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谋锦 >

第100部分

谋锦-第100部分

小说: 谋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刚吃个开头的聚餐,也吃不下去了,众人纷纷散去。



  *



  回到荷香院,和母亲一起进了房。



  孟言珊就把心底的疑问问了出来。“娘,今天这一出儿我怎么看不懂啊,祖母为什么生这么大的气?”



  孟言珊语气里带着明显的幸灾乐祸,她不喜欢二婶,也不喜欢五妹,可是父亲教导她说,要尊敬长辈,友爱姊妹。



  她只能这样隐晦的表达自己的小情绪。



  陈氏看到被丈夫教导的越来越端庄大气的长女,也难免露出这样的小女孩的情绪,好笑的道:“还能因为什么,肯定是你二婶又做蠢事了”。



  陈氏口气里带着蔑视和显然看不上的意味。



  张氏自以为对付那些个二房的通房侍妾们做的隐秘,哪知道阖府没有不清楚她那点手段的。



  将近十年来的老三套,下药,栽赃,陷害。看着小妾们相互斗的凶狠,张氏还洋洋得意,殊不知二叔的官途就因为她这内宅不稳,才止步不前。



  男人们的小妾,有的就是个玩物,凭你当家主母是卖还是罚。



  有的是男人们的心头好,这样的就要拿捏,不然也会造成夫妻间冷暴力。



  有的是那同僚和上峰赐下的女人,这样的女人与外面都有联系,最好的办法是揪住错处给卖了。



  不然自家内院的事情,可是会被同僚间都知道的,这就又损男人在外面的颜面了。



  就好像二叔的后院,二叔好钻营,男人间联络感情的手段无非就是酒席,女人。



  二叔赠给同僚,接受同僚送的女人是三兄弟中最多的。



  所以二叔后院的事情也被官场上的男人知道,知道有个好妒的妻子,常常会发卖和毒害小妾们,更甚者是连还没出世的子嗣都不能放过。



  一个连自家后院都乱七八糟的男人,能指望他在官场上有多大能力。



  因此二叔的仕途,都是看在孟家和自家老爷的面子上,到现在还做得很安稳。



  这些外面的事情,陈氏自然不会知道,还是孟文冒几次对二弟有怨气,才在她面前说了两句。



  二弟的后院把孟家男人的脸面都丢到外面去了。



  可是这事关后院女人的事情,孟文冒也不好直接插手弟弟的事情。



  不然的话,三兄弟中凭什么京里的大伯父最看重自己的丈夫。



  陈氏想着女儿也大了,马上要到说亲的年龄了,就把这些事关婚后相处之道,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女儿听。



  孟言珊红着脸听完母亲的经验之谈。



  不赞同的道:“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得知道,如人饮水,母亲把父亲的后院管理的倒是井井有条,可我有一次看到母亲偷偷的擦眼泪。



  不还是因为云屏院的那个贱人。当初母亲不让父亲纳了她,我想父亲也不会提起的”。



  这是孟言珊第一次说这么粗俗和大胆的话,她脸蛋涨的通红。



  云屏院的李姨娘就属于陈氏口中的那个“男人的心头好”。陈氏不是没有想过要拿捏住她,可是李姨娘滑不留手,陈氏几次都反而让她在孟文冒面前上了眼药。



  “傻孩子,你看着聪明,实际是最憨厚的一个,就是三丫头恐怕还比你好些”。



  看到女儿这般眼里揉不进沙子的样子,陈氏叹口气说道。



  “母亲,你别拿我跟那个缺心眼相提并论”。



  孟言珊觉得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三丫头好歹还过过嘴瘾不是”。陈氏也笑道。



  “哼,就她那样的,等出了阁,把人得罪光了都不知道,到时候,看还有没有老祖宗护着”。



  孟言珊不说,陈氏却知道,自己的女儿实际是羡慕孟言雪的,小女儿都喜欢长辈们的宠爱。



  “护吧,护吧,看能把她养成什么样的不知天高地厚”。陈氏冷声说道。



  想起那时候自己生下珊儿后,几年都不见动静,老爷是个守规矩的,一定等着嫡子生下,才会给其他的姨娘停了避子药。



  可是老太太就见不得自己这房过的安稳,把老爷叫过去,拿着祖宗的规矩说了半天,并把姓柳的那个贱人塞过来,还直言不准灌避子药,让姚妈妈一直在身边伺候着。



  直到生下了孟言雪,这才把姚妈妈召回去。



  自己当时就怕庶长子在柳姨娘肚子里生出来,心一狠,就把自己最信任的从小服侍她的丫鬟,兰心若给了老爷。



  心若果然是争气的,生下了庶长子,逸哥儿从小就被记在她的名下,她亲自养大,又加上老爷从小的教导,如今逸哥儿这个庶长子对待自己比亲儿子还要孝顺。



  对兰姨娘也是客套疏离的。陈氏心里对这一点很满意。



  可是偶尔的时候,她的心底还是会遗憾,会可惜,她要是能生下嫡子多好。



  老爷那个时候不知道大伯父这么看重他的,被老虔婆硬塞了通房,还不准喝避子药的事情,当初要是求大伯父做主,肯定会被阻止的。



  当初逸哥儿降生,老爷还被京里的大伯父给叫过去骂了一顿。问他孟家难道有他一个庶长子还不够吗。



  陈氏那阵子看老虔婆蔫蔫的,塞了银子,才从松岚院打听出来,原来是京里的大伯父派人训斥了姚氏。



  陈氏这才知道老虔婆原来最怕的是京里的大伯父。



  就是府里的老太爷,老虔婆想必也只是面上敬着,心里也是不服的。



  陈氏的思绪一下飘远,孟言珊看到母亲脸上又露出那种似是遗憾又是懊恼,又是愤怒的表情。



  作为女儿,她自然知道母亲的心病。安慰道:



  “母亲,二弟虽然资质平庸,胜在心性忠厚,对母亲也是孝顺至极,母亲纵然不能亲生下嫡子,可是二弟也和嫡子不差什么,对待女儿也是很恭敬”。



  “珊儿,你二弟读书太平庸了,你也看到了,你父亲经常因为他的功课生气,若是他不能在会试中取得功名,等你爹致仕了,我们大房以后还能指望谁啊。



  就是你出阁后,没有强有力的娘家支撑着,在夫家也是要受气啊,我的傻女儿”。



  “二弟现在不是秀才了吗,等到会试中,一定会中的”。



  “秀才?哼,十七岁的秀才,说出去好听,这都是看在你爹的面子上。再说,十七岁秀才在江南比那庄稼还要多。



  有那神童,八岁就高中的,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娘,你不要这么悲观吗。你不是说当初二叔连功名都没有吗,现在不是还做着官?有我们孟家支撑着,就是买,也给二弟买个官”。



  “瞧你这暴发户的口气,是跟谁学的?”



  “九妹妹啊,娘,你别看那丫头平时安安静静,不爱说话的,鬼精鬼精着呢”。



  “哦?你最近好像和九丫头感情变好了?”



  陈氏最近常听起女儿说九丫头。



  “也说不上多好,我们充其量就算是棋友吧”。



  “你的这些个姊妹啊,我瞧着一个个都像是没有多大造化的。九丫头倒是长相拔尖,以后这是祸非福,也不一定呢。



  就说现在,你看平时,你那祖母看着九丫头的相貌,眼睛里时时写着不满。这九丫头那份小心和奉承,就是我看了,也有点怜惜了。



  可是你那祖母——哎,不说她。



  五丫头以后不惹祸就是万幸了,你前几日跟我学的那话,要是我当时在场,非得多扇她几巴掌才解恨。



  如今这扬州本家,不都是靠你父亲在支撑着,偏有她们那样的,一边享受着你父亲带来的荣耀,一边还在背后诋毁。



  你祖母是长辈,我说不了什么。可五丫头一个小辈也敢这么放肆,没有你祖母在后面常常念叨的功劳,我怎么也不信的。”



  听着母亲说着说着,似乎又要把对祖母的怨恨带出来。在背后议论长辈总是不好的,孟言珊赶紧转移话题。



  她滚到陈氏的怀里,好奇的打探着。



  “母亲,听说你这些日子,都在替二弟相看媳妇”。



  “女孩子家家的,打听这些做什么”。



  陈氏嗔怪的看着女儿道。



  “我也是好奇嘛”。



  “说到这,长幼有序,母亲得早早的把你嫁出去,才能替你弟弟看啊”。



  “母亲”。看到母亲打趣的目光,孟言珊红了脸。



  “这就我们娘儿俩,你别急着害羞,真的,你要给母亲露个底啊,不然母亲可不知道你要什么样的俏郎君啊”。



  “娘,这是为人母该说的话吗?”



  孟言珊从陈氏怀里起身,红着脸,往东次间去。



  “我只愿一生一世一双人”。最后羞愤欲死,声音低到不可闻的声音从孟言珊嘴里说出来,就跑开了。



  看到一向大气的女儿露出这样小女儿的样子,陈氏笑着。



  一生一世一双人吗?女儿,你这个要求太高了。



  陈氏隐隐的为女儿的日后担心了。
第132章:二房的热闹
  孟文尚接到家里下人送来的信,面带怒色的匆匆往府里赶。



  这个张氏越来越放肆了,自己之前看在辰儿和晴丫头的份上,给她留几分颜面,那些个玩物她打发了也就打发了,可是却不该动这杜丽娘。



  他本来是遵循大伯父的安排,给那姓杜的商贾漏了个口风,果然就巴巴的把自家的闺女送来做小妾,当真是商人秉性。



  对杜丽娘他也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几番云雨之后,他就喜欢上这个虽出自商贾之家,却懂礼温柔的女子,对杜丽娘也上了几分心。



  现在杜丽娘怀了身孕,他更是放在心窝上了。



  张氏这个妒妇,不是她动手脚,丽娘怎么可能忽然小产?他这回要休了这个悍妇。



  孟文尚一边恨恨的想着,一边往内院走去。



  送信的人是老太太院里的人,知道张氏被老太太给拿在了松岚院,孟文尚虽急着想去看看杜丽娘的情况,想着老太太肯定也已经请了郎中,还是先去松岚院发落张氏是正事。



  松岚院的人都散了,本来这就是二房的私事,又牵扯到主母的阴私,大房和三房的人自然早早的避开了,闺阁的小姐们更不用说了。



  本来杜丽娘只是个通房,这种事情,有老太太给她做主,已经是天大的体面了。



  在出了松岚院,一道游廊的拐弯处,孟言茉和孟言雅跟在甄氏后,正遇到匆匆往前赶的孟文尚。



  甄氏差一点满身的撞进孟文尚的怀里。



  孟文尚穿着件红底金线绣鹭鸶补子的官服,看上去少了平时的放荡气息,多了为官者的威严,他本是三兄弟中长相最为出众的,这一身官服倒衬托的有些倜傥的味道。



  “弟妹且小心”。孟文尚眼睛带笑,虚扶了一把甄氏。



  “二伯”。甄氏敛衽行礼,臻首微垂,露出一截白嫩的脖颈。孟文尚眼睛深处闪过一丝异光。



  孟言茉姊妹和丫鬟们也都是行礼。



  孟文尚此时倒是没有了刚才着急上火的样子。



  “弟妹可是从松岚院过来,母亲怎么样了?没有气到吧?”



  “母亲身边有龚妈妈劝着倒是好多了。二伯还是赶紧去看看二嫂吧”。



  甄氏抬起头,和孟文尚对视,嘴角带笑,眼睛里也带着一丝似是嘲笑,似是揶揄的笑意。



  孟文尚只觉得心房上痒痒的,只是碍于众人在场,也不好有所动作。



  甄氏带着人和孟文尚错身而过,孟言茉跟在她后面,对于甄氏和二伯之间的氛围,她总觉得有点奇怪的感觉。



  进了松岚院,孟文尚也不等小丫鬟打帘子,一把甩开帘子,大步跨过门槛。



  来到花厅就看到张氏坐在椅子上,拿着帕子抹眼泪。而他的嫡子孟言辰也从学里回来了,正坐在老太太身边,说着学里的趣事,缓解气氛。



  孟言晴作为孟老太太最宠爱的孙女,张氏也曾经管家很长时间,她在被丫鬟们带下去更衣涂药,依然不忘让自己的丫鬟把消息递给外院哥哥的小厮,让小厮赶紧把哥哥找回来。



  她知道祖母这次是真的生气了。



  孟文尚对着嫡子喝到:“这还远没有到放课的时辰,你是怎么回来的?来才去给我到学里递个话,就说我说的,孟言辰私自逃课,给我按学里的规矩狠狠打”。



  孟文尚对身边跟着的管事吩咐道。



  孟家族学的先生都是看在京里孟阁老的面子上来任教的,也有族里学问不错,却一直止步于会试的学究,在族学里任职。



  今天的先生正是一位族人,看在孟府的面子上,就准许了孟言辰的请假。



  孟文尚是知道族人都对他们这一支敬重巴结三分,这才亲自吩咐下去。



  来才为难了一瞬间,也就出去去传信去了。



  “瞧你这没出息的模样,整天盯着这些妇人的事情,能做出来什么,怪不得学里的先生日日都跟我夸你八弟,提都不提你。



  原来你的心思都放在了你母亲这里,哪里还有心去念书,你倒是孝顺,可你得记的你是姓孟的,这个张氏是你什么人,我把她休了,她就再与你没有干休”。



  本来就被父亲呵斥住的孟言辰此时听到父亲的话,震惊的瞪大眼睛。



  而一直哭泣示弱的张氏,也猛地把帕子给扔在地上,她双目圆瞪,怒气冲冲。



  “孟文尚,你凭什么休了我?我嫁进孟家十五年来,兢兢克克,上敬婆母,下育一双儿女,累死累活的顾着这个家,我犯了七出哪一条,你敢休我?



  我们张家的人也不是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