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凤驭江山:和亲王妃 >

第36部分

凤驭江山:和亲王妃-第36部分

小说: 凤驭江山:和亲王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祖制我每日清晨去叩见太后郭宜。

    只是接连去了几日太后只让人传话有病需要静养。

    我懒懒坐在梳妆台前揽镜自照。

    午后有人来报常太妃要见我。

    想必就是之前的常玉容贵妃了。时间飞快恍惚间昨日的贵妃已变成今日的太妃了…

    她或许就是唯一见过我的人了。这个恐怕梁文敬也未必知道。

    我只是让宫女给我绾了个寻常的双环髻寻常的蝉纱白色锦衣。

    天一擦黑常太后的宫女便来到我的寝宫引领我过去。

    依稀是小时候走过的路一路花团锦簇暗香扑鼻曲径回廊走了不到半柱香的功夫眼前豁然开阔。

    纱灯映照下青砖闪出幽幽的光。四周非常安静。

    一路走来思虑沉沉。

    大约知道我庐山真面目的宫中只有昔日的常贵妃亦是今日的常太妃一个人了。

    清楚地记得母亲走的那天她让我饮下催眠酒的时候复杂难抑的表情。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做想来亦应该是父皇的旨意。

    想来是她将母亲的意思转达给了父皇

    父皇亦没有赶尽杀绝允许我这个来路不明的女儿出宫

    没想到几年后命运又将我送回了宫中且是皇上的义女的身份……

    只是不知道今天常贵妃来又是为何事。

    我压下些许的不安。

    待宫女进去禀报后我被引领进去。

    随即身后的门被关上了。

    我站在空旷的屋里环视四周。

    烛火通明将屋子照的犹如白昼很难想象里面竟是清减至此几乎无贵重的摆设。

    锦屏里面传出一声淡淡的声音“长公主吗?进来吧。”

    我绕过锦屏常太妃正倚在榻上懒懒闭着眼睛。

    想着这位昔日的救命恩人我郑重跪下叩头道“倾儿拜见太妃。太妃千岁千千岁。”

    “快起来吧说这些劳什子就见外了。”

    我依言起身常太妃素颜素服依然年轻。是呀才四十许人就做了太妃。想到此心里一阵慨叹。

    “坐吧。你我娘俩不用拘礼。”妙常太后指指我面前的宫凳轻咳一声说道。

    我这才注意到她的脸色有些苍白说话的时候明显底气不足。

    我赶紧上前“太妃你生病了?”

    她看看我“坐吧。”

    待我坐下她道“自先皇去后这病就一直不见好。时常咳得上不来气。想来是老了。”她怅然叹口气。

    我张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只觉眼前的犹如当年冷宫的母亲每日看着我痴痴道“倾儿我是不是老了?”

    心底陡然一酸我起身来到常太妃身边轻轻为其捶捶背“太妃一点都不老看起来如二十许人呢。”

    常太妃嗤一笑掩嘴咳一下道“你这丫头什么时候也学会如此油腔滑调了?”

    随即长叹一声“姐姐去的早之前护住你平安。只怕你出宫后不能受苦。先皇仁慈当今皇上也尽孝如今亦是苦尽甘来。姐姐在天之灵该放心了。”

    听到提起母亲我心似被钢针狠狠扎个遍一阵刺痛难耐。

    我竭力压下喉头哽咽轻声道“多谢常太妃成全。”

    她拉过我的手仔细端详我片刻微笑道“像确实是挺像。”

    她让我搬过凳子坐在她的跟前这才道“倾儿今天没有别人。只你我两个我有些话要和你说说。”

    我点点头。

    她看我良久复摇摇头叹息道“你不该再回来呀。”

    我呆呆看她。

    她看看室内的烛火。她逆着烛光脸上覆盖一片阴影看不清神色。

    “当年先皇让你出宫就没打算让你再回来。”



………【常太妃 1】………

    常太妃的一句话轻轻说出来却让我如冰水浸身顿时冰凉一片。()

    常太妃看着我柔声道“我知道你有太多的疑问今儿能遇上亦是我们娘儿俩的缘分。你也大了如今身份今非昔比知道了倒也无妨。”

    我嘴唇哆嗦只觉千头万绪昔日往事纷涌在眼前却不知该从何问起。

    低头想了半天才抬头定定望向常太妃“太妃想来什么都知道了。”

    常太妃凝眸看我淡淡笑道“你这孩子想必一直对你母亲的事情耿耿于怀这些年亦在恨着先皇吧。”

    我垂眸没有作声。

    常太妃仰脸看看上空又看着我笑容多了一丝疏淡。

    “倾儿这宫里迄今为止恐怕知道你的庐山真面目的也只有我了。你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看来梁文敬之前说的未必不是真的所有认识我的宫人皆被处死。而昔日的常贵妃去看我和母亲必是秘密而去。但是不知道梁文敬知道装作不知还是根本不知道。

    只是这些话如果问常太妃未免有些为时过早。

    我面上平静如水恭敬道“太妃就当昔日的梁倾云早就死了吧。如今在您面前的是大梁的长公主先皇义女沈卿卿。”

    常太妃微微侧身眼中飘过惊讶随即声音有些淡然道“你和你的母亲一样执拗。要不是如此当年的沈思月也不至于如此下场。”

    最后一句话直让我如脸上挨了一耳光我压抑下心中的恼怒亦冷淡道“母妃昔日种种莫不是为了护住我的周全。先皇只为猜疑母妃让母妃受尽苦难终让母妃郁郁而终。在牢笼似的冷宫母妃有执拗的权力吗?即使执拗又能如何?”

    常太妃从榻上直起身子拿丝绢掩嘴咳嗽一声。

    “你终于说实话了。本宫听说你在承恩寺带修行为先皇祈祷。”

    我点点头“是带修行——本意我是要出家的。”

    “哦——”她重新躺在榻上示意我端起玉碗里的银耳羹给她。

    她用勺子舀了几口便将汤碗交给我闭闭眼睛道“是因为皇上的意思?”

    我未置可否。

    她若有所思睁开眼睛“其实你不应该恨你父皇的。”

    她幽幽叹口气“事已如此罢了罢了……”

    我心下疑惑便说道“我不恨父皇。”

    “倾儿先皇临终前告诉我几句话若有一天能见到你让我告诉你。原本想这辈子不会再见。想不到今日竟重逢了。”

    她换了个姿势望着我长叹一声

    “当年滴血验亲确实你与先皇血象不容所以当年先皇种种加上你母亲身边的墨玉为证也不能怪先皇——那墨玉大梁罕见定不是大梁人所有—你母亲只道是感昭寺主持所赠那主持何来如此怪异之物——若不是私通为何你母亲保留那信物至今?即使不是私通那信物因为主持当日已毙无可追究;而十多年后当年的太医临死前却告诉先皇当年的碗内做了手脚却不肯说出背后主谋。这事让先皇本已虚弱的病体雪上加霜。”

    我点点头这与母亲及梁文敬的说法如出一辙。

    “父皇还是不相信母亲否则为何将母亲贬至冷宫?母亲一生清白却要背着这一世的污名……”我悲愤不已。

    “说来是怪你母亲执拗。其实你父皇对你母亲……先皇临终之前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你母亲。”常太妃叹道。

    我低头不做声现在说这些又有何用?“父皇他对母亲太绝情了。”我终是说了出来。

    “倾儿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是当年你母亲在滴血验后肯放弃你也许不会那样。先皇并不疑你母亲但是他确实不能容忍外人之子这对皇家颜面是天大的讽刺。更何况揭开这一切的是当时的皇后也是当朝太后郭宜。”

    说到此她稍稍顿了下拿起锦帕掩嘴咳嗽一下接着道

    “当朝太后乃左相郭济之胞妹有了左相先皇他自然——所以先皇他也难做呢。即便他想原谅你母亲但悠悠之口如何堵住?”



………【常太妃 1】………

    常太妃的一句话轻轻说出来却让我如冰水浸身顿时冰凉一片。(全文字小说阅读尽在文学网)

    常太妃看着我柔声道“我知道你有太多的疑问今儿能遇上亦是我们娘儿俩的缘分。你也大了如今身份今非昔比知道了倒也无妨。”

    我嘴唇哆嗦只觉千头万绪昔日往事纷涌在眼前却不知该从何问起。

    低头想了半天才抬头定定望向常太妃“太妃想来什么都知道了。”

    常太妃凝眸看我淡淡笑道“你这孩子想必一直对你母亲的事情耿耿于怀这些年亦在恨着先皇吧。”

    我垂眸没有作声。

    常太妃仰脸看看上空又看着我笑容多了一丝疏淡。

    “倾儿这宫里迄今为止恐怕知道你的庐山真面目的也只有我了。你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看来梁文敬之前说的未必不是真的所有认识我的宫人皆被处死。而昔日的常贵妃去看我和母亲必是秘密而去。但是不知道梁文敬知道装作不知还是根本不知道。

    只是这些话如果问常太妃未免有些为时过早。

    我面上平静如水恭敬道“太妃就当昔日的梁倾云早就死了吧。如今在您面前的是大梁的长公主先皇义女沈卿卿。”

    常太妃微微侧身眼中飘过惊讶随即声音有些淡然道“你和你的母亲一样执拗。要不是如此当年的沈思月也不至于如此下场。”

    最后一句话直让我如脸上挨了一耳光我压抑下心中的恼怒亦冷淡道“母妃昔日种种莫不是为了护住我的周全。先皇只为猜疑母妃让母妃受尽苦难终让母妃郁郁而终。在牢笼似的冷宫母妃有执拗的权力吗?即使执拗又能如何?”

    常太妃从榻上直起身子拿丝绢掩嘴咳嗽一声。

    “你终于说实话了。本宫听说你在承恩寺带修行为先皇祈祷。”

    我点点头“是带修行——本意我是要出家的。”

    “哦——”她重新躺在榻上示意我端起玉碗里的银耳羹给她。

    她用勺子舀了几口便将汤碗交给我闭闭眼睛道“是因为皇上的意思?”

    我未置可否。

    她若有所思睁开眼睛“其实你不应该恨你父皇的。”

    她幽幽叹口气“事已如此罢了罢了……”

    我心下疑惑便说道“我不恨父皇。”

    “倾儿先皇临终前告诉我几句话若有一天能见到你让我告诉你。原本想这辈子不会再见。想不到今日竟重逢了。”

    她换了个姿势望着我长叹一声

    “当年滴血验亲确实你与先皇血象不容所以当年先皇种种加上你母亲身边的墨玉为证也不能怪先皇——那墨玉大梁罕见定不是大梁人所有—你母亲只道是感昭寺主持所赠那主持何来如此怪异之物——若不是私通为何你母亲保留那信物至今?即使不是私通那信物因为主持当日已毙无可追究;而十多年后当年的太医临死前却告诉先皇当年的碗内做了手脚却不肯说出背后主谋。这事让先皇本已虚弱的病体雪上加霜。”

    我点点头这与母亲及梁文敬的说法如出一辙。

    “父皇还是不相信母亲否则为何将母亲贬至冷宫?母亲一生清白却要背着这一世的污名……”我悲愤不已。

    “说来是怪你母亲执拗。其实你父皇对你母亲……先皇临终之前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你母亲。”常太妃叹道。

    我低头不做声现在说这些又有何用?“父皇他对母亲太绝情了。”我终是说了出来。

    “倾儿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是当年你母亲在滴血验后肯放弃你也许不会那样。先皇并不疑你母亲但是他确实不能容忍外人之子这对皇家颜面是天大的讽刺。更何况揭开这一切的是当时的皇后也是当朝太后郭宜。”

    说到此她稍稍顿了下拿起锦帕掩嘴咳嗽一下接着道

    “当朝太后乃左相郭济之胞妹有了左相先皇他自然——所以先皇他也难做呢。即便他想原谅你母亲但悠悠之口如何堵住?”



………【常太妃 2】………

    朝内历来两派之争当朝左相郭济乃大梁开国老臣郭槐之后。小说整理大梁未建郭槐已追随大梁开国皇帝梁太祖南征北战。及大梁开国又辅佐高祖定天下。郭槐尤善军事大小战役不下百次在平定开国叛乱及大梁边疆之时立下汗马功劳。作为以两朝元勋甚为太祖、高祖信赖。高祖曾感叹“有槐则定天下。”郭槐在先帝即位不久病逝。先帝垂泪遂重用郭槐之后。郭槐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却子嗣单薄膝下唯有一子郭济、一女郭宜。

    先帝早已遵高祖旨意迎娶郭宜为太子妃。及郭槐病逝前正式立郭宜为大梁母仪天下的皇后。郭济则因常年伴在郭槐身侧耳濡目染对大梁军事及边疆事宜亦有所建树。万历二年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官从二品;万历六年封为相国官至左相。

    大梁朝内分相国司空及太尉三种官职皆为一品。

    相国掌管国内事务司空掌水土事掌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工程及祭祀等太尉则主管是军机大事。

    以左相为的郭济在郭槐去后倚仗家势显赫渐渐显出野心在朝中拉拢近臣家臣在外横行霸道一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人能及。

    母亲沈贵妃位居皇后之下虽有先皇荣宠但是事突然母亲百口莫辩加上内有皇后郭宜外有以左相为的一干权臣沈贵妃不死亦是万幸。

    ……

    这些前尘往事小时候在宫中只顾与皇子们嬉戏根本不曾了解。冷宫十年与外隔绝更是毫不知情。

    “太妃倾儿知道了。”我应道。

    “倾儿太妃嘱咐你无论你是不是先皇所生现在你是大梁国的长公主这是昭告天下的。先皇临终亦是这个意思这也算是对你母亲的补偿。”

    先皇对沈贵妃愧疚在心自沈贵妃去后郁郁寡欢忽然听到倾云公主乃亲生震惊、愧疚之余感激上苍没有亲手扼杀自己的骨肉。一直打听我的下落却无果。临终前密诏当时常贵妃及太子梁文敬有朝一日找到我作为义女封为长公主。”

    “这么说母妃真的是被冤枉的?”虽然此前从梁文敬那里听过但从常太妃这里听到仍是悲恸不已。

    “倾儿”常太妃深深看我一眼“人去如斯不必过多伤心你母亲在天之灵惟愿你活的很好。”

    我拭去腮边的泪“多谢太妃。”

    常太妃抬手端过枕边的银耳羹忽然笑笑

    “原本以为你不会再出现。没想到机缘巧合你与皇上还是有缘的。”常太妃看着我的眼神意味深长。

    我一滞眼前的常太妃容颜依旧唯有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