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儒世道皇 >

第202部分

儒世道皇-第202部分

小说: 儒世道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经历过生死战仗的将军。他手里抓着付文书,身后四个军士,个个是精兵悍卒。

    薛玉娇冲到屋檐下,一边拉林天一边在他耳边低声说,“这是永定府参将唐鹊,主管永定府防务,这次亲自来给你发儒殿文书定有结交之意。你待会一定留他吃饭,我已经在状元楼定了位置。”

    唐鹊盯着慢慢走近的林天,突然眼睑微眯,凶悍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

    “恭喜林相公高中,不过文位暂时还没确定。考试那天我正好去了河东道公干,没看到林相公惊世诗词出世的盛况,实在可惜。这是儒殿的受封文书,你收好,后天一早到崇圣书院集合,一起去儒殿接受才气灌顶,凝文心,开文宫,得文位。”

    “区区小事还劳烦唐参将亲自跑一趟,真是多谢了。唐参将快请屋里坐坐,先喝口茶水,中午一起吃个饭可好。”林天接过唐鹊手里的文书,笑着说。

    “没问题,林相公将来成就不可限量,以后在永定府又什么难处尽管开口。今天哥哥就叨扰你一杯水酒,庆贺林相公高中。”唐鹊半点没掩饰结交之意,居然直接执着林天的手进了唐妈妈大屋。

    唐妈妈脸笑成了一朵老菊花,她这屋里,两三天连着来了两位永定府声名赫赫的大人物,只觉蓬荜生辉。

    薛玉琴临时决定让状元楼送几桌酒席到唐家大院来,宴请院子里的莺莺燕燕们。薛玉娇明白如果唐参将去状元楼,那唐家大院这些人是万万不能再去了。去状元楼的路上薛玉娇让小六子找人写了拜帖,以林天的名义请知府刘寿,和铁券候李连城。自己急急忙忙去了状元楼张罗酒席,

    泡上新买的香茶,林天和唐鹊坐下东拉西扯说了几句客套话,唐鹊从怀里掏出张房契摆在桌上道,“不瞒林相公,此次唐鹊来一是庆贺相公高中,一是受人所托,送你一座宅院,奴仆丫鬟管家等都已经齐备。相公只需带上随身物品,今天就可以入住。”

    林天看着桌上的房契不由苦笑,好日子也来得太快了一些。两天时间李连城送宅子,现在唐鹊也送宅子,这是要被土豪的节奏。

    “小生何德何能受此大礼,不知唐参将受何人所托?”林天没有拿房契,笑着问。

    唐鹊尴尬一笑道,“河东道道台杨杰欣赏相公大才,欲收相公为门生,这是他送的见面礼。等你儒殿归来,杨道台会力荐你去河东道书院修儒,温养才气,巩固文心。”

    林天闻言一愣,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我又不认识他,送什么礼?还给他,我有房子住,就不高攀了。”

    唐鹊长叹一口气道,

    “我从刘知府那里也得了些消息,知道你和霍云鹏的关系。你不愿和杨道台扯上关系也在我的意料之中。林相公,你年岁还小,不知道官场险恶。你我初见,本不该交浅言深,不过有些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我仍愿说给你听。你听还是不听?”

    “你一个大老爷们,有话就说吧。我虽然年幼,但分得清好歹。”林天呡茶挥手,示意唐妈妈和薛玉琴出去。

    唐妈妈看着桌上的房契依依不舍,薛玉琴轻轻推她出门,对房契到没怎么在意。

    唐鹊负手站起,在房里转了个圈,坐下后沉思良久才开口道,“朝中文相、武相一直不和。不瞒相公,我唐鹊算起来还是文相龙阁图的门生。前几日我去河东道执行公务,河东道参将雷豹也送了我所宅子,两个美姬。我思前想后,终于还是收下了。林相公一定会觉得我是贪图良屋美色,其实我只是想保住身家性命。”

    “悖师弃义,独善其身,也算是官场正道,唐参将不必惭愧。只是我既不认识武相明光,也不认识文相龙阁图,突然让我搅进去站位,很不适应啊。其实我只想安安静静混个文位,拿份俸禄,潜心修儒而已。这房子你替我退回去,改日必定登门拜访,谢谢杨道台一片美意。”

    林天心头冷笑,杨光这老贼抓秦佚大叔下狱,几次暗杀霍云鹏,改日登门必然拉他关一屋做几首惊天动地的战诗,炸不死算他命大。

    唐鹊脸色讪然,站起身拱手,“既然相公坚持,我也不再强求。日后相公若有心做杨道台门生只管来找我。对了,林相公此次儒殿灌顶归来可能还有立战功机会,先预祝相公战场凯旋。”

    “什么战功?我是斯文人,打打杀杀的事可别找我。”林天抬眉道。

    唐鹊抓起房契,怒冲冲出门走了,根本没搭林天话头。

    这么不给面子?这货翻脸还真快啊!林天挠头,完全没意识到自己翻脸也不慢。

 ;。。。 ; ;
第二十二章:放榜
    永定府崇圣书院深处,几株百年苍柏之后,阅文揽胜大殿殿门大开。殿内长长的阅卷案几上四十四张考卷依次排开。

    知府刘寿把试卷从头看到尾,选出三十五张卷子放在一边。刘寿仔细观看剩下的九张考卷,这些卷子已经被大儒慕寒秋和唐文颂定为童生落选。良久之后,刘寿叹了口气,终于确定今年永定府童生考一个童生也没中。

    不过剩下的那些考卷,就以文采才气而论,切切实实中了十位秀才,二十一位文举人,三位武举人。还有一张初稿才气达三十丈的不世诗词已经送往儒殿。

    今年永定府出大名了,乾元大陆从古至今也没出现如此盛况。修儒日刊已经把此事传地天下皆知,据说连妖蛮族驻扎在獠牙堡外的百万大军都连夜退了三十里。不过刘寿面色阴沉,别说笑,连哭都快哭不出来。

    慕执院在三十四张考卷前徘徊,在天眼窥心之下,这些考卷散出出盈盈紫气,是秀才、举人诗旧稿无疑。依次看名字,有《破阵子》、《子破阵》、《阵破子》、《破子阵》……等等。诗文雄浑苍凉,刀兵之气直冲人心,令人绝叹。不过粗通文墨的人也能看出,这些诗词都是改编至一阙词的上半阕,并不完整。大多是改变了文字顺序,增加删减了一些字。两张武举旧诗根本就如一人写出,半字不差。

    其中一张武举考卷落名正是永定府赫赫有名的铁券候,如果那个考了十几年童生也没考中,粗鲁不文、不尊儒道的李连城也能做出这种诗词的话,慕寒秋毫不怀疑自己立刻就可以人。

    相对刘寿的苦瓜脸和慕寒秋的忧心忡忡而言,河东道崇圣书院执院唐文颂的笑脸无疑是大殿里一道明媚阳光。

    他手中正执着首武举战诗不停点头,试卷开头三个大字《满江红》,接下来词句让唐文颂心折不已。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这阙词到了车字便收了尾,唐文颂总觉得意犹未尽,不知道这驾长车到底要驾往何处?如果这阙词续完,只怕进士战诗也不止,应该又是首书院无法批阅的战诗。

    霍云鹏为什么不把此词写完,还是写到此处已经才思枯竭,无以为继?

    唐文颂笑完又是长叹,此子文心刚强,如果放于战阵之上,凭此诗必能杀个血流成河,敌酋胆寒。这战诗的初稿是唐文颂和慕寒秋亲眼看着出世的,本人所作毫无疑问。大夏朝又多了一位武举将星,此稿不日也将送往儒殿,做温养天地元气之用。

    “两位不要叹气,就算出了抄诗丑闻,也无伤大雅。岐山诸圣从不追查这种事,才气法则自然会惩罚他们。这种人每年乾元大陆各国各州府都会出现,既然自己不惜文名,不重性命,由得他去儒殿爆体而亡。原作者能做出此等好诗,文品必然高洁,兴许,此诗是无意流出。”

    唐文颂对殿中两人说完这段话,站起把试卷放在案几上,心满意足地颔首微笑。

    “只可惜了这些考生太过功利,如果不抄诗,兴许有几个能考中。原作者害人不浅啊。”慕寒秋语气中愤愤不平。

    “此事现在传得天下皆知,儒殿不会追查,圣上必定龙颜大怒。永定府的文坛名声算是毁尽了。最可恨的是那个铁券候,简直一点也不自爱,哪有如此胡闹的侯爷,丢尽了大夏国的脸。”刘寿抱着膀子,脸色肃穆。

    “今年永定府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几万考生一个童生也没出,难道才气都被霍云鹏和林天收尽……真是怪事。”慕寒秋望着殿外,喃喃低语。

    唐文颂心头一个咯噔,看向慕寒秋,“永定府一个童生都没出?去年不是出了三十八名,二十名得童生文位吗?”

    “确实一个童生也没出,最少那年也出了十三位童生。今年永定府文坛气象真怪,不出童生,只出秀才、举人,林天说不定能直接封进士。”刘寿揉了揉肥脸,“如果两位没什么意见,我写榜文了。”

    唐文颂眉头深深皱起,吸尽才气?林天一介童生也不是,当初为他疗伤为何出现吸走才气的现象?不过后来文宫内并无异常,到底出了什么状况?让永定府怪事频出。

    慕寒秋和唐文颂点头,刘寿摊开纸笔,喃喃低语,“今年的榜文一出,只怕永定府摆庆贺宴的会通宵达旦。我今年只出席霍云鹏和林天的宴会,其他的一概不去。”

    唐文颂摇头,“只怕你要失望了,霍云鹏灌顶之前不会出书院大门。至于林天,你放榜文书上怎么写?”

    刘寿顿住,一脸茫然。慕寒秋想了想道,“林天写在第一位,就写文位需儒殿裁夺,霍云鹏写在第二位,他得举人文位毫无疑问。”

    ————

    薛家姐妹和小六子挤在崇圣书院门口的人堆里,看着军士把榜文贴在半丈高的文碑上。人群发出的惊呼声响彻整个广场,

    “天哪!数不清的举人秀才,今年永定府落了紫微星吗?”

    “一个童生也没有,难道儒殿取消童生文位了!”

    “文位儒殿裁夺是什么意思?莫不是比举人还高的文位……这个林天是谁啊?从未听过。”

    “铁券候中了武举人!铁券候中了武举人,让让,我要去侯府报喜,滚开,挤着干嘛?你又没中举。”

    人群的惊呼声渐渐传开,整个永定府街头巷尾都开始热闹了起来。

    薛玉娇和薛玉琴死死盯着榜文最高处林天的名字,心头砰砰直跳,任人流把身体挤地离文碑越来越远。

    小六子挠着脑袋,皱眉砸嘴道,“两位夫人,我们家少爷中的什么文位啊?从来没听说过童生文位还需要儒殿裁夺的。”

    薛玉娇突然呵呵大笑,“小六子,快去把状元楼那个最大的厢房定了,定最贵的菜谱,最好的酒。我们今晚把唐家大院的所有人都请齐,庆贺咱们老爷高中。”

    “想不到他真有惊世之才,状元夫人我做定了。”薛玉琴杏眼含泪,喃喃自语,犹在梦中。

 ;。。。 ; ;
第二十一章:《西江月》
    两人结拜完毕又回屋喝酒。李连城让仆人铺好笔墨道,“兄弟,现在我们是自己人,我就不跟你客气了。你的考诗送去儒殿批阅,但上半阕已经出世,写出来也无伤大雅。哥哥求你这原作者写上半阕送我,借才气温养家宅。”

    林天叫仆人把桌子抬到院中,抬笔思索。诗词温养家宅之说并不是虚言,举人进士的本位诗对于开启人心智大有好处,初稿更是字字千金。

    既然已是结拜兄弟,李连城求诗,只用半阙旧词用他,林天心里着实过意不去。在脑海里搜索良久,终于找到首应景又温和的诗词,抬笔写道——

    慈母行封大国,老仙早上蓬山。

    天怜阴德遍人间。

    赐与还丹七返。

    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绿鬓朱颜。

    年年今日采衣斑。

    兄弟同扶酒盏。

    这首词是宋代张孝祥的《西江月》,诗成时才气飘渺达六丈,温和不争,确实是首秀才文诗。不过初稿和旧稿的才气岂可同日而语,按大夏律例,这初稿该收儒殿做温养天地元气之用,诗稿始创者也能得儒殿嘉奖。像这样的初稿流落在民间的少之又少,贵逾珍宝。

    李连城眼见诗词初成,才气高达六丈,喜不自胜,捧着诗稿连连赞叹。可惜他对诗词文采的鉴赏能力实在是力有不逮,也没敢献丑品论。让奴仆收好墨宝正色道,“兄弟,既然我们已经发誓同甘苦共富贵,哥哥送你样东西你可不要推辞。”

    “什么东西?”

    林天暗想这义兄做事也不是平时说话那么不靠谱,这是要诚心与自己结交啊。他贵为铁券候,就算需要举人亲笔诗,也可以让李连鹤绞尽脑汁做一首,何必开口要自己的旧诗。先让自己送他诗,现在反送自己东西,自己才不好拒绝。

    “兄弟此次科考,诗文才气高达三十丈。据我所知翰林诗出世,才气也不过二十丈,你这文位定然超过翰林。”

    李连城这话刚说完,屋里立时响起一片吸气声。童生考场出文阶比翰林还高的诗,那是什么状况?连一直沉静的薛玉琴都倒吸了一口凉气,如果林天早一年考童生试,今年殿试第一哪还有朝扶国柳闲什么事……现在自己已经稳稳当当做了状元夫人。

    林天摇头,“才气灌顶之后才能确定。”

    李连城猛摇肥脑袋道,“诗词才气只有原稿初成,出世之时大儒文位之下的人才能看到。你和霍云鹏的诗绝对是出世诗词,才气灌顶通过不会有一点问题。你现在已经是我兄弟,将来也绝对是乾元大陆的大文人,以后不能再住在这个院子里。花街柳巷偶尔逛逛是风流雅事,常住便是浪荡子,别让人以后用这个攻击你的文品。”

    李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