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儒道传承 >

第11部分

儒道传承-第11部分

小说: 儒道传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贺韬没想到《儒道传承》还有这个效果,心中高兴,也就动力十足,没有停留,贺韬就再次拿出一本《易经》继续开始学习,还是诵读十遍,然后用笔墨书写。



  在他写字和学习的过程中,而整座文宫世界也越来越坚固。天空中的才气也越来越浓郁,慢慢凝聚成一小朵云彩。随后这多才气云化为细雨落入文海之中。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屋内变得暗淡,但贺韬却仿佛毫无觉察,继续诵读和写字。



  屋外传来了梁飞叫贺韬吃饭的声音,贺韬回应道:“你们先吃,我马上就来。”说完,拿起自己最后一张书写完成页纸仔细观察,因为他发觉这纸比之前写的那些重了十倍,而且墨迹凝而不散,许久不干。伸手碰触墨迹,如同摸在上等玉石上一样光滑圆润。



  “墨不沾肤?这是把才气融入文字的标志,下一步就是‘文字共鸣’了。哈哈!恐怕不久之后就可以调动天地元气,完全掌握纸上谈兵了吧。”
第二十一章 涸辙之鲤
  吃过饭,贺韬离开家中,带着一些纸前往县衙,因为楚县令就住在县衙的后院。所以到了之后,楚县令就把他带到书房,然后教他如何做经义。



  “经义结构繁多,有破题、接题、小讲、缴结、原题、大讲、余意、原经和结尾等部分,不必拘泥于这个结构,但一定要了解所有结构。”



  贺韬此时丝毫不敢怠慢,紧忙运用上大学时的办法,一边听,一边运笔如飞,把重要的地方全部记下来。



  见此,楚县令笑着点点头。然后接着说道:“经义以破题为重,所谓破题,就是破解题目,而所破之题主要就是用自己的话来解释众圣典籍上的内容。



  但说起经义有不得不说策论,众所周知,策论是进士试题,而经义为举人题目,但经义有时可以包括策论。也正因如此,举人试题除了考察应试者对经书及注疏的记诵功夫,还要在答题时将背记的内容加以组织阐述,并不能照抄经书了事。”



  之后,楚县令就举了几种出题的方式,并解析题目中的陷阱和需要加以策论之处,而且讲的非常透彻。



  一般来说就是府文院的先生也大多是举人文位,只有院君和几位学派主师才是进士,但除了每月两次的主讲之外,还想得到他们指导那是很难的。而这些进士之所以还会继续研究经义,并关注每年的考题,是因为经义最有助于理解众圣之道。



  楚县令用一个时辰讲完经义的结构之后,又检验了一下贺韬对所讲内容的理解。



  虽然还有很多地方无法理解透彻,但是因为有着儒道传承的帮助,贺韬还是分毫不差地回答了楚县令提出的所有题型,其中还加了自己的理解。



  贺韬的这种表现反倒让楚县令愣住了,随后满面红光,道:“好!不愧是天赐秀才。没想到你还有这等才思和悟性,简直就是奇才啊!要不是怕讲太多你难以融会贯通,我定要讲到天亮为止!”



  “谢青竹先生。”贺韬郑重弯腰拜谢。



  “霸县出了你这个天赐秀才,今年考评本官必是一个上等,再加上你还送我一首开府诗,我教你一些经义不算什么。”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向外走。



  送走方运,楚县令站在庭院中对月长叹道:“此子绝非池中之物,成就不可限量啊!”



  晋升童生后,贺韬就有了天赋技能“耳聪目明”,现在又有了秀才文位,所以视力和听力都比之前更灵敏,精力也是十分旺盛,此时更是心情舒畅,健步如飞。



  因为时间不是很晚,贺韬决定随便走走,也正好消化一下刚才所得。就这样,贺韬很快就到了月牙河畔,说起来,这条月牙河也是有些来历,它也算是霸县的母亲河,它东起盘山山脉,之后从县成内流过,最后汇入津州的海河,随之一同流入北海。



  到了岸边后,贺韬突然听到噗噗声传入耳际,循声而去,贺韬发现在一阁积水的浅洼里有一条鲤鱼正在噗噗的挣扎着,似乎在向他求救。



  定眼一看,原来这个浅洼处的积水几乎干涸,此时一赤中带金的鲤鱼在其中拼命扭动身子,摇曳鱼尾,睁着大大的眼睛,长着马蹄形的嘴,似在呼救,听到贺韬的脚步声,更是踊跃。



  “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贺韬见此情景突然想起《庄子》中的涸辙之鲋典故,庄子在半路上听到呼救声,发现是车辙中的鲋鱼。两人遭遇一样,只不过庄子见到的是车辙中的鲋鱼也就是鲫鱼,而自己见到的却是浅洼中的鲤鱼。



  又走近了一些后,贺韬见这尾红鲤竟然有些眼熟哦,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不由自主的心生恻隐之情。



  苦苦回忆后,贺韬想起,他和这红鲤竟是旧相识。不,确切的说,是以前那个也就是两个灵魂融合前的贺韬和这条鲤鱼是旧相识。



  说起这件事来,也真是离奇。那日贺韬去河边读书时经过一鱼摊,有个鱼民正出售捕捞到的新鲜鱼类,这时他见到一条红色鲤鱼拼命鱼跃要跳出鱼篓,双目楚楚可怜望向他,也像今日这般,似在呼救,因此他就花钱把这条小鲤鱼买了下来。



  最后贺韬又将那尾红鲤放生到城外的两河交汇之处,红鲤临去之际再三回头,没想到今日在这又相见了。



  也正是因为再次看到这鲤鱼,所以贺韬想起了自己还有一串文宝凝水珠,随后紧忙将其拿出,然后把这条濒死的红鲤放入其中。



  死里逃生的红鲤欢快的在凝水珠中畅游,虽然它所处的这颗凝水珠内空间只有笔洗大小,但还是让它仿佛置身与江河湖海般快意。



  “你是我当初放生的那尾红鲤吧?你怎么又沦落到这小水洼之中?”



  贺韬问出心中疑惑后突然觉得自己好笑,这鱼儿怎么能听懂他的话儿呢?又岂能作答?



  但事情出乎了贺韬的意料,那红红鲤停了下来,连连点头,之后又似乎嘀咕说了什么,只见凝水珠内冒起鱼泡泡。



  看来这鱼真是那日所放生的那尾红鲤,贺韬颇感奇怪,这鱼似乎通人性,只是说什么他就不明了了。



  如今贺韬晋升秀才文位,耳聪目明,思维也是敏捷,转念一想,问道:“莫非你是被前几日的风雨所带浪潮刮到这儿的?”



  红鲤再次点头。



  贺韬不由感慨,距离那天已过去好二三日了,这红鲤竟然幸存至今,生命力真是顽强,而且处境凶险,如果不是自己刚好来到这平时就偏僻安静之地,只怕它就凶多吉少了。



  “这次我直接送你回海河之中吧?那里宽阔,省得再被风浪吹上岸来。”贺韬侧目对红鲤说道。



  红鲤似闷闷不乐,连连摇头。



  贺韬见此,不禁啧啧称奇,这红鲤竟然不想回海河?莫非是想跟着自己?随即问道:“你不想回海河或者北海?你这是想要跟着我吗?”



  那红鲤再次点头,露出期盼的眼神。



  “这鱼儿真是成精了。”贺韬一瞬间,竟从红鲤硕大的鱼眼中可以看出人类的表情,似有喜怒哀乐。



  一个念头涌起心底,当初已送它回到两河交汇之处,临去时它恋恋不舍,看来这次他不是凑巧被浪潮卷到这儿,很有可能是自己从海河口游入这月牙河。



  这已经是第二次了,贺韬没从鱼身上感到妖气,心想“看来不会是鱼妖,而又有灵性,跟着自己倒是有趣,说不定能向聊斋志异中写的那些故事一般。”



  “鱼儿,你能听懂人话吧,那我跟你讲个寓言吧。”贺韬除了聊斋志异还想起《庄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



  那红鲤鱼欣然点头。



  贺韬催动体内文气,脑中浮现出《庄子·大宗师》中的一段,凝神念道:“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这段出自《庄子》内篇大宗师或者外篇天运之中,贺韬使用了才气力量,从他口中说话,这话也是变得非同。



  不用再加解释,红鲤已然明白这“相呴以湿”是相互呼气湿润,“相濡以沫”则是彼此用唾沫湿润鱼身。



  红鲤智窍感受着才气力量,听了贺韬这话,识海翻涌,浮现出鲜明的情景画面。



  一者是在泉水干涸的绝境中,两条卑微鱼儿彼此依偎,以唾沫互相湿润,苟延残喘,一者是两条鱼儿畅游在江河湖海之中,然而却是彼此各往,并无干系。



  相濡以沫透露出为了生存相依为命、生死与共的感人情愫;而“相忘于江湖”并不是就说两人从此陌路,它是一种境界,是告诉众人要有一个坦荡、淡泊的心境。所以说,有时候能够忘记,能够放弃,也是一种幸福。



  红鲤不由想道:“相忘与江湖真的是一种幸福吗?如果让自己选择,那自己是选择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



  整整码了一夜,好累啊,感谢书友们的打赏和支持!挺不住了我先去睡会。



  ……
第二十二章 半圣着作
  回到家中,贺韬继续读经典并练字,而且临睡前又反复回忆在楚县令家所学。



  但是贺韬却不知道,远在直隶府的贺国忠拜访了杨家,最后在无边杀气中,逼得杨学智低头认错,临走前贺国忠放下狠话,如果贺韬被杀,那么杨学智绝不会见到第二日的太阳!



  但是,在贺国忠走后,杨学智利用哥哥留给自己的金剑传书联系远在烈火宗的兄长,并且得到他的回复。



  第二日一早,杨学智又带着一件文宝拜见府文院的院君,随后长谈一个时辰后离去。



  同时,杨学智暗自发誓“我杨学智虽不能直接出售杀你,但我必断你文路、污你文名、毁你前程!不但这府文院你寸步难行,我还要你在春猎中死无葬身之地!”



  一觉醒来,贺韬洗漱吃早饭,然后在院子里走了几圈,然后又一头扎进房里练字读书。



  午间饭后,贺韬就急忙的前往了文院的藏书阁。这县文院的藏书阁极大,足有十几万本书,唯一的缺点就是不能外借。



  贺韬进入其中,很快就选择了一本心仪的书籍看了起来,这是一本唐国大儒所著的《求学游记》。



  之所以会选择这一本,是因为这种游记累书籍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的去了解神州大陆,和各国的风土人情。翻开书页,贺韬就开始一字一句地默读起来。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最多这句话,对于贺韬此时的心情无比贴切。因为就在贺韬默读完《求学游记》第一页的时候,文宫内雕像手中的那本儒道传承竟然也跟着动力起来。



  只见那儒道传承金光一闪,一本空白的书出现在贺韬的脑海里,封面也出现了“求学游记”四个字,而且第一页也有了内容,可后面还是空白。



  “难道自己默读完全的书籍和文字能被收入儒道传承?带着激动地心情贺韬读起了这本游记,但这种经书不能快读,因为贺韬发现只有自己认真阅读之后,那些字迹文章才能被记录在那本求学游记之上。这个发现让贺韬很苦恼,本来以为可以走个捷径,看来不现实了。



  要知道,众圣的著作极多,尤其是这几百年的新圣著作,加起来绝对超过千万字。再加上那些文宗典籍,大儒、大学士对众圣经典的诠释等,看来不读个十几年别想有大成就。怪不得以前地球的那些书生寒窗苦读十年,也未必能考上个举人或者进士。”



  这次贺韬真犯了难,府试考举人可比县试难得多,要考的范围也很广,万一经义或贴经得个丙丁什么的,那就太丢人了。



  “要是实在不行的话,今年就不去参加府试了,先给自己冲上两三年的电再说吧!”想着这些,贺韬慢慢的走出了文院。



  回到家中,刚刚打开大门贺韬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油墨味。最后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是沈老夫子知道自己过几天就要去府城了,所以让几位同窗给自己送来两套典籍作为礼物。



  走进房间,贺韬迫不及待的打开桌上那两个崭新书匣,然后把所有的书都拿出来查看,这两个书匣每个都有半人高,分别装有一套《仲淹文集》和一套《王氏六经》,其中《仲淹文集》主要收录了唐国半圣王通历年所作的诗词、文章,还有其他大儒、大学士的点评讲解等书,共有七十二本。而《王氏六经》主要收录了王圣的经义、策论、经注等共计三十六本。王氏六经分开后共分六部,以王通成圣之作《元经》为首,接下来是《续书》《续诗》《礼经》《乐论》《赞易》



  在唐国有两位半圣,一位是主修武道的皇家半圣杨林,其乃先皇胞弟,现今官拜靠山王,坐镇唐国边境山海关。另一位半圣就是文儒半圣王通,字仲淹。因其以经义和策论封圣,所以在唐国他的文集和六经是许多读书人必备的。



  而沈老夫子送自己的这一套还不是普通版本,而是三年前文报与文渊阁共同发行的精装收藏版,这可不是用银子能买到的,当时这两种精装收藏版每种只发行了一万零八千套。



  贺韬看完后,狠狠的吃了一惊,没想到沈夫子舍得把这两套宝贝送给自己,如果是以前,估计想都不敢想。



  突然,贺韬心里暖洋洋的,鼻子发酸,不是因为得到这些书,而是沈老夫子的情谊,人族、唐国有这样的师表,必然不会败给妖蛮。



  这两套精装的书籍无论是纸张还是油墨都是最好的,手感极佳,贺韬拿在手里,又看了看自己书架上那些破书,心想书比书得扔。



  “咦?书上的字怎么没了!”贺韬茫然地看着手上的无字天书,虽然墨香和装订好的纸张仍在,但书上的字却没了。



  四处看了看,确定书上的字真的凭空没了,百般不得其解之下,贺韬试探着在心中默念:“《仲淹文集第一卷》。”



  瞬间,一本崭新的《仲淹文集第一卷》浮现在自己的脑海,甚至隐约能闻到墨香。贺韬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