时期的官位,与孔圣渊源颇深。太史慈,算是孔家家臣。”

    “至于武安国……”

    “他本就是孔家子弟,不过却并不习练文道,而是醉心于武道。”

    “孔家上代家主,以‘文定天下武安国’七字,为他起名为‘武安国’。”

    “除他之外,天下之大,再无武姓强者。”

    “武安国此人,倒也并未辜负孔家上代家主期望,已修炼到大宗师境界。此次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他的实力,或许位居前三,仅次于颜良、文丑两人。”

    赵云说道。
第二十一章 先天张颌!
    “袁本初大军已经到了汜水关了?”

    丁武脸上显出一抹惊讶之色。

    这几天丁武一心修炼,哪怕在行军的时候,脑海中依旧在想着《银龙诀》功法与《银龙逆鳞枪法》,不断在脑海中反复的演练。现在袁绍大军已经达到了汜水关,临近洛阳城,丁武竟然都不清楚。

    “汜水关是洛阳第一道防线。”

    “十八路诸侯,自然会在汜水关下集结。”

    “正好,袁绍在大营中会见其余十七路诸侯,我和赵云混在大戟士中,也能见识一下天下英雄的风采!”

    丁武心中暗道。

    大戟士,起初并非是战斗部队。

    而是袁绍的近身侍卫队。

    在洛阳一战之后,袁绍回归河北,攻打冀州刺史韩馥,得其部将张颌,以张颌为大戟士统帅,才真正开始将大戟士发展成为一支百炼精兵。

    在191年界桥之战中,大戟士曾与公孙瓒手下白马义从交手。

    只不过那个时候,原本隶属大戟士的赵云,按照正常历史发展的话,已经成为了白马义从统帅……

    现在丁武到来,后世的一些事情,已经说不准了。

    不过至少现在,大戟士依旧是袁绍近卫,袁绍会见天下各路英雄,丁武和赵云也有资格进入大帐,见识各路诸侯风采。

    “走吧!”

    赵云飞速穿戴铠甲。

    眨眼间,他已经包裹在重甲之中,连面容都被遮住一半。

    招呼同样穿戴完毕的丁武一声,两人前往中军大营。

    临近中军大营,这一次,丁武未曾在中军营帐内发觉到颜良、文丑两位武道大宗师的气息。

    只是营帐之内,隐约有皇气冲天而起,并不强大,但摄人心魄。

    “这是袁本初。”

    “袁家四世三公,多次获朝廷赏赐,九卷皇室功法《皇龙诀》都曾赐下六卷。”

    “袁本初潜修《皇龙诀》,已经接近大宗师修为层次,虽然他是袁家庶子,但被人认定,更有公侯气概,远超袁家嫡子袁术。”

    接近营帐,赵云以道法传音,向丁武说道。

    大戟士统领王猛带丁武、赵云等总共十六位大戟士中的精锐强者,进入中军大营。

    一入大营,丁武便看到一人盘坐大营正中,此人约莫三十五岁,姿容伟岸,身穿金甲,气势逼人。他此时闭目修养,一动不动,但丁武看到这人,立刻感觉呼吸有些发涩,全身皮肤发紧,并不通畅。

    运转《龟息功》几遍,都不能消除这种感觉。

    “子烈,你运转《人道不灭经》。”

    “人道不灭,《皇龙诀》根本无法压制。”

    “你若是修《天道苍黄经》,苍天死、黄天立,甚至可以反压《皇龙诀》!”

    “太平道起事,袁绍曾带兵与张角交手,大败而回,就是这个缘故。”

    赵云飞速传音说道。

    “原来如此!”

    丁武连忙运转《人道不灭经》,才消除身上不适。

    大戟士进入大营,飞快列队站好,丁武、赵云的位置都比较靠外,离袁绍较远。两人毕竟都加入大戟士不久,不知根底,不可能贴身保护袁绍。

    离袁绍较远,两人倒还感觉自在一些。

    “山阳太守袁遗到!”

    几乎就是丁武、赵云等人列队站好的同时,大营之外,兵士高亢呼喝声传来。

    一位容貌与袁绍有三分相似的短须中年男子,身穿长袍,上披盔甲,扶剑大步走入大帐之中。

    “伯业兄长,你到了,快请上座!”

    袁绍双目豁然睁开,嘴角浮现微笑,沉声说道。

    “几日不见,本初贤弟风姿依旧啊!”

    中年男子呵呵微笑,向袁绍一拱手,坐在了大帐左侧上首。

    “这是山阳太守袁遗,十八路诸侯之一,他是袁绍堂兄,与袁绍同气连枝,算是袁绍坚定支持者。十八路诸侯,本来是曹孟德号召集结,但是袁绍想要取而代之,成为诸侯盟主,自然需要袁遗等人的支持。”

    赵云与丁武持大戟站立,一动不动,赵云向丁武传音说道。

    “河内太守王匡到!”

    “东郡太守乔瑁到!”

    紧接着又有两路诸侯到来。

    “王匡、乔瑁都是袁绍盟友。有他们支持,袁绍想夺取盟主之位,轻而易举。”

    赵云传音说道。

    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分别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