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谋锦 >

第86部分

谋锦-第86部分

小说: 谋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被其他几位王爷掌控在手中了,后果实在是不堪设想。



  殿下怎么就对那女子这么放心呢。



  难道是殿下早用美色把那个女人给掌握住了?



  几名亲卫在小心的偷看了一眼自家主子比女人还要精致的眉眼,在心里暗暗的想,很有可能。



  这天下还没有哪个女子能挡住殿下的美色呢。



  当然这种话,就是刀架在脖子上,他们也是不敢说的。



  听说在睿亲王殿下还没有去西北前,曾经京里的一位权贵公子夸了一句殿下的美貌,结果那位公子就没有看到了第二日的太阳。



  听说圣上为了这事很是责罚了睿亲王殿下,不过从那之后,京里的人再也不敢谈论睿亲王的美貌了。



  明耀不知道身边的亲卫们的想法。



  他在想孟言茉,看来上次给她的教训还不够,她居然还能在西北种上这么一批庞大的粮食,这也就算了,她巴巴的让人过来求见他是什么意思。



  还是为了提醒他和他二哥的关系?真是欠收拾。
第103章:神奇
  太子有了粮食和银子,马不停蹄的前往江南赈灾去了。



  派了下面的人跟着引泉回西北,找不到丰产的原因,只归咎于半天河土地的特殊。



  引泉一鸣惊人,燕京城里的人都知道新晋崛起一位姓尹的商人,很受太子很看重的。



  再后来得知原来最近在京里声名鹊起的织云绸缎铺子,闭月羞水粉铺子,聚宝盆首饰楼原来也是这位尹姓商人名下的产业。



  怪不得呢,也只有受太子看重的巨贾,才能经营出那样高水准的铺子吧。



  这样一来,原本自侍身份的一些贵妇人闺阁贵女和达官贵人,得知了三家铺子背后的东家,原来是和太子关系匪浅的人。



  早就眼馋织云的华缎,闭月羞的无暇嫩白水粉,聚宝盆独一无二精美设计的首饰的众人,一窝蜂的冲向了内城门边上的惠兴街。



  使得惠兴街上的其他店铺也受到了惠及。街上店铺的各家掌柜纷纷暗自庆幸,幸亏当初看不清这家店的深浅,没有贸然动手,否则今时今日肯定酿祸了。



  至此,惠兴街的店铺对这三家铺子再也不敢怒目相视,纷纷上门套交情,攀关系。



  可无奈这三家店的掌柜,从前是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一点都没有商人和气生财,广交善缘的自觉。



  众人碰了没趣,也不去热脸贴冷屁股了。



  眼热的看着三家铺子前门庭若市。让众店铺气愤的是,这三家店居然还拒客,那些人可是他们做梦都想盼到的客人啊。



  三家店每天每店只接待三位客人,没有排上的,就去预约。



  街上的掌柜们纷纷想,这些都是大有来头的客人,这下肯定要惹得贵人们的怒火了。



  让这惠兴街上的人大跌眼镜的是,贵人们不但没有对三家店发下雷霆之怒,反而一个个纷纷预约起来,对三家店的追捧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也有外城的一些有些权势和巨财的巨贾官吏,听了三家店的名声,纷纷上门,却被三家店的掌柜以当初说的“三不做”的理由拒客。



  来人大怒,可还没有发作起来,就被顺天府的巡街衙役给带走了。



  原来这顺天府尹汪铨焕认出了引泉,心里暗暗的想,这可是睿亲王的人呢,如今又受太子的重视,实在是一个很值得结交的对象。



  好不容易和引泉见上了一面,引泉却是像不认识汪铨焕一样,汪铨焕在心里默默的想,像他们这样贵人的心腹,行事自然都是隐秘和谨慎的。



  我只要全心的讨好了他,以后还怕没有好处。



  汪铨焕也不说什么,默默的把惠兴街周围的衙役巡街的兵力增加了几倍,巡逻次数也增加了好几倍,使得这惠兴街直逼内城,成了外城浪荡子市井无赖的禁忌之地。



  引泉在京里逗留些日子,以他的眼里自然是看出了这些变化,想到应该是小姐当初写的那张字条的原因。



  字条他从始至终都没有看,小姐身在闺阁,远在千里,却能对京里的一方大吏掌控,对小姐的敬佩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孟言茉把配置麦种的药水配方和织云镇店之宝流光锦,闭月羞的镇店之宝珍珠嫩白无暇水粉的辛秘全都告诉引泉,让他掌握了这几项秘术。



  纵使是引泉曾经经历过残酷的训练,也经过宫闱诡谲风云,此时依然感到身上的压力重大。



  这几项秘术随便一项,都能使一个普通人,摇身一变,腰缠万贯。心里更是对小姐对他的信任感激涕零。



  士人说:士为知己者死。他不懂这些,却是想着如果真有人要害小姐,他就是豁出一条命,就是沦入无间地狱,也要让那人付出代价。



  引泉握的几项机密,这才知道原来流光锦是在千州府制成的,珍珠白嫩无暇水粉里原来根本就没有珍珠,而是用丽州府的花卉研磨而成。



  当初这两个分别在相聚百里的州府治下的庄子还是他去买的,庄子里的人都是他一个个挑的,如今接手,很是便宜。



  千州府的庄子遍种桑树,附近的人只知道这是个养蚕的庄子,却看不出这庄子里桑树的特殊。



  引泉要不是小姐告诉了他机密,他也看不出这桑树的特别。



  他在无人的时候,自己动手看下一株刚刚成年的小桑树,看向它枝干的年轮,果然是带着紫色金纹路。



  他这才知道世间竟有如此神奇的桑树,这种桑树叫做紫金纹桑树,用这种桑树叶喂养的蚕,腹部会有一丝淡淡的紫纹,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这蚕名叫采霞蚕,与普通蚕一般无二,但是从这蚕的名字就可知道这蚕的神奇之处,此种蚕吐出的丝,灿若云霞,仿若从漫天霞光中采下的一般,色彩明亮鲜艳。



  采霞蚕是霞蚕中的变异品种,数量极少,吐出的丝本来就带有五彩霞光,大部分的霞蚕吐出的丝是白色透明的。



  这种蚕丝制成的布匹,极易染色,且手感滑顺,熨帖皮肤,染上的色且不易脱落,因此织云的生意才能这么的好。



  流光锦就是用采霞蚕吐出的丝纺织的布匹,数量很少,作为镇店之用,目前在燕京还没有售出。



  虽然有好几家财大势大的贵人要买这流光锦,但是织云的掌柜没有松口,这流光锦的价格急剧攀升,已升至一尺布能与内城一尺的土地价格相媲美了。



  京中人传闻,这流光锦制成的衣服,水火刀剑不侵。



  引泉知道后,也只是好笑。



  他从小姐那里知道,这流光锦只是色彩漂亮,穿在身上后又冬暖夏凉之效,其他的没有特殊。



  之所以这样不卖,一是物以稀为贵,产量也少,二是,为了打响织云的名声。



  闭月羞的珍珠无暇嫩白水粉,抹在皮肤上,细腻嫩滑,引泉本以为是用珍珠粉加其他特殊药材制成。



  看着这水粉也是带着珍珠的光泽,使人一定感觉是用硕大珍贵的珍珠制成的。



  引泉被告知后,才知道这是由名叫金丝白玫瑰的花卉研磨而成的。



  这种花就种在他当初在丽州的庄子上。



  丽州府当地多是土著,善种花卉,气候炎热,土地湿润,也不知道小姐当初怎么知道这种地方适合这叫玫瑰花的花卉生长。



  引泉不知道的是,不管在哪种土质上,孟言茉是按照《花草物志》上的药水配方培植的花种,不管在哪里都能长。



  之所以选在丽州府和千州府,无非是因为这两个地方地处荒蛮,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民众缺少教化,见识很少,只由当地官府管押着,并不敢闹事。



  在以后的多次战争中,也只是在中原腹地,对这两个地方没有涉及。



  金丝白玫瑰芳香扑鼻,好在丽州这种地方,到处都是花鸟鱼虫,并不引人注意。



  引泉赶到这个庄子时,花朵盛开,满眼的纯白色,如冬日初雪,满鼻息里都是芬芳的花香,浓郁的连全身的衣服空隙里都沾染上了。



  怪不得珍珠水粉那么的香了。



  如今京城里,只要是家里富贵的,都会置上一盒闭月羞的水粉。



  引泉避开人,摘下一朵花瓣,用火引点着,惊讶的看着水润的花朵居然可以点燃着。



  等一朵花化为灰烬的时候,只能从一堆灰里看到在阳光下闪着淡淡金色光泽的花瓣脉络。



  引泉不由感叹,天下真是无所不有,无所不奇啊。



  纵使他在宫中多年,也没有见过这样的花卉。



  心中已把自家小姐视为花神仙子转世,不然怎么通晓这么神奇的种植方法,还有各种农作物,救济百姓,这样的人不是仙子转世,又有什么办法解释的通呢。
第104章:望香山
  望香山其实不能算是一座山,和香山相比,只能算是一座山丘,这座小山只高百十米,之所以叫做望香山,也是因为和香山隔着一条燕江的支流,一个望字,可看出望香山方圆百里的乡民们对香山的憧憬向往之情。



  香山枫叶景色雅致,又有鼎鼎大名的相国寺坐落在这座幽静秀美的山中,使得香山虽深幽,却烟火气息很浓,香客游人不绝。



  望香山只有山野樵夫砍柴和一些赤脚郎中采药才会去的地方。



  又因为隔着燕江的支流香河,虽也有扁舟小船,终究来往不便,望香山附近的村落百姓虽也是在燕京脚下,却是很少进城。



  引泉现在留着美髯,面容文雅,俨然是一位儒商的模样。



  他现在总管着孟言茉所有的产业,三家京城铺子,和西北大同的田庄,还有丽州和千州的两处庄子。



  可谓每天都忙得脚不停下。



  从太子那里得来卖粮的银子二十万两,其实以他们那么多的粮食何止是二十万两,若是普通人,怕是本钱都赔没了。



  他们的粮食最少在这个受灾的年月卖的好也值得百万两的。



  小姐给他的指示,让他只收太子这么多。



  他也明白太子如今缺银子,也是为了给太子示好,以后他们的生意也算是稳定,无人敢欺了。



  也只有小姐有秘法,又是在西北那样贫瘠的地方,换个商家,拼着得罪太子也不敢这么做生意的。



  引泉隐约知道小姐对太子似乎并不看好,也不看重,不明白为什么要卖太子这么大一个人情。



  把西北佃农们的生活保障的银子粮食发放后,这奔波了一年,来来回回,也就净赚五万两的银子。



  引泉不是贪心,他知道做生意一年赚五万两,很是不少了,可是他不由的想,如果没有给西北军的打点,没有给太子的孝敬。



  就这样公平的算下来,小姐这一次就能把几辈子的嫁妆挣出来了。



  再加上织云三家铺子这大半年来赚来的十万两银子。引泉拿着十五万两银子,奔赴望香山下的望香县。



  他不知道小姐为什么会有这种突然的想法,居然让他买山!



  就如前两年让他卖嫁妆买庄子时,一样让人摸不着头脑。



  望香山虽然不大,可也是一座山啊,他不知道这十五万两的银子够不够。



  来到望香山脚下,在一座茶寮处歇脚。



  引泉带着两名长随,是他从西北战场上退下的武夫。



  引泉武功没有伴鹤那么高,眼力还是有的,这两人对付一般的强盗村匪绰绰有余了。



  不到必要时候,他这位尹姓商人还会武功,也不好解释。



  免得给小姐招麻烦。



  “老丈,这山看起来很是秀美啊,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游人一定很多吧?”



  引泉先跟当地人打听打听这山,也好到当地衙门时好开价。



  “客官是外地人吧,听着是江南的口音”。



  茶寮的老丈也是见识过五湖四海的人。



  “老丈好见识,我是从江南来的,江南的山多是幽静,想不到这北方京里的山也有这般景色,也是有趣”。



  “什么好景色,客官要是见识过香山,就不会再看的上这座小山丘了。喏,客官要是去香山还要赶早,那边有渡口,我们这里小地方,每天就一扁舟过河”。



  茶寮老丈指了指不远处的河渡口。



  “先生一看就是文雅之人,这小山哪里有什么游客,就是打柴的都嫌这座山干柴少。听说官府里为了增加政绩,还打算把山上的树都给刨了,开山种地呢”。



  “不过官府也就是瞎想,小老儿家里的良田都雇不起人种,谁还会去这穷山贫地里去开荒呢。种不种出粮食都是两说呢”。



  “以前听族里的老人说我们家还是从香河那边过来的,哎,祖宗们就是没有耐性,要是小老儿还在那香山脚下,这也不至于开个茶寮都供应不起家里的开支了”。



  老丈喋喋不休的说着,想是这里的客人一天也没有几个,难得碰上一个外地来客,客人们打听事情,说的详细了,也许会有赏钱。



  又加上心里早就对这望香山不满了,想着要是这望香山也如对面的香山一样,有个名刹在这镇着,他们这茶寮的生意还不红火的像正月?



  引泉喝了口苦涩的茶水,默默的把茶末咽下去。



  笑一笑道:“这望香山就没有什么特产山货?”



  “香山的大名我也是听过的,也是那座山适合长枫树,要是本地的官衙考察这望香山的土地适合种那种风雅的植物,还怕引不来文人墨客?



  有了这些人的聚集,再开一座山寺,也是清幽所在”。



  “先生倒是好思量,可惜没用。小老儿几辈人在这里住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